三峡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自评报告内容摘要:

送教师进修学习和在职攻读博士 学位。 2020 年 , 选派了 2 名青年教师分赴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参加各类“精品课程”培训, 以 加强我院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 ,同时, 1 名教师前往武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20 年,又有 1 名教师前往湖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学术交流活跃 本专业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积极“引进来”, 9 聘请 了 武汉 大学公共 管理 学院胡象明 、施雪华 教授为公 共 管 理 系兼职教授 ,并多次开展讲座 ;一方面,主动“走出去”,如 2020 年, 吴淑娴博士 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的全国 应 急管理会议,并 做主题发言。 2020 年, 与应急管理研究所承办 了 第二届全国应急管理学术会议。 2020 年,有 3 名老师参加了在武汉大学举行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与湖北省大部制改革学术研讨会。 通过 学术交流,把握了 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了解了其他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发展的概况,为公共事业 管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参照。 本专业 还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参与地方社会服务活动。 近年来,本专业 教师为宜昌市及个郊县市进行公务员知识 更新培训, 如 2020年, 吴淑娴博士利用暑期时间,为宜昌各市直单位和远安等县政府单位进行应急管理法 以及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等专题报告,受到政府部门的好评。 科研水平提高迅速 科研工作 取得骄 人成绩 (见表 2)。 其中,项目研究实现重大突破, 2020 年, 吴淑娴博士 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 项 ( “马克思所有制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 , 并 获得 湖北 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1 项 ( “三峡库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 2020 年,梁贤艳老师 与地质灾害研究院联合申报的国家科技部项目 1 项(“ 极端冰雪灾害条件下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关键技术研究 ”) ,吴淑娴博士获得湖北省教育厅研究项目 1 项(“ 三峡库区城镇移民就业中的政府职责 研究”)。 出版著作 3 部: 《中国行政法总论》(唐祖爱, 2020) 《 马 10 克思所有制思想研究》 ( 吴淑娴 , 2020)、《 地方政府治理创新 》( 刘学著 , 2020)。 丰硕的科研成果有利地推动了教学工作的开展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两相长的发展态势,极大地推动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表 2:学术研究成果一览表 06 年 07 年 08 年 项目 国家级 0 1 1 省部级 1 2 1 校级 1 4 8 其它 0 1 5 论文 核心 9 21 14 一般 25 24 18 著作 专著 1 2 0 译著 0 0 0 课程建设 积极加强课程建设与规划 抓好课程建设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 本专业 通过强化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建设,夯实学生公共管理学科知识基础;通过强化专业模块课程的专业属性, 提高 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科学设计并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专业应用实践能力。 同时, 以公选课、任选课拓宽专业口径,加强文理渗透,实现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见表 表4)。 11 表 3:公共事业管事专业学时学分构成表 类别 理论教学(含实验课) 实践教学 课外学分 合计 必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学分数 93 36 29 1 169 占总学分比例 % 55 100 学时数 1488 576 464 16 2484 表 4:理论教学(含实验课)学时学分构成表 课程类别 应修学分 比率 % 应修学时数 比率 % 必 修 课 公共必修课 38 608 基础平台必修课 30 480 专业基础模块课 25 400 选 修 课 公共选修课 6 96 基础平台选修课 15 230 专业模块课 15 230 本专业 以精品课程 、优质课程 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政治学原理》、《 公共 管理 学 》、《 公共事业管理 学 》等课 程的建设,提高了 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水平 的 质量和效果 (见表 5)。 表 5:课程建设成果一览表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建设成果 课程建设 责任教师 备注 政治学原理 学科基础平 台必修课 校级精品 课程 刘学著 立项建设中 管理 学原理 学科基础平 台必修课 校级精品课程 彭东芝 由经济与管理 学院建设 公共管理学 学科基础平 台必修课 院级优质课程 王宝成 建设 中 公共政策学 学科基础平 台必修课 院级优质课程 谭开翠 建设中 应用文写作 专业模块课 院级优质课程 邹明浩 公共事业管理学 专业模块课 院级优质课程 王红雨 建设 中 重视教材建设 本专业 在 教材 的 选用 上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执行严 12 格,整体水平高,使用效果好。 五年来, 本专业 所有主干课程全部 选用近年来出版的新教材 、 21 世纪 系列 教材 、获奖教材等 公认 水平较高 的教材。 同时, 积极鼓励专业内教师参加教材的编写工作; 结合课程建设进程为学生编出一批有参考价值的论文集和案例汇编,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有些课程的教学中, 引进最新版的英文原版教材, 以供学生参考或自学 , 准备和 争取在双语教学上有所突破。 大力支持 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的制作,利用多媒体教学, 开 拓教学方式,活跃教风和学风氛围。 革新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专业 一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