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公路改高速公路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防治区、桥梁工程防治区、互通立交工程防治区、附属设施防治区、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施工便道防治区、取土场防治区。 防治目标 根据《 连霍国家高速公路 XX至赛里木湖段 水土保持方案报 告书》,确定本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标准执行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一级标准。 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属于多年平均降雨量在 300 mm 以下地区,确定本项目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植被恢复率目标值降低 5,林草覆盖率目标值降低 10。 水土流失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确定水土流失控制比综合目标值为。 表 本工程水土保持防治目标一览表 防治 目标 标准规定 按降水量修正 按土壤侵蚀强度修正 按地形修正 采用标准 扰动土地整治率 (%) 95 95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 95 5 90 土壤流失控制比 + 拦渣率 (%) 95 95 林草植被恢复率 (%) 97 5 92 林草覆盖率 (%) 25 10 15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根据本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防治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做到“点、线、面”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 根据不同施工区的特点,建立分区防治措施体系,在施工场地等“点”状位置,以拦挡、排水等工程为主;在工程沿线等“线”状位置,以护坡工程措施为主,植物措施为辅,在整个施工区“面” 上,土地整治和植物措施相结合,以取土场为重点治理单元,确定以工程措施为先导,以土地整治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临时措施贯穿施工整个过程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G30 乌苏至塞里木湖高速公路项目(一级改高速)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 【 1 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9 根据 水利部 批复的《 连霍国家高速公路 XX至赛里木湖段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报批稿)》 , 本项目 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见 图。 图 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图 G30 乌苏至塞里木湖高速公路项目(一级改高速)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 【 2 水土保持监测布局】 10 2 水土保持监测布局 监测目标与任务 . 监测任务缘由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对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情况进行的监控 和 观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验收时需要提交水土保持监测成果。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以下简称“我院”) 于 2020年 5月收到建设单位 XX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中标通知书 ,承担了 乌赛 高速公路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依据经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遵循《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流失范围、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效果进行动态监测。 监测原则 为了掌握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前、实施过程中 与投入使用初期的水土流失状况及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水土保持工程的防治效果,提出如下监测原则: ( 1)多种监测方法综合运用 采用地面观测、调查监测和巡查监测,及时获取水土流失状况的背景、动态数据和水土流失强度、程度信息。 多种监测方法的综合运用主要是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可以互相弥补及检验,它们的结果也可以互为验证。 主要为常规方法和先进技术相结合,周期性普查和连续定位观测相结合,全面巡查、典型勘察和样区试验相结合 ,全面掌握监测区内的水土保持状况。 ( 2)全面覆盖、重点突 出 原则 监测点应该按照监测分区布设,即监测点应该覆盖所有的监测分区,以保证监测内G30 乌苏至塞里木湖高速公路项目(一级改高速)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 【 2 水土保持监测布局】 11 容的全面性;同时,监测点布设应该侧重于监测重点地段,以便准确掌握本项目的水土流失状况;此外,在兼顾经济和效率的同时,监测点的数量要达到统计分析的要求,保证监测点的水土保持状况能够反映整个监测范围的水土保持状况。 ( 3)经济与技术兼顾 原则 公路为线形工程 , 空间跨度较大,在监测点布设和监测方法选择时,在保证技术要求的同时,还要兼顾监测点位的区位条件和监测方法的可操作性,才能保证监测工作经济、高效的完成。 ( 4) 动态监测 原则 按照水土 流失规律和工程建设阶段,在时间上抓住重点、兼顾一般,实时全过程的动态监测。 同时 由于施工的影响,监测点布设要十分注意监测点的稳定性,保证动态监测的持续性。 目标与任务 根据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程规范, 乌赛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监测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目标和任务为: ( 1)了解工程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状况,评价工程建设对沿线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实际影响; ( 2)了解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运行状况; ( 3)检验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运行期间的水土流失能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否达到水土保持 方案提出的防治目标; ( 4)服务于工程建设,为建设单位及时提供水土保持的有关信息,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提出防治措施、优化方案等建议; ( 5)为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6)为本项目的水土保持验收提供依据。 G30 乌苏至塞里木湖高速公路项目(一级改高速)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 【 2 水土保持监测布局】 12 监测范围与分区 监测范围 水土保持监测范围即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 乌赛公路水保方案(水保函 号)显示,该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 ,包括 项目建设区面积为 ,直接影响区面积为。 监测分区 在不同的工程建设活动扰动强度、占地类型及工程类型下, 公路建设项目的 水土流失特征也不尽相同。 对监测范围内的水土保持进行分区监测,才能全面掌握项目的水土流失特征和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成效。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监测有关技术规范,水土保持监测分区原则上应与工程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相一致。 根据本项目特点及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结果,将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范围划分为 路基工程防治区、桥梁工程防治区、互通立交工程防治区、附属设施防治区、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施工便道防治区、取土场防治区。 各监测分区面积见表。 表 水土保持防监测范围分区表 监测分区 监测面积( hm2) 所占比例( %) 路基工程防治区 % 桥梁工程防治区 % 通立交工程防治区 % 附属设施防治区 % 取土场 % 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 33 % 施工便道防治区 12 % 监测重点与监测布局 监测重点 根据 《 连霍国家高速公路 XX至赛里木湖段水土保持方案报 告书 (报批稿)》 中 的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该公路项目在施工建设期 和植被恢复期土壤流失总 量为 t,新增水土流失量 为 t。 路基工程 、 取土场 的新增水土流失量相对较大,是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 G30 乌苏至塞里木湖高速公路项目(一级改高速)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 【 2 水土保持监测布局】 13 因此,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 重点 部位为路基工程和取土场。 监测重点内容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 取土 场使用及 恢复 情况、扰动土地及植被占压情况,水土保持措施(含临时防护措施)实施状况、水土保持责任制度落实情况。 监测点布局 ( 1) 监测点选取方法及原则 在对监测范围分区的基础上, 采用 分层抽样法选取监测点 , 即 对 监测范围 各 分区进行抽样, 设定不同 水土流失类型区 为 一层 , 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 监测重点部位必须布设监测点; ② 不同土壤类型、坡度及水土保持措施等对水土流失影响较大的因素下一般均应布设监测点; ③ 水土流失监测点应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④ 监测点应尽量选取在便于观测的地方,节省人力、物力。 ⑤ 监测点数量视 二 级分区的占地面积及水土流失严重程度而定。 ( 2)监测点布局结果 参考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结合入场调查结果, 本项目通过对沿线环境分层抽样 共布设监测点 12个 : 其中观测样点 6个,调查样点 6个。 乌赛 高 速公路 监测点布设情况详见 表 ,监测点 分布 情况见 表。 调查样点不包含临时调查点。 水土保持监测点分布图见附图 1。 表 水土保持监测点位一览表 编号 监测分区 对应桩号 监测点类型 备注 1 主体工程 监测 区 路基边坡 K436+800 观测样点 路基边坡 2 K310+500 调查 样点 路基边坡 5 桥梁 K530+105 观测 样点 天桥 边坡 7 互通立交 K550+550 调查样点 赛里木互通 8 K338+000 观测 样点 古尔图互通 9 附属工程 K548+225 调查样点 赛里木服务区 G30 乌苏至塞里木湖高速公路项目(一级改高速)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 【 2 水土保持监测布局】 14 编号 监测分区 对应桩号 监测点类型 备注 10 取土场监测区 K337+800 观测样点 取土场 11 K523+000 观测样点 取土场堆料 场 12 K532+000 调查样点 取土场(拌合站) 13 原地貌 K523+000 观测样点 15 拌合场 K532+000 调查样点 16 预制场 K364+800 调查样点 托托拌合场 表 项目各工程区内监测点数量分布情况表 数量分布 监测分区 观测样点数量 调查样点数量 合 计 主体工程 监测 区 路基边坡 1 1 2 桥梁 1 0 1 互通立交 1 1 2 附属工程 0 1 1 取土 场 监测 区 2 1 3 其他临时 场地 监测 区 原地貌 0 1 1 拌合场 1 0 1 预制场 0 1 1 总 计 6 6 12 监测时段与工作进度 监测时段 乌赛 高 速公路计划 于 2020年 9月 全线 开工 ,建设工期为 19个月。 监测时段计划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 植被 恢复期 ( 即试运行期 ) 结束。 监测工作进度安排 ( 1) 2020年 8月初次进场,对项目全线进行踏勘与调查,以此 为基础编制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于 2020年 9月提交项目建设单位,同时组建监测工作小组,配备监测仪器设备 ,对建设期末水土保持状况进行评估。 ( 2) 2020年 9月下旬 监测工作小组 赴 施工现场,布设地面观测设施,按照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开展例行监测工作。 ( 3)水土保持监测成果以季度报表形式提交给项目建设单位。 G30 乌苏至塞里木湖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