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战略做起—微软研发人员的绩效管理内容摘要:

标准走,整体绩效才会出来。 所以我们会综合考虑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 张建国:刚才您讲的话题一直强调帮助员工做他的职业发展规划,但据说微软员工的淘汰也是比较严格的,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华:我觉得任何企业都应有一个淘汰机制,如果做好做坏都一样,那就没有人会做好。 对于企业来讲,它的目标在十年前可能更容易达到。 但在市场竞争激烈和产品技 术相对成熟的今天,企业类似的目标就更难实现,这就会导致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果没有优胜劣汰的文化和机制的话,就很难把业绩落到实处。 其实 微软跟许多其他公司相比,在员工淘汰方面要温和很多。 它没有末位淘汰制度,但是它相信正态分布曲线。 如果人足够多,哪怕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在一起工作还是会出现这个正态曲线,还是会有处在末位的人。 但对于末位者,我们不会立即解雇,而是先帮助其提高业绩,如果实在不行,才会淘汰他。 彭剑锋:作为一个组织,不管什么单位都应建立一种绩效文化, 所谓绩效文化无非就是倡导凭能力、凭业绩吃饭 ,避免凭政治技巧吃饭,这就是绩效文化的核心。 有些企业贯彻这种文化很残酷,有些企业则相对温和一些,对于不合格的员工,会给他转岗或者学习的机会,给他一个退出机制。 微软的淘汰机制虽然温和,但是绩效考核体系仍然像一把铁篦子,经过不断地梳理,强迫员工不断往上走,否则就要被梳掉了。 张建国: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项目功能调整(有时变化还会很大),或者不同部门配合困难等问题,所以一个人业绩没有完成,可能是周边相关因素引起的,而不是能力不足。 这时如何评价他的业绩。 如何处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王华:这 个时候不能光看个体,要看项目的调整是不是更高层的决定,如果是高层的决定,就不能怪到员工身上。 另外,在绩效管理里面,要强调你的“责任”,具体你要为什么负责,如果每个人都能非常容易地推脱掉自己的责任,那绩效管理就没法做了。 在微软,这个责任是你的就是你的,这是被清晰明确地列出来的。 同时如果这个工作不是只有你做,就要看与自己类似的其他人是怎么做的。 即使只有你自己做,一个好的绩效管理也会比较客观地衡量,并且是作为一个团队相对地衡量。 所以,我认为基本上很难找到各种借口来破坏整个公司的绩效文化。 考核结果决定待遇与发展 张建国:另外,员工关注绩效考核的结果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考核的结果和报酬之间的关系。 如果跟报酬之间关系不紧密,那员工对这个结果可能会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如果跟奖金关系比较大的话,就会很在意。 微软的考核结果跟奖金之间是什么关系。 王华:任何一个绩效如果不和回报及职业发展挂钩,就算员工再有主动性也会疲惫,也会慢慢地看不到方向。 在微软,基本工资、奖金、股票和员工的绩效评分都有直接的联系。 当然,员工也不会只看短期的收益,更多地还要关注未来的职业发展。 我们有好几层的接班人计划,有初级员工,有中级, 还有更高一层的。 你的业绩好坏都直接影响到你是不是能被选出来,能不能被送到发展计划里面。 即便进入了发展计划也不代表你就能晋升,还要不断地展现自己现有的能力、未来的潜力,这样你才能保证有更好的将来,同时现金上的收益也会相应增加。 彭剑锋:作为研发人员,微软薪酬体系是基于岗位还是基于以能力为基础的任职资格体系,还是基于对项目的贡献。 王华:假设这是一份新工作,还从来没人做过,我们会看工作本身对人的能力和经验有什么要求,这种能力和经验在市场上是什么状态,在公司内部体系里面处于什么样的级别。 但是这个人 进来以后,如果再往上走的话,就完全根据他的业绩来定了。 张建国: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问题,绩效奖金实际上是团队绩效奖金跟个人绩效奖金,这两者微软是怎么区分和处理的。 王华:我们的目标由公司,到部门,再到个人,是自上而下层层分解下来的。 按照这个关系,个人做的事都是和团队连接在一起,个人只要能完成业绩,肯定是正面影响了团队和组织。 所以我们没有刻意区分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 彭剑锋:这方面也面临奖金盘子怎么定的问题。 如这个研发团队的奖金是50万,还是 30万。 有了总的奖金盘子 ,才能分解到个人。 对此微软是怎样做的。 王华:每个人加入微软之前,公司会跟你谈得很清楚,你可能预期到的奖金会有多少。 非销售人员的奖金是按年发放的,是从零到某个比例。 因为我们的目标承诺是自上而下,从公司层面(不仅仅是从部门或者小团队上面)下来的,如果你没有帮着整个公司达成它的业绩,那么你也可能是零。 所以会有两个杠杆:首先,如果个人不达标的话肯定是零,甚至在这个公司就业的可能性都会受到挑战;其次,一定要时刻想到公司的业绩,整个公司的业绩,因为奖金是从总部拨下来的,不是微软中国或者某一个部门派发的。 张建国:如果公司整体没有达到,下面是全部清零,还是怎么办。 王华:如果收入朝不保夕、亏损很严重的话,就要清零了。 奖金就是应当直接跟当年的业务指标挂钩,一个不盈利的企业是不应该发奖金的。 彭剑锋:组织绩效决定组织整体的盘子,如果你个人没做好那肯定没奖金,但是如果你个人做好了,但是整体绩效不好的话,你也会受影响,实际上这还是把团队绩效跟个人绩效结合在一起了。 张建国:一个公司整体业绩的产生是多种因素促成的,比如有直接销售形成的,也有产品好坏促成的。 对于研发系统,是以产品总体的销售来评 估它的业绩,还是以某些其他指标来考核。 王华:至少在微软,我看到的都是以整体公司的效益。 作为销售是没有年终奖的,而是按季度实时地完全跟个人销售业绩挂钩,采用可变薪酬理念,不断地刺激他们完成更多的业务。 但是对于非销售人员,更多地还是关注企业整体的状况,让他们意识到,只有公司盈利了他们才会有盈利,才会有前途。 国内企业应向微软学什么。 绩效的过程控制 —— 中期述职报告 张建国: 我记得华为的总裁任正非带人到微软学习时,印象最深的是微软的中期述职报告。 他说看了这个东西后,就知道为什么微软能 成为世界第一了。 现在国内很多企业也在做述职报告,微软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是怎样的。 王华:对于普通员工我们都是及时、随时地管理,并且他自己也要主动管理自己的绩效。 述职报告在微软更多地应用在更高层经理的绩效管理中。 中期述职报告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没有惊讶”,因为年初定下目标,如果整个一年上级都不过问,到了年底无论是自己还是上级可能都会因为出入太大而被吓一大跳。 我们用一些方式和流程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述职报告我们叫做业务考核或者业务节奏,是按照季度或半年定好业务节奏,在这个节点到来的时候,就要做回顾,总结目标 完成的状况,分析其中的原因,进行深层的探讨。 在此之前微软都是年终用铁篦子直接梳,非常耗时。 而现在有了这种述职形式,经理和他的上级经常定期进行讨论,双方对绩效有了更多了解,那么过程就会更快,同时也不会令人感到那么残酷可怕。 有了这个节奏以后,对领导者也是一个促进,因为他知道下个季度就要被考核了,自己到时一定得有一些想法和结果。 于是,他就得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一步步得出想要的结果。 所以,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对微软的长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彭剑锋: 铁篦子可能更多是结果导向,而中期述职更强调绩效管 理的过程。 这既是员工自我检讨、自我回顾、改善行为、提高绩效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沟通的过程。 张建国:做好研发人员的考核,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研发的管理体系,就是项目研发过程的节点如何控制,这些事先应该要弄清楚的,否则,他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评价什么,什么时候检查什么。 彭剑锋:因此, 要做好企业研发人员绩效的管理,第一,研发的战略要非常清楚,没有战略就没有方向。 国内的研发经常是随机的。 第二,研发项目管理的水平要提高。 绩效管理取决于项目的管理水平,如果没有项目计划与预算管理,没有项目流程管理 ,没有项目节点管理,研发绩效管理的工作开展就没有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