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设计〗企业文化模式研究管理系内容摘要:

障碍 文化重组是企业重组最紧迫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文化重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重组企业能否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能否实现快速融合形成竞争优势。 美国保罗 .托马斯和大卫 .伯恩在《执行力》一书中指出: 21 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会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 随着企业重组步伐的加快,必将形成一个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策略的公司。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无形的引路人,是被大家所认同的观念和方式,它引导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并 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产品、企业形象和员工的行为举止等一系列“细节”中反映出来。 由于文化具有传承性,企业在兼并、重组后,推行新的文化是一项艰巨的过程。 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企业重组最大的障碍是来自“文化和人”,文化重组障碍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原企业文化与重组文化的冲突。 由于原企业已形成自己的文化,无论这种文化是否精致、准确、清晰,也已为原企业员工所接受和偏爱,并且依然主导着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对于重组文化,员工一时难以适应,往往不能自觉认同。 二是原企业所在地域、和所属民族的差异性,带来风俗习惯、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和工作方式的差异性,这是重组文化的一大难题。 三是管理阻断。 重组战略、重组定位、业务整合、制度变革等直接影响到文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8 化重组的程度和速度,即文化客观障碍,因此,真正彻底的实现文化重组必须经过一个“阵痛”的过程。 文化重组障碍心理和文化差异是影响文化重组的关键因素。 文化震惊是指长期生活在一种文化习惯中的人,在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与心理上的压力。 如果这些不安与压力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员工的各种抵抗行为会不断出现,直至企业兼并、重组失败。 文化差异反映了文化的调和性与相融性,如果企业不能实行有效的重组 策略,选择符合双方的文化重组模式,必将带来员工心理恐慌和混乱,导致文化重组失败。 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就无法维护生产力的发展。 在企业 未来发展扩张的过程中, 企业 要把优秀文化的巨大能量发挥出来、传播开来,要在新建项目和新进单元中,有计划地把具有优势的、完整系统的 企业 文化推广甚至移植过去,通过系统地组织和策划,通过有效机制和工具的支撑,形成 “ 同一种声音 ” ,拥有共同的管理思维和行为规范,最终实现企业文化的全面融合。 四 、企业文化的发展要求 以使命故事演绎公司的理念形象 企业文化的重 点建立在企业基本理念、行为规范、视觉识别、管理方式上。 企业在《规划》中,对企业文化进行了描述,公司目标:建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企业。 企业精神:忠诚、认真、严格、不断学习。 核心价值观: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公众理念:绿色企业,我们共同的家园。 企业之魂:用户满意。 这一切工作正在公司逐步推进,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已经深入到每一位员工,机关、基层的统一着装,体现了员工的精神风貌。 作为一个先进的企业,在企业文化上也应该走在全国的前列,应该拥有更多的企业文化方面的理念和建设经验,不断地向全国推广、介绍。 这一方面体现了作为大企 业的领头羊作用,同时,也是自我形象展示的最佳方式,许多成功企业往往是这样操作的。 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企业文化论坛与展示会”上,获得优秀论文奖、优秀表演奖、优秀组织奖,充分展示了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得到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 企业文化的推广和介绍,应该由企业文化部门承担起来。 企业文化是改变企业竞争力的无形杠杆,已引起国际范围内企业界和管理界的关注。 企业管理者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忠实地实践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研究和传播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使之在员工中深入人心。 明确 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在努力完成生产经营总目标的同时,塑造企业形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十分重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9 要。 在二十余年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已具备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理念及行为体系,其中包括: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创新、民主管理、思想方法、员工形象、用户服务、厂区美化等等。 企业文化建设如何创世界一流,达到预期目标,要以人为本抓企业文化建设,抓企业中人的素质的提高。 大力开展职工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 职工队伍基本具备了“思想好、技术精、作风正、纪律严”的素质,培养职工热爱集体、热爱本职、热爱 企业的精神,通过各级干部统一、分层解释法,通过党校、政校,集中、全面解释法,通过理论和典型形象解释法,引导职工热爱企业,遵守本岗位职业道德,为企业生产作贡献。 同时,通过报刊、电视台及时树立宣传正面典型,让职工赶有方向,学有目标,及时编辑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书籍,及时宣传,发扬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典型案例。 在这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鼓舞职工的士气,使之为企业的发展、振兴作贡献。 让职工明白,企业兴,个人兴,企业发展了,个人也有前途。 以学习型组织树立公司的行为形象 探索学习型组织的模式,广泛开展建 设学习型组织的实践活动,完善公司内部网站,引导健康的网络文化,建立虚拟的“企业大学”。 强化职工教育培训管理体制。 在教培工作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引进什么、消化什么”的方针,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让职工参加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外语等学习班,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员工这个最重要的因素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技能、精神面貌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整体水平。 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从员工做起,通过员工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市场竞争力和企业自主创新力。 多年来,在企业文化 建设中,努力构建学习型企业,以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为基础,鼓励员工不断学习、自我超越、勇于创新,从而给企业创新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企业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必须实行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方针,必须注重培养跨世纪的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培养复合型人才,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 以环境优化提升公司的视觉形象 环境形象是企业生产、工作和生活条件的表现,是企业的外包装。 进入一个企业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企业的环境,企业的环境美不美,会影响公众对企业的总体印象和评价,甚至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10 影响企业的整个经营业 绩。 营造优美的环境需要很好的文化设计,特别是视觉形象的设计,这样才能表现出环境的文化品位。 建立公司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规范公司视觉形象,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推介“绿色企业”。 在企业大力开展基础管理工作,树立新形象。 坚持做好深化巡检和设备挂牌,做到每月有检查、有考核,厂容厂貌保持整洁,让参观者进入企业像走进花园,进入企业生产厂像进入宾馆大厦,向参观者展示崭新的企业形象。 企业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现场环境管理理念“ 5S”, 即整理( SEIRT)、整顿( SEITON)、清扫( SEISO)、清洁( SEIKETSU)、和素养( SHITSUKE)。 打造良好生产、工作环境,提升文明生产水平,创造 了 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的工作环境,并通过工作环境的整洁,达到改善和提升管理的功效,实现员工职业素养和自主意识的提高。 通过 “ 5S” 活动,工作环境及设备健康运行状态大为改善,更重要的 是 每个员工工作心情舒畅,工作也更负责、更细心,差错日渐消失。 同时,营造优美的环境需要广大员工的参与,自觉的遵守和维护。 以宣传广告提高公司的社会认知度 面向用户、面向股东、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建立企业案例库,征询用户意见,利用各种机会与股东沟通,开展各种社会公 益活动,利用各种途径提升公司海内外形象与知名度。 狠抓用户满意活动,走“标准+ ”的创新之路。 企业有多年的为用户服务的历史和经验,在为用户满意服务中已形成一套“标准+ ”的创新机制,今后更要在质量和服务的提高上下功夫,真正把用户当皇帝。 为了让生产一线的管理者感受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应积极走访用户,倾听用户的心声,真正树立为用户服务,让用户满意的思想。 同时,加强对用户服务人员的市场形势教育,加强与生产部门的信息反馈,缩短处理质量异议的周期,在用户服务中,树立企业的形象。 以诚信为本树有社会责任的企业 诚信意味着责任。 企业诚信意味着企业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当今世界,任何一家要生存发展的全球性企业无不面临着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 GE公司)以诚信业绩而闻名, GE认为:如果不能做到诚信,公司可能遭受重大后果,包括时间和资源严重浪费,市场份额缩小,非法活动或诉讼程序耗费公司大量资源,公司声誉受损,而且永远不能恢复。 GE 的诚信管理实践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诚信不会自动实现,而是需要大量时间、努力和资源来建设业务程序。 更重要的是,它需要企业领导人的大力支持。 要做到诚信,企业要作出明确的选择和努力。 如不能 做到诚信,则可能给所有权益相关人包括企业自身带来毁灭性后果”。 因此,企业在推进诚信建设中要吸取著名企业的诚信管理经验,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高层领导推动和管理者责任 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11 要承担起对社会、员工等利益相关的责任,企业高层责无旁贷。 高层领导应代表公司承诺企业行为都是基于诚信的原则作出的。 没有高层一致的、身体力行的推动企业诚信建设,就不可能建立起诚信文化。 高层领导中应该有人直接负责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建立。 管理者是企业的代表者,在建立诚信企业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