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文献】浅谈员工绩效管理内容摘要:

此我们把企业中的员工分为四类: 1。 明星类员工,他们是企业中岗位价值和岗位匹配度都很高的员工,是企业经营中的主角,既是创造大部分企业经济价值的明星,同时又是企业管理舞台中的明星。 2。 问号类员工,企业对他们的定位和期望通常比较高,而他们在所处的岗位上有力不从心之感,无法完全发挥所处岗位应该有的价值,处于 “尴尬的半空中 ”,既有 可能发展成明星,也有可能就此停止上升或退回到原来的岗位 3。 中间层,他们在普通岗位上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他们在企业的管理舞台中属于 “沉默的大多数 ” 4。 入门类员工,他们处在企业中那些较为简单的基础岗位上,但仍然不能完全使所处岗位体现应有的价值,如果我们认为那些长期处于低级职位、绩效表现不佳的员工不能长期在企业存在的话,那么这类员工往往是对企业或者专业、行业陌生的新员工。 对于企业中的员工做这样的划分,可以帮助我们在企业中针对不同的员工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绩效管理、人才梯队建设、员工发展 规划、企业人才结构优化等。 四、如何实施绩效管理: 现实中,人们往往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绩效评价上,想方设法地找出最佳评价方式和理想的评价方法,但绩效评价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它在绩效管理中投入的精力应该是最少的。 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应该是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评价与反馈和绩效结果应用四个步骤的循环,也可以理解为 PDCA循环。 (一)绩效计划 (目标 )管理 1.首先要明确几点:一是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是绩效管理最为重要的环节,因为计划是往前看,以便在不久的将来获得更好的绩效,一个好的 绩效计划,意味着绩效管理成功了 50%,所以,这是部门管理者在实施绩效管理中需特别关注的;二是要让员工参与绩效目标的制定,并且签订相对规范的个人绩效承诺,这样员工就会更加倾向于遵守这些承诺,改造自己认可的绩效目标;三是绩效计划是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事情,不只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实际上,部门的管理者要履行的管理的五大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是完全可以在绩效管理的四个环节中找到对应关系的,所以,绩效管理是部门管理者必须关注的事情。 2.绩效管理应该是基于企业战略的,所以成功的绩效管理一定要与企业战 略有关的,但在如何与企业战略相关方面,则是我们要关注的,并且一定要注意不能走入误区。 前面提到,绩效分为组织绩效和员工绩效两个层面,对于组织绩效的分解,用关键绩效指标( KPI)和综合平衡记分卡( BSC)是很好的方法,这也不是本文关注的。 但对于员工绩效目标的设定方面,笔者认为,则不能照搬。 3.岗位业务重点的确定要考虑部门的业务重点与 KPI,以及岗位特点和流程的需要外,还要考虑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这是因为越到基层,岗位越难与部门 KPI 直接相关联,但它应该对部门 KPI 有贡献。 岗位往往跟员工的关联性相对更强,也就 是说,到了岗位层面,结果性的指标相对较少,而行为性的指标可能会更多。 员工的行为指标又与公司的价值观和文化关联性更强。 4.考核的目标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内容,就笔者感觉而言,涉及到企业的基础管理体系的方面,一是业务 /管理流程体系,二是组织 /岗位职责体系。 5.基于这种思路,关于岗位业务重点与 PI 设计模型,可参看下图: 因此,在设计考核体系,确定岗位绩效指标时,必须从加强管理基础着手,即规范业务 /管理流程,健全岗位职责体系;当然也要结合部门工作重点和目标,并充分结合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从工厂各部门的考核 制度分析来看,往往是考虑部门重点工作居多,而结合岗位职责和流程要求方面的少,这方面是要加强的。 6.绩效目标的衡量标准:确定绩效目标可以用 smart、 5w2h 原则等,这里不再详述,需要明确一点的是,必须要区分基本标准和卓越标准,这要结合岗位任职资格体系来确定。 7.要提醒一点的是,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时,要避免陷入 “量化 ”的误区。 对于企业而言, “成本 ——效益 ”是设计绩效考核体系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过度追求量化造成的管理成本的上升,往往超过获得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