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备特佳用户手册数据库内容摘要:

在 (图 )界面中需要先点击【联接主站测试】按钮激活下面的灰色选项,进入如下 (图 )。 (图 ) 【数据库类型】: MSSQL或者 ORACLE,以安装的数据库为准; 【主站服务器】:数据库所在的主服务器,默认为( local); 【要备份的数据库名】:为主站所允许备份的数据库,可以有选择的进行添加; 第 25 页 共 64 页 【备份数据库类型】:分别可以选择数据【恢复数据型】【免数据恢复型】以及【双备份型】三种备份类型。 具体区别请查看第二章:产品功能 【数据库指定存放路径】:备份数据库存放 地址,可以指定到本机任何目录下,例如我们可以放到 D盘下的 backup文件夹内。 【有用户使用该数据时,可否更新】:此 为升级备用功能。 完成以上步骤后点【添加】:按钮,把要备份的主站数据库添加到下面的任务表内;最后请不要忘记点【保存】。 (图 ) 回到集中管理界面,点启动备份系统, 从站 启 动 ,如 上 图。 第 26 页 共 64 页 文件备份的配置 主站的配置及运行 在集成管理系统界面如(图 ) 上选择左侧的文件【 备份系统 —文件备份主站】,在右侧对应的画面中,选择【配置备份系统】 ,进入(图 )界面。 (图 ) 默认工作站类型为【中心站】端口默认 0 时使用端口为 780780 7803 端口,如果和现有的程序有冲突,请改为未使用的端口。 如(图 )中点下一步进入 (图 )界面。 (图 ) 第 27 页 共 64 页 像数据库备份的主站一样,此处设置的用户名密码为 admin,密码也为 admin。 点【添加】按钮加入,如(图 )。 (图 ) (图 ) 【任务名】:根据本次备份 具体内容起 名 ,方便识别和管理。 【目录 /文件选择】选发送类型, 整个目录传送还是单个文件。 【网络特点】:根据网络情况选择高速,或者低速。 如局域网可以选择高速,广域网可以选择低速、 【发送目录】:指定需要备份的目录或者文件 【文件名通配串】:选择需要备份哪些文件,如全部备份可用 *.*,只备份 WORD 可以选择 *.doc 【子目录】:如果此次任务的备份是备份整个目录,此处指定是否备份这个目录下的子目录。 第 28 页 共 64 页 【文件日期】:可选择不理会日期则意为实时备份,进传送当日文件、传送最近 2 天文件、传送最近 3 天文件、传送最近 4天文件则意为备份哪个时间内的文件。 选择及填写完上述参数后,点【保存】按钮即完成了文件备份主站的配置。 点击(图 )中的 进入(图)界面 则意味着已经成功启动文件备份主站。 (图 ) 从站的配置及运行 在集成管理系统界面如(图 ) 上选择左侧的文件【备份系统 —文件备份从站】,在右侧对应的画面中,选择【配置备份系统】 ,进入(图 )界面。 (图 ) 第 29 页 共 64 页 (图 ) 【站点标识】名称用户可以随便填写,易于以后的管理。 【主站 IP】主站 IP 为主站(也就是主数据服务器)在局域网或广域网内的 IP地址; 【端口】从站连接主站的端口,默认为 0,可不更改; 【用户名】从站连接主站的用户名。 即在主站【用户配置】界面配置的用户名;(见本章 ) 【密码】从站连接主站的用户名所对应的密码。 【临时文件路径】在从站(备份机)的临时存储路径,用于临时数据的处理。 如果主站的 IP为 ,从站连接主站的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 admin则做如 (图 ) 配置。 当添完上述参数后,点【添加】,将当前站点信息添加到任务列表中;如果还有其他站点需要备份,则修改上 面的参数后继续添加进来。 如果只有一个站点需要备份那么选中这个站点后点【下一步配置】进入 (图 )界面。 第 30 页 共 64 页 (图 ) 【任务名】这里显示的是主站的所设置的任务名。 【发送目录】显示的是主站端需要备份的文件目录。 【接收目录】主站上的数据备份到从站上的位置。 【文件保存方式】 分为增量备份、增量回退、强制循环覆盖。 【回退历史目录】 选择增量回退备份时的增量所存放的目录。 【文件保存方式】 分为增量备份、增量回退、强制循环覆盖。 变化量增量备份:当主站备份文件发生变化,触发软件备份机制,开始 对变化的文件进行比对校验,变化的部分进行增量备份。 变化量增量回退备份方式:当主站备份文件发生变化,触发软件的备份机制,开始对变化的文件进行比对校验,变化的部分进行增量备份的同时将变化之前的文件做了一个副本转移到回退历史目录中。 (变化指的是文件内容的增加、删除、修改) 强制循环覆盖方式:当主站备份文件发生变化,触发软件的备份机制,强制文件循环覆盖而不校验。 【四个选项】分为目录文件镜像、目录文件跟踪、中心空目录也要创建、保存镜像多于文件。 目录文件镜像: 第 31 页 共 64 页 1)选择变化量增量备份方式,同时勾选该选项情 形是当主服务器文件删除,接收目录对应的文件也是删除。 2)选择变化量增量回退备份方式,同时勾选该选项情形是当主服务器文件删除,接收目录对应的文件也删除,但该文件同时会转移到回退历史目录中 3)选择强制循环覆盖方式备份方式,同时勾选该选项情形是当主服务器文件删除,接收目录对应的文件也删除。 目录文件实时跟踪 :勾选该选项可以保证当文件发生变化实时触发备份机制。 (推荐) 中心空目录也要创建:勾选该选择项时可以备份主服务中的空文件夹(目录) 保存镜像多于文件:类似操作系统回收站功能。 勾选该选项的同时也需要勾选目录文 件镜像才可以,选择此选项后,源目标被删除的文件会转移到回退历史目录中。 如果是在变化量增量回退备份方式下选择此方式,增量的副本连同被删除的文件会都保存到回退历史目录中。 【回退历史目录】 选择增量回退备份时的 文件副本及勾选保存镜像多于文件删除的文件 所存放的目录。 当添完上述参数后,点【添加】,将当前站点信息添加到任务列表中即完成了从站上的任务设置。 在集成管理系统界面(图)中点 启动从站进入(图 )界面即启动文件备份从站成功。 (图 ) 第 32 页 共 64 页 五、 接管 接管的配置 在主站 宕机以后,恢复业务最快的方式就是接管,这就需要提前做好配置。 选择左侧的【热备从站】 , 然后在右侧界面中点【配置备份系统】进入(图 )窗口界面。 选择特殊参数配置 (图 )接管管理,需要接管前打钩,同时设置失败多少次后启动接管,点修改确认。 (图 ) 第 33 页 共 64 页 (图 ) 到 (图 )中选择左侧的【热备从站接管】,然后在右侧界面中点【配置接管系统】进入 (图 )界面。 第 34 页 共 64 页 (图 ) 在 (图 )中选择左侧的【热备从站接管】,然后在右侧界面中点【配置接管系统】进 入 (图 )界面。 (图 ) 首先必须配置接管参数,在 (图 )中点【配置接管参数】进入图 (图 )界面 (图 ) 把需要接管的网卡选中,如果存在多个网卡请根据【主站选中网卡信息】选择需要接管的那块。 然后点【特殊配置】按钮进入 (图 )特殊配置界面。 第 35 页 共 64 页 (图 ) 由于备份机的数据库服务在备份过程中是停止的,所以接管以后需要自动启动数据库服务,或者为了节省资源,服务器上的一些服务和程序在没有接管主机的时候都是停止的,这就需要接管以后自动启动起来。 在 (图 )界面中,新加一个任务比如叫“ MSSQL”,“任务类型”选择“管理服务”如 (图 )。 点“下一步”以后选择你要管理的服务比如“ MSSSQLSERVER”如(图 ),鼠标左键双击后将其加入到要处理的服务内。 然后选择服务的管理内容 ,比如“先启后停服务”,最后保存如 (图)。 这样配置以后就可以在接管以后将 MSSQLSERVER的服务自动启动起来。 当然还可以设置程序的自动启动,也是新加一个任务,指定程序的路径即可。 (图 ) 第 36 页 共 64 页 (图 ) (图 ) 启动接管 配置好以后回到集中管理系统界面 (图 ) , 点启动接管系统进入 (图 )即可使软件处于等待接管状态。 当主站宕机后便执行接管操作。 第 37 页 共 64 页 (图 ) (图 ) 第 38 页 共 64 页 六、 数据回退及恢复 数据回退 在从站 (数据回退只能在从站上进行) 的集成管理系统界面,点【启动数据恢复系统】 如 (图 )。 (图 ) (图 ) 在 (图 )中可以选择多种回复类型 : 第 39 页 共 64 页 【 进行本机数据恢复 】:将数据恢复到本机的数据库中 (从站必须装有数据库且是双备份型备份方式) ,可以以步数的方式进行回退。 【 指定备份文件恢复】:可以将备份到任何介质的备份文件指定后进行恢复。 如更换硬盘前将备份文件存储到了光盘内,更换后再用来恢复。 【按时间点恢复 数据】:可以按照时间点将数据的任意状态恢 复到本机。 【 将数据恢复到主站 】:将数据恢复到主站。 推荐使用【启动按时间点回复数据】。 (图 ) 在 (图 )列出了从备份开始到结束后的时间内所有的发生过数据改变的时间点,可以选择任意一个时间点来进行数据的加载。 比如 . 13: 31: 29。 第 40 页 共 64 页 (图 ) 点击【加载】后软件进行确认提示如 (图 )。 (图 ) 在加载前最好进行一次全备份如 (图 )提示 (图 ) 如果数据库已存在请选择是否需要重新装载数据如 (图) (图 ) 第 41 页 共 64 页 确认加载后弹出【数据库加载成功】则证明回退成功,数据已经回到了 . 13: 31: 29的装态。 数据恢复 数据恢复主站设置 此处的数据恢复时指的是在主站损坏而从站的数据是正确的,或者从站的数据经过回退处理后是正确的,那么这时就需要将从站上的数据恢复到主站上面。 首先在主站上的集中管理系统界面上点左边的【启动数据恢复系统】如 (图 )进入(图 ) (图 ) (图 ) 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