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推广应用triz理论方法的战略研究研究报告-word论文可编辑内容摘要:
( 2020)将 TRIZ 理论引入到机械设计课程体系中,构建了面向机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特别是概念设计阶段的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62]。 TRIZ 理 论 在教育界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教育学者的思维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国内外研究评述 综上所述,国内外政府和学术界都意识到了 科学的技术创新方法对提升区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并从不同的角度对 TRIZ 理 论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 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是,目前 国外相关学者关于 TRIZ 理论的研究多集中在工程技术领域中的 应用 以及 与其他理论 方法 的 结合使用等方面,对非技术领域的研究刚刚开始,尤其缺乏从政府部门角度如何应用 TRIZ 理论开展创新活动的系统性的研究。 对 TRIZ 理论 方法的研究,目前我国尚处于该理论介绍、培训和简单的应用阶段,缺乏系统性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尤其是 对 于 TRIZ 理 论在整个区域范围内应用与推广规律、战略、方法、途径的研究相对较少。 由于 TRIZ 理 论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处于政府推广阶段,因此国外企业应用 TRIZ理论方法等微观推广模式与战略,无法有效指导我国以及各试点地区相关政府部 门的有效工作。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黑龙江省推广应用 TRIZ 理 论方法的战略,不仅可以提高黑龙江省的科技创新水平,同时也利于我国其它试点地区借鉴与学习相关经验,促进 TRIZ 理 论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实现 我国各地区创新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TRIZ 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TRIZ 理论的创立背景 TRIZ 理 论诞生 于 1946 年 , 是俄文 “ Теория решения изобретательных задач” ,即 “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 的缩写 , 英译为 “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缩写为 TIP 或者 TIPS。 当时,以 G•阿奇舒勒( Герих Альешуллер) 为 首的前苏联数十家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组成的攻关团体对约 250 多万份专利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分析 ,以其中的 4 万 份专利为重点进行了研究、归纳、总结、提炼 , 并综合了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后 , 建立起了一套以技术系统进化原理为核心的、体系化的、实用性强的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理论、方法、体系,即 TRIZ 理论。 经过 60多 年的发展 , TRIZ 已 经成为解决技术问题或发明问题的成熟理论和方法体系, 并通过 全世界 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与 实践检验,创造出了诸多重大发明。 前苏联解体后,TRIZ 研 究人员在本国失业,转而向国外发展, 所以 TRIZ 理 论 得已 传入西方,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并迅速在欧美、日本和韩国的企业和研发机构中 广泛 推广和应用。 TRIZ 理论是一种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系统化的解决发明问题的方法,被美国及欧洲等国称为 “ 点金术 ” , 并成为 当今创新设计领域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方法之一 [63],非常适合企业解决技术矛盾或技术冲突,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及指明解决问题对策的探索方向。 TRIZ 理论的发展 历程及发展趋势 古典 TRIZ 理论阶段 ( 19561991) 1956 年以前开始研究发明问题 的 背后可能存在的规律至第一篇论文发表。 1946 年阿奇舒勒决定创造一种新的发明理论科学。 在两年内研究了数千项发明专利,建立了 TRIZ 的 基础和发明科学的框架。 1953年 阿奇舒勒及其合作者正式创立了 TRIZ 理论,在 20 世纪 60 年代,诸多科学研究开始应用这种理论。 1956 年,阿奇舒勒和 P•沙比罗( Р. Шапиро)合写的文章 “ 发明创造的心理学 ” [64]在《心理学问题》杂志上发表。 19561991 年 TRIZ 理论逐渐成熟。 1961 年阿奇舒勒出版了第一本有关 TRIZ的著作《怎样学会发明创造》; 19651970 年,阿奇舒勒与其同事开始以 “ 从技术目标到实现方法 ” 方式组织科学和技术效果数据库(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Effect Data base)。 1970 年创办了第一所进行 TRIZ 研 究推广的学校; 1971 年在阿塞拜疆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发明创造大学; 1981 年 阿奇舒勒 对 TRIZ 理 论进行改进,使之可以用于技术科学以外的商务和其它领域,成为发明问题求解学习与教育的工具,这也使前苏联的国家发明委员会与发明学会开始采用 TRIZ 理论。 1985 年,解决发明问题规则系统 85 年版本( TRIZ85)的发布,标志 TRIZ 理 论体系建立与完善。 经过近 20 年的努力, TRIZ 理论在前苏联完成了从专家级研究应用走向教育普及;19851989 年 成立俄罗斯 TRIZ 基金会,开发出第一个 TRlZ 软件,开始研究 TRlZ理论与其他创新等理论方法的结合方式; 1991 年,随着前苏联解体, TRIZ 理论走 出前苏联。 现代 TRIZ 理论阶段 1991 年 前 苏联解体 后, TRIZ 理论开始在全世界传播开始。 1993 年 TRIZ 理论正式进入欧美 ; 1999 年美国阿奇舒勒 TRIZ 研究院成立 ; 2020年欧洲 TRIZ 协会成立。 伴随着 TRIZ 理 论在欧美和亚洲大规模研究和应用的兴起 ,TRIZ 理论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 特点是引入了相应的现代软件开发和人工智能技术 ,例 如 为了解决兼有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复杂工程问题, TRIZ 理论专家 Tsourilov 移民美国后开发了 Tech Optimizer 软件;美国 Ideation International公司基于 TRIZ 理论方法的计算机软件 Innovation Work bench (IWB) 扩展出的一系列新模式等。 随后,欧美、日、韩的 TRIZ 理 论从专家级研究应用发展到大规模行业应用 ,并走向教育普及 , 广泛吸收产品研发与创新的最新成果 , 试图建立基于TRIZ 理 论的技术创新理论体系。 2020 年 , TRIZ 国际认证进入中国 ,中国开始教育与行业应用探索。 TRIZ 理 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完善及与其它先进创新理论方法的集成 , 已经成为一套解决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它以其良好的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在全球的创新和创造学研究领域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现在 ,TRIZ 理论 已在俄罗斯、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受到高度重视 , 其研究与应用获得很大的普及和发展 ,大大提高了创新的效率 ,并且已为众多知名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TRIZ理论的未来 趋势 TRIZ理论今后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 TRIZ理 论与工具的自身完善 、与其他创新理论相结合等方面。 理 论和工具自身的完善 包括将复杂的 TRIZ 原理 简单化、结构化和模式化;近一步完善解决技术冲突的标准参数、解决原理和冲突矩阵,以实现更复杂产品的创新设计等。 拓展其理论内涵,引进其他科学的原理和方法。 如社会科学,信息科学等。 IT 技术结合的软件化与智能化 研究适合普及或者入门者的简略版软件;适合特殊需求的专业化软件等。 理论的 应用 TRIZ 理论作 为一种经验性的 创新 工具,为了发挥 其 更好的效果, 在推广应用 TRIZ 理论 方法同时 , 应注重 与其他创新理论,如头脑风暴法、试错发、缺点列举法、设问法等等相结合,以 提高 TRIZ 理论 有效性和应用效果。 国内外 推广 TRIZ 理论的实践经验 国内外 推广 TRIZ 理论的实践动态 前苏联及俄罗斯的 TRIZ 理论实践 TRIZ 理论在前苏联属于国家机密 , 曾在军事、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 TRIZ 理 论创建后 , 政府将注重国民创新能力的开发写入前苏联宪法中 , 并 建立了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发明创造学校或发明组织,积极试验解决发明课题的新技巧, 并大力宣传、教育和培训 TRIZ 理论。 在前苏联,有 500 多所学 校 开设固定课程或者讲座教授 TRIZ 理论 , TRIZ 培 训从 职业工程师开始 , 逐渐发展到大学生、高中生 , 甚至发展到五、六年级以上的学生 [65]。 随后, TRIZ 方法 被 定为 大学理工类专业技术类必修科目,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 20 世纪的 7080 年代, TRIZ 理 论进入成熟阶段,至 1985 年, “ TRIZ之父” 阿奇舒勒共出版 14 本 著作,主要有《如何学会发明创造》、《创造发明原理》、《创造发明的运算法则》、《发明创造 — 精确的科学》、《职业 — 探索新事物》、《寻找创意》、《寻找新创意从发端到技术》、《发明 问题求解的理论和实践》等等,这些书籍的印刷总量超过百万册 ,为科技创新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 1989 年 成立的阿奇舒勒基金会 使 TRIZ 理 论研究达到了高峰。 可见 TRIZ 理论方法在前苏联的推广实践主要以国家政府为主导。 20 世 纪 90 年代中期 随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深入, 前苏联 社会巨变,研究人员再也无法安心于理论研究。 随后, 叶利钦主导的企业私有化 又 导致大量专家失业而被迫移居国外,这些专家首选进入的是美国、前民主德国和以色列。 这期间,前苏联和俄罗斯的 TRIZ 理 论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2020 年,米洛维奇和施拉金娜合作出版 了《创造思维的工艺》(《 Технология творческогто мышления》)标志着TRIZ 理论研究的复苏。 2020 年,阿奇舒勒基金会建立了其官方网上平台,利用该平台来推广 TRIZ 理 论和收集各种涉及发明问题的奇思妙想。 TRIZ 理论开始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逐步向其他领域渗透和扩展。 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由原来专向的工程技术领域分别是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生物科学等领域发展。 现在已总结出了 40 条 发明创造原理在工业、建筑、微电子、化学、生物学、社会学、医疗、食品、商业、教育应用的案例,用 于指导各领域遇到问题的解决。 可见 TRIZ 理论 方法在俄罗斯的推广实践主要以各领域解决问题推动为主。 日本 TRIZ 理论的实践 日本从 1996 年开始 不断有杂志介绍 TRIZ 的 理论方法及应用实例; 1997 年起 三菱研究院开始向企业提供 TRIZ 培训和软件产品; 1998年,大阪大学建立了日 本 TRIZ 网 站;三洋管理研究所成立了日本 TRIZ 研究小组,向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 TRIZ 理 论培训和咨询。 1999 年日本学者基于 TRIZ理 论提出 USIT( Unified Structured Inventive Thinking) (统一结构发明思想)。 在研发能力方面,日本的索尼、松下电器、日产汽车、富士施乐、理光、日立制作所都在技术和产品开发中研究应用 TRIZ 理论,并取得了成功。 例如 , 日立公司( Hitachi GST)在硬盘驱动器的开发中 , 将 TRIZ 理论的矛盾矩阵参数与硬盘驱动器技术参数之间进行比对,将发明原理与现有硬盘驱动器的专利进行比对,取得了两项硬盘驱动器开发成果 ;索尼公司每年推出的 50 种 新产品 , 其动力来源 于 TRIZ 理 论方法的研究应用;日本的汽车制造商 Honda 利用 TRIZ 软 件,缩短项目信息调查分析阶段的平均时间,使 平均时间从 22,000 小时减少到 1,000 小时等。 可见日本主要以企业为主导推广、 应用 TRIZ 理 论方法。 韩国 TRIZ 理论的实践 韩国在推广、应用 TRIZ 理论方法时,也主要采用企业主导的方式 , 例如 , 韩国的三星电子、 LG 等大企业积极引进 TRIZ 理论,并在技术与产品开发中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星电子公司于 19。—黑龙江省推广应用triz理论方法的战略研究研究报告-word论文可编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