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会计基础分录大全内容摘要: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委托代销单位 支付给委托单位的代销款 借:应付账款 —委托代销单位 贷:银行存款 4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跌价损失(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贷:存货跌价准备 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在原已 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跌价损失 50、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发出商品 借:发出商品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每期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四)委托贷款 企业委托的贷款 借:委托贷款 —本金 贷:银行存款 未减值委托贷款资产 负负债表计算确认利息收入 借:委托贷款 —应计利息(按合同本金和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 应收利息(按合同本金和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 委托贷款 —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委托贷款 —利息调整 收回未减值委托贷款时 借:银行存款 委托贷款 —利息调整(科目余额) 贷:委托贷款 —本金 委托贷款 —应计利息 应收利息( 按合同本金和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 委托贷款 —利息调整(科目余额) 投资收益 已减值委托贷款资产负负债表计算确认利息收入 借:委托贷款 —减值准备 贷:投资收益(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同时,将按合同本金和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金额进行表外登记 收回减值委托贷款时 借:银行存款 委托贷款 —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 贷:委托贷款 —本金 应收利息(按合同本金和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 委托贷款 —应计利息 委托贷款 —利息调整(科目余额) 资产减值损失 计提的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委托贷款 —减值准备 如果已确认损失的委托贷款的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已提的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 借:委托贷款 —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您可能也喜欢: (修改)第二节 应收及预付款项 第一节 销售商品收入 会计分录大全(三) 企业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资产类 (1) 会计分录大全(八) 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3) 会计分录大全(七) 企业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负债类 第二节 应收及预付款项 会计分录大全(二) 会计分录大全(四) 材料采购实务处理 (修改)第四节 存货 企业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资产类( 2) 二、非 流动资产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 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债券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不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 —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见 “应收账款 ”科目。 未发生减值的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 —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 —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未发生减值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计利息(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 —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 —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已发生减值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贷:投资收益 同时,将按合同本金和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金额进行表外登记 收到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收到分期付息、一次还本持有至到期投 资持有期间支付的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出售或到期收回未发生减值债券本息 借:银行存款等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 —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投资收益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债券投资(成本) —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应收利 息 投资收益 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金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金额) 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应在重分类日按其公允价值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贷:可供出售金融 资产 出售或到期收回已发生减值债券本息 借:银行存款等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 —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减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债券投资(成本) —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 减产减值损失 1资产负 债表日,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确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 借:减产减值损失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1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股份 借:长期股权投资 —股票投资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 —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成本) —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债券投资的取得、资产负负债表日计算确定利息、收到利息,比照 “持有至到期投资 ”科目的相关核算内容处理。 可供出售股票投资的取得、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收到股利,比照成本法核算的 “长期股权投资 ”科目的相关核算内容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即为其摊余成本)的差额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贷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即为其摊余成本)的差额 借: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应在重分类日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对于有固定到期日的,应在该项金融资产的剩余期限资产负债表日,按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原记入 “资本公积 ”的 摊销金额 借(贷):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借):投资收益。 对于没有固定到期日的,在处置该项金融资产时 借(贷):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借):投资收益 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 借:资产减值损失(减记的金额) 贷: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包括股票等权益工具),在随后会计期间内 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事项有关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不含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上升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出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可供 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贷: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三)长期股权投资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 1)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大于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有关负债科目 贷:有关资产科目 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 2)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小于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有关负债科目 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 贷:有关资产科目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 资 ( 1)以货币资金作为合并对价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合并成本,减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银行存款(合并成本、支付的直接相关费用) ( 2)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合并对价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合并成本,减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投资收益 —处置收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 —处置收益 同时,按作为对价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借(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记):投资收益 ( 3)以存货作为合并对价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合并成本,减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等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