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放样的探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突出地形的至高点。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形排列在一起,土方放样时千万不能把地形“一”字排 开,要把高程不同的地形交错布置,突出地形的起伏感和空间感。 ( 2)地形和绿化种植不符 地形是园林景观的骨架,和绿化种植是相辅相成的。 往往由于设计图纸的变更或者是要增减基础设施才会导致地形和绿化种植不符合。 如何才能尽可能的保留原作品的面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3 貌,放样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我现在参与的一个绿化工程,原来施工图中广场的前面是等距栽植的嫁接银杏,后面有一个地形,与广场缓坡相连。 在原图中,地形上只是种植了桂花、红枫、茶条槭等一些花灌木。 图纸变更后在上面又增加了 10 棵胸径 15cm 的香樟,顺着地形走向等距栽植。 这样变更之后,原来的 地面辐射范围满足不了植物栽植所需要的空间。 因此,只能将地形坡度适当的减小,增加地形辐射范围,把主景树木栽在至高点上。 这样既避免了栽植位置的不够,又保证了布景要求。 ( 3)现场情况和设计不符 这种情况一般是很少发生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差异较大时,可以请设计师到现场。 差异不大时,施工员可以局部调整。 我参与的这个绿化工程,停车场的总长是 85米,如果按图放样的话,在 85 米处地下正好埋着灌溉渠的管道。 如果移走灌溉渠,保证停车场的长度不变,这样会大大增加土方工作量。 因此,只有请设计师到现场,征求设计人员的意见,把 停车场的总长度改为 80 米。 种植放样 的常见问题 绿化种植是绿化工程的主体,植物景观是设计师作品中的主要构成元素。 按照栽植方式不同,可以采用自然式、规则式、等距弧线等方法放样。 在三者之中,自然式放样最难掌握。 绿化施工不同于建筑施工,乔灌木的位置没有明确的界限,只能根据其体量、色彩和外部环境的协调性做出最佳的选择 [1]。 好的设计需要通过放样来表现,而好的放样又可以促使设计水平的提高。 如果说设计是灵魂,那么放样就是把无形的灵魂变成有形的景观。 ( 1)苗木数量配置不当:受到施工图的约束,临时该变了苗木的规格和数量。 这时应该及时调整,而不能单纯的堆砌,做成苗圃式、森林式地块。 其次,也可能因为施工方为了降低苗木成本而刻意减少苗木数量。 这样,不但景观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和设计理念背道而驰。 ( 2)没有深入理解设计理念:这主要是因为对设计图纸的理解不够,特别是在自然式放样时,常常做成阵列式。 对于一些景点和景观带的放样,应根据树形和造景需要,确定每棵树的具体位置。 比如说:根据地形需要,在至高点上必须要有大乔木来撑起空间,在纵向上增加了地形的空间感, 同时也使乔木显得十分醒目。 因此,在选择树种时,树形一定要优美,无论哪个面都能作为观赏面 [5]。 而这一点常常会被忽视,可能会因为施工方对苗木成本控制的问题,而选择树形不是很好的苗木。 ( 3)地被模纹线不优美:模纹线缺少灵活性、机动性。 一般采用网格法放样。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4 设计图上已经画好了方格网,按照比例放大到地面上即可,模纹线的关键点用木桩做好标记,然后撒上灰线。 但是,在施工现场我发现真正用网格法放样的很少。 通常只是技术员用一根 50m 的测绳根据图纸上模纹线的走向在施工现场放出模纹线,根据施工员自己的放样技巧和审美观做 出适当的调整,撒上灰线,挖出养护沟。 因此,地被植物的模纹线和设计图纸出入很大,不能够将图纸有效的在现场上表现出来。 其次,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的可操作性不足,施工员很难理解设计意图,因已栽植好的苗木的影响,很难把模纹线放的和图纸上一样优美,施工无法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2]。 图 第三章 施工放样的准备工作及 方法 施工放样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现场要把垃圾、碎砖、渣土等清理干净。 表层要覆盖种植土 60cm 以上,如果土质太差要施磷肥和泥炭土来改良土壤。 在对地形有要求的地方,应该对照设计图纸规定的地形范 围和高程进行标高复核和场地整理。 使其与四周合理衔接,绿地排水通畅 [1]。 放样方法 定点放样法 定点放样即是根据图纸规定的苗木栽植位置和株行距,在现场中测出来并做好标识。 定点放样的方法通常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