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与提升]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试题大全内容摘要:

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脊髓受压移位 B. 肿瘤同侧上下蛛网膜腔增宽 C. 椎管外生长呈 “哑铃 ”状 D. 骨结构正常 E. 冠状面或失状面重建有助于诊断 120. 关于骶骨脊索瘤 CT 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 A.溶骨性破坏 B. 囊实性混杂密度,可有钙化 C. 增强扫描肿瘤轻度至中度强化 D. 易于转移瘤鉴别 E. 向外生长形成软组织肿块 121 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的解剖分界是 A. 口咽部 B. 喉咽部 C. 主支气管 D. 环状软骨 E. 甲状软骨 A. 吞噬细胞 B. 单核细胞 C. 淋把细胞 D. I 型上皮细胞 E. II 上皮细胞 线诊断大叶性肺炎最主要的影像依据是 A. 肺大叶性阴影 B. 含气支气管像 C. 两肺多发大片影 D. 肺纹理模糊增重 E. 横膈运动受限 124.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特征性 X 线征象是 A. 两肺多发团片影 B. 肺脓肿形成 C. 肺气囊形成 D. 肺不张 E. 脓气胸 A. 症状轻或无症状 B. 血嗜酸性细胞增多 C. 病灶具有迁移性 D. 病变易形成空洞 E. 病变短期内吸收 X 线征象 A. 是肺内浸润阴影 B. 肺门淋巴结肿大 C.“双极征 ” D. 肺空洞形成 E. 胸腔积液 127. 诊断肺结核最可靠的依据是 A. 结核病接触史 B.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C. 血淋巴细胞增多 D. 低热,盗汗 E. 痰结核菌阳性 , 52 岁,气短三月。 胸片显示右上纵隔增宽,右上叶主支气管狭窄,应首先考虑 A. 肺结核 B. 大叶性肺炎 C. 中心型肺癌 D. 霉菌性肺炎 E. 炎性假瘤 线诊断矽肺最主要的征象 A. 是肺纹理增强 B. 间隔线出现 C. 肺叶呈磨 “玻璃状 ” D. 肺间质呈网状 E. 两肺多发结节影 130. 典型急性肺水肿 X 线征象 A. 是肺纹理模糊 B. 出现间隔线 C. 胸膜腔少量积液 D. 肺门旁 “蝶翼状 ”影 E. “含气支气管征 ” 131.患者女, 46 岁。 两眼不能完全睁开,全身无力,前纵隔内发现肿块,最可能的是 A. 胸腺瘤 B. 畸胎瘤 C. 胸内甲状腺肿 D.心包囊肿 E. 气管囊肿 132 上纵隔肿物在透视下可见到扩张性博动,见于 A.胸腺瘤 B.畸胎瘤 C.胸主动脉瘤 D.淋巴结转移 E.气管囊肿 132.扩张性心肌病常主要累及 A. 左心室 B. 左心房 C. 右心房 D.右心室 E. 房室瓣环 134. 两肺血减少,肺动脉段突出,两肺动脉干不对称,左侧粗,右侧细,见于哪种心脏病 A. 法乐四联征 B. 动脉导管未闭 C.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D. 肺动脉瓣狭窄 E. 高位室间隔缺损 135. 缩窄性心包炎 “定性 ”诊断特征性 X 线征象是 A. 心脏轻-中度增大 B. 两心缘僵直 C. 心博减弱或消失 D. 上腔静脉扩张 E. 心包壳状钙化 136. 指出下述与肺源性心脏病 X 线征象不相关的是 A. 心脏呈 “二尖瓣 ”型 B. 右心室增大 C. 左心室明显增大 D. 肺动脉段隆起 E. 右下肺动脉增宽 137. 风湿性心脏病单纯性二尖瓣狭窄, X 线定性诊断的依据是 A. 二尖瓣型心脏 B. 左心房高度增大 C. 左房左室均增大 D. 左房增大,左室不大 E. 左,右心室均增大 138. 下述疾病中,能够引起盲肠缩短,变形,收缩最常见的原因是 A. 溃疡性结肠炎 B. 阿米巴性结肠炎 C. 局限性肠炎 D. 增殖性肠结核 E. 慢性痢疾 139. 最易发生纵行溃疡的疾病是 A. 小肠结核 B. 溃疡性结肠炎 C. 克隆氏病 D. 小肠淋巴瘤 E. 小肠癌 140. 小肠淋巴滤泡最丰富的部位是 A. 十二指肠 B. 空肠近端 C. 空肠远端 D. 回肠近端 E. 回肠远端 141. 慢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常见的 X 线征象是 A. 龛影 B. 粘膜集中 C. 激惹 D. 球变形 E. 球穿孔 142. 胃肠道穿孔最常见于 A. 外伤性 B. 肿瘤性 C. 溃疡性 D. 感染性 E. 医源性 143.指出属于软骨类的肿瘤是 A. 骨瘤 B. 外生骨疣 C. 骨巨细胞瘤 D. 非骨化性纤维瘤 E. 骨肉瘤 144. 骨肉瘤 X 线诊断主要依据 A. 骨质破坏 B. 骨膜反应 C. 软组织肿块 D. 肿瘤骨 E. 肿瘤侵入关节 145. 腕部外伤,临床上有腕鼻烟窝部压痛及肿胀应考虑 A. 月骨骨折 B. 舟状骨骨折 C. 三角骨骨折 D. 大多骨骨折 E. 桡骨远端骨折 146. 骨折不愈合的 X 线征象是 A. 骨折端移位 B. 骨折端分离 C. 骨折端光滑硬化 D. 骨折成角 E. 骨折端重叠 147. 骨质破坏基本 X 表现是 A. 骨密度减低 B. 骨小梁稀松 C. 骨小梁变细 D. 骨结构紊乱 E. 骨结构消失 148. 成人最常见的肾肿瘤是 A. 肾盂癌 B. 肾腺瘤 C. 肾实质癌 D. 肾转移瘤 149. 输尿管生理狭窄中最窄的部位在 A. 输尿管起始部 B. 肾盂起始部 C. 跨过髂动脉处 D. 过小骨盆入口处 E. 进入膀胱 150. 诊断扁平颅底,测量颅底角应大于 A. 128176。 B. 138176。 C. 148176。 D. 158176。 E. 168176。 参考答案 . . . . . . . . . . . ..120D. . . 05 年 CT 医师上岗证试题附有答案(带有下划线的为答案) CT 表现为长骨干骺端广泛骨质硬化,内见坏死区及搅打死骨,常见于 成骨性骨肉瘤 骨梗死 慢性骨髓炎 尤文氏肉瘤 骨结核 X 线平片未见异常, CT 显示胸椎骨松质内多发破坏,骨皮质完整,下述疾病中应首先考虑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白血病 老年性骨质疏松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转移瘤 中年男性患者,诊断肝硬化,结节型肝癌,发现右大腿局限性肿胀 4天,伴疼痛, CT 平扫示股深部软组织团块影,密度均匀,边界欠清,CT 值 75HU,下述诊断最可能的是 海绵状血管瘤 转移 瘤 血肿 脓肿 蜂窝织炎 颈椎外伤最易引起椎动脉损伤的骨折部位是 椎体粉碎性骨折 椎弓根骨折 椎板骨折 横突骨折 椎体压缩性骨折 腰椎骨关节病小关节病变 CT 检查最常见的漏诊原因是 扫描层面厚 椎间盘突出轻 骨质病变轻 椎间隙狭窄 E. 软组织窗成像 CT 椎管造影表现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CT 检查显示第 12 胸椎骨密度减低,内见粗大的骨小梁,病变侵犯椎弓根及椎管, 首先应考虑为 ,错误的是 CT 较平片敏感 10~30 题丢失 ,遗憾。 域 片底含义是 (上颌支 ) (眼支) X 线特点是 x 线征象是 1CM 2MM 以上 ,自内向外分别是 、肾纤维膜、肾脂肪囊 、肾筋膜、肾脂肪囊 C 肾脂肪囊、肾筋膜、肾纤维膜 、肾脂肪囊、肾筋膜 、肾纤维膜、肾筋膜 3螺旋 CT 的基本概念是指 线球管的旋转方式是螺旋形的 前进后退的 ~ 600mmol/kg ~800mmol/kg ~1000mmol/kg ~1200mmol/kg ~1400mmol/kg EBCT 的工作原理,哪一项是错误的 4 个平行钨靶产生 X 线 2 组探测器收集数据 CT 图象重建的本质区别是 、矢状位图象 扫描发现左心后区类圆形“肿块影”,内 含少量气体,与横膈关系密切。 下述疾病中可能 性最大的是 心包囊肿 食管平滑肌瘤 膈疝 神经源性肿瘤 肺隔离症 CT 表现是 A.肺内散在分布的小圆形、无壁的低密度区 B、肺低密度区分布以下肺、前部肺实质明显 C、广泛肺大泡形成 D、胸膜下多发小透亮低密度灶 E、蜂窝样改变 4以下哪一项 CT 表现不支持急性肺脓肿的诊断 A、多发圆形软组织肿块 B、肿块中心呈低密度 C、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性强化 D、患侧胸腔少量积液 E、病灶边缘模糊 4以下那一项 CT 表现最支持侵袭性胸膜瘤的诊断 A、肿瘤与大血管间的脂肪间隙不清 B、边缘呈分叶状 C、肿块呈明显强化 D、肿瘤相邻前胸壁胸膜呈结节状增厚 E、肿瘤边缘模糊 4肺梗塞 CT 影像的“血管征”是指 A、楔状影的顶端与一血管相连 B、斜形病灶内高密度血管影 C、病变内肺供血动脉增强缺损 D、病变肺内血管减少 E、病变外肺血管影增粗 4诊断纵隔畸胎瘤的特征性 CT 征象是 A、肿块位于上纵隔 B、肿块有分叶 C、增强扫描肿块边缘环形强化 D、肿块内出现脂肪-液气平面 E、囊内液体的 CT 密度不一 50、关于侵袭性胸腺瘤分期,下列哪项错误 A、第一期包膜完整 B、肿瘤穿过包膜至纵隔脂肪内为第二期 C、肿瘤向周围器官呈侵入性生长为第三期 D、沿胸膜种植可 见于第二期 E、第三期胸腺瘤也应行手术治疗 5下述哪一种原发恶性肿瘤的肺转移可出现钙化 A、胆管癌 B、肝癌 C、胰腺癌 D、黑色素瘤 E、甲状腺癌 5关于胸部淋巴瘤,下列哪项不正确 A、非霍奇金病可以在数天内迅速出现肺部浸润 B、非霍奇金病可呈前纵隔的融合大肿块 C、部分霍奇金淋巴瘤有胸腺增大 D、原发的肺淋巴瘤多不属于非霍奇金病 E、原发的肺淋巴瘤多表现为单发肿块,生长缓慢 5下列哪项不适宜作 CT 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 A、诊断不明的纵隔肿块 B、支气管活检阴性的肺门肿块 C、局灶性或多发性炎性 病灶,但不明感染菌者 D、胸膜肿块 E、弥漫性肺病变的磨玻璃阴影 5下列哪项不宜首先考虑进一步 CT 检查 A、胸片发现肺内肿块 B、咳血 C、发热、咳嗽 D、痰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 E、胸片可见纵隔增宽 5如果 I。 为初始 X 线强度, I 为通过物体后 X 线 强度, D 为物体的厚度, U为物体对 X 线的衰减系数, 则他们的关系可表述为 I=I。 eud B、 I=I。 e1/ ud C、 D、 E、 5目前 CT 常用重建矩阵为 A、 100 100 B、 256 56 C、 320 320 D、 512 512 E、 1024 1024 5选用窄的准直器缝隙宽度的目的是 A、提高影像空间分辨率。 B、减少病人的 X 线辐射剂量。 C、减轻影像的部分容积效应 D、减少影像噪声,提高影像质量 E、避免影像的活动伪影 5不同窗宽、窗位的选择,是在 CT 成像过程中哪一个环节实现的 A、数据采集系统( DSA)的数据采集过程 B、计算机重建系统 C、模 /数转换 D、数 /模转换 E、影像的显示 (监视器 )与打印 5同层动态扫描目的是研究病灶的增强 特征,主要用于下列那类病的鉴别 肝炎和肝硬化 脂肪肝和血管瘤 肝炎和肝癌 脂肪肝和肝硬化 肝癌和血管瘤 60、胰腺钩突前面, CT 显示二个血管断面,应是 A、(右)门静脉 (左 )脾静脉 B、(右)肠系膜上静脉(左)脾静脉 C、(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