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赤壁市关于加强领导干部职数、机构编制和公务员管理及事业单位改革的情况汇报20xx年7月18日内容摘要:

制管理“两簿一卡一单”制度, “两簿 5 一卡一单”管理制度,即机构编制管理登记簿、进人登记簿、人员编制卡和列编通知单。 人员编制卡全部用微机打印,凡单位人员编制异动,必须持单位人员编制卡片和原单位人员编制卡到编办核对人数,开具列编通知单,才能办理调动、工资 、保险、核拨经费等手续。 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实行微机管理,从日常管理上保证我市机构编制管理的规范化。 四是 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 按照 《赤壁市机构编制管理实施办法》、《关于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我市加强市乡两级机构编制管理,把机构编制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明确规定各单位一把手是机构编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一把手在任期内不得违反规定批准设立机构和增加人员编制,不得未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批准随意调整人员编制。 编办经常了解和掌握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结合年终统计和事业单位法人年 检,对各单位的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每半年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都要进行编制清查,这样有效杜绝了人员的混编混岗。 五是 严格维护“三定”方案的严肃性,建立和形成机构编制管理完整的法律体系。 严格执行“三定”方案,对于保持机构和人员编制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坚决维护其权威性和严肃性。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自行调整和改变“三定”中关于主要职能、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的规定。 继续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约束机制。 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人员工资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机制, 以编制为基础,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批 准的机构和编制的限额之内,核定人员、工资和经费,办理调配、录用、社会保险、工资福利、户口迁移等手续。 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编制、人员、工资一体化管理的、相互配套制衡的刚性约束工作机制。 加快电子化进程,财政局和编办可以实行机构编制、人员工资、财政预算等微机联网,建立数据库,实行人 6 员编制与财政预算同步监测、动态管理。 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部门监督检查职能。 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加强监督职能,健全完善监督检查程序和手段。 结合年终统计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及年检,对各单位的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在机构编制部门内部形成强力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优势,实现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制度化、经常化。 建立群众公开监督制度。 建立机构编制数据库,实行编制实名制和“阳光编制”,定编定岗到 人,将财政供养人员情况置于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之下。 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工作原则、审批程序、机关事业单位的定 编定岗定员情况等,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 ,进一步落实和扩大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和杜绝“暗箱”操作等违法违纪行为,营造加 强机构编制监督的良好氛围。 强化领导干部的编制意识,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 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执行机构编制纪律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本地区、本单位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的直接责任。 结合实际 情况,建立健全年度考核方案,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年度实绩考核目标;纪检、监察、编制、审计部门对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实施同步监督,发现和接举报有违规操作行为的,及时、迅速地介入调查,一经查实,坚决处置到位;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离任时,编办对其任职期间内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进行审查,发现有违反编制纪 律的,实行追究制等等。 通过整改 提高 了登记管理水平,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改进 了 工作作风,提高 了 办事效率。 目前, 我市党政机关、乡镇事业单位实行编制实名制达 100%。 除涉秘机构以外,所有纳入编制管理的在编人员 13136人及机构 471家全部上网公开,直属事业、部门管理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行编制实名制达 85%,完全达到了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要求。 四 、 加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