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轻工业]纺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标准文件内容摘要:

作业。 ( 5) 拆除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作业,严禁违章作业。 26 十八、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管理 ( 1) 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大修等工程施工,必须加强施工 的组织管理,按照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方案,报请企业领导批准。 ( 2) 施工前,施工部门的负责人,在布置施工任务和图纸交底的同时,必须逐级进行安全指令和安全措施的交底。 ( 3) 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施工组织设计),都必须有危害识别和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内容,都要编制安全施工技术方案,批准后方可开工。 ( 4) 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熟知本工种、本岗位的安全技术规程,遵守企业的有关安全制度,并接受监督。 1)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围栏及安全警示标志,道路必须保持通畅,应有足够亮的 照明。 2) 施工现场要按规定设置消防器材,并要严格执行企业相关制度,动火前必须先履行动火手续。 3) 施工完成后,撤除安全警示标志,恢复安全设施,场地清理干净。 检维修准备 ( 1) 重大检维修项目,要有检修项目计划,要指定项目负责人,计划要求内容详细,责任明确,措施具体。 ( 2) 检维修项目负责人对检修工作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确保检维修项目全过程安全,并对检维修人员交代清楚任务、注意事项,落实安全措施。 27 ( 3) 检维修前要根据作业工种、劳动条件、劳动环境的不同,对检维修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的安全性、适用性进行 确认,确保作业人员穿戴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 ( 4) 检维修人员要对检维修使用的工具,设备进行详细检查,保证使用的工具安全可靠。 ( 5) 检维修作业还应严格执行检修安全技术规程,遵守相关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能冷静分析并果断处理作业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会熟识一般救护常识。 ( 6) 检维修结束,场地清理干净。 节假日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 ( 1) 必须在节假日进行设备设施检修或施工的项目,检修部门要在一周前办理审批手续,经综合管理部审核,企业(园区)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 ( 2) 检修部门负责做好如下安全工作: 1) 凡参加检修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 2) 检修人员执行点到制度(即:上、下班都要签名)。 3) 正确穿戴劳防用品。 4) 检维修结束,场地清理干净。 ( 3) 安全管理部门要做好检修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并做好书面记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管。 28 十九、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管理制度 企业(园区)应对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的资格进行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进行监督、对其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进行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建立相关方名录和档案。 不应将工程项目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 与承包商、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 根据相关方提供的服务作业性质和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安全绩效进行监测。 具体管理要求: ( 1) 承包商承包装修、装潢工程在园区施工时,必须做到消防安全设施和防火措施与工程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 2) 装修、装潢工程项目的设计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防火规范的要求。 ( 3) 工程项目所在的管理部门对项目消防安全设施和防火措施负责。 ( 4) 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批负责人组织设计审查时,必须请专业消防人员参加,并负责申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批准。 ( 5) 工程项目施工负责人对设计的消防安全设施和防火措29 施的实施负责。 ( 6) 工程项目竣工,必须请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参加项目验收。 验收不合格,该项目不得投入使用。 ( 7) 乙方在甲方区域内承包工程或承包服务项目,甲方应在承包合同中列明消防协议。 协议有甲、乙双方合同签约人签字。 ( 8) 综合管理部负责检查、监督消防协议的执行情况。 ( 9) 物业工程部负责检查 、监督、验收承包商或供应商的服务质量。 30 二十、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制度 企业(园区)应当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 单位不得以现金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的提供企业(园区)购买劳动防护用品时,应查验产品质量合格证明;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时,还应当查验产品生产许可证和安全标志,并建立采购档案。 个体防护装备的配置 ( 1) 安全帽 1)安全帽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安全帽》 GB281189 的安全帽。 每顶安全帽应有四项 永久性标志:制造厂名称、商标、型号、制造年月,生产合格证和检验证,生产许可证编号。 2) 正确使用安全帽,不准把安全帽抛、扔或坐、垫。 3) 不准使用缺衬、缺带及破损的安全帽。 ( 2) 安全带 1) 使用时高挂低用,防止摆动碰撞绳子不能打结,钩子要挂在连接环上。 2)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和随意更改。 3)安全带不使用的时,要妥善保管,不可接触高温、明火、强碱或尖硬物体。 4)安全带使用二年后,必须按规定检查,不合格的坚决不用。 ( 3) 安全网 31 1) 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a) 安全网上的每根系 绳都应与支架系结,四周边绳(边缘)应与支架贴紧,系结应符合打结方便,连接牢固又容易解开,工作中受力后不会散脱的原则,有筋绳的安全网安装时,还应把盘绳连接在支架上。 b) 平网网面不宜绷得过紧,当网面与作业面高度差大于5M 时,其伸出长度应大于 4M,当网面与作业面高度小于 5M 时,其伸出长度应大于 3M,平网与下方物体表面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3M,两层平网间距离不得超过 10M。 c) 立网网面应与水平面垂直,并与作业面边缘最大间隙不超 过 10CM。 d) 安装后的安全网应经专人检验后,方可使用。 ( 2) 使用时应避免发生下列现象: 1)随便拆除安全网的构件。 2)人跳入或把物品投入安全网内。 3)大量焊接或其他火星落入安全网内。 4)在安全网内或下方堆积物品。 5)安全网周围有严重腐蚀性烟雾。 ( 3) 安全网的管理 1)对使用中的安全网,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并及时清理网上落物污染,当受到较大冲击后还应及时更换安全网。 32 2)安全网应由专人保管发放,暂时不用的应存放在通风、避光、 隔热、无化学品污染的仓库或专用场所。 ( 4) 绝缘鞋 1) 物业工程部电工上岗前必须换好绝缘鞋。 2) 按规定每年更换一次。 ( 5) 工作制服 1) 按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发放符合规定的工作制服。 2) 工作制服要勤换洗,确保制服清洁。 3) 按岗位不同,定期更换制服。 33 二十一、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安全检查是一个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并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以及制止违章行为的过程,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安全检查的内容 ( 1) 查物的状态是否安全 检查生产设备、工具、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生产作业场所以及生产物料的存储是否符合要求。 ( 2) 查人的行为是否安全 检查有否违章指 挥、违章操作、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二次装修及特殊工种作业是否执行审批程序,办好报批手续。 ( 3) 查安全管理是否完善 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安全生产目标和工作计划是否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安全教育是否经常开展并使职工安全素质得到提高,安全检查是否制度化、规范化,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是否及时整改,实施安全技术与措施计划的经费是否落实,是否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做好事故管理工作。 安全检查的形式 ( 1) 生产岗位日常检查 1) 设备状态是否完好,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2) 个人防护用品是否安全齐备。 34 3) 作业场所和物品放置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4) 安全措施是否完备,操作要求是否正确。 ( 2) 安全人员日常巡查 1) 作业场所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 作业人员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是否有违章行为。 3) 协助生产岗位作业人员解决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 定期综合性安全检查 全厂性的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有企业安全负责人、工会主席、安全管理干部、各部门经理参加组成的检查组,按事先制定的检查表的内容逐项检查,对检查情况做好记录,对检查发现的隐患要发出整改通知,规定整改内容、整改期限和责任人, 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季节性安全检查 根据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气候,也给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季节性检查是检查防止不利气候因素等导致事故的预 防措施是否落实,如雷雨季节检查防雷设施,潮湿季节检查漏电保护等。 35 二十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的责任部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提出处理意见,跟踪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并记录在案。 制定具有依据的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 按照方案进行隐患排查工作,并进行汇总总结。 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做好汇总登记台账,确定隐患等级,并登记建档。 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和其他方式进行隐患排查,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综合的安全生产检查。 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及时进行整改。 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内容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 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 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隐患治理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 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等。 在隐患治理完成后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按规定对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上级安全生产办公室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36 企业(园区)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采用技术手段、仪器仪表及管理方法等,建立安全预警指数系统,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37 二十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有关法律、法规。 做好企业(园区)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租赁单位、承租单位对租赁区 域、承租区域内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应配足与生产经营相适应的消防器材、应急疏散标志、应急照明灯并保证完好有效。 消防器材必须定位放置、定人负责、定期检查,消防器材周围 米区域内不得堆放任何物品。 不得擅自动用。 安全门出入口和楼梯、消防梯及各应急疏散通道必须保持通畅,任何人不得堆放物品或封堵。 园区内严禁焚烧废弃物品,严禁燃放烟花爆竹,严禁擅自动用明火,严禁使用煤柴油炉、电炉及大功率电加热器。 因特殊需要在区域内动用明火时,必须办理申请、审批手续,落实现场防火监护措施,方可进行明火操作。 承租单位生产、生活确需使用液化气,必须经地区消防部门批准,物业备案,方可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