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职称论文]建立以人为本绩效管理体系的思考-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内容摘要:

绩效管理模式 目前,业界普遍采用的、相对科学规范的绩效管理模式包括绩效计划、绩效指导、绩效评估和绩效面谈四个部分。 (见图 1 绩效管理流程模式图) 绩效计划阶段的活动主要是主管人员与直属员工一起确定 第 页 共 10 页 5 部门职责和组织目标分解 绩效计划: 活动: 与员工一起确定绩 效目标,发展目标和行 动计划 时间: 新绩效期间的开始 绩效指导: 活动: 观察、记录和总 结绩效;提供反馈; 就问题与员工讨论, 提供指导、建议 时间: 整个绩效期间 绩效评估: 活动: 评价员工的绩效 时间: 绩效期间结束时 绩效面谈: 活动: 主管人员就评价 的结果与员 工讨论 时间: 绩效期间结束时 绩效管理循环 绩效期间 评估结果应用: 薪酬、奖金、培训、人事变动等的主要依据之一 本绩效周期内的绩效目标、发展目标和工作计划,这是绩效周期的开始。 制定绩效计划过程可分为四步:第一步是双向沟通,上级向员工说明: 组织的整体目标、组织对员工的期望、工作标准和完成期限,而员工需向上级表达:自己对目标和如何完成目标的认识、对工作的疑惑和不解之处、工作计划和打算、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申请的资源;第二步是下级根据双向沟通情况制定自己的绩效计划;第三步是上级审核下级绩效计划;第四步是双方在绩效计划上签字认可。 图 1 绩效管理流程模式图 绩效指导阶段的活动主要是观察、记录和总结绩效,提供反馈,并就问题与员工讨论,提供指导和建议,这项活动贯穿整个 第 页 共 10 页 6 绩效周期。 企业建立一个业务支撑系统,能够按周、月进行统计并提供各单位业务完成情 况。 而部门经理和班组长要关注对辖区整体目标完成,更重要的是需要监控其下属各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绩效指导是用过程控制来保证最终目标的完成。 绩效评估阶段的主要活动是评价员工的绩效,这在绩效周期结束时进行。 绩效评估时通常要用到 360176。 考核和正态分布技术。 360176。 考核即分“上评下”、“同级互评”和“下评上”三个维度进 行考核;“上评下”的主要依据是本周期内绩效计划的完成情况,“同级互评”考核的是员工对水平部门和岗位的服务支撑及人际关系情况,“下评上”则由员工对直接上级进行评分。 评估结果分为 A、 B、 C、 D、 E 五个等级,并且各等级人数严格按照正态分布。 绩效面谈的主要活动是主管人员就评估结果与员工进行讨论,该活动也在绩效周期结束时进行。 绩效面谈提供机会让员工对自己的评估结果发表意见,一方面通过解答疑问消除某些员工不满,另一方面找出员工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促使员工提高,也为下一个绩效循环打基础。 为避免流于形式,同时减少工作 量,我们采用了“抓两头,带中间”的管理方法,并由管理者根据需要自主确定开展绩效面谈的对象。 在每个绩效周期结束时,各部门员工的绩效计划表都汇总交人力资源部审核、登记和保管。 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将作为其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