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福乐伟客户培训资料内容摘要:

度就是物料在离心机内部,在离心机力作用之下,在转鼓体内壁形成的固渣+液体混合圆环的厚度。 在这个圆环中,固体由于其比重较液体大而被沉降在圆环的最外圈,越靠圆环的内圈是越清澈的分离液体。 液池深度越大,圆环厚度越大,最内圈的液体更为远离固液分解面,此处的液体更为清澈。 所以液池深度也是离心机非常关键的辅助参数之一。 在增加液池深度的同时,我们获得了更为清澈的分离液体,但由于液体圆环变厚,圆环的内圈将向固渣排渣口逐渐蔓延,排渣口附近的 无水区(干燥区)长度会逐渐变短,这将使得排放的固渣逐渐变得潮湿。 相反如果我们减少液池深度,离心机内的液体圆环变薄,圆环的内圈将逐渐远离排渣口,排渣口附近的无水区长度将逐渐变长,这将使得排放的固渣逐渐变得干燥。 但由于液体圆环的内圈离固液分解面比较近,得到的分离清液就比较浑浊。 液池深度的具体调节是通过离心机的溢流堰板、或可变叶轮来调节的。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螺旋推料差速的“推波助澜”作用,在一个特定的液池深度情况下, 过高的差速将容易使排渣口区域受到液体蔓延的影响,这样我们就必须再次降低液池的深度。 如果选择一 个较低的螺旋推料差速,我们就可能增加液池的允许深度。 利用福乐伟的公司可变叶轮技术,我们可以在改变差速的同时方便地对液池深度作相应的动态调节。 离心机一旦开始排渣,由于螺旋和转鼓之间的间隙以及排渣口区域附近有分离的固渣充填,使得我们有可能再将液池深度增加 1~ 2mm,这只有再配置了福乐伟公司可变叶轮的机器上才能实现。 第六节 技术调整之一,开机顺序 遵循离心机运行必须始终存在差速这一原则,我们无论在程序控制中,以及在任何环境下都必须首先运行螺旋。 理由有两个: 第一、在普通的设备清洗之后,离心机内部总有少量的物料残渣 留下,如果离心机被较长时间停放未运行,残留的少量固渣会沉积在底部并且比较坚硬。 所以我们利用螺旋先开的原则能够更大程度的保证以后转鼓的顺利启动。 第二、由于离心机运行中螺旋和转鼓存在相对旋转运动,且这种相对运动都建立在两者的高速旋转之上,利用螺旋先开的方法,我们可以检查和倾听螺旋和转鼓在相对运动时是否存在相碰和摩擦的现象,进一步完善开机前的安全检查。 所以我们一定要遵守螺旋先开原则,以确保离心机运行的安全。 我们在启动每个电机之前,首先要预先设定电机的运行频率,至今仍有相当多的操作者, 在不管电机转动频 率设定为多少值的情况下,盲目开启设备,如果设备启动后存在很大的振动,等到发现时转速已经非常高,这时即便紧急停机也不可能立即停止离心机的运转,对设备的伤害将是非常大的。 我们在程序上设定了离心机甚至整个系统自动启停的功能。 但是我们强烈建议操作工必须首先完全掌握手动开机和停机的顺序,并完全理解其中逻辑先后顺序的理由,否则如果在自动状态下一旦出现异常,操作工可能不知道设备或系统的运作究竟进行到哪一步,他们将无法采取正确的紧急措施。 当我们确认螺旋单独运行完全正常后,我们可以开启转鼓驱动电机,我们建议在转鼓运行至 300~ 500rpm 时适量向离心机内部注水。 注水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确保转鼓启动的平稳,消除可能由于少量物料残留引起的旋转失平衡。 在整个转鼓的加速过程中,我们必须全程关注和倾听加速的声音,要和平时正常情况下的声音作对比,以便提前发现任何微小的异常。 第七节 技术性调整之二,启动进料 在离心机转速完全达到设定值且运转完全正常后,我们可以启动进料系统。 谈到进料系统大家很自然地想到进料泵和加药泵。 但是其中最关键的设备是离心机的各个出口必须“打通”。 离心机的出口是指固渣排放口下面的出渣系统和分离后清液的出口管路、出口管路 上的对应阀门。 如果离心机出口受阻,排出的物料将迅速地蔓延或堵塞到离心机的转鼓系统,它们将和高速运转的转鼓产生强烈摩擦,将使离心机发生强烈振动和噪声直至过载停机,离心机内部可能发生严重固渣堵塞。 如果离心机的出口发生经常性的堵塞或物料蔓延上升,固渣将会逐渐堆积在离心机罩壳以及罩壳和转鼓体的缝隙中,最终导致转鼓体受到严重磨损起凹槽,引发不安全因素。 所以在启动进料泵之前,一定要先启动出渣系统和打通液体出口管路。 我们在控制系统中已经采取了逻辑保护,但在个别场合客户可能有特殊要求而忽略逻辑保护,作为操作工,应该非常 清楚这个逻辑顺序并严格执行。 离心机的进料需要以小流量开始,在添加絮凝剂的同时,我们必须密切关注排放出的清液和等待固渣在离心机内部堆积直至排放。 排放的液体色泽必须清澈,如果极度浑浊则是堵塞的前兆。 如果清液的液体从液体口排出,固渣口有固渣排出(可能是非常潮湿的),说明离心机的物料进出通畅,可以进一步作参数调整。 第八节 技术性调整之三,参数调节 参数调节我们在螺旋推料差速和液池深度的段落中已经讲过调节的基本原则,离心机进料后,我们的任务是在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具体实施调节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对转鼓转速、螺旋差速、 溢流堰板位置或可变叶轮位置、配合进料量的上升,配合添加絮凝剂,摸索出一套运行参数,使得我们在固渣干度和清液清澈度之间能够达到一个适中点。 运行参数定下以后,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参数之一是螺旋差速,我们已经知道螺旋的差速、推料扭矩、固渣干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组参数,其中差速起主导作用。 当我们掌握了特征推料扭矩后,就可以用这个扭矩值作为控制点来自动调节差速。 当测量到的扭矩值高于控制设定值时,自控系统就会增加差速以降低扭矩;当测量到的扭矩值低于控制设定值时,自控系统就会降低差速以增加扭矩,从而使排渣干度达到较大的 稳定程度。 第九节 技术性调整之三,关机顺序 关机前必须先切断进料,然后主要是设法将离心机内部的残留固渣排出机外。 不管是执行程序自动关系步骤还是执行手动关键步骤,原理是一样的。 这里介绍手动关机步骤。 如果程序先前使用了差速自动控制功能,请切换回差速手动控制功能,然后大幅度增加差速值,促进离心机排渣,同时大幅度降低转鼓的转速,促使沉降在离心机内部的固渣从转鼓内壁松脱,由螺旋排出。 固渣排放完毕后,可以向离心机内部注水冲洗,等待清澈的水从离心机排渣口溢出时,清洗就基本完成了。 此时可以关闭转鼓驱动电机,等待转鼓转速完全 降为零后,才可以关闭螺旋电机和出渣系统。 执行程序自动关机步骤的具体内容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操作工必须清楚地知道程序目前正在执行的步骤位置,在正确的时候插入象注水清洗这样的步骤。 第十节 技术性调整之五,故障判断  机器堵塞  离心机堵塞的第一现象是较长时间不排渣。 在其它进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排出的清液逐渐浑浊变深色,逐渐接近进料的颜色和状态,伴随着转鼓电流上升和转鼓转速较大幅度的下降,排渣扭矩逐渐上升且居高不下。 这些都表示离心机存在内部堵塞的可能。 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的第一行动不是按动紧急按钮,离心机在高速运行 且没有刹车装置,紧急按钮此时不能提供任何帮助。 我们首先必须立即切断离心机的进料,在大多数情况下,离心机能够依靠螺旋的推料作用自行排除堵塞,如果无法自行推料排堵,我们应该立即降低转鼓的转速或关闭转鼓驱动电机,但千万不能关闭螺旋电机,离心机转鼓降速后,堵塞的固渣可能逐渐松弛,可能会被螺旋排出机外。  对于确实发生堵塞的离心机,在转鼓完全停止转动后,我们仍应该向机内注水,同时尽一切可能恢复螺旋的运行。 只要螺旋能够转动,离心机就没有被真正堵死,我们仍有可能恢复至正常。  向机内加水和恢复螺旋运行是离心机排除堵塞的首选方法。  机器振动  机器振动分慢性振动和突发性振动两种。 慢性振动大多数表示离心机发生了磨损,外部零部件发生了磨损或脱落,轴承系统逐渐产生了损坏。  突发性振动往往表示离心机内部物料堵塞,内部零部件发生了重大损坏和脱落,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应该首先检查出渣系统是否发生故障导致固渣堆积上升,清液管路是否发生堵塞导致液体反向蔓延至离心机转鼓体等。  轴承温度高  轴承温度过高我们首先要检查轴承的油脂添加量是否过大。 离心机是否存在过大的振动,轴承运转是否发生异常的杂音。 同时我们要观 察轴承废油脂的颜色,正常的废油脂颜色应该是浅灰色(使用福乐伟标准油脂),如果轴承废油脂颜色发黑、发铁锈黄或其它不正常的颜色,表示轴承可能发生了损坏,应该提前更换轴承。  关于轴承区域噪音的问题,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区分出有一种正常的“档油层叠环”尖锐噪音。 它在轴承座内部是一个油脂润滑的摩擦部件,离心机正常运行时它会发出特定的尖锐声,特点是时有时无,执行加油脂动作 1~ 2 次后此噪音会暂时消失,稍后又会响起。 第十一节 技术性调整之六,常用判断手法  转鼓手动盘车  转鼓手动盘车是离心机在静止状态下人工判断是否存在内部物 料堆积、以及转鼓  能否顺利启动的重要手法之一。 当我们用手盘动正常的自由转鼓时,转鼓的旋转 非常轻松,且转鼓能够自由减速直到停止,停止的角度位置是随机的。 如果转鼓的转动非常沉重,  且用手盘动再松开手后,转鼓自己又反向倒回来,几乎停留在转动前的角度位置,反复盘动后每次转鼓都停留在一个角度位置,说明转鼓内部存在固渣堆积,此时如果启动转鼓增加转速,会产生严重的失衡振动。  遇到这种情况,请在注水的同时运行螺旋推料,清空离心机内部物料后再启动。  相邻部件互换对比法  对一些小的部件特别是控制元件,我们要尽量多使用互 换对比法来迅速诊断故障的部位,特别是一些速度探头、振动探头、液位探头, PLC模块、变频器以及连接电缆线,更换相同部件的连接电缆线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互换手法。 我们从更换部件后故障或报警点是否迁移来迅速确定故障的部位。  脉冲数量推算法  这种方法主要用在检查速度探头和探测点的安装间隙是否合适。 速度探头需要一定的响应时间和脉冲峰值,我们在低速的情况下能够得到速度探测脉冲信号,并不代表离心机在高速运转时速度探头也能工作正常。 有时在高速运转时探头只能够探测倒四个速度脉冲中间的某两个或三个,当离心机以全速运转时,如果我们发现速度表显示值是额定转速的 1/3 或 1/2,我们就首先应该怀疑速度探头和探测点之间的间隙平均太大,导致在离心机在高速运转时某 1个或 2 个探测点没有产生脉冲值。  管道逐级拆除法 第十二节 技术性调整之七,日常维护  正确清洗,浸泡概念  如果机器需要长时间停放,我们需要将内部的残留固渣清洗干净,普通的清洗方式往往会有固渣残留,这时我们需要进行长时间清洗,我们应该采用浸泡的方式加长清洗时间,具体的浸泡手法是采用较低的转鼓转速,非常小的螺旋差速,比较小的注水流量,大幅度地延长清洗时间,这样沉降在转鼓内壁地固渣就会完全脱落。  传动皮带,皮带轮  传动皮带在离心机运行一定时间后会产生磨损和松弛,我们在皮带正常使用寿命内必须经常调整皮带张紧度和检查皮带的磨损程度,皮带必须和轴承一样,在损 坏前提前更换,否则会引起电机的抖动和机器的振动,如果运行中发生皮带断裂,大多数情况会连带损坏附件的速度探头,造成不必要的额外损失。  离心机长时间停机再次启动前,需要清除皮带轮上的锈癍,锈癍是加速皮带磨损的重要原因。  检查磨损  检查磨损分三个方面。  一是经常检查离心机固渣排放口的防磨损衬套。 防磨损衬套不能理解成永不磨损衬套,它只是一个方便 更换的衬套,使物料无法直接对不锈钢体产生磨蚀。 检查排渣口防磨衬套的同时我们能够对物料的磨蚀特性有一个了解,以便预测物料对螺旋叶片的磨损。  二是经常检查转鼓锥体及排渣口附件的固渣刮刀块,如果刮刀块脱落,固渣也会直接磨蚀转鼓不锈钢本体,同时将引起振动值上升。  三是检查轴承的磨损程度,这主要是通过观察轴承的废油脂颜色,轴承温度和轴承振动来间接判断。 第十三节 备品备件的定位和采购申报方式  机器号码是机器的唯一存档标识,必须申报。  机械部件的定位、订购申报:  根据维修手册中的相关图纸查部件位置号,如 29号部件。  根据部件位置号,查部件清单,得到品名和部件代码,如 “bearing block”,“”。  将品名和部件代码写入厂方定购清单,传真申报至 +862154421653。  电器部件定位、订购申报  确定电气控制柜的号码,此号码再电柜门的内侧上方,然后查询正确对应的电气图纸。  在电气图纸中确定找到部件位置号,如 ”K44”, “U182”, “Y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