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t0287-20xx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内容摘要:
4 质量管理体系 5 管理职责 6 资源管理 7 产品实现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 ISO13485 体系文件要求与过程控制:风险分析 /評估 第二部分 ◆ 医疗器械的法规要求 欧洲医疗器械指令 MDD、有源植入性医疗器械指令 AIMD、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指令 IVDD、我国的 GMP 等。 ◆ ISO13485 内部审核工作的策划 ◆ 内部审核技巧 ◆ 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过程和认证中常见的问题 ◆ 考试 5. 相关记录 序号 内 容 收集部门 保存部门 保存期 表格编号 东莞培训网 1 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 相关部门 办公室 1年 04126G 2 监视和测量装置周期检定计划表 质检部 办公室 报废后 1年 04127G 东莞培训网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1 目的 通过对来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保证 只有经过检验和试验合格的产品才能投入生产、转序、组装并交付客户。 明确各阶段产品能有效识别,以避混料及发生质量问题,便于追溯。 2 适用范围 凡属本公司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仓储阶段产品均适用。 3 职责 ,并督促相关部门 /人员实施; 、原料、半成品、成品等的标识;。 4 工作程序 本公司标识有如下几种方式: a、文件标识 —— 应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检验、生产记录等; b、标签标识 —— 应用于产品分类使用; c、卡、牌标识 —— 应用于产品堆放; d、区域标识(待检区、合格区、待处理区、返工区、报废区); e、产品包装上的标识。 来料的标识 来料的标识和可追溯性:供应商交货时,应由生产技术部仓库查看外包装是否加注该产品的识别标记,若无贴上本公司所要求的物料标识卡。 来料的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对于医疗产品原材料,生产技术部运至待验区,其后标识参见《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库房管理员根据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将来料移到相应区域并隔离存放。yyt0287-20xx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
相关推荐
结果等; c) 过程的 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d) 改进、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对内部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 e) 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 f)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变化,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 g) 新的或修订的法规要求; h) 改进的建议。 (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
内容 经理应确保对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资源加以识别和策划。 质量策划的内容应包括: a) 需达到的质量目标及相应的质量管理过程,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活动,并作出相应规定; b) 识别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建立的过程的资源配置; c) 对实现公司质量目标和阶段或局部的质量目标进行定期评审的规定,重点应评审过程和活动的改进; d) 根据评审结果寻找与质量目标的差距,确保持续改进
风险控制 a. 风险控制主要分产品生产过程中(采购、生产、检验、仓储、运输)和产品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b. 风险控制的过程是对风险分析的验证,对于确定风险分析是否充分,控制措施是否适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c. 在产品生产环节中,所有的操作必须按照已经嵌入了风险管理的工艺文件执行,在此环节,风险管理小组应 对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予以统计分析; d. 在产品的使用环节中
有内审员的企业应派人员参加培训。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 医疗器械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简介 ◆ ISO13485 质量体系医疗器械用于法规目的的体系要求讲解: 4 质量 管理体系 5 管理职责 6 资源管理 7 产品实现 8 测量、分析和改进 ◆ ISO13485 体系文件要求与过程控制:风险分析 /評估 第二部分 ◆ 医疗器械的法规要求 欧洲医疗器械指令 MDD、有源植入性医疗器械指令
息 客户信息汇总 调查(分析)和评审结果 销售部 设计更改 设计更改评审 DFMEA、 PFMEA 质量技术部 采购产品的质量情况 采购产品质量分析 质量技术部 制造过程的问题 纠正 /预防措施 生产部 产品检验结果和留样产品的分析 每月汇总产品检 验等质量信息 质量技术部 产品贮存过程的监视结果 定期检查 质量技术部 生产和生产后阶段的风险管理见附图 2《生产和生产后阶段的风险管理流程》。
审的记录(见 )。 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审核结果; b)顾客反馈; 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d)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e)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f)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g)改进的建议; h)新的或修订的法规要求。 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a)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所需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