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等五个村灾毁耕地复垦项目设计报告新标准内容摘要:

沟堤防进行硬化加固,对已损毁区域重修堤防,从源头上防止水毁地的扩张。 建设项目 的环境影响分析 1) 水土环境影响 施工期间,施工机具产生的油污对地表水、地下水形成污染;汽车排出的污染物进入大气后沉降或随雨水冲刷到当地水源,造成水质变化;生产及生活产生的污染物将对当地环境产生影 响,但这些影响都是短期性的影响。 随着工程施工的结束,对区内溪沟进行清淤疏浚,对易垮塌区域的堤 防进行硬化加固,对已损毁区域重修堤防,从源头上防止水毁地的扩张 ,改善区内水土环境。 2) 环境空间质量 项目附近环境空气敏感点主要为周边的村庄,项目施工时,材料的运输、装卸、拌合过程中大量的粉尘散落在周围空气中;建筑材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引起扬尘污染,尤其在风速较大或装卸、汽车行驶速度较快的情况下,粉尘的污染更为严重。 施工地段和汽车过往产生的扬尘浓度大小与距离污染源的距离有关。 3)固体废弃物的影响 施工期间,项目 建设中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弃方、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 实施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施工材料包装袋、服务设施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对废弃物及服务设施产生的生活垃圾定点存放、集中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 4) 物种的影响 土地复垦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现存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如青蛙、蚯蚓等会在短期内减少,但不会影响物种的多样性,因为在项目区内不存在特殊的物种。 2020 年度中央灾毁耕地复垦补助资金项目 17 4 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供水量分析 b)山塘可供水量计算 项目区 农田主要灌溉水源为 山塘水 ,通过现有干渠渠道引水灌溉,可为项目区供水 万 m3,由于供水路途损耗以及渠道质量退化等原因,实际供水为Q1= 万 m3。 c)河流可供水量计算 项目区附近有条河,可通过 河流上拦水坝为 农田提供所需水源,根据实地调查。 可供水量为 万 m3。 由于路途损耗等原因,实际供水为 Q2= 万m3。 因此项目区实际供水总量为: Q 供 = Q1+Q2 =+= 万 m3) 需水量预测 1) 计算范围 项目区的需水量包括农业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 本项目区内没有工业,居民生活用水所占比重很小, 且主要使用 水库及河流 ,因此分析项目区需水只分析农业灌溉需水即可。 此次需水量计算范围是项目区的 水田和旱地 ,规划调整后项目区水田面积为 公顷,旱地面积 公顷,合计 公顷。 2) 灌溉定额的确定 根据 新化 县《农业区划报告集》、《农业区划数据集》、《水利区划报告集》,结合项目区的多年降水、蒸发资料,以及单、双季稻、旱地耕作物的灌溉制度,按三个典型年(平水年 p=50%,偏枯年 P=75%,特枯年 P=90%)。 查得农作物综合灌溉定额如下表 41。 表 41 农 作物灌溉定额表 水田( 立方米 /公顷) 平 水 年( P=50%) 中等干旱年( P=75%) 特枯干旱年( P=90%) 2020 年度中央灾毁耕地复垦补助资金项目 18 其中:通过规划整理项目内的渠道等水利设施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能够达到 n=。 灌溉用水时间为 4 月中旬至 10 月下旬。 3) 项目区水资源平衡计算的原则方法如下: d)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确定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包括衬砌渠道水利用系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 项目区整理前渠道大部分为土质渠道, 灌溉水利用系数 较低,通 过 土地综合整治 ,对灌溉渠系全面硬化, 灌溉水利用系数将 得到 提高。 根据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灌溉渠系的输水损失和设计流量计算的要求:灌溉面积小于 万公顷时,渠系水利用系数渠 ~ ;田间水利用系数可以达到 以上,本项目渠系水利用系数取 ;田间水利用系数水田取。 灌溉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 田间水利用系数,由此可得该项目水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 e) 项目区水资源平衡计算的原则方法如下: ① 供水不留缺口,尽量满足需水要求; ② 农业灌溉保证率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 范》规定,取 p=90%; ③ 农村饮用水、乡镇企业用水和其它部门用水,因不通过水利工程供水,故不参与平衡计算。 f) 灌溉需水量计算 土地 复垦 后项目区水田面积为 公顷,旱地面积 公顷,合计 公顷。 需水量计算公式如下: Q 需 = qS/η qη f 式中: Q 需 ——需水量,单位: m3; q——灌溉定额,单位: m3/公顷 ; S——灌溉区 面积,单位: 公顷; η q——渠系水利用系数( 取 ); η f——田间水利用系数( 取 )。 由上式计算得在 90%保证率下,项目区农业灌溉需水量为: Q 需 = 247。 247。 =(万 m3 )。 4. 3 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根据以上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可得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关系,平衡结果 =( Q 供 )2020 年度中央灾毁耕地复垦补助资金项目 19 — ( Q 需 )。 项目区分片区水资源供需计算结果其成果见下 42: 表 42 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成果表 单位: m3/公顷 、万 m3 月份 灌溉需水量 山塘供水量 河流供水量 平衡结果 定额 灌溉面积 需水量 0.2 可供水量 实供量 13 可供水量 实际供水量 余 缺 4 5 0.20 0.18 13 0.82 0 5 1 0.20 0.18 13 0.82 1 6 2981.75 2 0.20 0.18 13 0.82 3 7 2238.18 3 0.20 0.18 13 0.82 2 8 1494.77 4 0.20 0.18 13 0.82 2 9 2399.2 3 0.20 0.18 13 0.82 2 10 1141.13 0.20 0.18 13 0.82 1 11075.99 7 6 1 项目区平衡结果 =( Q 供 ) — ( Q 需 ) ==(万 m3 ) 从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表可知, Q 需 =(万 m3), Q 供 =(万m3),很明显 Q 供 > Q 需。 能满足设计年 (P =90%) 灌溉要求,灌溉保证程度较高。 只要完善项目区内排灌水利设施,完全可保证区 内农作物旱涝保收。 2020 年度中央灾毁耕地复垦补助资金项目 20 5 土地复垦方案及预防“再毁”的工程对策 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库 1:10000 土地利用分幅图、 1:2020 项目区测量图和现场踏勘实际情况: 项目都 属于暴雨和洪水灾毁项目,项目区共涉及奉家镇 上团 村、关王 村、 报木 村、 双林 村 、玄溪村 五 个行政村, 奉家镇 报木 村 主要山间丘陵地带,村内水田海拔高,高差大,此次洪灾中,山 水冲入水田, 多处水田冲毁,田坎崩塌,村内一条主干公路被阻塞,村民通行不便,据现场统计,经过多年村民自发治理,大部分水田已经恢复,但还有 公顷 水田因为灾毁严重,需设 计复垦。 关王 村、 报木 村、 双林 村 、玄溪村 ,主要溪流 常年淤积,河道冲刷严重, 多处河堤在此次洪灾中被冲毁 , 农田被淹,洪水退去后沙石堆积在田间,经过近 2年村民自主治理清渣,大部分田块已经恢复,但仍然一些水田因为村里面人力物力的原因没有恢复,此次设计当地村民一方面强烈要求进行重灾区的土地复垦,另一方面希望能修复已冲毁河堤共计 5处。 对于沙土覆盖区域, 通过地表沙石等杂物清理,恢复 原有地表,以达到耕地复垦的目标,同时根据沙土覆盖厚度,划分为轻度灾毁区、中度灾毁区、重度灾毁区,进行分层次复垦; 耕地表土被冲毁,进行外运表土 按照 米厚恢复耕作层;,对新复垦的土地进行机械翻耕,人工细部平整。 对于已经冲毁的河堤、沟渠、 拦水坝 等水利设施采取重新设计硬化。 2020 年度中央灾毁耕地复垦补助资金项目 21 表 51 项目实施后 土地 利用结构 表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现状 调整后 净增减额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称 双林 报木 关王 上团 玄溪 合计 比例 双林 报木 关王 上团 玄溪 合计 比例 01 耕地 011 水田 012 旱地 小计 10 交通运输用 地 104 农村道路 11 水域及水利 设施用地 117 沟渠 12 其他土地 123 田坎 建设规模面积 注: 本表中双林村灌溉水田面积 公顷,包含可调整其他园地 公顷; 1: 10000 国际土地利用现状分幅图中双林村其他园地( 15 149 图斑)经现场调查实际为灌溉水田。 报木村 灌溉水田面积 公顷,包含可调整其他林地 公顷,可调整茶园; 1: 10000国际土地利用现状分幅图中报木村其他林(图斑 75),可调整茶园(图斑 69)经现场调查实际为灌溉水田。 上团村灌溉水田面积 公顷,包含可调整其他园地 公顷; 1: 10000 国际土地利用现状分幅图中上团村可 调整其他园地(图斑 6 79)经现场调查实际为灌溉水田。 2020 年度中央灾毁耕地复垦补助资金项目 22 “再毁”的工程对策 堤防修筑 水毁耕地主要是由于暴雨季节因为山区洪水冲垮河流堤防或沟渠渠堤造成侵蚀性水毁和泥沙淤积型的沉积,暴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造成灾毁。 本项目区的灾毁类型为洪水冲垮溪流堤防或渠堤造成的侵蚀型水毁和 泥沙淤积型水毁,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了防治项目区复垦后的“再毁”,本规划正对项目区内已损毁、薄弱或已有损毁趋向的 溪河河堤 堤进行硬化加固。 根据沟渠的 抗冲、抗淤和堤防的工程设计规范的抗滑和抗倾稳定安全系数计算要求,修筑溪沟护堤和渠堤。 合理布局田间渠系 项目区内部分灾毁耕地是由于区内排水沟淤塞,排水不畅,暴雨来临,沟道水流量加大,水流携带部分泥沙及松散碎屑物,致使沟渠“走水”,漫出渠堤,冲刷农田,农田田坎水压力增大,致使农田田坎崩塌、滑坡及地表耕作层被泥沙掩埋,冲跨堤防,损毁农田。 为了加强田间排水能力,防止耕地灾毁的再次发生,本规划对区内部分损毁严重的主干渠系进行重新整修硬化固。 修筑 拦水坝 玄溪 片灌溉用水来源溪流以及项目主干沟渠和山涧水,通过拦水坝引水灌溉,水源状况良好,此次洪灾,该处一座简易 拦水坝 冲毁,导致下游一百多亩水田无法灌溉,此次设计为了解决区内的水源问题,规划新修一座 拦水坝。 2020 年度中央灾毁耕地复垦补助资金项目 23 6 灾毁耕地的宜耕性评价及土壤改良措施 a) 评价因子及其参数 综合对项目各类因素的评价,项目区光热资源充足,新增耕地区整理后土地生产潜力较大,在基础设施 配套完善的基础上,农作物一年可实现二熟。 依现有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坡度、表层土壤肥力、水源等作为参评因子,各项评价因子分“好、较好、一般、差” 五 个强弱等级,等级越高,分值越高,各参评因子的最高赋分为 100 分,最低赋分为 10 分。 b)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 根据各评价因子对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权重之和为 1。 评价因子参数及权重见表。 表 复垦耕地适宜性评价因子权重 评价因子 强弱等 级 指标 取值 权重 有效土层厚度 好 > 80 100 较好 7950 70 一般 4930 40 差 < 29 10 土壤质地 好 壤土 100 较好 粘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