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科普馆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立项申报建议书内容摘要:

选址原则 1 项目选址 ,必须符合原国家计委颁布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中规定的选址要求 ,避免建设在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 2 建设地点必须能 够满足建设的各种要求。 3 项目地点交通便捷、环境适宜、公共服务设施条件较好。 4 尽量节约用地。 选址条件 1 气象概况 项目区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寒冷潮湿 ,冬季少雪 ,基本雪压。 年最低气温出现在 2 月份 ,极值为 7℃ ,夏季平均温度为 28℃ ,最高在 39℃左右 ,本区主导风向受季风控制 ,冬季多北风和东北风 ,以东北风最强 ,夏季多南风和东南风 ,以南风为盛行风 ,全年平均风速 ,最大风为东北风 ,风速可达 15m/s,基本风压。 2 地质 该建设项目区位于湘江二级台地之上 ,施钻土层为第四纪更新世 [Q2]冲积层 ,适宜建设。 除耕作层外 ,其余土层均可以作为天然地质、容许承载力 [P]值均为 20吨 /平方米以上。 3 抗震设防 根据湖南省地震烈度区划 ,XX 市为 5 级 ,故本项目不设防震处理。 选址方案 XX 市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中心建设项目选址经研究、比较后 ,拟定于XX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 27号地块 ,西临光辉路 ,南临祝融路 ,地块呈长方形 ,东西向约 134 米 ,南北向约 100 米 ,用地面积 13400 平方米。 项目建设区域已有完善的水、电供应系统 ,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1 该选址符合城市长远规划 ,项目兴建既满足现在需要又符合长远发展的要求。 2 该建设地点交通便捷、环境优美 ,供电、给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3 选址地点范围内无工业污染 ,符合环保要求。 第五章建设规划方案 规划设想要点 充分利用地形环境特点 ,显示其空间特色 ,将科技推广中心的个性、时代精神及时代气息融为一体 ,创造一个独具风格特色、功能齐全、设施 完善的标准办公、科技推广区。 为了创造人与自然亲和的环境 ,规划时采用开敞的绿化空间布置形式 ,并解决好广场、停车场及周围道路的交通组织关系 ,保证各功能区即相对独立又紧密衔接 ,努力创造新颖独特的办公、科技推广区格局。 总平面规划布局 1 规划性质和目标 利用现状自然构成 ,建立一个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园林生态型现代办公、科技推广建筑。 2 规划组织 该楼是一个集办公、会议、科技推广为一体的高标准的综合办公楼。 在明确其功能分区的前提下 ,考虑更多的是各功能区自身使用的 舒适性 ,互相联系的便捷及组织的科学性。 3 规划结构及布局 项目的主入口设于南面 ,临祝融路 ,西面临光辉路设次入口 ,地块南面及西面均设有机动车出入口 ,临祝融路设 5 米宽绿化隔离带 ,主入口进入后为绿化广场 ,交通布局满足人流及车流的集散要求。 项目主楼设于地块中部 ,其北面设地下车库出入口 ,附属用房设于地块西部 ,所有建筑周围均设绿化带 ,其建筑间距满足消防要求。 建设内容及标准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 5000M2,主要以农业科技推广为主。 其中 :主楼为八层 ,建筑面积 3645M2。 地下 室一层 ,建筑面积 755M2。 附属用房为 600M2。 其具体平面布置为 : 1F:主要为地下停车库及设备用房。 1F:主要为大厅、评估中心、阶梯教室和办公室 ,办公室面积为 80 平方米。 2F:主要为会议室、档案室、阶梯教室和办公室 ,办公室面积为 175 平方米。 3~8F:主要为科技推广教室。 该项目为一类建筑物 ,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年限为 70 年 ,防火等级为一级 ,耐火等级一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因 XX 市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六度 ,故不考虑抗震设防。 该项目防水采用结构自防水和合成高分子 涂膜防水 ,主要以钢筋混凝土自防水为主 ,同时在底板和墙身外加设必定自粘防水卷材Ⅰ型。 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屋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上人屋面采用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屋面 ,不上人屋面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屋面。 涂料防水材料为必定自粘卷材Ⅰ型。 第六章工程技术初步方案 设计标准和规范 本项目的主要建筑为科技推广中心大楼 ,属技术要求中等的中小型建筑 ,工程等级为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为 70 年。 本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 :建筑场地位于湘江二级台地上 ,土层为第四纪更新世 [Q2]冲积 层 ,除耕土层外 ,其余土层均可以作为天然地质 ,容许承载力 [P]值为 20t/m2 以上。 地下水为潜水层 ,标高平均在 5 米左右 ,属第四纪层 ,PH 值在 之间 ,呈酸性 ,硬度为 度。 本项目的自然负荷 ,雪荷载 ,风荷载 KN/m2。 本项目可不考虑抗震设防设计。 本工程设计时应遵循以下标准和规范 :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20。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 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20。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 GB500102020。 5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J10587。 6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 GBJ391。 7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等。 给排水 给水方案 1 给水水源 :该工程区域内给水源从祝融路主供水管上就近接入 ,以一根DN100mm给水管进入科技推广中心大楼 ,同时从 DN100mm水管中分 50mm水管接入消防、生活贮水池。 2 贮水池 :设 1200m3 消防、生活贮水池其中消防贮水 800m3,生活贮水400m3,在贮水池旁设置水泵房 ,水泵房内设各系统消防水泵和生活水泵 ,在屋顶设 100m3 消防、生活屋顶水箱 (其中消防贮水 30 m3,生活贮水 70 m3)以保证该区域内消防、生活供水。 消防给水 1 根据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该工程消防给水分为三个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 (即消火栓给水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2 室内消水栓布置以室内二股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为原则 ,消火栓枪充实水柱按不应小于 10m 考虑 ,也可直接启动消火栓系统水泵。 3 消火栓给水系统分区供水 ,火灾初期消防用水由大楼屋顶水箱消防贮水直接供水 ,十分钟后消防用水由消 火栓系统水泵抽取贮水水池消防贮水供水 ,在建筑物周围设置一定数量的消防水泵接合器并与室内消火栓系统管网连通 ,以供城市消防车加压之用。 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险 II 级设计 ,喷水强度为 8L/mm2,作用面积为 160 m2,在公共活动场所均设置自动喷水灭水系统。 排水 1 排水系统 该工程区域内排水体制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 ,分别设置污水和雨水排放系统。 2 污水排放系统 室内排水系统 :室内排水采用单立管排水系统 ,室内污水经排水管道接至室外 ,本项目每天污水量约为 60m3。 室外排水 系统 :本项目生活污水由管道收集后经化粪池处理进入排水管道 ,食堂含油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