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深圳市社会工作岗位服务绩效评估项目内容摘要:
服务对象认可度( 10 分) 服务对象对服务的内容、形式等满意度较高,认可岗位服务,得 10 分 ; 服务对象对服务的认可度一般,得 5 分 ; 服务对象不认可岗位服务,得 0 分。 社会知晓度( 10 分) 除服务对象外,岗位在其他部门、其他领域有较高知晓度,得 10 分 ; 社会知晓度一般,得 5 分 ; 其他部门或领域基本不知晓该岗位服务,得 0 分。 五、发展空间 ( 140 分 ) 近期发展规划( 30 分 ) 对未来 13 年的发展有相关的文字描述 , 且计划目标明确,操作性强, 得 30分; 督导 对未来 13 年的发展有相关的文字描述 , 计划实施有难度 ,得 15 分; 无相关的文字描述 ,得 0 分。 战略规划 ( 30分 ) 对未来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及详细的实施策略 , 并得以实施, 得 30 分; 对未来的发展有相关指引,但操作性不强 ,得 15 分 ; 无相关规划,得 0 分。 发展阻力 ( 50分 ) 遇到阻力较小 , 运转顺畅, 得 50 分; 遇到阻力较大,但仍能运转 ,得 25 分; 17 遇到阻 力巨大 , 导致工作无法开展, 得 0 分。 阻力解决 ( 30分 ) 遇到阻力后,能够得以较快解决,得 30分 ; 遇到阻力后,解决较困难,得 15 分 ; 阻力一直存在,无法解决,得 0 分。 六 、 各方支持度 ( 80 分 ) 机构支持 ( 20分 ) 机构能够根据岗位的运作需要给予足够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支持 ,得 20 分; 督导 机构能够给予一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支持,但支持力度不足以满足岗位运作需要 ,得 10 分; 机构未给予任何支持 ,得 0 分。 专业支持 ( 20分 ) 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 所需的专业知识 , 保证岗位的专业化运作, 得 20 分; 用人单位 能够获得专业技术支持 , 但不足以满足岗位的专业化运作需要, 得 10 分; 未获得任何专业技术支持 ,得 0 分。 用人单位支持( 20 分 ) 用人单位对岗位运作给予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以满足岗位发展的需要,得 20 分; 督导 用人单位能够给予一定的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但还不足以满足岗位发展的需要,得 10 分; 用人单位未给予任何支持,得 0 分。 其他部门支持( 20 分 ) 能够得到用人单位、机构 以外的其他部门的支持,给予支持的部门数量达到 5个及以上,得 20 分; 给予支持的其他部门数量在 14 个,得10 分; 未得到其他部门的支持,得 0 分。 三、影响度 ( 50 分 ) 工作匹配( 20分 ) 岗位的服务目标与用人单位的工作目标保持高度一致 , 双方工作相互匹配,得 20 分; 用人单位 岗位的服务目标与用人单位的工作目标基本一致,但略有偏差 ,得 10 分; 双方工作不匹配 ,得 0 分。 协助作用( 10分 ) 能够对用人单位的工作起到显著的辅助作用 ,得 10 分; 能够对用人单位的工作起到辅助作用,但作用不显著 ,得 5 分; 对用人单位的工作无任何意义 ,得 0分。 18 社会影响( 20分 ) 能够对所服务的群体产生积极影响,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 认可 ,得 20 分; 对所服务的群体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力不大,社会反响不强烈,得 10 分; 对所服务的群体未产生任何作用,得 0分。 四、 受认可度( 130 分 ) 机构评价 ( 30分 ) 对岗位的运作给予高度评价 ,得 30 分; 社工机构 评价一般 ,得 15 分; 不认可 ,得 0 分。 督导评价 ( 50分 ) 对岗位的运作给予高度评价 ,得 50 分; 督导 评价一般 ,得 25 分; 不认可 ,得 0 分。 用人单位评价( 50 分 ) 对岗位的运作给予高度评价 ,得 50 分; 用人单位 评价一般 ,得 25 分; 不认可 ,得 0 分。 服务对象投诉( 0 分 ) 从未接到对岗位设臵的投诉 , 或虽有投诉但调查证明与岗位无直接关系, 得 0分; 社工机构 督导 用人单位 有服务对象投诉,且调查证明投诉事项与岗位设臵有直接关系 , 扣 20 分。 19 附件 4 附加指标 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分标准 评价主体 得分 社工水平( 100 分 ) 工作态度 ( 10分 ) 该在岗社工工作态度积极,能主动拓展服务,得 10 分; 用人单位 该在岗社工工作态度一般,能按规定完成任务,但主动性略有欠缺,得 5 分; 该在岗社工工作态度很差,经常无法按规定完成任务,消极对待工作,得 0 分。 责任心( 10分 ) 该在岗社工责任心很强,能够积极、主动承担工作任务,遇到问题会积极想办法解决,勇于担当,不推卸责任,得 10 分; 该在岗社工责任心一般,基本能够按要求完成工作,但 积极主动性不足,得 5 分; 该在岗社工责任心较差,推诿工作任务,不愿承担责任,得 0 分。 业务能力 ( 10分 ) 能够很好地运用专业工作方法分析问题、设计服务内容且执行到位,得 10 分; 督导 对专业方法的应用能力及服务的执行能力一般,得 5 分; 在工作中应用专业方法的能力及服务执行能力差,得 0 分。 业务能力成长( 5 分 ) 能够积极主动学习业务知识,提升业务能力,专业成长较快,得 5 分; 被动接受业务知识的培训,积极性不足,专业成长较慢,得 分; 拒绝接受业务培训,业务能力没有提升,得 0 分。 沟通与协调能力 ( 5 分 ) 该在岗社工在工作中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能够顺利地实现与相关各方的沟通,得 5 分; 督导 该在岗社工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一般,基本能够针对工作内容与相关20 单位 进行 沟通,得 分; 该在岗社工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较差,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得 0 分。 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 ( 5 分 ) 该在岗社工具有良好的活动策划以及组织能力,能够促使活动顺利开展,得 5 分; 该在岗社工在活动策划与组织中能力一般,能够使活动 开展,但顺畅性不够,得 2. 5 分; 该在岗社工在活动策划与组织中能力很差,大部分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得 0 分。 专业反思与成长能力 ( 10分 ) 该在岗社工能够进行深入的专业反思,自我成长较快,得 10 分; 该在岗社工进行过专业反思,并获得自我成长,但不够深刻,自我成长速度一般,得 5 分; 该在岗社工未能进行专业反思或反思性差,自我成长缓慢,得 0 分。 社会资源整合能力 ( 5 分 ) 该在岗社工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源整合意识与能力,能够调动多方面的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有效服务,得 5 分; 用人单位 该在岗社工虽有较强的社会资源整合意识,但整合能力一般,在调动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方面表现一般,得 分; 该在岗社工缺乏社会资源整合意识和能力,在调动社会资源满足服务对象多样化需求方面表现较差,得 0 分。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 5 分 ) 该在岗社工具有优秀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围绕服务对象需求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得 5分; 该在岗社工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修正服务内容,得 分; 该在岗社工缺乏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 0 分。 专业应用程度( 10 分 ) 该在岗社工在服务中表现出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够将所学知识很好 督导 21 地应用到专业服务中去,得 10 分; 该在岗社工在服务中能展示出专业素质,但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一般,得 5 分; 该在岗社工在服务中未能体现专业素质,且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较差,得 0 分。 社工 机构的评价 ( 5 分 ) 对该社工的服务过程和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得 5 分; 社工机构 评价一般, 得 分; 不认可, 得 0 分。 督导 的 评价( 10 分 ) 对该社工的服务过程和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得 10 分; 督导 评价一般, 得 5 分; 不认可, 得 0 分。 用人单位的评价 ( 10 分 ) 对该社工的服务过程和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得 10 分; 用人单位 评价一般, 得 5 分; 不认可, 得 0 分。 投诉情况 ( 0分 ) 未接到任何对该岗位社工的投诉,或虽有投诉,但调查证明投诉事项非社工本人原因导致的,得 0 分; 社工机构 督导 用人单位 有针对该岗位社工的投诉,且调查证明投诉事项由社工本人承担主要责任的,扣 10 分。 22 附件 5 2020 年 深圳市社会工作 岗位 服务绩效评估 —— 督导评 分 问卷 督导 姓名: 职位: □初级督导 □督导助理 所 督导 的 社工服务点 名称 : 所 在 社工机构名称: 说明:请根据以下各项评分标准所对应 得分点 . . . ,对各项进行打分并将其填写在对应的得分栏内。 本问卷 “社工岗位评价”部分 满分为 670 分 ,“岗位社工水平评价”部分满分为 55 分。 第 一部分 对社工岗位 5设臵的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分标准 得分 一、 岗位管理( 130 分) 定位( 15 分) 岗位定位明确,注重开展专业社工服务,行政化工作比重小于等于 30%,得 15 分 ; 岗位定位基本明确,开展较多专业社工服务,行政化工作大于 30%小于 50%,得 分 ; 岗位定位不明确,专业社工服务开展较少,行政化工作大于等于 50%,得 0 分。 人员稳定性( 15 分) 近 1 年以来,岗位离职和换岗人数为 0,得 15 分 ; 近 1 年以来,离职和换岗人数少于等于 2 人,得 分 ; 近 1 年以来,离职和换岗人数大于或等于 3 人 ,得0 分。 设备及设施( 15 分) 有完善的配套软硬件设备设施,足以支持社工服务的开展,得 15 分 ; 有配套的软硬件设备设施,不足以满足社工服务的开。20xx年深圳市社会工作岗位服务绩效评估项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