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新编铁路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152号文内容摘要:
与旅客列车运行控制方式等) (三)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推荐意见 四、车站分布 (一)车站分布原则 (二)车站分布概况(含站名、车站性质、数目等) (三)满足客货运作业要求的说明 (四)满足技术作业要求的说明 (五)增开、封闭、改移既有车站的说明 (改) 五、运输组织模式及运营管理方式 (注) (一)运输组织模式 (二)运营管理方式 注:客运专线铁路、城际铁路、货运专线铁路附运输组织模式,合资铁路附运营管理方式,其它不附 六、车流组织 (注) (一)列车编组方案(旅客列车为定员标准、动车组类型、编组辆数等;货物列车为编组计划原则,编组站分工、空车调整、直通及地方车流组织等) (二)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各研究年度、不同起迄点、不同径路的各类旅客列车数量) 注:货运部份适用於客货共线铁路及货运专线铁路;客运部份适用於客货共线铁路及客运专线铁路、城际铁路 七、行车量及车站工作量 (注) (一)列车对数(各研究年度、各区段的各类列车数量。 说明计算依据、相关参数及分析采用情况) 25 (二)主要站工作量 (含分工原则、办理各方向始发 终到及通过列车数) (含编组站、区段站、工业站、港湾站及作业量较大的车站;区段站以上按无调中转、有调中转、本站货物作业车分列) (三)工业站、港湾站及较大工矿区所在车场的交接方式、取送方式及次数 (四)调机类型、台数及配属站 注:货运部份适用於客货共线铁路及货运专线铁路;客运部份适用於客货共线铁路及客运专线铁路、城际铁路 八、通过能力及输送能力 (一)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及参数 (二)研究年度需要通过能力 (三)设计能力及分期扩能措施 (四)列车运行图(必要时附) 九、施工干扰对运输能力的影响及运输组织措施的意见 (改) 十、管 理机构设置、管辖范围、运输机构定员、调度区划分(说明现状及设计的铁路局或公司界、调度区划分,车务段、列车段、客运段的设置,客货及行车定员、班制等) 十一、行车设备(列尾装置、货票传递系统等) 十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附件 图纸目录 附图 一、车站分布及区间通过能力图 二、列流图 三、列车运行图(必要时附) 四、机车交路图或动车组交路图(必要时附) 26 第四篇 地 质 说明 一、概述 (一)研究依据、范 围及研究年度 (二)预可行性研究审批意见的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 (三)勘测依据 (四)勘测范围 (五)勘测经过(含加深地质工作、专题地质工作的主要成果、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六)初测工程地质勘察大纲的要点(勘察内容、方法、质量要求)及执行情况 (七)完成的勘探工作量 (八)主要参考资料 二、自然地理概况(含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特征、地震动参数区划等) 三、地层及构造 (一)地层岩性 (二)地质构造 四、水文地质特征 (一)地下水分布及特征 (二)沿线水质对混凝土侵蚀性评价 五、工程地质特征 (一)不良地 质的评价及工程措施意见 (二)特殊岩土的评价及工程措施意见 (三)既有线病害的评价及工程措施意见 (改) (四)地质条件复杂、控制线路方案的路基、桥梁、隧道等重大工程的地质条件、评价及工程措施意见 六、重点天然建筑材料场地的地质条件及对储量和质量的评价 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主要结论 27 八、工程建设、天然建筑材料开采对环境地质条件的主要影响 九、线路方案(改建方案)的地质条件、评价及比选意见 (一)受地质因素控制的选线原则 (二)线路方案(改建方案)的压覆矿产资源情况和评价 (三)线路方案的地质条件和评价 (四)线路改建方案的地质条件和评价 (改) (五)比选意见 十、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附件 一、 加深地质工作的主要文件(安排有加深地质工作地段时附) 二、 专题地质工作报告(列有专题地质工作项目时附) 三、图纸目录 附图 一、全线工程地质图(含推荐方案及各主要比较方案),比例 1:10000~ 1:202000 二、区域地质构造纲要图(一般在“地质构造”说明内作小比例尺插图,当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控制线路方案时,应作附图),比例 1:202000~ 1:500000 三、详细工程地质图(含推荐方案 及主要比较方案。 客运专线铁路、城际铁路含联络线、走行线等。 改建铁路含绕行线),比例 1:2020~ 1:10000 四、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含推荐方案及主要比较方案,客运专线铁路、城际铁路含联络线、走行线等。 改建铁路含辅助纵断面图等 ),比例横 1:10000,竖 1:100~ 1:1000 五、重大工点的工程地质图件(含地质条件复杂、影响线路方案的重点桥梁、隧道、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工点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或说明、工程地质图和有关的工程地质断面图及勘探测试资料),比例视具体情况确定 第五篇 线 路 第一章 线 路 说明 28 一、概述 (一)研究依据、范围及研究年度 (二)预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审批意见(含加深地质工作、专题地质工作的有关审查意见)的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 (三)线路所经地区情况 (含起迄点、经由点) (沿线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水文、气象、地震动参数区划、水文地质、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等,重点说明对线路方案选择起控制作用的地形条件和不良地质现象) (四)既有线概况 (改)(客)(注) 、运营特征和技术设备概况 ( 1)线路特征(线 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最短夹直线长度、曲线、直线长度及曲线半径分布等情况,线路纵断面:限制坡度、加力坡度及纵断面坡度等情况,病害情况,车站分布、站坪长度及坡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2)运营特征 ( 3)技术设备概况 注:客运专线铁路、城际铁路项目可酌情简述 (五)有关水利、工矿企业、城市、交通及环境保护特殊地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和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等)现状、规划与铁路建设的相互影响及有关部门对线路设计的要求(并标注在线路方案平面图上) 二、铁路主 要技术标准的选择 (一)相邻线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现状及规划) (二)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比选 (根据远景年输送能力和各研究年度运量,结合牵引种类、机车类 29 型等的选择、对正线数目进行研究选定。 当正线数目采用双线时,还应分析运量增长情况,研究一次修建或分期实施的方案) 、线间距及最小曲线半径(结合铁路性质、等级、地形、工程情况及运营条件等因素综合研究比选。 改建铁路,结合改建后铁路性质、既有线线路特征综合研究比选。 如保留既有线的限速地段及小半径曲线,应说明理由) 坡坡度或最大坡度(根据具体情况,也可结合重大线路方案以及牵引种类和机车类型的选择,并考虑相关路网坡度综合研究比选。 改建铁路,结合改建后铁路性质、既有线线路特征、牵引种类和机车类型的选用,综合研究比选。 如保留既有线动力坡应说明理由。 客运专线铁路最大坡度要从路网标准、经济性、协调性等方面综合研究比选) 、机车类型或动车组类型 、到发线有效长度(考虑相关路网标准研究比选) (改建铁路根据采用的牵引种类、通过超限货物等级、线间距、 集装箱运输要求、既有建筑物限界情况和其它改建工程进行综合研究) (三)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推荐意见(含各种联络线、走行线等) 三、线路方案(线路改建方案)的比选 (注) (一)接轨方案或引入枢纽(地区)方案(从服务运输及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比选。 若接轨方案与重大线路方案关系密切,应合并综合比选。 附示意图和技术经济比较表) (二)重大线路方案(重大线路方案指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距离较长、影响较大的线路走向方案。 方案比选内容应说明其概况、各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方案评价、环境要求的相关内容及推荐意见,附示意图和技术经 济比较表;线路改建方案应与运输组织篇中的改建方案综合进行研究比选,作出技术经济比较,结合对方案的运营评价,提出推荐意见,需要时附示意图和技术经济比较表) (三)线路局部方案(附示意图和技术经济比较表。 新(改)建铁路的线路局部方案应结合推荐方案进行比选,提出推荐意见。 其中含既有线改建方案、增建第二线左右侧位置或预留第二线位置的选择、绕行线比选及各种改建局部方案) 30 注:技术经济比较表应含所有工程的工程量、估算指标、费用等,较大方案应有运营费比较 (四)通过环境保护或其它特殊地区线路选线(既有线改建)采取的对策( 附线路穿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噪声、振动及环境敏感区等相对位置示意图) 四、线路平面及纵断面 (一)车站分布、车站性质、站坪长度及坡度 (二)平面(含双线或预留双线。 结合路段设计行车速度说明,缓和曲线、圆曲线、夹直线等选用标准及最小曲线半径分布情况等。 改建铁路含改建既有线、增建第二线平面设计情况,需保留既有线较低标准时应说明理由) (三)纵断面(含缓坡、竖曲线、坡段长度和最大坡度差的采用标准,以及坡度设计的其它要求。 改建铁路含坡度抬高、降低及动力坡使用情况,需保留既 有线较低标准时应说明理由) (四)线路平面位置和沿线高程控制的说明 (五)利用既有线地段 (客) (六)与相关既有铁路联络线平、纵断面 (客) (七)动车组走行线平、纵断面 (客) 五、通过正式运营列车便线的设计原则 六、重大改移道路、平(立)交道的设计原则及说明 七、拆迁工程概况 八、铁路线路安全设施设计原则(含安全保护区、防护栅栏、维修通道等) 九、省、市、自治区、军区、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含城市规划、环保、水保、压覆矿产资源等影响线路方案的重大问题时,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意见) 十、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附件 一、线路技术资料汇总表(装订在线路平纵断面示意图之后) 二、增建第二线左右侧及线间距表 (改) 三、 拆迁建筑物表、拆迁建筑物汇总表(含其它各篇拆迁) 四 、改移道路、平(立)交道表 31 五、有关协议、纪要及公文 六、图纸目录 注:除技术资料汇总表、重要协议、纪要及公文、图纸目录外,其它附表单独成册 附图 一、线路地理位置图(装订在说明书目录之后) 二、线路平纵断面示意图(装订在线路地理位置图之后) 三、线路方案平面缩图(绘出推荐方案和各重大线路比较方案,填绘主要地质构造线和重大不良地质范围),比例一般 1:50000 四、线路方案平面图(推荐方案和各重大线路比较方案、线路局部方案,填绘主要地质构造线和重大不良地质范围,并标出有关水利、城市、交通及环境保护特殊地区对线路设计的要求),比例一般 1:10000 五、推荐方案和主要比较方案线路平面图(填绘主要地质构造线和不良地质范围),比例 1:2020 或 1:5000 六、改建既有线或增建第二线平面图 (改) 七、绕行线平面图 (改) 八、推荐方案和主要比较方案线路纵断面图,比例横 1:10000,竖 1:500~ 1:2020 九、增建第二线纵断面图 (改) 十、辅助纵断面图 (改) 十一 、改建既有线纵断面图 (改) 十二、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等相关线路平、纵断面图,比例尺同正线 (客) 十三、既有线放大纵断面图(附地质资料,成底图供审查用,不附入文件),比例横 1:10000,竖 1:100 或 1:200(改) 十四、线路平面布置示意图(增建第二线需要时附,图中含线路绕行、第二线、左右侧、换边地点以及车站、桥梁、隧道等重点工程) (改) 十五、 技术复杂的改移道路、平(立)交道附设计图,比例同线路平、纵断面图或与公路部门的有关规定相一致 第二章 工务有关设施 32 说明 一、研究依据、范围及研究年度 二、预 可行性研究审批意见的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 三、工务机构 (一)运营管理方式、养护维修体制 (二)工务机构设置、作业组织形式、管辖范围及定员 (三)养路机械和线路检测设备的配置 四、采石场 (一)采石场的设置及场址选择或改建采石场的既有概况及改建的必要性(需新建采石场时,应对各可能方案的储量、质量、岔线情况以及开采条件等进行比选,并与改建既有采石场进行比较,提出初步意见) (二)主要设计原则(含新建或改建采石场的设计规模、产量、品种和供应范围、开采方式、开采年限、定员等以及岔线的设计原则) (三)环境保护措施( 弃砟、粉尘、设备噪声、振动、污水等对环境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四)节约能源措施 五、工务修配所设置(或改建)规模的意见及定员(不设综合维修中心时设置) 六、苗圃设置(或改建)的意见 七、绿化原则 八、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附件 一、工务有关设施定员汇总表(按各项设施分别列出) 二、主要工程数量表(按各项设施分别列出) 三、主要机械设备概数表(按各项设施分别列出) 四、 拆迁数量表(按各项设施分别列出) 五、用地概数表(按各项设施分别列出) 六、有关协议、纪要及公文 七、图纸目录 33 附图 (注) 一、。20xx新编铁路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152号文
相关推荐
法成立。 B.须债务人对第三人享有债权。 C.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 D.代 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E.债权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有债权债务关系。 92. 显失公平合同的构成要件包括( ) A.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是出于真正自愿; B.不对等的条件,有可能造成双方损失; C.对一方当事人造成重大不利后果; D.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 E.不对等的条件为法律所不允许。 93.
量值统一 ,组织量值传递,保证量值分离 ,组织量值传递,保证量值分离 ,组织量值传递,保证量值统一 中,关于 安全控制的目标 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D)。 ,以人为本 (C)。 (D)。 (D)。 劳动条件和安全卫生设施 (B)。 (A)。 (GB/T28002020)的一级要素 检查和纠正措施 中的二级要素 有 (D)。 ,运行控制 、意识和能力 : ① 提出工程变更申请。 ② 编制变更文件。
03532020 1 总 则 为规范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面积计算,统一计算方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面积计算。 建筑面积计算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建筑面积计算除应遵循本规范,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 语 层高 story height 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自然层 floor 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
其他影响杆塔和基础安全的地点,定位时也应注意避开。 11. 0. 4 耐张段的长度除受地形条件限制外,主要受施工水平的限制。 对较长的耐张段,为了提高线路的可靠性,规定每 10基直线型杆塔应设置 1基加强型直线杆塔。 11. 0. 5 为了减少跨越杆塔的高度,减少因导线初伸长、覆冰、过载温升和短路电流过热而增大弧垂的影响,确保长期运行中交叉距离符合要求,本条特别强调交叉点尽量靠近杆塔。 11.
发挥财务的核算与监督职 能。 今年是精益管理年、效益满意年、科技创新年,我们将继续加强各项费用的控制,行使财务监督职能,审核控制好各项开支,在财务核算工作中尽心尽职,认真处理审核每一笔业务。 六、搞好财务分析,为领导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我知道合理高效的财务分析思路与方法,是企业管理和决策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并将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在企业成本分析上向沈科学习、向车间的老师傅学习、向书本学习
关技术条件。 甲方付乙方设计费,设计费用不计算在合同总价款内,甲乙双方就设计事项另签协议,作为本合同附件。 、乙方设计图纸出图后,甲方进行审核签认,并做出书面确认,如乙方在交图后三天内甲乙双方以工程联系单确认,在工程结算时一并结算。 、甲方派驻 为驻工作代表,行使下列职责: 精品文档 2020 全新精品资料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7 (1)下达施工方面指令、通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