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贷后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信息是否准确。 (三) 优化优质客户贷后检查内容和检查方式, 提高贷后检查工作针对性 优质客户主要指 我行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共同认定 AA(含)以上 客户、全国综合排名 500 强和行业排名 300 强的客户(非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和 ST 类 上市公司除外)。 对该类客户实地检查每半年一次,检查的内容为投资情况、产品更新换代情况和整体财务状况。 检查的方式采用日常行领导高端拜访、贷后监控人员公众媒体查阅、客户经理定期收取财务数据为主。 其中,公众媒体查阅每月进行,财务数据按季收集(上述公司在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有效)。 检查中发现重大变故和可能影响我行信贷资产安全的其他情况的,应即时组织客户经理核查,并根据核查结果制定相应措施。 其他客户的贷后实地检查按 我行 规定的频率,按精简梳理后的内容进行检查,其中财务状况检查一律 至少 按季进行。 三、 强化监督考核,落实贷 后管理责任 (一) 认真执行 信贷风险管理评价考核 ,落实基层经营单位贷后管理责任 客户经理 动态 评价制度。 由风险监控人员对客户 11 经理贷后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送客户经理所在机构负责人,作为对客户经理绩效考核的依据;总行风险管理部将客户经理贷后管理制度尽职落实情况转交总行条线业务管理部门,作为对条线客户经理管理和考核参考依据。 该制度 以动态监测人员操作行为 为基础, 并根据考核情况将 结果分为不尽职、基本尽职和尽职三类 ,每年 1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为一个评价周期。 评价周期内,客户经理每出现一次违规或不 尽职行为的,均要 由客户经理所在机构提出 处理 意见,由上一级管理机构核准后执行。 风险监控人员 积分评价制度。 为提高风险管理效果,规范风险管理人员尽职操守行为, 对 风险管理人员日常监控的客户、项目数量、监控的风险敞口大小、参与预警行动并执行行动方案数量、大额贷款日常检查数量、发布风险提示信息数量、工作效率、资产质量、提交风险检查报告 和德能勤绩 等方面进行动态考评。 对风险 管理 人员 的 考评 基础分值 100 分, 按定量指标 70 分和定性指标 30 分进行设置 ,每年 1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为一个评价周期。 考评结果作为对风险管理人员 管理和考核的重要依据。 评价管理和 积分 评价结果 的 运用。 对客户经理 的动态尽职评价 结果 ,由 风险管理部按 季向 本级 公司银行部 提供。 对因违规行为直接导致信贷损失或连续三次评价结果为不尽职的人员,应终止其信贷从业资格,并视情况予以 12 经济处罚和纪律处分。 在积分评价周期内,每季 风险管理人员 累计扣减积分达到 30 分的 ,扣罚当事人季度全部绩效工资。 风险管理人员扣减记分达到 30 分的比例占本机构风险管理人员总数 10%(含)以上的 ,扣罚 风险管理人员 所在 部门 负责人当季全部绩效奖金;累计扣除积分达到 50 分,除扣罚全部季度奖金外 ,暂停该 分行 1个月新增 授信 业务办理资格。 一个年度内两 个季度 积分达到上述规定限制的,除按上述处罚外, 风险管理人员 及所在 部门 负责人待岗培训一周,取消其 2 个月以上新业务办理资格 ; 一个年度内三次及以上积分达到上述规定限制的,除按上述处罚外,停职待岗培训一个月,取消其半年新业务办理资格 , 并依此作为其自受到处理之日起一年内晋升职务、行员等级的否决参考依据。 (二)推行分行层面 的信贷风险管理评价考核 1,落实分行 信贷 管理职责 对 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实施 积分评价。 该制度以 100 分为基础,采用扣分制管理, 评价分为 贷款质量管理、贷款风险预警、尽职执行情况和风险管理体系等四个方面,分数分别为 20 分、 45 分、 10 分和 25 分。 评价结果 从高到低分为 1至 4 级,相对为优秀级、优良级、合格级和不合格级。 每年1 月 1 日至 12月 31日为一个评价周期。 评价周期内, 对评 1详见《关于印发 吉林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评价考核管理办法 的通知》〔吉银办发〕 15 号 13 级结果为 1 级分支机构,除向全行通报表扬外,将视情况增加信贷业务授权,并在等级行评定上给予适当加分;对评级结果为 2级的分支机构,将维持信贷业务授权;对连续两个考评周期评级结果为 3级的分支机构,将降低该机构的信贷业务授权,加大现场检查频率,限制信贷业务过快增长;对评级为 4级的分支 机构,除按评级结果为 3 级处理措施外,将视情况予以信贷业务处罚。 第二部分 关于对 个人信贷业务 的 贷后管理 2020 年,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工作的总体安排是:明确总、分、支三级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工作机制,切实防止“假按揭”、冒(借)名贷款、虚构交易“借道”发放高风险领域贷款、突破授信限额分拆贷款、 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风险 等 ,加大总行和分行对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的组织推动力,确保个人信贷业务在合规的前提下,安全运行。 一、 建立总、分、支三级贷后管理工作机制 (一)总行层面 的 工作机制 个人贷款 质量月度通报制度。 风险管理部贷后管理中心 根据各分行月度个贷 资产 质量的变化情况 、 结合总行后台监控数据,在月初 10 个工作日内,对个贷资产质量存在恶化趋势的分行进行通报批评。 14 会议。 由风险管理部贷后管理中心会同社区银行部零售贷款中心 按季或根据实际情况临时召开贷后管理工作例会,召集人为风险管理部贷后管理中心经理,参加人员包括总行社区银行部零售贷款中心经理、个贷四级不良贷款新增额超过 1,000 万元或发现存在“假按揭”贷款或存量自然人经营贷款出现重大风险、 吉林银行成立后发放贷款逾期 率 超过 1%、 个贷不 良清收转化工作推进缓慢的分行 分管 个贷业务的副行长 和 社区银行 部总经理。 会议的主要内容为:重点分析不良控制指标完成情况,制定重大风险项目的清收转化方案,确定个贷业务重点监控分、支行,研究对重大风险责任人的处罚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