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优秀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浅析民营企业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摘要:

善科学的企业领导机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建立善于经北京交通大学 毕业论文 15 营、敢于决策的领导班子,使企业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职责明确。 确立所有者。 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规范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建立奖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治理机构创新,使民营企业管理走向社会、走向成熟、走向科学。 同时建立工会组织,员工的合法利益在这里能够得到基本保障,他们敢于放手去拼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 一个没有法律的国家,不称其为好国家;同样,一个没有制度的企业,也不是一个企业。 企业没有健全的 制度,就不可能对人产生约束,大家各自为政,造成企业的混乱,企业自然不可能发展。 而如果有健全的制度,但不是对企业一体人员都起约束力,亦然。 古人有去:“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 只有企业全体人员都遵守,并且谁触犯了制度就要受到惩罚,才能做到有令即行,企业才能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企业按照员工的能力和业绩来分配其工资,就可以为企业招徕有能力的人。 而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必定全心全意为企业办事。 这样不仅他们个人获利,企业亦能从中获得巨额利益。 各种福利制度和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员工解决了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 到工作中去,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才智,为企业谋利益。 北京交通大学 毕业论文 16 六 民营企业新时期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索 闻名全国的苏宁电器连锁集团始创于 1990 年,历经十余年的艰辛、奋力拼搏,苏宁现已发展成为年销售规模 80 多亿、上缴税收过 3 亿元、员工万余名、连锁企业遍及全国24 个省市地区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集团。 先后获得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之一、全国民营企业 10 强、全国连锁企业 10 强、中国商业企业名牌企业、江苏省著名服务商标等殊荣。 更可喜的是自 1995 年起,是苏宁率先在中国家电流通领域尝试连锁经营的模式。 在江苏省内及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成都、合肥、杭州、西安、深圳等地以直营和特许形式建立了数百家连锁店。 自 2020 年苏宁确立了以综合电器升级,连锁扩张提速为战略的二次创业阶段。 2020 年在南京山西路开设 18000 平方米的专业自营旗舰店堪称亚洲电器单体店之首,这意味着苏宁电器从空调专营到综合家电经营,再到信息家电拓展的第三次腾飞。 在经营品类上,苏宁在做大做强传统家电的同时,大力培育信息家电;在连锁网络建设上,苏宁坚持以时间换空间、数量决定质量,快速建设苏宁在全国的连锁网络。 如此种种,我们作为消费者的同时,也见证了苏 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 苏宁集团从当初的“小个体”铸就成今日的辉煌,它成功地昭示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开放的政策 ,完善的法律,是 企业 形成的基石 苏宁的诞生 ,绝非偶然 ,它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逐步完善。 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中产生了两个重大的变化:一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替代计划经济,二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替代单一公有制经济,二者密不可分的。 私营企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 ,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 制经济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对我国政治、社会、人文等已产生长远的影响。 更据资料显示,浙江、贵州、重庆等省、市的工商联合会会长由民营企业主担任。 在曾经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至少有 7 位民营企业主党员的代表。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们进一步的强调要毫不动摇的发展民营经济,而且提出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共同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之中,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 据此,我们不难看出民营企业在我国正稳步地、持续发展,同时,关注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北京交通大学 毕业论文 17 理应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热点和重点, 1993 年底月,九届全国人大 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第二次审议稿的基础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 而随着 1992 年小平同志南巡,民营经济在这个阶段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 1992 年到 1995 年这一段,民营经济每年增长的速度都保持在100%以上,甚至超过 120%。 1995 年以后,国家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民营经济增长的势头有所回落,但依然是保持在 20%以上。 1998 年修改后的宪法增加了“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内容,这对 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这个阶段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个体工商户数量减少了,但是私营企业的数量却有了很大的增量。 苏宁集团成立于 1990 年,创业者以犀利的眼光,敏锐的市场嗅觉,从家电业寻找切入点,挑战国营企业,灵活经营,渐渐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规范的组织机构,促进 企业 的快速成长 苏宁电器组织体系的设立原则是:专业化分工、标准化作业、模块化架构、层级化管理。 在内部管理中突出强调架构、职责与流程的建设。 公司的组织架构伴随经营发展不断完善,现在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九大职能、三级管理体系。 根据连锁经营与管 理特点,苏宁电器内部组织体系划分为品牌营销、市场策划、连锁管理、物流配送、售后服务、行政后勤、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九大专业职能领域,集团总部决策层 地区管理中心经营层 终端作业层三个管理层级,并且在全国连锁网络中实现的岗位设置与职能的统一化、标准化,所有的苏宁子公司,都遵循相同的组织体系运作。 苏宁电器建立了齐全的各岗位作业流程与管理规范体系,汇编了《经营管理手册》,作为整个连锁体系运行的基本行为准则。 与此同时 ,苏宁电器采用服务定位、全程全员服务的经营模式。 服务定位包括对供应商的服务、对分销商的服务 和对消费者服务三个方面,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服务于分销商是为了发展连锁网络,壮大规模,更好地服务于供应商;服务于供应商能获取稳定的产品、价格、促销以及售后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分销商和消费者;服务于消费者,树立商业品牌,带动和培育供应商产品品牌。 确定了供应商、分销商、消费者三位一体的服务对象,苏宁电器内部经营中贯彻售前、售中、售后全程服务,决策者、管理者、经营北京交通大学 毕业论文 18 者全程服务。 在企业经营中,苏宁电器注重互惠互利的厂商合作、平等尊重的厂商关系。 在以利益为纽带的前提下,注重满足供应商的长远利益,为供应商培育品牌、 提供生产启动资金,共同拓展和维护市场。 联合分销商力量,形成统购分销,整合分散的渠道力量,为供应商提供规模采购订单。 苏宁的经营风格,倡导以价值战取代价格战。 从品牌资源、服务开发和价格组合上体现服务创新。 通过创新经营手段,体现个性化、差异化的价值竞争。 通过品类开发,开拓新的经营门类,新的经营品牌和新产品,带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通过科学引导消费,了解顾客真实需求,让顾客买到满意的商品,通过全程监管的配送和售后服务,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得到物超价值的服务。 如此比较规范化的组织架构 ,促成了苏宁由单一的电器公司向综合 型集团公司的良好过渡。 以人为本的管理战略,是 企业 做大做强的核心 近年来 ,私营企业发展速度虽然很快,经济实力也逐步增强,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小型企业,同时私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是很大。 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结合的家族企业为主体,是我国私营企业处于初始阶段的显著特征。 产权结构单一,股权分布集中,主要投资人占有绝大部分股份,绝大多数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紧密结合,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统一于主要投资人手中。 股东会、董事会和 经理办公会议的人员,具有很大的重叠性。 党的基层组织、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等,一般不参与企业决策。 截止到 2020 年 6 月底,境内 A 股市场上共有 139 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民营企业,它们仅占同期境内 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 %。 尽管如此,借鉴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及结合本国成功民营企业的启迪,苏宁集团依托“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性化管理,取得了成功。 以人为本,尊重员工主体意识,增强凝聚力 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就是充分肯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私营企业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员工们自我意 识到其工作的结果对自身有意义,值得为之奋斗;同时又能意识到其奋斗对社会或企业有一定的意义,应该为之效力。 自成立以来,苏宁就本着 “ 至真至诚 ” 的为人之道、做事之本、与天下人合作、成天下之大事。 随着苏宁连锁事北京交通大学 毕业论文 19 业的发展,一批又一批社会人才加盟全国各地的苏宁,成为苏宁大家庭的一员。 企业社会化、人才本地化已成为今天苏宁的发展现实。 苏宁在企业发展规模成倍增长的过程中,能保持稳健的扩张态势,归根结底是因为苏宁有一支过硬的员工队伍和领导团队。 苏宁员工对企业的热爱,并不是来自企业的灌输,也不是来自制度的约束,而是一批又一批苏宁 老员工身体力行的榜样作用。 苏宁的老员工在跟随企业多年的发展中,随着企业的壮大而获得个人利益和事业的发展,苏宁员工的社会地位和家庭生活质量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提升。 成就与发展、尊重与荣誉、利益与保障是维系苏宁员工对企业热爱的纽带,正是这种热爱之情维系着苏宁由小到大、由大到强。 以人为本,唯贤是用,构筑施展舞台 苏宁集团认为:只有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员才是人才,判断人才的标准是为企业的贡献的大小,即便拥有学历、资历或文凭,也要考察它的真正价值。 苏宁电器选拔人员强调能力适度。 所有人员的引进与配置都要 符合岗位要求,合理搭配。 同时倡导分工合作,不鼓励脱离集体的个人主义。 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是苏宁员工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是苏宁电器人才引进的重点途径。 苏宁电器与全国各地几十所重点高等学府建立了人才输出的长期合作关系,每年都将从高校引进大批优秀的应届毕业生。 2020 年初,苏宁电器着眼于未来 23 年需要,启动了应届大学生“ 1200 工程”,计划从全国各地的高校招聘 1200 名应届本科以上毕业生,经过 12 年精心培训与培养锻炼,最终充实到公司各个中层管理岗位中去。 为了更好的培养人才,苏宁电器在总部专门成立培训管理部,组建了 一支由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能熟练的技术人员组成的教师队伍,根据 专业化、个性化 原则,汇编了《经营管理》、《营销管理》、《连锁筹建》《售后服务》、《物流配送》等一套培训教材,为新进员工和在岗员工提供岗前适应性培训和在岗提高性培训。 各管理部门也将培训工作的部门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制定了各自的年度培训计划,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的专业培训,并且在月度的工作考评和年终的部门评优中都将人员的培养输出作为重要的考评指标之一。 创业 10 多年的苏宁实际上正处于企业发展的青年期,要想全面形成苏宁的企业文化也许还不太成熟。 但 是,面对全国 5000 多名苏宁员工的向往,面对社会舆论、行业公众的关注,苏宁提出一些苏宁企业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涵,昭示于员工,公诸于社会。 集团统一企业和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 价值观是利益取向和利益分配的基础。 苏宁在创业之北京交通大学 毕业论文 20 初,企业的利益也就是创业者个人的利益,当苏宁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企业利益的实现与员工利益和社会效益满足之间的关系的越来越密切。 所以,今天的苏宁早已把企业的利益与员工个人利益融为一体。 苏宁强调个人利益,但对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理解和实现手段有企业的原则。 苏宁要生存,苏宁的生存离不开与社会的协调、与 环境的共融,因此相对于企业利益而言,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高于一切。 苏宁要发展,要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相对于个人利益而言,企业的利益大于一切。 苏宁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苏宁员工的辛勤劳动是实现企业利益的现实力量,因此苏宁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创造财富的财富,不断地提高苏宁员工的利益回报是我们办企业的目的。 每一个苏宁人,不管职位高低、不管能力大小,都是在苏宁品牌下、在苏宁团队中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每一个苏宁员工都要理所应当地在优先满足企业根本利益前提下。 以人为本 采用科学激励机制 苏宁电器建 立有系统的评估考核制度体系。 各岗位采取月度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从工作职责、计划、精神风貌三方面对员工每月工作进行全面考评。 量化考核、个性化考核是苏宁电器考核体系的一大特点,各项考核制度与评估指标都采取评分方式。 由于连锁体系岗位设置比较繁多复杂,苏宁电器还着力突出个性化考核,针对不同岗位设置不同考核方案,制定了品牌营销岗位、职能部门岗位、连锁店营业员、配送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工程业务岗位等系列化的制度。 苏宁的成功得益于其“以人为本”的独特管理理念,也是最高决策层能善于学习、高瞻远瞩、广 纳贤才,始终领先于同行的结果。 但它真正的成功之处是始终贯穿于苏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北京交通大学 毕业论文 21 七 民营企业前景展望 2020 年召开的十六大,给中国的经济腾飞注入了催化剂。 它强调了要保护私人财产,这就是要鼓励大家创业,去创造财富。 保护私有财产就要承认和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同时对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也要保护。 十六大文件里强调劳动、资本、技术、管理,按照他们的贡献参与分配,显然意义非同寻常,这对发展民营经济非常重要。 同时放宽了民间资本进入市场的领域,市场准入拓宽了。 十六大提出:除了一些有关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都要开发, 而且提出来在投融资方面,在税收、在土地和外贸等领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