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系统化的金融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2) 建设内容: ( 1) 根据高职金融营销职业能力形成特征构建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金融营销方向)的课程体系 参照国家营销职业 4 级标准,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以及汽车金融等金融行业金融营销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典型金融营销岗位、非业务岗位任职要求以及基于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对金融领域高素质金融营销技能型人才能力要求,按照金融营销职业成长的规律和学生认知学习的规律,分 别设置职业基础课、职业能力支撑课以及职业核心能力课,其中职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通用能力,职业能力支撑课以及职业核心能力课主要解决金融专业学生的应职应岗能力,即训练学生“运用金融营销技术”的专业能力,根据专业发展定位与目标,它主要由金融产品知识理解能力与金融产品营销能力两部分所组成。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发展项目建设方案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金融管理实务 专业 13 图 3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金融营销方向)课程体系 (2)构建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金融营销方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相对于高职金融营销专业来说,实践教学环节是金 融营销职业胜任力形成的核心和关键。 在不断总结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金融营销方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构建以金融营销职业能力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通过构建“两层一贯穿”的课程结构体系来实现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连续性和完整性。 两层是指实践性课程教学分为实习以及实训两个层面,针对职业知识课和职业能力课采用不同的实践形式;一贯穿是指通过从大一到大三分五个学期开设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践课程,使专业技能培训模块不断线。 其中,职业知识课 教学通过明确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中突出实践性以及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突出实践性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职业技能课教学通过课程知识内容与技能培养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场所相互融合以及《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课程的设置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理实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把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交叉点和教学重点。 图 4: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课程体系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发展项目建设方案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金融管理实务 专业 14 通过课程体系重构与建设, 进一步完善 《 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 》、 《会计信息运用》两门国家级精品课 程的建设以及《财政与金融》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完成 《 汽车金融实务 》、《 中小企业投融资实务 》 、 《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实务》、《个人理财实务》 等 4 门 工学结合的 优质核心课程 建设, 完成 《 商业银行综合柜面业务 》 、《证券理论与实务》、《保险理论与实务》以及《统计调查与分析实务》 4门课证合一改革课程建设,完成《金融产品营销基础》、《国际金融实务》等两门 优质职业能力支撑课程建设,完成《财会金融基本技能》、《供应链金融》 (待建) 、《专业职业素养》 (待建) 等三门 专业 特色课程建设。 撰写 配套 能力本位教材 8 本、课证合一教材 4本, 特色教材 3本, 教学课件 13 个。 表 2 工学结合的优质课程建设规划 专业 序号 课程名称 主持人 职称 完成 时间 工作目标 金融管理与实务(金融营销方向) 1 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 2020 年国家精品课程) 周叶芹等 教授、高级投资项目分析师 2020 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纲要、教师手册、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考核题库、网络课程 2 财政与金融 (浙江省级精品课程) 周叶芹 教授、高级投资项目 分析师 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纲要、教师手册、学生学习手册、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考核题库、网络课程 3 保险理论与实务 崔玉江 讲师、保险经 纪师 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纲要、教师手册、学生学习手册、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考核题库、网络课程 4 证券理论与实务 陈六一 副教授、高级 会计师 课证合一辅导教材、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纲要、教师手册、学生学习手册、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考核题库、网络课程 5 期货理论与实务 周建荣 副教授、经济师、证券分析师 2020 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纲要、教师手册、学生学习手册、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考核题库、网络课程 6 金融产品营销基 础 陈芸芸(兼职教师) /王嘉佳 副教授 /讲师 课程标准 、教学实施纲要、教师手册、学生学习手册、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考核题库、网络课程 7 汽车金融 实务 林铭 副教授、经济师、证券分析师 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纲要、教师手册、学生学习手册、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考核题库、网络课程 9 统计 调查与分析实务 (院级精品课程) 王亚芬 副教授 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纲要、教师手册、学生学习手册、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考核题库、网络课程 8 国际金融实务 杨桂苓 副教授 、经济师 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纲要、教师手册、学生学习手册、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考核题库、网络课程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发展项目建设方案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金融管理实务 专业 15 10 中小企业投融资实务 任俊俏 讲师、 高级 经济师 2020 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纲要、教师手册、学生学习手册、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考核题库、网络课程 11 商业银行综合柜面 赵婕 讲师 /会计师 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纲要、教师手册、学生学习手册、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考核题库、网络课程 12 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实务 胡林明 (兼职教师) 经济师 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纲要、教师手册、学生学习手册、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考核题库、网络课程 宋洁 副教授、 会计师 13 个人理财实务 崔玉江 /任俊俏 /周建荣 /周叶芹 教授、副教授、 讲师、保险经纪师 等 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纲要、教师手册、学生学习手册、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考核题库、网络课程 3) 配套建设基于“浙经院校内外一体化视频互动系统”的校企数字传输课堂。 探究以“认知学徒模式”为主要参照的“教、学、做” 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究以有效训练学生金融营销胜任力为目的的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综合运用。 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限制 , 并实施校外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本专业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实践教学模式 , 在充分运用原有的“ YY语音”等在线 课堂教学手段的基础上,依托浙经院现有的“校内外一体化视频互动系统”,配套建设校企数字传输课堂,与金融企业合作开发虚拟流程、虚拟运营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将企业的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到课堂,实现企业兼职教师在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4)构建 “ 立体化 ” 教学资源平台 本专业将 构建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的课程教学资源和以浙江省财政“两创”(创新创业项目)建设为抓手的实践项目教学资源相结合的 “立体化 ” 教学资源平台。 ( 1) 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课程教学资源 由金融管理与实务专家委员会组织协调,通过校企共同开发与 校校共同开发共享的专业资源素材库 , 为同类专业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为 金融营销 专业人才职前培训和职后提升提供自主学习平台。 其主要内容组成见图 5 ①助教资源库主要包括 8 门优质核心课程的:能力本位教材、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纲要、课程教案、实践指导书、多媒体课件以及案例库等相关教学资源。 ②助学资源库主要包括 8 门优质核心课程的网络课程、网上答疑、实训项目网络、视频课程等相关教学资源。 其中每门网络课程包含:多媒体课件、实训范例、操作规范、试题库、评价系统以及网上辅导、答疑等。 在助学资源库中,通过友情链接等形式,提供行业 网络资源。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发展项目建设方案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金融管理实务 专业 16 ③同时重点建设校外顶岗实习视频互动系统视频课程教学资源 1个。 图 5:课程教学资源 ( 2)基于“两创”项目的职业岗位任务驱动的综合实践教学项目库建设 本专业将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依托“浙经院金融服务公司”以及各行业模块实习基地,校企互派专业教师与技术专家组成金融管理与实务专家委员会,依靠浙江省财政“两创”项目经费,开发金融营销类为主专业综合实践项目库 1 个(综合实践项目库含课程综合实践项 目指南 20 个,毕业综合实践项目指南 20个,其他类 8个 每套项目含整体设计方案、评价标准等),完善“两创”人才培养机制。 同时,借助“两创”项目,将大力开展学生金融营销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通过创新创业项目驱动,贯穿课程综合实践、毕业综合实践全过程,获得岗位适应能力,实现就业零距离。 图 6:创新创业项目教学资源 5)与金融营销胜任力形成相匹配的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论证、职业岗位任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发展项目建设方案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金融管理实务 专业 17 要求相接结合的 “多元化”的 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 建设目标: 构建与营销职业胜任力形成相匹配的“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价 体系 ,提升考核的有效性。 建设 内容 : 本专业将 建立 专业教学、职业资格论证和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采取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结合、学校评价与 企业 评价结合,构建评价指标、评价组织和评价程序 , 建立上下游、内外部结合的人才需求、人才质量、专业人才的适应性等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以形成人才培养与 企业需求 之间的主动适应和不断跟进机制,实现教育与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 图 7: “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架构 ( 1) 专业教学评价 : 包括 必备基础理论与知识、职业能力与素质评价。 除了采用传统的学业评价方法以外,本专业根据高职教学特点,金融营销专业采用以学期为单元,对学生进行学期考核和年度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其中职业知识课实践性考核分布在各课程中,通过大型作业、调查、讨论等形式,根据相关成绩进行考核并计入该课成绩总分;职业核心能力课则根据营销专业“技能培训计划”、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课程的总体要求以及各职业岗位模块的特征,制定出学生每一岗位模 块应达到的专业技能标准,学期末按照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考核。 ( 2) 必备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合格率高( 90%以上)、职业技能水平高(合格率达 90%以上)、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国家要求。 素质方面包括学生遵纪守法、履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发展项目建设方案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金融管理实务 专业 18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修养情况、考风考纪情况、学生身心健康、学生参加社会劳动、社会实践和科技文化活动等。 ( 3) 职业资格 认证: 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实践性教学中融入考证内容是本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专业的学生在《金融产品营销岗位实训》课程每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必须考出相关的金融行业证书以 及职业证书。 证券、保险等 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 即课征合一 ,学生参加专业规定的 保险 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应达到 98%以上 ;参加证券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应达到 40%以上。 ( 4) 职业岗位任职要求考核:采用准员工考核制度,主要通过学生顶岗实习的模式进行。 对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表现以所在公司对学生的考核为主要依据,考虑到学生顶岗实习也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提高过程,因此课程实习要求完成的实训报告和实习体会是课程合格的必备条件。 即:课程总成绩 =岗位考核( 60%) +实训报告的质量( 30%) +课程配合情况( 10%)。 ( 5) 第三方质量指标评价: 本专业将建立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企业满意度等作为衡量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 5 年之内的发展轨迹进行跟踪,并以此完善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当 毕业生就业率低于 70%、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满意度或称职率低于 60%时,则应该及时预警。 表 3 专业与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计划 建设项目 建设 计划 2020年 2020年 1. 金融 专业标准 建设 进行广泛的专业岗位能力调研、社会人才需求分析、毕业生跟踪调查,结合行业和职业要求,设计并实施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修订金融专业、投资理财专业培养计划 进一步完善金融专业、投资理财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总结鉴定; 对汽车金融专业职业岗位进行调查,结合行业和职业要求,设计汽车金融专业标准。 依托基于金融营销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系统化综合实践教学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 建设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 等 13 门; 各类工学结合教材 13 本, 教学课件 13门;建设 网络课程 13 门。 完善 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