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最新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清溪沟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报审稿内容摘要:

的影响不大。 交通方便,道路条件较好,农村剩余劳力多,有多年的治理经验,群众基础好。 项目从 2020 年 2 月开始建设, 2020 年 6 底结束,总工期 4 个月。 效益 监测 与技术支持 根据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的特点,提出适合本项目区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等,重点进行实 施区梯田的质量、数量、林草措施的成活率、生长情况监测,加强工程实施效益监测评价。 梯田措施的保水保土效益的监测。 选择典型田块,主要观测不同坡度、不同措施的径流泥沙变化。 在技术支持上,结合本项目建设的需要,以宁夏自治区 固原市原州区 清溪沟流域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 固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7 推广旱作高效农业配套技术 、 梯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特色经济作物如马铃薯种植技术 等方面为推广主要内容。 工程管理 工程 建设 管理 固原市原州区 水务局计划 成立“固原市原州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领导小组”,由区主管副区长担任组长, 发改、 财政、农业、林业、扶贫、水利 等部门负责人和所涉及乡镇政府 负责人为成员。 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工作, 项目建设推行 项目法人制、合同制、 报账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公示制。 工程施工坚持项目建设主体单位总负责的原则,实行建设单位管理、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监督的管理体系。 工程运行管理 按照 “ 谁受益、谁管护 ” 原则,实行分级管理,落实责任。 形成良性运行管护机制,确保运行期各项措施长期发挥效益。 投资概算 及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概算总投资 万元,其中:工程措施费 万元(梯田工程措施费 万元 ,配套工程措施 费 万元),造林措施费 万元(地埂林 万元,道路行道树 万元),独立费 万元。 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为社会公益性事业,项目宁夏自治区 固原市原州区 清溪沟流域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 固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8 建设资金实行中央财政资金、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劳折资多方筹措,在项目总投资 万元中,其中:中央财政资金 万元 ,地方配套及群众投劳折资 万元。 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项目新增措施年 均 直接经济效益 万元 ,年均拦泥效益 万元,年均蓄水效益 万元。 生态效益 项目区新增措施年均保水量 m3, 保土量 t。 社会效益 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提高了环境容量,促进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 经济评价 在 30 年运行期内,项目静态经济效益 万元, 动态 经济效益 万元,内部收益率 %,济净现值 万元,效益费用比 大于 1,投资回收期 年 ,项目在财务上可行,国民经济上合理,说明项目是可行的。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特性表详见表 11。 宁夏自治区 固原市原州区 清溪沟流域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 固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9 附表 1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 理工程特性表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一、基本情况 5)配套灌溉设施 (涉及乡 /村) 个 1/5 抽水泵 台 8 清水河流域 低压灌溉管道 km 16 丘三副区 6)地埂林 km 250 hm2 5041 7)行道树 km 56 人 10639 五、施工组织设计 人 10639 人 4701 1)土方量 万 m3 亩 2)石方量 m3 亩 3)混凝土量 m3 亩 33003 亩 1)水泥 kg Mm 560 2)柴油 kg D 22 3)苗木 万株 ℃ 月 6 hm2 4628 万工日 t/(km2 a) 4500 万台班 二、设计标准 五、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 3h— 6h 最大降雨量 mm 68 3h— 6h 最大降雨量 mm 82 工程总投资 万元 24h最大降雨量 mm 120 梯田投资 万元 三、工程建设规模 配套工程投资 万元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坡改梯面积 ) hm2 667 独立费用 万元 四、建设内容 预备费 亩 、加固梯田面积 亩 中央投资 万元 : 地方投资 万元 1).蓄水池 座 2 其他 万元 2).截排水沟 Km 元 /亩 1270 3).田间道路 Km 28 六、工程效益 田间道路 km 18 万元 生产 道路 km 10 亩 宁夏自治区 固原市原州区 清溪沟流域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 固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10 2 项目背景 及设计依据 项目背景 项目来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 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做出了 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主题 深化农村改革的决定,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夯实农业基础、加强生态建设的政策措施, 2020 年 12 月 2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 水利设施,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等一系列措施,为深化水土保持工作、加快坡改梯建设步伐、促进民族地区民生条件改善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正是响应这一号召、有效治理山丘区水土流失、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我 区 贫困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措施,其在推进民族地区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0 年 3 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水保局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 发改农经 [2020]655 号 ) ,水利部《关于抓紧做好2020 年度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前期工作的通知》(水保宁夏自治区 固原市原州区 清溪沟流域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 固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11 生便字 [2020]5 号)精神,确定 固原市原州区 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县之一。 固原市原州区 委、区政府及水 利 部门高度重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工作, 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顺应当地群众的强烈要 求和迫切愿望, 依据 自治区以工代赈办公室、水利厅水土保持局 《关于编报 2020 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 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 宁代赈发 [2020]06 号 )的文件精神, 召开专题会议, 选择坡耕地资源较多、粮食需求量大的清溪沟流域 作为 2020 年度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区。 编制过程 2020 年 11 月 20 日,固原市原州区水务局委托 固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依据《水土保持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编写提纲》、《宁夏回族自治区机修梯田技术规程》、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工代赈办公室和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关于编报 2020 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等规定,编制《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 清溪沟流域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 接受委托后,我院 立即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在 固原市原州区 水务局水土保持工作站 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的积极配合支持下, 对实施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水土流失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评价,在调绘、勘察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现状以及在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有宁夏自治区 固原市原州区 清溪沟流域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 固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12 效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流失量、促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粮食、生态安全 为目标,按照现阶段项目建设任务,由人口预测和粮食需求平衡分析计算基本农田发展规模,充分征求区、 镇 政府和当地群众意见,确定了项目各项工程建设方案,并对选定方案进行了工程设计编制完成了《宁夏固原市原州区 清溪沟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送审稿)》。 项目背景 固原市原州区 清溪沟流域坡耕地 项目区 涉及 固原市原州区 石碑、曹洼、马园 3 个行政村,总人口 8093 人,人口密度为 568 人 /km2, 地貌属 中低山地貌区 ,海拔高度介于 1600~ 1853m 之间, 属 温带半干旱地 区, 大陆性季风气候, 多年平均气温 ℃,多年平均降水量 450mm,项目区 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受恶劣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制约,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民 生活 比较穷困。 粮食经济 作物以种植马铃薯、玉米、小麦、 胡麻 、苜蓿 等粮经作物为主,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 3730 元, 人均 产 粮 366kg, 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区。 设计依据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2020 年 ; 宁夏自治区 固原市原州区 清溪沟流域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 固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13 技术规范 ( 1)《水 土保 持 综合 治理 技术 规范 坡耕 地治 理 技术 》( GB/); ( 2)《 宁夏回族自治区机修 梯田技术规程 》( DB62/T11612020); (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小型蓄排饮水工程》; ( 4) 《造林技术规程》( GB/157762020); ( 5 ) 《 水 土 保 持 综 合 治 理 技 术 规 范 荒 地 治 理 技 术 》( GB/) ; ( 6)《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SL 2772020); ( 7)《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 , 黄委会 ,1999 年; ( 8)《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 ( 9) 《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 (水总 [2020]67 号文) ; 技术 文件 ( 1)《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 [2020]655 号); ( 2)《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改进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利项目投资管理方式的通知》(发改农经 [2020]1981 号); ( 3) 《关于抓紧做好 2020 年度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前期工作的通知》(水保生便字 [2020] 05 号) ( 4)《 关于编报 2020 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实施方宁夏自治区 固原市原州区 清溪沟流域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 固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14 案的通知 》( 宁代赈发 [2020]06 号 )。 技术资料 1) 《 宁夏水土流失侵蚀模数分区图 》 2)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手册》 3) 《宁夏回族自治区暴雨图集》。 4) 《宁夏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 20202025年) 》 , 5)《 宁夏“ 三河源 ”地区水土保持与防洪减灾 规划》 ( 20202020年)宁夏自治区发改委、水保厅等。 6)《固原市原州区生态农业总体规划》。 7)《固原市原州区“十二五”规划 ——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专项规划》。 宁夏自治区 固原市原州区 清溪沟流域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 3 建设任务与目标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人口主要分布在公路两侧和 沟 道的 川台地上, 人均梯田 亩,发展极不平衡, 公路两侧的 石碑村 人均梯田 亩 , 曹洼村人均梯田 亩, 马园村 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 、 农业生产条件 相对较好 , 耕地大部分为水浇地, 没有梯田 , 坡耕地面积 较小 ,粮食产量 平稳 ; 人均纯收入可达 4800 元,石碑 和 曹洼 人均粮食不到 300kg,人均收入 低下 , 人民群众生活困难,存在着粮食安全隐患。 通过梯田建设,使项目区人均梯田达到 2 亩 以上 , 形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有效地提高了粮食单产,增加粮食产量,使 项目区 的 农 村 由广种薄收改变为少种高产多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区域内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同时,通过田间道路和生产道路配套建设,改善当地群众的交通 、 生产 、 生活条件。 项目区地形破碎,土地贫瘠,自然灾害贫乏, 梯田面积匮乏, 人民生产没有保障, 垦耕指数较高,大量的坡耕地的存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粮食生产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是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开展大规模梯田建设可以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充分利用水土资源, 改善生态的有效途径。 在满足粮食自给的同时, 以梯田为依托,大力发展 地方特色产业 —— 薯类产 业 发展 ,为发展农村经 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