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背诵版内容摘要:

01/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 — 要求 》;3 GB/T 19004/ISO 9004《 质量管理体系 — 业绩改进指南 》; 4 GB/T 19011/ISO 19011《 质量和 (或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 5 一对相互协调的标准 2020 版 ISO 9001 与 ISO 9004。 : 六西格码 : 程序 DMA1C:提高 顾客满意度 和 降低组织的资源成本。 界定(把“顾客声音”转换成“顾客需求”)、 测量 、 分析 、 改进 、 控制。 特征 :以 顾客 为关注中心;依据 数据和事实 ,使管理成为 量化 的科学;通 过提高顾客 满意度 和降低资源成本,促使组织的 业绩提升 (不采用提价而是注重“开源”和“节流”双管齐下);聚焦于 流程改进 (流程是采取改进行动的主要对象,是成功的关键);有 预见的积极管理 ;强调 骨干队伍 的建设,以项目为基本单元而运作;无边界合作;追求完美,容忍失误。 优势 : 量化 的综合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 方式; 主动改进型 管理; 绩效管理 ; 文化管理。 组织结构 : 1 执行领导、倡导者(负责人)为领导层; 2 黑带大师(高级专家顾问)、黑带(专职)为骨干层; 3 绿带、白带为具体执行层。 组织及成员 : 1质量管委会 (企业高级管理层)、 2质量 领 导(副总裁一级;是质量管理委员会的 召集者 和重要成员;管理黑至绿)、 3倡导者 (企业高级管理层, 兼职 ;决定“ 该做什么 ”; 管理和领导黑带大师和黑带)、4 黑带大师 ( 全职 , 中流抵 柱,决定“ 该如何做 ”,)、 5 黑带 ( 全职 , 中坚力量 )、 6 绿带 ( 兼职,基层 )。 实施程序 1 可行性研究 ; 2 成立专门委员会 ,选择 技术骨干 ,组成 六西格玛团队 ; 3培训 ; 4流程实绩评估 :度量单位 DPMO(每百万机会中的缺陷数); 5 确定改进 目标 并坚持得到改进 结果 ; 6持续改进。 改进模型 DMAIC: 1 确定改进目标(成功实施第一步); 2 测量现有体系;3 分析体 系差距; 4 改进现有体系; 5 监控新体系的运行。 技术改造原则 : 1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并把提高企业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合起来; 2 以 内涵 为主扩大再生产; 3 全面规划,首先抓好解决企业 关键问题 、 薄弱环节 和重点项目的技术改造,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4 量力而行 ,从企业人力、财力、物力的实际出发; 5“ 成龙配套 ” ,以产品生产为主体,以工艺技术为基础,使各个方面工作协调配套; 6把技术 先进性 、生产 适用性 、 经济合理性结合 起来。 层次 : 1 表层(装备更新);内层(科技术运用);深层(企业科学化管理的实施)。 技术改造程序 :调查研究; 提出目标;提出改造方案;可行性研究。 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 : 1 确定投资方向阶段; 2 项目的初步选择阶段; 3项目拟订阶段; 4 项目的评价和决定阶段。 新产品 开发的组织 特点 : 1 连续不断的信息输入和决策过程; 2 企业各部门、各层次有机配合、协调行动的过程; 3 与现有产品生产经营活动有一定的差异性。 新产品 开发 的 组织形式 : 1 新产品委员会 : 临时性。 由总经理或常务副总经理主持,由研究与开发部门负责执行协调以及下一次会议准备工作。 其位置仅次于总经理。 优点 :可以惠及主要管理人员的设想和专长,所提出的建议易被接受,组建容易迅速,把参 谋和决策结合起来。 缺点 :责权不清,适于中小企业。 2新产品部 : 独立部门。 优点 :管理程度高,有利于技术储备;集中建议,加强信息管理,易发现机会,有利于业绩考核,增强责任感。 缺点 :矛盾不易调解,取决于高层。 3产品经理制 :适于 规模大 、 资源丰富 , 实力雄厚 , 任务重 ,考新产品竞争的企业,尤其是 高科技企业。 4 创业小组 : 基层。 负责实施具体开发过程。 来自不同部门,带来积极有效的思维和工作方法,有利于加强协调,培养骨干,保持连续性。 新产品开发战略 : 核心 是企业新产品开发的 竞争域、新产品开发的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的总体谋划, 是 企业制定新产品开发规划的 基础。 战略特征 : 全局性 、 未来性 、 系统性 (公司级、事业部级和职能级;横向上包括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营销战略、财务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等)、 竞争性 (目的要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 相对稳定性。 战略类型 : 对 资源的要求 和 承担风险程度的不同 分为 1 进取战略 (竞争域在 最终用途和技术 ;目标为迅 速扩大规模提高占有率 ;创意来源于 市场营销或研发 ;创新能达到 首创或部分首创 ; 率先投入 ; 自行研制开发或合作开发 ; 实力雄厚 的大企业)。 2 紧随战略 (竞争域是 产品或最终用途 ;目标为 规模有所扩大 ;创意来源于 市 场营销和生产过程 ; 仿制的改进品 ;敏捷选择 市场投放时机 ; 自行研制或委托开发 ;有信息灵敏的技术情报专家,很强的新 产品研究与仿制能力 , 规模较小、开发能力不强 的中小企业)。 3 保持地位战略 ( 最常采用 ;竞争域是 推广新产品 ;目标是 维持或适当扩大 ;创意来源是 市场营销 ; 模仿品 ; 自行研制 开发 或引进 开发; 实力一般 、 资源较少 , 成熟产业 或 夕阳产业 的 中小企业 )。 4 冒险战略 (竞争域是 最终用途和技术的结合 ;目标是 快速发展和大幅度提高占有率 ;构思的来源是 企业研发成果或许可证贸易 ; 首创 甚至是艺术性突破 ; 率先投入 ; 自行研发 、 引进 开发或 合作 开 发; 实力雄厚 的大企业)。 开发方式 : 1 自行研制 (是 主要形式 ;适用于科技开发能力、筹资能力和人力资源较雄厚的企业); 2引进 (技术合作、技术转移、购买技术专利;缩短开发周期、减少技术风险、新产品竞争激烈;适用于产品有 广阔市场 的企业); 3结合 (自行研制开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适用于 具备一定技术开发能力 的企业); 4合作 (内部科技开发力量与外部科技开发力量联合;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加速开发进程,提高科技含量,是目前进行 新产品开发和攻克技术难关的有效方式 )。 开发过程 : 1 调查研究与提出新产品开发整体设想 (了解分析需 求,以便确定目标;了解与分析现状,以便提供依据与保证;了解与分析竞争者,以便制定开发战略;了解与分析自身,以便确定开发方式 ) ; 2新产品创意构思 (顾客的需求是新产品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3新产品创意构思的筛选 : 经验筛选 (与经营目标、产品规划是否相符,与企业综合能力是否相符,与市场容许上市时间是否相符 )和 评价筛选 (优缺点列举法、价值工程法、综合评分法、经济比较分析法); 4新产品开发决策 : 任务书包括性能、质量和主要参数,预期技术经济效益,研究方式和可行性,周期和完成时间 5 新产品的设计 (是新产品开发决策的 细化和 深化, 分 初步 、 技术 (定型阶段 )、 工作图设计 )与 试制 ( 样品 试制和 小批试制) 6新产品的鉴定 ( 样品 鉴定和 小批试制 鉴定)与 评价 (考察使用、安全、可靠、环保、工艺、技术、经济性) 7 市场试销 ( 试用 率、 再购率和 购买 频率) 8 投放市场 (时间、地点、对象、策略)。 股利政策 : 目标是如何使股东财富最大化(剩余政策、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比例政策、低定额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股权投资 :是对外投资,即长期股权投资;企业投资的重要方式。 《产品质量法》立法宗旨 :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 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原则 :有限范围;统一立法、区别管理;行政区域统一管理、组织协调的属地化;奖优罚劣。 规定 : 范围 :用于 销售的经过加工制作 的工业产品、手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包括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件和设备。 初级 农产品 (如小麦、水果等 )、初级畜禽产品、建筑工程等不适用, 未投人流通领域 的自用产品、 赠予产品 等也 不适用。 不合理危险 : 产品设计上 (也称设计缺陷 );制造上 (也称制造缺陷 ); 告知上 (也称告知缺陷、指示缺陷、说明缺陷 )。 生产者义务 :保证产品内在质量,保证产品标识符合法律 规定的要求,产品包装必须符合规定要求,严禁生产、交换假冒伪劣产品等。 销售者义务 :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保持产品原有质量,保证销售产品的标识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禁止性规定 : 1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2 伪造产品的产地;3 产品或其包装上标注的厂名、厂址必须真实,禁止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4 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监督抽查 : 国务院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规划和组织。 县级以上 地方产品质 量监督部门在本行政区域也可以组织监督抽查。 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复 查 ; 上级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复查。 产品质保本形式 :修理、更换、退货和赔偿损失。 工作分析 : 职位分析、岗位分析。 主体 :管理者和有关人员, 客体 :职位。 (内容、目的、方式、时间、地点、人员、对象、职责权限和任职资格)。 作用 : 1 为 落实企业战略和优化组织结构 奠定基础; 2 为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提供信息; 3 为 员工招聘 提供标准; 4 为员工培训和开发提供依据; 5为 绩效考核工作 提供依据; 6 为 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 政策奠定基础。 步骤 : 1 准备阶段 (确定目的→制订计划→组建小组→建立有效沟通→确定样本)、 2调查阶段 (收集背景资料 、基本数据与信息、工作任职者的意见和建议)、 3分析阶段 (审查工作信息、分析工作信息)、 4结果形成阶段 (形成工作分析报告;工作说明书包括“职位描述书”与“任职说明书”)、 5 应用反馈阶段 (不断完善)五个步骤。 方法 : 观察法 (直接观察、 全面深入了解信息 ;辅助方法)、 面谈法 (简单迅速地收集信息,可控性强,适用面广)、 问卷法 (职务定向和人员定向;)和 工作日志法。 工作说明书编写 : 内容 :工作标识、工作概述、工作联系、工作职责、工作权限、绩效标准、工作条件、任职者资格及其他。 原则 :逻辑、准确、实用、完整、统一性。 步骤 :全 面获取工作信息→综合处理工作信息→完成撰写工作说明书 财务分析 :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 关系人 :投资人、债权人、经理人、政府、中介机构。 财务报表 : 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静态; 损益表 :营业收人与营业费用;动态; 现金流量表 :动态;①反映现金流量,②评价偿还债务、支付投资利润的能力,③分析净收益与现金流量间的差异,④过对现金投资与融资、非现金投资与融资的分析全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 员工招聘作用 :填补空缺职位;改善员工结构;树立企业形象;节省开发培训费用。 原则 :信息公开、公 正平等、效率优先、双向选择。 程序 : 1 制汀招聘计划 (方式与方法、规模、范围、时间、预算等); 2制定招聘决策 (关键职位人员和需要特殊处理的工作); 3选择招聘渠道(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 4选择招聘方法 (内部 —— 工作公告法和档案记录法;外部 —— 广告招聘、外出招聘、借助职业中介机构招聘、推荐招聘、委托各类学校的毕业生分配部门招聘等); 5发布招聘信息 (广泛原则、及时原则、层次原则、真实原则、全面原则;渠道有报纸、杂志、电视、电台、布告、新闻发布 会等); 6 收集求职资料(初步筛选); 7 确定录用人员 (笔试、面试、专门考查)。 渠道 : 1 内部招聘 —— 形式 (晋升(管理人员的接续计划是典型的晋升形式)、职位转换); 优点 (调动积极性和进取,防止人才流失;降低误用或错用率;减少相关费用;提高忠诚度,有助于开展工作;有助于培养人才); 不足 (容易“近亲繁殖”; 不利于工作创新;产生职位空缺;导致部门与员工间矛盾;造成不满和效率降低); 2外部招聘 —— 媒体广告招聘(最常见;选择何种广告媒体和如何设计广告内容)、人才招聘会招聘(较传统;专场招聘会、大型综合性人才招聘会)、校园招聘(设立奖学金、开展校园活动)、中介机构招聘(节省时间)、猎头公司招聘 (高级管理人员或高级技术人员)、海外招聘(多元化人才)和申请人自荐等;优点 (注人新鲜血液拓展视野;招聘到更优秀人才;时间短速度快);不足(风险性;打击内部员工的极性;新员工“调整期”较长)。 员工招聘测试方法 : 1 心理测验 (成就测验;倾向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自陈量法和投射法 国内盛行 );能力测验); 2 知识考试 (笔试,知识广度、深度和结构,百科知识考试、专业知识考试和相关知识考试); 3情景模拟考试 (心理素质、潜在能力;公文处理、角色扮演和即席发言等); 4 面试。 员工培训 目的 : 1 使新进入毕业生符合职位 要求。 2 使在岗员工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 使员工实现自我价值、追求自我发展的愿望得以实现。 4 使企业培育企业文化、统一员工理念的需要得以满足。 5 使企业提升整体绩效、增强竞争优势的目的得以实现。 原则 : 1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 知识技能培训与企业文化培训兼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