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二建肖国祥最新项目管理培训精华内容摘要:

保 险费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财产保险费 财务费 税金 其他 5. 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 非 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一般包括以下项目: ① 环境保护费 =直接工程费 *环境保护费费率 ② 文明施工费 =直接工程费 *文明施工费费率 ③ 安全施工费 =直接工程费 *安全施工费费率 ④ 临时设施费包括:临时设施的 搭设、维修、拆除费或摊销费 ⑤ 夜间施工增加费 是指发生的 夜班补助费、夜间施工降效、夜间施工照明设备摊销及照明用电等费用 ⑥ 二次搬运费 =直接工程费 *二次搬运费费率 14 6. 规费是指政府和有关权利部门规定 必须缴纳的费用。 7. 规费的计算可采用以 ①直接费;②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或③人工费 为计算参数。 8. 企业管理费包括: ①管理人员工资;②办公费;③差旅交通费:住勤补助费、室市内交通和误餐补助费、职工探险路费;④固定资产使用费;⑤劳动保险费 ; 9. 企业管理费的计费方法: ①直接费;②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或③人工费 为计算参数。 10. ①直接费和间接费合计;②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或③人工费 为计算参数。 11. 税金包括: ① 营业税:营业税的税额为营业额的 3%。 ② 城市维护建设税:为市区的,按营业税的 7%征收;所在地为乡镇的,按营业税的5%征收;所在地为农村的,按营 业税的 1%征收。 ③ 教育费附加:教育费附加税额为营业税的 3%。 市区: %;县镇: %;农村:% 12. 发包与承包的计算方法分为 工料单价法 和 综合单价法: ( 1) 工料单价法计费程序分为三种:①以 直接费 为计算参数;②以 人工费和机械费为计算参数;③以 人工费 为计算参数 ( 2) 综合单价法计价程序:综合单价分为 全费用综合单价 和 部分费用综合单价 ,全费用综合单价其单价内容包括 直接工程费、措施费、间接费 、 利润和税金。 大多数情况下措施费由投标人单独报价,而不含在综合单价中。 ①当 CC0时,以 直接工程费 为基数计算该分项的间接 费和利润。 ②当 CC0时,以 人工费和机械费 合计为基数。 ③如该分项的直接工程费仅为人工费,无材料费和机械费时,可采用以 人工费为基数该分项的间接费和利润。 13. 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采用 工程量清单计价。 14.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包括规范条文和附录两部分。 规范条文共 5章: 总则 、术语、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表格 , 具体内容涵盖了工程招标投标开始到工程竣工结算办理完毕的全过程。 15. 工程量清单是指建设工程的 分部分项工程项目 、 措施项目 、 其他项目 、 规费项目 和 税金项目的名称和相应数量等的 明细清单。 16. 工程量清单 是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础。 主要作用如下:(多选) ① 工程量清单为投标人的投标竞争提供了一个平等和共同的基础。 ② 工程量清单是建设工程计价的依据。 ③ 工程量清单是工程付款和结算的依据。 ④ 工程量清单是调整工程价款、处理工程索赔的依据。 17. 工程量清单计价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工程量清单编制 和 工程量清单应用 两个阶段。 18.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建设工程造价由 分部分项工程费 、 措施项目费 、 其他项目费 、 规 15 费和税金 组成。 19. 工程量清单计价主要有三种形式:① 工料单价法 ;② 综合单价法 ;③ 全费用综合单价法。 20. 分部分项工程费 计算:利用综合单价法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即确定各 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 及 其综合单价。 ( 1) 分部分项工程量的确定: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标明的工程量是招标人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投标人投标报价的 共同基础 ,它是工程量清单编制人按施工图图示尺寸和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得到的工程量。 ( 2) 综合单价的编制:《计价规范》中的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是指完成一个规定计量单位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或措施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企业管理费与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 21. 综合单价的计算通常采用 定额组价 的方 法。 22. 措施项目费计算:措施项目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而用于发生在该工程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所支出的费用。 23. 措施费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 综合单价法:如混凝土模板、脚手架、垂直运输等 ② 参数法计价:最大的难点是公式的科学性,准确性难以把握,如夜间施工费、二次搬运费、冬雨季施工的计价均可以采用该方法。 ③ 分包法计价:适合可以分包的独立项目,如室内空气污染测试等。 24. 暂列金额和暂估价由 招标人 按 估算金额 确定。 25. 投标价是投标人希望达成工程承包交易的 期望价格。 26. 投标 报价由投标人 自主 确定。 27. 在编制投标报价之前,需要先对清单工程量进行 复核。 28. 在招投标过程中,若出现招标文件中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特征描述与设计图纸不符,投标人应以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特征为准 , 确定投标报价的综合单价 ;若施工中施工图纸或设计变更与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不一致时,发、承包双方应按实际施工的项目特征, 依据合同约定重新确定综合单价。 第二节:建设工程定额 1. 按生产要素内容分类: ① 人工定额;②材料消耗定额;③施工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2. 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 ① 施工定额:以 工序为研究对象 ,属于 企业定额 的性质。 施工定额是工程建设定额中分项最细、定额子目最多的一种定额 ,也是建设工程定额中的 基础性 定额。 施工定额是建筑安装施工企业进行施工组织、成本管理、经济核算和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属于 企业定额 性质。 用来 ( 1)编制施工作业计划、( 2)签发施工任务单、( 3)签发限额领料单以及结算计件工资或计量奖励工资等。 同时,施工定额也是 预算定额 16 的基础。 ② 预算定额:是以建筑物或构筑物各个 分部分项工程 为对象编制的定额。 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综合扩大编制的,同时也是编制 概算定额的基础。 预算定额是编制 施工图预算 的主要依据,是编制 单位估价 表 、 确定工程造价、控制建设工程投资的基础和依据。 预算定额是 社会性 的,而施工定额是企业性的。 ③ 概算定额:是以 扩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为对象编制的。 概算定额是编制扩大初步设计概算、确定建设项目投资额的依据。 ④ 概算指标:是概算定额 的扩大与合并,它是以 整个建筑物和构筑物 为对象。 ⑤ 投资估算指标:是以 独立的单项工程或完整的工程项目 为计算对象编制。 3. 按编制单位和适用范围分类: ① 全国统一定额;②行业定额;③地区定额;④企业定额; 4. 按投资的费用性质分类: ① 建筑工程定额:是建筑工程的 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 的统称。 ② 设备安装工程定额:一般是指对需要安装的设备进行 定位、组合、校正 、 调试 等工作的工程。 ③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包括 措施费 定额和 间接费 定额。 ④ 工具、器具定额; ⑤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 5. 编制人工定额主要包括拟定正常的 施工条件 以及 拟定定额时间 两项工作。 6. 工人工作时间包括必需 消耗的时间 和 损失时间。 其中必需消耗的时间包括:① 有效工作时间 、② 休息时间 、③ 不可避免中断时间。 其中有效工作时间包括 :①基本工作时间、②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③辅助工作时间 7. 拟定施工的正常条件包括:① 拟定施工作业的内容 ;② 拟定施工作业的方法 ;③ 拟定施工作 业地点的组织 ;④ 拟定施工作业人员的组织 等。 8. 计时测定的方法有许多种:如 测时法 、 写实记录法 、 工作日写实法 等。 9. 人工定额按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 时间定额 和 产量定额 两种形式。 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互为倒数。 10. 人工定额常用的方法: ① 技术测定法 :采用测时法、写实记录法、工作日写实法; ② 统计分析法 :适用于施工条件正常、产品稳定、工序重复量大河统计工作制度健全的施工过程。 ③ 比较类推法 :对于同类型产品规格多,工序重复、工作量小的施工过程; ④ 经验估计法 :根据定额专业人 员、经验丰富的工人和施工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参考有关定额资料; 11. 材料消耗定额按其使用性质、用途和用量大小划分为四类:(多选) 17 ① 主要材料 ;② 辅助材料 ;③ 周转性材料 ;④ 零星材料 ; 12. 编制材料消耗定额,主要包括确定直接使用在工程上的 材料净用量 和在施工现场内运输及操作过程中的 不可避免的废料和损耗。 13. 材料净用量的确定,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 理论计算法 ;② 测定法 ;③ 图纸计算法 ;④ 经验法 ; 14. 周转性材料消耗一般与下列四个因素有关: (多选) ① 第一次制造时的材料消耗 (一次使用量) ② 每周转使用一次材料的损耗 (第二次使用时需要 补充) ③ 周转使用次数 ④ 周转材料的最终回收及其回收折价 15. 施工 机械时间定额包括① 有效工作时间 (正常负荷下的工作时间和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② 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③ 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 16. 一个作业班时间为 8小时。 第三节 施工成本管理与施工成本计划 1.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所组成。 、 2. 直接成本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实体形成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施工措施费。 3. 间接成本是指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的全部费用的支出,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 、差旅交通费。 4. 组织管理层的成本管理除 生产成本 以外,还包括 经营管理费用 ,项目管理层应对生产成本进行管理。 组织管理层贯穿于项目投标、实施和计算过程,体现效益中心的管理职能; 5.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 ① 施工成本预测 :是指在施工以前对成本进行的估算。 施工成本预测是施工项目 成本决策 与 计划的依据 ,预测出工程的单位成本或总成本。 ② 施工成本计划 :以货币形式编制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的 生产费用 、 成本水平、 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 ,它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 基础 ,它是 该项目降低成本的 指导文件 ,是设立目标成本的依据。 (多选) 施工成本计划一般情况下有以下三类指标: A:成本计划的 数量 指标:如按子项汇总的工程项目计划总成本指标; B:成本计划的 质量 指标 C:成本计划的 效益 指标 ③ 施工成本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 成本控制 应贯穿于项目从 投标阶段 开始 直至竣工验收 的全过程。 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 需按动态控制原理对实际施工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18 合同文件 和 成本计划 是 成本控制的目标 , 进度报告 和 工程变更 与 索赔资料 是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动态资料。 ④ 施工成本核算 :包括 两个基本环节 :一是按照规定的 成本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 ;二是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该施工项目的 总成本 和 单位成本。 施工成本一般以 单位工程 为成本核算对象。 形象进度、产值统计、实际成本 归集 三同步。 形象进度表达的工程量、统计施工产值的工程量和实际成本归集所依据的工程量均应是 相同的数值。 对竣工工程的成本核算,应区分为竣工工程现场成本和竣工工程完全成本,分别由项目经理部和企业财务部门进行核算分析,其目的在于分别考核项目管理绩效和企业经营效益。 ⑤ 施工成本分析 :施工成本分析是在 施工成本核算 的基础上, 对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包括有利偏差的挖掘和不利偏差的纠正,施工成本分析贯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过程。 成本分析的方法可以 单独使用 ,也可 综合使用。 成本偏差分为 局部成本偏差 和 累计成本偏差。 ⑥ 施工成本考核 :是指在 施工项目完成后 ,对施工项目成本形成中的 各责任者 ,通过成本考核,做到 有奖有惩,赏罚分明。 是对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的总结和评价。 以施工成本 降低额 和施工成本 降低率 作为成本考核的主要指标,成本考核也可分别考核组织管理层和项目经理部。 成本考核 是实现成本目 标责任制的 保证 和实现决策目标的 重要手段。 6. 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① 组织措施 :它的另一方面是编制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计划,确定 合理详细的工作流程 ,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动态管理,有效控制实际成本 , 加强施工定额管理和施工任务单管理。 组织措施 是其他各类措施的 前提和保障。 ② 技术措施 :运用技术纠偏措施的关键,一是要能提出多个不同的技术方案,二是要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③ 经济措施 :是最易为人们 所接受 和 采用 的措施。 ( 1)管理人员应编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