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最新修订内容摘要:

识别、辨识及评价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并进行控制, 必要时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辨识、评价方法进行更新并报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 a)本单位的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发生变化时; b)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更时; c)本公司发生环境或职业健康安全重大事故、事件时; d)发现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辨识或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时。 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辨识或评价部门在对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更新后,应按 、 条款的规定,及时将更新结果报 安全生产监察处 , 安全生产监察处 进行确认汇总。 其中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的更新应报管理者 代表审批后下发。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制订部门根据更新结果对相关管理方案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改。 5 相关附录表格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一览表》 HEMJ/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HEMJ/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一览表》 HEMJ/ 《重大危险源清单》 HEMJ/ 《环境管理方案》 HEMJ/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HEMJ/ 0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控制程序 目的 为确保公司产品、活动和服务中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它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保持最新版本,特制定本程序。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集团公司获取和更新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活动相关法律 、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适用性确认。 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文件引用河南煤炭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体化管理手册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 职责 集团公司 综合管理处( 一体化认证办公室 ) 是获取质量和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的主管部门;集团公司 安全生产监察处 是获取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的主控部门;集团公司工程技术处是获取质量技术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的主控部门。 集团公司 综合管理处( 一体化认证办公室 ) 和各分公司及各处 (室 )档案室负责保存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原件。 集团公司 综 合管理处( 一体化认证办公室 ) 通过会议、培训、文件、简报的方式,将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传达给各分公司、各处 (室 )及项目部相关部门,各部门组织职工学习。 工作程序 获取渠道 集团公司 综合管理处( 一体化认证办公室 ) 负责建立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获取渠道,及时督促有关部门获取与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国际、国家和行业以及本省、市地方技术监督局、环境保护局、劳动局等部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 集团公司工程技术处、安全处要定期了解评价、更新本公司需 要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以保持最新文件、法律、法规,并将更改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员工和相关方。 确认、适用性 根据集团公司生产特点,集团公司 综合管理处( 一体化认证办公室 ) 和 安全生产监察处 、工程技术处负责组织相关人员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适用于本公司建设过程中各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进行确认。 集团公司 综合管理处( 一体化认证办公室 ) 将收集到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具体适用内容传达相关部门,对过期或作废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文件应及时收回。 具体执行《文件 控制程序》。 更新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适用性进行重新确认。 法律和其它要求的管理 综合管理处( 一体化认证办公室 ) 组织集团公司各部门和各分公司、项目部档案室对获取和确认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妥善保管,建立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清单》并负责跟踪变化。 相关记录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和规程 清单 HEMJ/ 0目标和指标控制程序 1 目的 明确集团公司管理目标的策划、展开和实施过程所需的要 求,确保制定的管理目标适宜可行,促进集团公司业绩和管理绩效的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各级管理层、各职能部门及各分公司 /项目部对目标、指标的制定和实施。 3 职责 综合管理处负责组织公司各部门制定“一体化”(质量、安全和环境)管理目标和指标,并汇总拟定公司年度管理目标和指标。 各职能部门、分公司、矿建项目部负责制订本职责范围内的管理目标指标及在本层次上展开和实施。 4 运作程序 目标指标的策划 目标指标应与公司“一体化”管理方针保持一致,目标应具体可行, 指标应尽可能量化,特别是在操作层面上,并应分解到相关的职能和层次中去。 目标策划的输入 a)管理方针; b)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c)来自相关方的信息与要求; d)目前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状况; e)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辨识及评价结果; f)可选的环境因素控制和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方案,以及经济上、运作上的可行性; g)当前和未来市场的需求; h)管理评审的相关结果; i)自我评价和与竞争对手对比的分析结果。 策划过程描述 各职能部门按各自职责分别初拟管理目标 指标,经主管副总经理初核并由综合管理处汇总后,经总经理审核,报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 综合管理处指导各职能部门及所属单位按照年度目标指标分解为各部门及单位的二级管理目标指标,拟订各单位的年度目标指标责任书。 各职能部门和单位按照展开的目标指标策划年度工作安排,制定具体的工作保证措施。 目标指标的实施 目标指标由各责任单位组织实施。 目标指标的修订 当管理方针、法律、法规要求及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订目标指标,目标指标的修订由其主管部门提出修改意见,经综合管理处、总经理批准后,形成文件下发实施。 目标指标的宣传 通过发文、会议等方式对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进行宣传,确保相关员工清楚公司及本部门的目标和指标,并付诸实施。 5 记录 见集团公司年度目标计划和分公司、矿建项目部承包责任书 0协商、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 1 目的 建立和规范集团公司内、外部信息的协商、交流与沟通渠道,确保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相关的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处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内、外部信息的交流和处理。 3 职责 综合办负责外来行政文件信息的处理。 经营处负责施工产值计划与统计,收集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信息,与顾客建立适宜的沟通渠道;组织对招标文件和合同草案的评审。 综合管理处负责传递和处理内、外部审核结果和其他信息;组织内审和管理评审会议。 工程技术处负责处理顾客、监理、质量监督部门等对施工过程和工程实体的监测、检查结果及反馈的其他信息交流、协商和处理。 安全生产监察处 负责处理政府安全、环保主管部门等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监测、检查的结果及反馈的其他信息。 分公司、矿建 项目部负责接受和处理施工现场相关方抱怨、投诉的信息。 4 工作程序 信息的分类 外部信息 a)来自于顾客的信息,包括产品信息、合同要求、满意情况及抱怨等; b)来自于政府主管部门、认证机构、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等外部机构的信息,包括对过程、产品的检查监测结果等; c)周围社区、供方等相关方反馈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信息; d)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文件、 通知等信息; e)其他与一体化管理体系有关的外部信息。 内部信息 a)产品质量、环境因素 控制和职业健康安全状况及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b)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结果; c)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的紧急信息; d)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e)其它与一体化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信息。 信息的处理 外部信息处理 经营处负责收集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信息,与顾客建立适宜的沟通渠道,按《合同管理控制程序》的规定,召集相关人员对招标文件、合同草案、合同修改等信息进行评审,形成投标文件或合同、协议。 综合办负责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文件、通知的处理。 工程技 术处、 安全生产监察处 、 设备材料管理处 负责施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等外来文件信息的处理。 综合管理处负责传递和处理认证机构审核结果和其他信息。 工程技术处和项目部负责处理顾客、监理公司、质量监督部门等对过程和产品监测、检查的结果及反馈的其他信息。 综合管理处和 安全生产监察处 负责处理政府安全、环保主管部门等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监测、检查的结果及反馈的其他信息。 分公司、矿建项目部负责接受施工现场相关方的抱怨和投诉,及时制订和实施处理方案, 保存相关记录。 并将有关信息和处理结果报公司主管部门。 本集团公司应在噪声的污染预防上与社区、居民、相邻单位、顾客、组织自身等进行交流。 如因特殊情况需要昼夜连续作业 时,必须有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准,并公告附近居民及其他相关方,以取得谅解。 处理原则:处理速度、处理方案和处理结果首先必须满足国家或所在地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其次应尽量满足相关方要求,对相关方超出法律法规要求的抱怨和投诉应作好解释工作,达到相关方满意。 内部信息处理 总经理通 过机关周办公例会,公司月度生产例会、季度考核、年度工作会和职代会等总结布置、协调平衡公司范围的业务。 安全生产监察处 协同综合处每年初制定年度质量、安全、环境目标和指标,根据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情况定期召开质量、技术、安全、环保方面会议,分析总结不断改进。 综合管理处每年组织一次管理评审,对一体化管理体系和过程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等信息进行沟通、评审。 集团公司机关各部门、分公司和矿建项目部按《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的规 定,组织相关人员对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辨识和评价,制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发生紧急情况时,应按《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处理。 员工代表 员工代表职责 a)参与集团公司管理方针、目标指标的制订; b)参与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 c)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和程序的制定与评审; d)参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事宜处理; e)收集和反馈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代表员工与公司有关领导或部门协商处理员工意见或建议。 员工代表的任职条件(基层工 会主席) a)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坚持原则,办事公道,具有较高的政治 素质和责任感,在员工中具有一定的威信; b)了解施工现场和工作场所存在的环境影响和危险源。 员工代表的产生 员工代表名额:公司总部 1 名、分公司及矿建项目部各1 名。 集团公司总部员工代表由集团公司工会任命;分公司及矿建项目部员工代表由各单位工会推荐,公司工会任命。 5 记录 会议纪要、记录 (综合办确定纪要格式,各处室确定记录形式) 外来文件登记记录(见文件控制程序附表) 记录 发放登记记录(见记录控制程序附表) 合同评审记录 (见合同管理程序记录) 工程回访记录 (见合同管理程序记录) 职工合理化建议 (工会确定表格形式) 顾客投诉处理记录 HEMJ/ 、 0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集团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进行评审,努力寻求改进机会 ,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集团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 运行状况的评审。 3 职责 综合管理处组织、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 管理者代表负责报告一体化管理体系日常运行情况。 综合管理处负责汇报内外审情况、前次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措施的跟踪验证情况、主控文件的执行情况及对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等;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和报告,并对评审所确定的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验证。 集团公司其他部门负责汇报本系统体系运行情况、目标实现情况、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工程质量状况、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顾客满意度情况、主控文件的执行情况及对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等。 分公司及项目部汇报本单位体系运行情况、目标实现情况及对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等。 4 工作程序 管理评审的组织 管理评审是对前次管理评审以来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及管理方针落实情况、目标实现情况所进行的正式评价。 管理评审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 12 个月,结合每年的工作会、职代会进行。 当集团公司内、外部环境,包括市场需求、适用法律法规要求或内部组织机构等发生重大变化和其他特殊情况时,应及时进行 管理评审,对管理体系是否能够保持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综合管理处进行初步策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审批后以文字形式通知公司相关部门及各分公司(项目部)。 各分公司(项目部)在接到通知后对本单位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将发现和收集到的问题分系统传递给公司相应文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