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探讨内容摘要:

绍按照作用分类: 1) 企业供应物流。 即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是指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原材料、备品备件等物资的采购、供应活动所产生的物流;对于流通领域而言,是指交易活动中从买方角度出发的交易行为所产生的物流。 2) 企业生产物流。 即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生产物流 和生产流程同步,是从原材料购进开始直到产成品发送为止的全过程的物流活动,如生产物流中断,生产过程也将随之停顿。 3) 企业销售物流。 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 通过销售物流,企业得以回收资金,进行再生产。 4) 企业回收物流。 指处理废旧物品的物流活动。 5) 废弃物物流。 生产和流通系统中所产生的无用的废弃物 [2]。 生产企业内部物流概述 在生产企业中 , 物流是指工厂从只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原材料进厂包括原料、半成品、协作件及燃料等 , 经储存、加工、装配、包装 , 直至成品出厂这 一全过程的物料在仓库与车间之间、车间之间、工序之间每个环节的流转、移动和储存含停滞、等待及与之有关的咨询管理活动 , 它贯穿了整个生产过程的始终 , 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 又称为工厂物流或厂内物流。 生产企业物流可分为原材料及设备采购供应阶段即采购物流、生产阶段、销售配送阶段即销售物流 , 这三个阶段便产生了生产企业纵向上的三段物流形式。 生产企业物流合理化就是要把“已经存在的”物流系统改造成“优化的”物流系统,在生产企业内部按照生产总体系统的总功能去协调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探讨 3 三阶段中各个子系统的具体运作,不断减少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瓶颈 现象,追求厂内物流的均衡化,从而使个子系统在发挥其特定功能的基础上保持一致,形成系统的总共能,实现物料的合理化、有效化流动。 企业生产物流 企业生产物流,是企业物流的核心部分。 主要包括专业工厂或车间的半成品或成品流转的微观物流 ; 各专业工厂或车间之间以及它们与总厂之间半成品或成品的流转。 转换的起始阶段为原燃料、配件、设备的投入 ; 终止阶段为成品从库中配送。 所以生产物流是一个与周边环境密切相关的开放式系统。 我国生产企业内部物流现状 1)企业物流短期行为 企业物流短期行为 , 管理滞后 , 导致物流管理作用弱化。 企业 片面追求产值、规模 , 而忽略物流要素成本管理在生产企业综合经济效益体系中的比例关系。 因此 , 构成产品成本约占左右的物耗成本居高不下。 2)物流管理混乱 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 企业物流指令、计划、审批等手续不严不实 , 物流现场管理混乱。 3)缺乏科学物流管理,思想行为守旧 传统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因技术更新快、市场需求变化大等客观、变动因素的需要。 4)物流人才匮乏 业务人员专业素质道德意识及思想意识较差 , 表现为内部管理及外部商务活动中的脆弱无力 , 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2 丰田企业内部 物流 与国内大部分生产企业物流相比,丰田企业内部物流的优点就更加显现出来了。 我们可以从丰田企业历史和文化及生产模式说起。 丰田企业介绍 丰田公司历史及成绩 1937 年,丰田喜一郎 (SakiehiToyoda)在日本一个寂寂无名的小镇创立了丰田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探讨 4 公司, 70 年后,丰田己成长为世界最著名和成功的汽车企业之一。 2020 年丰田国内市场占有率为 40%,美国市场占有率为 12%,欧洲市场占有率为 6%。 在 2020 至 2020财年,丰田盈利 1370 亿美元。 而其竞争对手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 2020 年却分别亏损。 若按 2020年 5月 10 日 市值计算, 丰田市值为 亿美元,是号称“底特律”三巨头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市值之和的 倍多。 在《财富》杂志“全球最受尊敬的企业”排行榜中, 20 20 2020 连续三年排名第二,而在汽车行业内则排名第一。 丰田文化 丰田文化的精髓在于将员工、顾客、供应商等视为利益共同体,将“尊重人、持续改善”等价值观和信念通过具体的 TPS 等制度融入每一个丰田人的思维和日常行为。 其对培训中心文化建设有五个方面的启示 :永远追求高质量的精神是培训中心文化的核心和目标 ; 重视和培养 “持续改善”的理念和行为方式 ; 营造“尊重人性”的文化氛围 ; 文化建设要注入领导力 ; 推进文化建设和传承,重塑员工心智模式。 丰田精益生产方式 个性化的供件方式 在丰田的生产车间,零部件并不是都按照同一方式送到生产线上的,根据零件的特点和生产工序的要求,零部件可以通过后补充、顺引和顺建三种方式被搬运到生产线。 ①后补充方式。 后补充方式是指零部件被送到生产车间后,经过进度吸收列、PC 置场等中间库存过程最后被送到线侧的生产方式。 后补充的生产方式是丰田公司最常用的物流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保证不同供应商的上千种零部件能够在 需要的时间有序的供应到相应的生产线上,并且使中间库存降到最低。 ②顺引方式。 顺引方式是指零部件被运到丰田后不经过任何中间库存,直接送到线侧的物流运输方式。 按顺引方式纳入的零部件大都体积较大,比如发动机、座椅、轮胎等。 用顺引方式纳入可以减少在库场地、提高组装效率,但它对 JIT 的要求较高,需要少量多频次的运输。 实施顺引方式的零部件厂商大都距离丰田的工厂特别近,以减少运输途中发生的意外。 ③顺建方式。 由于丰田的生产线是混流生产,相邻的车型、配置、颜色都各不相同,所以对于型号不同的较大零部件用顺引的方法显然无法满足 生产线的需要。 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探讨 5 因此,针对这样一部分的零部件,丰田在车间内专门设置了顺建品置场。 供应商将部件送到顺建品置场,由丰田的管理人员根据生产计划将不同型号的部件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指示向线上搬运。 顺建方式综合了后补充方式和顺引方式的特点,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生产。 进度吸收列与 ABC 分区法比较分析 进度吸收列作为汽车制造企业生产车间的临时库存区域,其性质等同于超市的物流配送中心,下面把进度吸收列和配送中心常用的 ABC 分区法做一个比较。 比较项目 进度吸收列 ABC 分区法 需求信息 明确 部分明确 计划性 强 弱 占地面积 小 大 进、出货批量 小,混载 大,不混载 库存物品种类 多 多 搬运路线、次数 路线固定,次数少 路线不固定,次数多 库存管理(盘点、出入库等) 容易 较困难 库管和操作人员数 少 多 周转速度 快, 1 天 /次 快慢不等,平均 10 天以上每次 是否需要拣货区 需要( PC 场),小 需要,大 是否可以先入先出 严格地先进先出 实施困难 供应链配合要求 很高 低 表 21 进度吸收列与 ABC 分区法的比较 由比较可以看出,进度吸收列的库存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库存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 周转速度、提高管理效率,优点十分明显。 不过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进度吸收列对各方面的要求却是十分苛刻。 比如进度吸收列需要明确的需求信息,计划性较强,需要供货商和需求者的积极配合,流动性平稳。 同时也需要敏捷的信息系统,电子看板辅助管理等等。 可以说进度吸收列是 JIT 生产系统下的产物,如果没有达到 JIT 的要求就贸然引入该管理方法的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