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云南省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试行内容摘要:

..... 7 下列附件可根据 需要列为规划设计报告的附件: ....................................... 7 附录 A ............................................................................... 9 附录 B .............................................................................. 24 附录 C .............................................................................. 27 附录 D .............................................................................. 32 土地 整治 项目 规划设计报告 编制规程 条文说明 ........................................ 32 III 前 言 为 加强对 云南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规范土地整治项目 规划设计报告 的编制,特制定云南省土地整治 项目 规划 设计报告编制 规程(试行)。 本 规程 的附录 A~附录 D为规范性附录。 本 规程 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规划整理中心提出。 本 规程 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 本 规程 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规划整理中心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 规程 起草单位: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规划整理中心。 本 规程 主要起草人:„„、„„。 1 土地 整治 项目 规划 设计报告 编制规程 1 范围 本 规程 规定了 云南省 土地 整治 项目 规划 设计报告 编制的原则、工作内容、工作深度和报告编写要求。 本 规程 适用于 云南省 土地 整治 项目 规划设计报告 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4- 2020; 《云南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细则(农村部分)》; 《云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2020年修订稿);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 TD/T1011202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T1012- 2020;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TD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行业标准(试行); 《量和单位》 GB3100~ 31021993; 《农用地分等规程》 TD/T1004 2020; 《 农用地定级规程》 TD/T1005202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财建 [2020]169号 ); 《云南省土地 整治 项目制图 标准》 (试用)。 3 总则 土地 整治 项目 规划设计报告 应按照本 规程 规定的原则、工作内容、工作深度和报告编写要求进行编制。 编制 规划 设计报告时,应 进行 实地踏勘、调查 、勘测、研究,取得可靠的基本资料。 设计应 遵循结合实际、 安全可靠 、 技术先进 、 节约投资 的原则。 规划设计报告 应有分析 、 有论证 、 有必要的方案比较,并有明确的结论和意见,文字简明扼要,图纸完整清晰。 本 规程 所规定的 规划 设计报告 应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 ,结合工程设计要求 编制。 其主要内容和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复核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b) 复核 建设规模、新增耕地面积等基本指标。 c) 确定项目区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d) 查明 、分析 建筑物工程地质 背景 、 项目 区水文地质 背景 及土壤特性,提出相应的评价和结论。 e) 复核 项目建设 标准 , 确 定项目规划方案 和 具体建设内容。 f) 确定各单项工程的技术参数 和 结构尺寸。 g) 拟 定 土地 权属调整 的基本原则。 2 h) 拟 定主体工程的 关键 施工 工艺 、工序要求 , 说明 特殊 施工措施 工程 , 确定控制性工期和进度安排。 i) 计算 工程量,编制项目投资预算。 j) 进行 社会 效益 、生态 效益、 经济效益 和耕地质量分析。 规划设计报告 按本 规程 第 4章至第 14章内容编制,将“综合说明”列为第 1章,依次编排 ,按附录 B要求 编制 装订。 4 综合说明 可 行性研究报告 批复 及调整 情况 简述主管部门对项目 可 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说明批复 项目 的 名称、 建设规模、新增耕地面积、 新增耕地率、 投资估算及建设期 ,简述规划设计 阶段 与可 行性研究 阶段对比的 调整情况。 项目概述 简述 项目建设规模 、 项目性质 、 项目类型、 项目建设地点 、 项目区的 地貌类型 、 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 、 新增耕地面积 和 新增耕地 率。 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 说明项目 主要建设内容 和建设 期,简述项目投资预算 、单位投资及 资金筹措。 5 项目概况 县 (市、区 )简况 简述 项目 所在 县 (市、区 )的地理位置 、 自然条件 、 社会经济情况 和 土地利用状况。 地理位置 说明项目区所在位置、经纬度坐标及四至范围 , 并附项目区边界主要界址点坐标 (附表 )。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说明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和高程。 地形复杂的项目区 应分区域说明 地形变 化情况。 气候 说明项目区 气侯 主要特征。 包括项目所在地区 降雨特征 、日照、 大于 10摄氏度活动 积温、无霜期等情况。 土壤 说明 项目区 土壤的 类型、 类别、 分布、组成 和 理化 性状。 植被 说明项目区植被类型和分布情况。 水文与水文地质 说明 项目所在地区水系、径流、洪水、泥沙、水位、水质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 , 分析与工程有关各项主要特征。 说明 项目区地下水 赋存 状况。 工程地质 复核 拟建 引水建筑物和交叉建筑物场址、输(排)水工程和田间道路沿线的地层岩 性、地质构造、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评价地基、边坡和围岩的稳定性,论述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粉细砂、淤泥、软土、分散性土等的分布和性质, 初步 提出基础处理措施。 上述 工程地质条件对项目建设不产生不利 影响时,可简略描述;但项目区 局部 存在 不良地质现象,应附必要的地质调查报告。 3 天然建筑材料 复核 与项目工程建设相关的 天然建筑材料的分布、质量。 在天然建筑材料缺乏的地区 应 分析供应和 运输条件。 自然灾害 说明项目区 发生 的 洪涝、滑坡、泥石流等 主要自然灾害 情况,分析这些自然灾害对 项目 的影响。 说明项目所 涉及 乡 (镇)、村 委会 的社会经济 发展 状况 ,说明 机械化程度、种植结构等 农业生产状况。 按附表 ,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对项目建设标准的影响。 土地利用现状 土地 权属 描述 项目区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承包权等权属状况。 土地利用结构 描述 项目区各类土地面积, 按附表。 土地利用程度 说明项目区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耕地复种率 等, 说明项目区 土地利用经济效果。 6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基础设施条件 道路 交通 设施 说明 项目区对外的交通状况 及 项目区内部道路 等级 、 分布 和 质量 状况 ; 分析现状设施对工程规划的影响和要求。 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 说明 灌溉、排水骨干设施 质量 和 运行状况 ; 分析现状设施对工程规划的影响和要求。 田间灌排设施 状况 说明 田间灌排设施等级、质量状况 和 运行状况 ; 分析 现状 设施 对 工程规划 的影响和要求。 电力设施 说明 项目区内输配电线路的 状况 , 分析 现状设施对工程 规划 的 影响和 要求。 农田保护 设施 说明 项目区防洪 和 水土保持等农田 保护 设施 状况 , 分析 现状设施对工程 规划 的 影响和 要求。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结合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等,分析土地利用 主要限制因素 ,明确改善措施。 水 资源分析 供水量分析 说明 可 以利用的灌溉水源 , 确定灌溉范围,选定灌溉方式。 说明 工程可供水量及其时间分布。 需水量预测 根据地区 用水定额 和 供水 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灌溉面积, 确 定农林牧业生产结构、作物组成、轮作制度和耕地复种 指数。 确定灌溉保证率, 制定 灌溉制度, 选定灌溉水利用系数, 说明 灌溉需水量。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分区 进行平衡分析,提出年用水总量和年内分配 情况 ;项目 供需 水不能实现 平 衡时,提出解决 途径和措施。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分析新增耕地来源,计算 新增耕地 数量。 4 公众参与 分析 说明设计 阶段公众 对项目的意愿, 参与的形式、 内容 和结果。 7 工程规划 规划设计依据 概述工程规划设计依据的法律法规 、 相关政策 、 相关规划 、 技术标准 和 相关基础资料。 规划目标 根据项目特点,说明 项目规划 具体 量化 目标。 建设 标准 依据 云南省《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及相关建设工程标准 , 说明 土地平整 、 农田水利 、田间 道 路、农田 防护 等各项工程的 建设 要求。 规划 方案 方案比选 a) 已批复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应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规划方案进行对比说明。 b)直接进行规划设计的项目或可行性研究与规划设计同步进行的项目,参照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中相关比选要求进行方案比选并分析论证项目的合法性、合规性。 c)规划设计阶段的方案 比 选还应包括,工程构(建)筑物的工程安全性、施工可行性、经济性 ,鼓励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应用。 土地利用布局 结合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成果,确定 规划后的土地利用方向、地类、面积和位置。 按附表 编制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分析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 工程 平面 布局 结合可行性研究 成果 及最新资料 , 对 各 工程 的 地形、地质、布置、工程量、施工、投资、运行等条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 完善 工程平面布置。 工程平面布置 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 a) 说明 需要进行 土地平整的区域, 确定田块的形状、 规格和 方向 ,说明土壤改良措施。 b) 说明 各 水源工程的 控制范围和 面积。 c) 说明输配水系统的总体布置 和 各级渠道的典型控制面积和间距。 d) 说明田间灌溉 工程 形式和 布置。 e) 说明排水系统的总体布置 及 与 承泄区 的衔接 情况。 f) 确定渠系建筑物的位置、类型。 g) 确定 输配电 接线方式及地点。 h) 说明项目区骨干道路与项目区外道路衔接情况, 确定项目区内道路系统布置 和 各级道路配置关系。 i) 确定 农田 防护 工程 的 类型及布置。 j)说明村庄整治规划,确定纳入本项目投资范围的工程内容。 8 工程设计 土地平整 田块布置 根据项目区的地形条件,结合灌溉排水系统布置、道路系统布置 、农田防护设施布置 及 农作物种植要求,确定田块的 数量、 规格、方向。 土地平整分区 5 根据作物种植要求及其他用地要求,确定进行土地平整的区域,并根 据 地形条件和用地类型进行分区,提出 分区 土地平整措施 ,设计坎高和田面坡度 及表土剥离厚度 等。 土方计算 确定土地平整技术指标,确定 计算单元,选取计算方法和相关参数,分区计算项目区土地平整工程量, 按附表。 如需要 进行 土方调配,应说明土方调配步骤、方法, 应 绘制土方调配图。 农田水利 水源工程 论述各水源工程、引水首部的组成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布置。 泵站、机井等水源工程还应选定水力机械型式、型号、水泵台数及单机配套功率、机组 等 主要参数。 说明水源工程、引水首部的流量、水位、冲刷、淤积等水力计算条件和方法,提出计算成果。 说明各灌溉水源工程的结构型式,确定水源工程的控制高程、主要技术参数,进行结构设计,提出基础处理措施,统计分项工程量。 灌溉渠道 说明渠道流量计算条件和方法,根据渠道 控制面积及灌溉方式,计算渠道设计流量,拟定渠道断面参数 , 说明渠道水力计算条件和方法,提出水力计算成果,进行断面设计,进行防渗衬砌设计,提出基础处理措施,统计分项工程量 (按附表 )。 灌溉管道 计算灌溉管道设计流量,确定管道管径,计算管道压力。 选择管道材料及耐压等级,统计管道系统分项工程量 (按附表 )。 排水沟道 说明排水系统流量计算条件和方法,计算排水沟设计流量,拟定排水沟断面参数,说明排水沟水力计算条件和方法,提出水力计算成果,进行断面设计,提出基础处理措施,统计分项工程量 (按附表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