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黑色幽默”和第二十二条军规内容摘要:

们总是叫小孩看其 中的“形象”如猫呀、狗呀、摇篮等等,使孩子们对此深信不疑。 然而,真正的事实是,这个游戏除了一根绳子之外一无所有。 作者把人类社会看成是一场荒诞的游戏而且还十分乏味。 而对于这样一个疯狂而荒诞的世界,人类究竟应该怎样去面对它,使之变得具有价值,这正是“黑色幽默”作家们竭力要探索时问题。 3.“反英雄”人物与“反小说”的形式 “黑色幽默”作家笔下的主人公,常常是一些行为乖僻,思想古怪的猥琐人物。 传统文学作品中性格前后一致,形象高大,具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和巨大才干的英雄被一些言行可笑卑下的“反英雄”所取代。 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冯纳古特的《第五号屠场》以及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的故事背景,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但三部小说中的主人公都不是在战场上建立奇功的英雄,有的甚至还是千方百计逃避战争的怕死鬼,或者疯疯傻傻的精神病患者。 他们是一些被生活扭曲得变态的人物,身上有的只是在现代社会中饱受创伤的心灵。 但是,作者真正的意图是通过这些表面上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与人物,让人们意识到世界的荒谬,现实的黑暗。 而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之下,也即在颠倒了的社会中,“反英雄”却显出了真实、可爱的一面。 而那些热衷于大发战争财、国难 财的所谓“英雄”们才成了官僚体制自私、贪婪、残暴、蛮横与无耻的象征。 与小说内容相适应,“黑色幽默”文学在艺术结构上也有了较大的突破。 这些作品往往没有首尾相接的情节结构,时空上有明显的随意性、跳跃性,结构也显得松散。 有的小说倘若被抽掉几个章节,对整体来说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作者把现实社会看成是非理性、无逻辑的一团糟;是一片喧闹、疯狂与杂乱的大凑合,荒诞乃是它最根本的属性,故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编排各种情节。 冯纳古特常常会突发奇想,在故事的时间与空间背景上大幅度地自由迁徙。 《第五号屠场》中毕利上天入地,一 会在现实中,一会又在梦 境里,他在地球与太空中的“ 541行星间来来往往,站在宇宙的高度观察人间的纷争。 这种“时间旅行法”显然有助于作家最大程度地摆脱故事情节本身的羁绊,达到经济而有效地表达主题的要求。 毕利就寝时是一个衰老的鳏夫,醒来时已回到举行婚礼的美妙一刻。 他从 1955 年的门进去,却从 1941 年的门出来。 再次折返后,却发现自己在 1963 年。 同样,《烟草经纪人》库克是一个 20 世纪中叶具有现代意识的人物,但他却经历了一场 17 世纪的生活故事。 而 《挑绷子》 中一个自称为“非常坏的科学家’柯尼斯瓦德博士因自己的发明使 不计其数的平民百姓在战争中罹难,因此他准备为人类贡献一切以减轻内心的重负,而据作者测算,他从现在起,每天救人性命,估计到 3010 年方能抵消自己的罪孽。 “黑色幽默”作家在艺术形式方面的革新使作品主题意义得以最大程度的表达与深化。 冯纳古特的作品改变了人们以往对“科幻小说”的传统看法。 在荒诞不经与嬉笑怒骂的表层之下,“黑色幽默”小说以它独特的表现手法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巨大的艺术魅力。 三、“黑色幽默”文学的基本评价 “黑色幽默”文学作为 20 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风行一时的主要文学流派,无论其思想意义与 艺术特征等都已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西方现代派文学中重要的一脉。 它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西方文学特别是传统的幽默文化与存在主义思潮的美国社会背景下的结合体。 这一派作家大都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用嘲讽侃的方式来表现现实世界对人的压迫,状写现代人在疯狂世界中的境遇问题。 其实,与其说“黑色幽默”作家是一些笑嘻嘻的幽默家还不如说他们都是些忧心忡忡的预言家和头脑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他们那种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故事内容以及看似奇特杂乱的作品形式并未遮没作品真正深刻的主题,相反,这些小说在抨击嘲弄黑暗的现实和揭示危机 方面兴会淋漓,耐人寻味。 作为当代美国文坛上一个独具慧眼的一个作家群,“黑色幽默”作家以其敏锐的目光审视着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除了带来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繁荣之外,也逐渐暴露诸多国内的矛盾。 自 1947年的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问世以来,美国开始正式步入了冷战的时代。 随之而来的东西方对抗以及国内民族、民权运动的高涨使人们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以及对人类本身都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一系列问题如战争、宗教、科学技术的畸形发展、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境遇、家庭解体、人类前途、道德与价值取向的 改变,两代人的隔阂乃至灵魂的探索、自我找寻、变态心理„„等等,都成了“黑色幽默”作家深入探讨的主题。 虽然这些作家认为现实太丑恶,对美国的前景抱着一种无可奈何的绝望态度,只能用嬉笑怒骂的手法来加以揭露和嘲笑,以带刺的笑声来减轻人们的痛苦感,但毕竟这些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触及了许多严肃而又重大的社会问题,对帮助人们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谬与疯狂,争取合理的社会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也是“黑色幽默”文学对整个文化事业的重大贡献之处。 另一方面, “黑色幽默”文学在艺术形式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它是一种新的美学形 式,我们可以把它列入喜剧的范畴。 但是,它与传统的喜剧有着较大的区别,因为它同时又含有悲剧的性质。 它既能使读者深刻地认识现实的丑恶与荒谬,又能引出你的笑声,使你的绝望与痛苦得到某种程度的宣泄。 也因此,我们在读完那些故作夸张或荒诞不经的故事后,往往能体味出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的最终旨归是在现实社会之中。 从这个角度看,“黑色幽默”可以称之为当代西方文学中一面光怪陆离的哈哈镜或一部晦涩离奇的启示录。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黑色幽默”文学的作家们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类命运的观照与表现,均不是站在科学的立场上进行的 ,因而,作品对人类的前途和社会的发展充满了悲观绝望的情怀,从而得出了极其悲观的结论;同样,这些作家们将 20 世纪西方社会的危机看成是整个人类的危机,妄图以此作为 20 世纪整个人类命运的写照,这是不可取的。 第二节 海勒和《第二十二条军规》 一、生平与创作 约瑟夫 海勒 1923 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康尼岛,是当代美国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海勒祖上原居俄国,后来为了躲避沙皇政府的迫害,举家迁到纽约布鲁克林康尼岛的犹太区。 海勒四岁时,父亲死于手术事故。 他家境清寒,全靠勤劳的母亲和姐姐拉扯长大。 为经 济所迫,海勒中学毕业后当了一名邮差。 自 10 岁至 19岁,他参加了一个叫“互忠社”的邻居俱乐部,成为其中年龄最小的一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暴发后, 18 岁的海勒应征入伍,被编入美国空军第十二飞机中队任投弹手,该中队的基地是地中梅的科西嘉岛。 参战期间,他执行轰炸任务 37 次,战后退役时已获得了中尉军衔。 海勒在空军中的生活经历为他以后创作《第二十二条军规》提供了生活素材。 另 — 方面,作为“互忠社”的一员,他深受这个称为“康尼岛文艺复兴”组织的影响。 其作品中蕴含的荒诞感和反讽式的语汇都受惠于早期他在该俱乐部的生活和阅读经历。 海勒年青时,“互忠社”几乎取代了他父亲的地位。 该社的积极分子丹尼尔罗索福和后来成为作家的乔治曼德尔都曾像兄长一样照顾他,影响他。 海勒早在参军以前就打算将来靠卖文为生,但那时他仅仅发表了二篇短篇小说。 战后,海勒回到纽约,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在文学创作上既乏基础,也无幸运。 一些杂志的编辑毫不犹豫地退还了他的稿子。 原先想像欧文肖一样成为一个大作家的美梦破灭了,他感沮丧不已。 在此时期,他曾与罗索福合作写出了一个相当有趣的剧本,但终因不适宜搬上舞台而告失败。 不久,海勒根据美国军人教育法的政策进入纽约大学学习,成 为该校“联谊会”的成员并于 1948 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第二年,他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读硕士学位,在此期间他获得了富布赖特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进修英国文学。 1950 年回国后,他先后在宾西法尼亚州立学院执教英语,不到两年,转而服务于《时代》周刊,晚上则开始了他的写作计划。 1954 年他开始写《第二十二条军规》,每周五天,每晚写三页,从不辍止,一共花了七年时间才算完稿。 《第二十二条军规》于 1961 年出版时影响并不大,虽然其内容与形式得到诸多文学评论家的称赞,但小说的结构布局等也受到了非议。 随着越南战争的爆发,美 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这部小说才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虞、成了当时美国青年反战运动的精神食粮。 许多读者注意到,小说除了暴露战争的荒谬、残酷以及撕下所谓的“正义、真理、自由、博爱、荣誉、爱国”等口号的伪装之外,它更触及到西方社会中许多社会问题如专制集团的无耻、贪婪、自私、愚蠢以及个人在这个社会中的境遇等。 小说中那些看似荒谬的情节给读者以极大的震惊。 海勒运用“黑色幽默”的写作手法给人以哭笑不得的新感受。 于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声誉鹊起,短短几年中售出上千万本。 海勒的第二部小说《出了毛病》出版于 1974 年,写作 时间长达 13 年之久。 它反映了当代社会中人们忐忑不安的感受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主人公斯洛克姆是一个中年知识分子,因工作出色、踏实能干而得到上司的青睐,职务不断提升,过着富裕的中产阶级生活。 然而,斯洛克姆对生活却另有一番感受,他时时刻刻有一种忧郁感,对周用的一切疑神疑鬼,总是怀疑什么地方“出了毛病”。 他害怕关着的门,想象里面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但又害怕打开的门,因为怕里面的“罪恶”一览无余。 他周围的人被他搅得难以安宁,妻子与女儿首当其冲,长期的折磨与迫害终于使她们变为歇斯底里而真的“出了毛病”。 他公司里的同事也相互提防,各怀鬼胎,形如陌人。 小说通过人物的心理刻画和他们的举止行为,非常有力地表现出美国社会中一些令人惴惴不安的思想危机,反映了中产阶级沮丧、没落、被扭曲了的精神状态。 海勒把斯洛克姆看成是“ 20 年后的尤索林”的形象,形象地道出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海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