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让猴子跳回背上以幽默与透彻的方式,检验出一般的管理错误,以及内容摘要:
猴子。 这实在是荒谬之至 ! 整个组织已经搞得上下颠倒,内外不分,混乱无比,与当初公布的公司组织图所计划的运营方式南辕北辙。 根据目前的情形,总裁应加入工会,而按时计酬的员工则应该进入董事会。 如果让股东知道这种情形,他们一定会在年度股东大会里大闹说:“这根本不是你们当初对我们解释的情形。 ” 这种交换猴子的状况不断在职位界限上蠢蠢欲动,完全违背流程图的宗旨。 试想一下这种情形:一个人 (总裁 )怎么可以有 5 000 位 顶头上司,而且帮每个人做事 ? 所以,我们必须搞清楚,在进行下一个步骤时,谁该扮演员工的角色,谁扮演上级的角色,并且要严守个人的职责界限。 情境二 给我一份会议记录 与员工麦克的工作会议结束时,我给他的临别赠言是:“好,给我一份会议记录。 ” 请注意,猴子现在跑到部属的背上, 因为下一个步骤是他要做的,这确实是一大改进,但还是要小心那只猴子。 麦克尽责地写了份会议记录,并且发了电子邮件给我。 我很快在电子邮件信箱中看到这份报告。 现在,谁要采取行动 ?我。 如果我不立刻采取行动,很快便会收到他的追踪通知 (另一种监督形 式 )。 挫折部属 当麦克死命想知道我对他的会议记录有何反应时,我则采取逃避策略。 他现在替我取了个外号,并且四下传播:“石沉大海者。 ”接着,他还会不时添油加醋说:“他从不看信的吗 ?至少应该礼貌性地回复一下。 他说他想知道我的想法 !现在,我有一缸子赚钱的计划案在等。 除非他给我一些指示, 否则我就无法进行 !” 我拖得愈久,麦克就愈沮丧,仿佛他只能在原地打转,而当部属占用的时间已经堆积如山时,我的罪恶感也更加深重。 我的逃避计划失败后,麦克终于前来找我,我发现他提出问题的技巧更加高明了。 他坐在我的办公桌前说:“安肯 ,我们应该做个决定,不要再浪费时间,我们现在已经有九个燃眉之急的项目待解决。 没有你的首肯,我一个计划也动不了。 你什么时候会做决定呢 ?”我不应该问他:“你说的九个项目到底是哪些 ?”他知道 —— 就是编号 1 1 24 云云。 我甚至不知遭他已经编好号码。 我一个礼拜以前拿到的会议记录都还没看完,更不用提以后接踵而至的报告。 这可不是我自找麻烦,既然我是个不太专业的管理者,我想我有义务看看,而这也是我的进度会落后的原因。 麦克当然不是会玩这种游戏的惟一人选。 工作时,我们许多的部属都会发出很多讯息与报告 (通过电子邮 件,语音信箱或是影印等 ),让当管理者的我们枚时间追着跑。 这不免让人想起往昔的美好时光,那种有人伸出援手的日子 !你现在被缠住了,你的背上有许多猴子和大猩猩。 你把它们放进公事包,往返于办公室与家里,期待有朝一日这些事情能够迎刃而解。 情境三 让我知道可以帮上什么忙 我们再一次假设,现在我和另一位同事瓦莱丽开会,我答应我会对她拟定的那份公关提案尽可能给于所需的支援。 我给她的临别赠言是:让我知道,我可以帮上什么忙。 ’ 又来了,猴子原本在她的背上,究竟会在她背上待多久呢 ?瓦莱丽知道她无法知道,除非她的提案获得我 的同意。 根据她的经验,她也了解好的提案可能躺在我的公事包里好几个星期,等待我再度看到这份提案。 谁背上有这只猴子 ?谁在督导谁 ?原地打转和遭遇瓶颈的情节又再度出现。 第 3 章 猴子智慧 管理者会累积无数的猴子等待照顾 —— 在原本就忙碌异常的上班时间,其原因出在他们一开始就不明了猴子是如何往上爬到他们的背上。 所以,让我们为你抽丝剥茧,分析出猴子如何向上攀爬,从何处开始往上爬,以及会有哪些副作用。 猴子鱼叉 你抓猴子时,会用哪些工具 ?每个人都有他们独到的猴子鱼又。 这些东西的形状、尺寸不一。 许多管理者喜欢带着眩目的电 子秘书到处跑,有些人偏好电子记事簿,有些人用笔记本型电脑 —— 任何可以装载记忆的东西,打开这些记事簿,你就会看到写着“待办事项”的几页笔记。 这些事项由谁分派 ?你自己。 这也使得不同的时间与生活管理工具无异于猴子鱼叉。 埋伏地点 你会在什么地方找到猴子 ?某天你会从乔治那里捡到几只猴子,你也会从其他部属的身上抓到几只猴子,因为你是个无可救药、患有喜欢扛责任强迫症的人。 你不仅通过电话、电脑网络来抓猴子,在走廊上、在楼梯间、电梯里、停车场、排队买自助餐的队伍中、洗手间、工作车间,你也会捕捉猴子 —— 除了自己的办公室,你无 处不抓猴子。 你也把猴子留在那些地方,甚至对它们一无所知;你成打地将猴子聚集起来。 一天下来,你的桌上电脑或笔记本电脑里便会猴子成群。 往上爬的猴子让你凡事拖延 每当你稍微离席返回办公室时,你发现什么 ?你发现当你四处从部属身上抓猴子时,你的上司也没闲着。 你的上司正不断孕育猴子。 现在,他正准备生个双胞胎、三胞胎以及四胞胎的猴子。 所以,在你的公文夹、信箱或是电子邮件档案夹里,你会发现上司丢给你成群结队的猴子 —— 一堆“来办公室找我”“这是什么 ?”“请提交””继续”等留言。 现在,你有老板吩咐下来的工作要做,也有部属给 你的工作要做 —— 可是你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完成这两组任务。 试问这两组猴子中,须优先处理的是哪一组 ?姑且不论其中牵涉到哪些利益。 你的桌上可能摆着心上人的照片,你对地位商下也很敏感。 如果不去考虑其中所牵涉的利益,噼一组猴子必须优先处理 ?不用说,当然老板的猴子优先,其他的事情稍后再说。 无论老板的猴子有多么琐碎,它们还是先得到你的注意。 如果你还是大惑不解,不妨这么想:你对部属承诺的事情,若无法达成时,那就是“延迟”;如果老板希望你做的事情,你没有做到的话,那可不是“延迟” —— 情节会严重许多,那是不服从”。 如果你是 个事业心很强、小心谨慎的管理者,而且必须在“延迟”与“不服从”之间两者择其一,你会选择噼一项 ?你会选择“延迟”甚过“不服从”,这就是为什么往上攀升的猴子很容易被拖延。 你将如何摆脱延迟 ?很简单,抓起所有部属乐意交给你的猴子,如果你什么事情都没做的话,你的罪名是 “延迟”;接着,把它们交给你的部属。 如果他们不处理的话,就是“不服从”‘ 领导迷思 如果这就是专业管理者完成任务与让猴子不会饿死的方法,那么,为什么没有更多的管理者经常使用这个简单的管理准则,来处理部属的问题 ? 在现代的管理文献中,“不服从”这个字眼 很奇怪地在层级关系的管理中缺席了。 在以工时计酬的层级中,在军队中,我们会提到“不服从”,但在管理层次上,我们应该表现得很有礼貌。 我们是共事者,我们是同事,强调地位差异显得太没品味,行为理论学家不喜欢这一套。 但是你拒绝面对现实,你活该接受现实的惩罚。 “不服从”是管理与被管理者(上司与部属)关系里面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没有这套规则,你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依据。 两败俱伤 部属占用的时间是如何发展出来的 ?为什么猴子能不知不觉、隐而不见、无声无息地往上跳 ?为什么在管理者对它们一无所知时,便得到了这些猴子 ?原因就在猴 子开始往上爬时所用的方法。 你走在走廊上,乔治对你说:“嗨,老板。 我们出现了一些问题。 ”你知道问题就出在”我们”这两个字上。 乔治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用”我们”来开头,轻而易举地让你进入这种思考模式,认为这是大家共同的问题。 换言之,他安排猴子一开始就踩着你们两个人的背往上爬 —— 一只脚踩在你的背上,另一只脚则在他的背上。 乔治知道当大家把话讲完后,猴子只要抬起脚,乔治便能轻巧地闪开,让你独自喂养猴子。 这就是迅速灵巧转移责任的方法。 这也是“我们”做部属的人所做的事情,而这正是全球企业让“我们”弄得动弹不得的原因。 第 4 章 谁是猴子主人 有两种方法可让你避免去背负别人的猴子。 一种方式是训练猴子不要抬错脚,但更好的方法是,一开始便不要让它们把脚放在你的背上。 “我们”没有问题 假设你有四个部属向你负责。 这是一个很优秀的小团队,而你就是团队的“教练”、“领导人”与“导师”。 在你们五个人当中, 只有一个人有立场代表团队发言:“我们有问题。 ’这个人是谁 ?正是阁下 —— 你。 所以,当团队成员对你说:“老板,我们有问题。 ”此人犯了越俎代疱的错误。 你的部属没有立场替所有团队成员发言而说出:“我们有问题’这样的话。 还有,当你的部属有 问题找你时,他们大部分的目的不在于寻求解决方案,他们要的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 部属向管理者报告时,惟一的正确发言方式就是:“我有问题。 ”如果他说的是:“我们有问题。 ”那么,他就是越俎代庖。 何以见得 ?因为他们不能代替老板发言。 老板是团队之首,其他的人只是成员。 除非这句话由老板来说,否则这绝对不是“我们”的问题。 在老板说:“我们有问题”之前,问题都属于员工。 猴子的双脚都是稳稳地站在员工的背上,除非,猴子下定决心要跳到别人身上。 因此,当团队成员有问题来找你时,首先应该弄清的问题是:问题是什么。 以及谁有问题。 问 题属于谁。 如果他们认为问题是你的,那么谁要负举证责任。 你抑或他们。 举证责任永远由他们负责。 如果他们不能证明问题是你的,那么,问题又该归谁所有 ?他们。 这是你不必扛下问题的原因,因为问题不是你制造出来的。 不要让指派造成问题,不必凡事指派。 大多数管理者觉得分派任务很困难,何以如此 ?因为他们天天四处闲晃,无所亭事;接着,他们把工作程序颠倒过来,将一只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猴子从背上捉下来,放回原来主人的部,属背上时,其痛苦犹如撕下黏在毛茸茸腿上的胶布。 千万别试着去体验这种痛苦 !如果你没让猴子跳上来,你就不必把它捉回去。 我可以想像你现在脑海里正在想什么,而我也猜想得到明天一早会发生什么事情。 有些部属能轻易地把你骗倒,你知道这些人是谁。 你迫不及待,希望明天一早到办公室时,能给其中一个人机会,让他把猴子放到你背上,一如往常他们经常对你做的那样。 你在走廊上走着,遇见了戴维。 你正等着他上钩,因为他以前做过往上委派任务这档子事。 他对你说: “嗨 !老板。 我们有问题。 ” 你立刻打断他的话说:“戴维,你说什么。 ”他回答:“老板,我们有问题。 ” 你继续说:“戴维,我们从来没有过问题。 事实上,我们现在也没有问题;如果我过去曾经处理过,我们将 来再也不会有问题。 现在,倒不代表着现在没有问题,当然会有问题存在,否则你也不会提出来。 你所提的问题都很重要,我也希望你能继续这么做。 我很乐意花时间和你讨论这些问题。 ” “现在,我们就在走廊上讲清楚,现在要解决的第一项要务便是,找出问题属于谁 —— 你还是我。 如果是你的问题,我会尽力协助你解决。 如果问题属于我的话,我相信你也会竭尽所能帮助我。 但无论结果如何,下一个步骤还是你应该做的。 ” 现在,他开始纳闷,何必自讨没趣。 如果他事先知道你将会慷慨地让出自己的时间,不过下一个步骤是他自己要做的话,就可能会事先盘算无可 避免的下一步究竟要怎么做。 因此,他也不必多此一举,在走廊上把你拦下来。 他现在正在做那个步骤 —— 自由程度第三阶,除非另有指示, 为什么部属会向我们提出问题 ?因为一旦他们认为, 自己的上司容易上当 —— 是个解决问题的高手 —— 态度便会趋于让他自己选择”,于是撒手不管。 这并不表示这些员工很恶劣,但他们确实喜欢让上司去背他们的猴子。 专业的猴子管理者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将不断描述和乔治在走廊上所发生的情况。 这一次,我会表现出专业管理者的架式。 我们两人在走廊上相遇时,猴子试着从乔治背上跑掉。 但因为我自认是个专业管理 者,我会立刻把那只小猴子抓回它原来应该待的地方。 乔治和我在走廊上碰面了,他跟我说:”嗨 I 安肯,我们有问题。 ”我现在不要把“我们”变成一个议题;我待会儿再来处理这一点。 所以,我们就在走廊上花了 30 分钟讨论这个议题。 30 分钟之后,我说:“乔治,我不知道时间过得这么快,但我有事要办。 我们对这件事情只是略知一二罢了,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虑。 ”在 此情况下,“进一步考虑”这只猴子还很模糊、很不具体 ! “乔治,在公司里面,要对这件事情进一步考虑的人,我只能想出两个人 —— 你和我。 现在,既然我是上司,你就要负责把事情做进一步的 考虑。 因此,下午四点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提出可行的进一步想法,要仔细考虑我对提案的接受习惯。 ” 我把他放在哪一个自由范围里 ?第三级 —— 提出建议,根据和我谈话的内容提出行动方案。 现在猴子在哪里 ?在他的背上。 谁扮演员工的角色 ?他。 我扮演怎样的角色 ?上级指导的角色。 这就是为何下午两点钟左右,我会经过走廊 —— 现在有时间, 因为我不必背着部属的猴子 —— 探头进他的办公室说:“嗨 !乔治,你的猴子现在处理得如何 ?” 请记住:“事情进行得怎样 ?”这句话是为了弄清谁才是管理者,万一他忘记的话。 现在是下午四点半,如果他 没出现在我的办公室,我们称此情形为“不服从”;因为,要求部属提出一些成果,并非不合理。 如果他四点半来到我的办公室,却毫无想法,我们称此情况为“不服从”; 因为,要求他提出想法,并非不合理。 但如果在此阶段要求他有很好的想法,可能就不太合理。 他的桌上摆着心爱老婆和三个可爱小孩的照片,他甘冒不服从罪名的几率有多大 ?几乎是零。 但如果我告诉他:“让我再想一遍,之后我再告诉你怎么办。 ”我 —— 身为管理者 —— 能在下午四点半想出点子的几事有多大 ?几乎等于零。 所以,我们现在对这个游戏已经渐入佳境。 千万记住“猴子”的定义: 两人谈话结束时的下一个步骤。 所以,无论问题是什么,部属永远是承接下一个步骤的那一方。 这一点相当重要,原因有二:第一点,让部属自我规范说出:“我有问题。 ”你自然就具备分派任务的能力。 如果他们说:“我们有问题。 ”除非你先解除你所遇到的问题,把问题丢还给他们,否则你无法分派任务。 如果他们劈头便说:“我有问题。 ”分派任务变得更简单。 顺其自然,保持现状即可。 第 5 章。“0让猴子跳回背上以幽默与透彻的方式,检验出一般的管理错误,以及
相关推荐
......................................................................................................... 37 ..........................................................................................
生,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保持一颗童心,这样才会激发灵感,想出更多的点子来丰富课堂教学。 二、儿歌教授法 说唱能力是儿童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分级目标中对小学生说小诗、唱歌谣的数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将诗歌引入小学英语课堂,不仅便教利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开启心智,发展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
┌──────────┬──────────────┬────────────┐ │ │ 产气率( m^3/t)(干基) │ │ │ 原料 ├───────┬──────┤ 灰分含量( %) │ │ │ 水煤气 │ 发生炉煤气 │ │ ├──────────┼───────┼──────┼────────────┤ │ 无烟煤 │ 1500~ 1700 │ 3000~ 3400 │ 15~ 25
、丙酮(异丙苯法) 5. 7. 1 催化剂三氯化铝的储存、络合物的配制和加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5. 7. 1. 1 三氯化铝络合物的配制室宜有机械通风,地面应作防腐蚀处理; 5. 7. 1. 2 三氯化铝加料应采取密闭方式,加料场所宜有机械通风,楼面应作防腐蚀处理,并设围堰,可用水冲洗。 5. 7. 2 烃化反应系统应有报警和自动停车以及紧急停车措施。 5. 7. 3
珍惜最初的 6 秒钟 年轻人经常说的 ,**某和 **某是一见钟情之类的话 ,所谓的一见钟情 ,就是两人初次见面,在大概 6 秒钟内就能对比做出评价。 这种印象主要来自于人的眼睛,而无需通过语言。 在此意义上说,你有 6 秒钟的时间来给顾客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所以,你要格外珍惜这最初的 6 秒钟。 在这 6 秒钟里,请你学会用眼睛说话。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这是再恰当不过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