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达煤矿生产勘探报告初设说明书内容摘要:
围为 ~ MJ/kg,平均为 MJ/kg。 原煤发热量( Q, ar)的变化范围为 ~ MJ/kg,平均为 MJ/kg。 属中热值煤。 (三)全硫( St, d)含量 原煤全硫含量( St, d)变化范围为 %~ %,平均为 %,属中高硫煤。 浮煤全硫含量( St, d)变化范围为 %~ %,平均值为 %。 (四)元素分析 原煤的碳含量( Cdaf)为 %%,平均为 %;浮煤的碳含量( Cdaf)为 %%,平均为 %。 含量值变化小。 原煤的氢含量( Hdaf)为 %%,平均为 %;浮煤的氢含量( Hdaf)为 %%,平均为 %,含量值变化小。 原煤的氮含量( Ndaf)为 %%,平均为 %;浮煤的的氮含量( Ndaf)为 %%。 原煤的硫、氧含量( Sdaf+Odaf)为%%,平均为 %;浮煤的硫、氧含量( Sdaf+Odaf)为%%,平均为 %;原煤的硫、氧含量值变化相对较大,浮煤的硫、氧含量值变化小。 (五)有害元素分析 磷( P, d) 原煤磷( P, d)含量变化范围为 ~ %,平均 %,属低磷分煤。 浮煤磷( P, d)含量变化范围为 ~ %,平均%。 开远市腾达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 19 砷( As, d) : 原煤砷( As, d)含量变化范围为 59~ 105μ g/g,平均 82μ g/g。 属四级含砷煤。 浮煤砷( As, d)含量变化范围为 8~22μ g/g,平均 15μ g/g。 氟( F, d) : 原煤氟( F, d)含量变化范围为 180~ 215μ g/g,平均 g/g;浮煤氟( As, d)含量变化范围为 122~ 138μ g/g,平均 130μ g/g。 氯( Cl, d) : 原煤氯( Cl, d)含量变化范围为 ~ μ g/g,平均 g/g;浮煤氯( As, d)含量变化范围为 ~ g/g,平均 g/g。 属特低氯煤。 (六)稀散、放射性元素含量 锗( )含量:一般介于 12181。 g /g 之间,平均 /g。 镓( Ga,d)含量:一般介于 1118181。 g /g之间,平均 /g。 (七)煤灰成份 煤灰化学成份主要为 SiO2,一般占 %~ %,其次为 Al2O3和 Fe2O3分别占 %~ %和 %~ %, CaO 含量为 ~%; MgO 含量占 %~ %; SO3 含量占 %~ %; TiO2含量占 %~ %。 (八)视相对密度( ARD) M1煤层的视相对密度为 t/m3。 (九)煤的工艺性能 煤的热稳定性( TS+6) : 煤的热稳定性( TS+6)为 %%,平均为 %,属热稳定性中等的煤。 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 %) : 原煤对二氧化碳的反应性弱。 开远市腾达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 20 煤的灰熔融性 ( 1)煤的软化温度( ST) 原煤的软化温度( ST)为 1500℃ ,属高软化温度灰。 ( 2)煤的流动温度( FT) 原煤的流动 温度( FT)为 1500℃ ,属高流动温度灰。 可磨性( HGI) 煤层的可磨性( HGI)在 160167℃之间,属极易磨煤。 综上所述, M1 煤层为 特低全水份 、中高灰分、低挥发分、中等固定炭、中热值、中高硫分、特低磷分、四级含砷、热稳定性中等、高软化温度灰、高流动温度灰、 极易磨煤。 煤的工业牌号 依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GB575186), 按可采煤层煤质的各项平均值为划分依据,矿区可采煤层煤类(见表 551)。 根据煤质定煤类指标对照结果,区内煤层 M1牌号为无烟煤三号( WY03)。 M1煤层煤类标准值对照表 表 551 煤层编号 浮煤 Vdaf Hdaf 煤类 M1 WY03 ㈢ 煤的可选性及工业用途 通过对矿区 M1煤层煤质的综合研究,确定 M1煤层煤的牌号为无烟煤三号( WY03),煤质稳定, M1 煤层为 特低全水份 、中高灰分、低挥发分、中等固定炭、中热值、中高硫分、特低磷分、四级含砷、热稳定性中等、高软化温度灰、高流动温度灰、 极易磨煤。 开远市腾达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 21 表 531 腾达煤矿 M1煤层煤质综合统计表 来样编号 实验 室编 号 工 业 分 析 收到 基水分 全硫 各种形态硫 高位发热量 低位发热量 视相对 密度 可磨性 指数 Mad Ad Vdaf 焦渣 特征 FCad Mar St,d Sp,d Ss,d So,d Qgr,ad Q,ar (%) (%) (%) 1~ 8 (%) (%) (%) (%) (%) (%) MJ/Kg MJ/Kg ARD HGI M1 原煤 (2) (2) (2) 22 2(2) (2) (2) (2) (2) (2) (2) 160167 (2) 浮煤 (2) (2) (2) 22 2(2) (2) — (2) — — — (2) — — — 来样编号 实验 室编 号 热稳定性 粘结 指数 微量元素 有害元素 元素分析 TS+6 TS63 TS3 Ge,d Ga,d P,d As,d F,d Cl,d Cdaf Hdaf Ndaf Sdaf+Odaf (%) (%) (%) GR,I μ g/g μ g/g (%) μ g/g μ g/g (%) (%) (%) (%) (%) M1 原煤 (2) (2) (2) 12 (2) 1118 (2) (2) 59105 82(2) 180215 (2) (2) (2) (2) (2) (2) 浮煤 — — — 0 — — (2) 822 15(2) 122138 130(2) (2) (2) (2) (2) (2) 来样编号 实验 室编 号 碳酸盐 二氧化碳 灰熔融性温度 煤灰成分分析 CO2α f DT ST HT FT SiO2 Fe2O3 Al2O3 CaO MgO SO3 TiO2 (%) ℃ ℃ ℃ ℃ (%) (%) (%) (%) (%) (%) (%) M1 原煤 (2) 14401480 1460(2) 1500 1 1500 (2) (2) (2) (2) (2) (2) (2) 浮煤 - — — — — — — — — — — — 来样编号 实验 室编 号 煤对 CO2的反应性 (α %) 煤的分类 800 850 900 950 1000 1050 1100 类别 符号和数码 ℃ ℃ ℃ ℃ ℃ ℃ ℃ M1 原煤 (2) (2) (2) (2) (2) (2) (2) 无烟煤 三号 WY303 浮煤 - — — — — — — — — 开远市腾达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 22 矿区 M1 煤层原煤灰分及全硫含量较 高(灰分含量为 %~%,平均为 %,全硫含量为 %~ %,平均为 %),经洗选后,浮煤 灰分 为 %~ %,平均值为 % ;全硫含量为 %~ %。 此外,原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 ar)为 ~;灰熔融性( ST)一般为 1500℃。 通过综合分析,对照各种工业对用煤质量的要求,矿区 M1煤层煤质符合火力发电厂固态除渣煤粉锅炉用煤标准,可作为电厂用煤及其它动力用煤。 原煤经洗选后灰分及硫分将大幅度降低,煤质符合 合成氨用煤的要求,可作为生产合成氨的原料。 值得注意的是原煤砷含量较高,不宜直接作为食品加工燃料或烘烤食品用煤,必须进行有效的脱硫、除砷后才能使用。 第三节 开采技术条件 一、水文地质 ( 1)矿区地形地貌及地表水特征 矿区 山脉走向近似于北北东向,地势总体呈西北部、东南高,中部低, 地形坡度为 10176。 ~ 50176。 , 一般标高为 1920~ ,最高点海拔 ;最低点(最低侵蚀基准面)海拔。 区内冲沟发育,呈树枝状展布,冲沟河谷两岸高差为 30~ 80m,流距为 800~ 1600m。 总体上,矿区 属 构造剥蚀、侵蚀的低中山地貌 ,地形起伏变化大,有利于地表水、地下水的排泄,不利于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 区内地表水多为季节性山沟溪流, 具有暴雨骤涨,雨后骤降的特点。 较大的溪流为剥米溪流, 发源于碑格乡鲁姑母, 从南向北流经矿区,与倮波洞溪流汇合成倮波洞河后,潜入大平地暗河, 雨季偶测开远市腾达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 23 流量为 ;旱季偶测流量为。 区内各溪 流 最终汇入南盘江,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 ( 2)含水层与隔水层 矿 区内与矿井充水有关的含(隔)水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 ( P2β ) 裂隙含水层 为龙潭组含 煤地层的基底。 岩性 主要以灰绿色、深 灰绿色 块状、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为主, 局部夹紫红色凝灰岩、凝灰质玄武岩。 本次调查,腾达煤矿出露有 1 个泉点,出露于龙潭组与峨眉山玄武岩组的分界附近,流量为 ~。 本含水层在露头区风化裂隙发育,而深部裂隙相对不发育,一般浅部含水层富水性较深部稍强,从出露的泉点流量分析,含水层富水性较弱。 本含水层与开采的煤层之间有多层凝灰岩、泥岩隔水层相隔,一般对矿床充水无直接的影响。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 ( P2l) 裂隙含水层 由矿区西南往北东向延伸,岩性主要由浅灰白色~灰黑 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泥岩、铝土质泥岩及煤层组成,地层厚度 19m。 含水层倾向北西, 地层倾角 32~ 40176。 , 矿区地表无泉点出露。 本次调查,区内 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呈互层状产出。 据相邻矿区杨梅冲煤矿 1601 号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含水层钻孔单位降深涌水量为 178。 m,渗透系数。 腾达煤矿生产矿井巷道揭露,局部岩巷出现渗水、滴水现象,未见淋水地段,煤巷一般较为干燥,无渗水、滴水现象,矿坑水主要自大气降水通过采空区塌陷裂隙渗入矿坑。 本含水层主要在露头区通过风化 裂隙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开远市腾达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 24 受地形地貌、风化裂隙及含水层岩性的控制( 矿区地处低中山区,地形起伏变化大,不利于地下水补给; 含水层浅部风化裂隙虽发育,但其延伸深度有限,大气降水入渗量有限,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 含水层主要由泥岩、泥质砂岩等塑性岩组成,且泥岩、砂岩多呈互层状产出,不利于地下水储存),地下水补给条件差。 从钻孔抽水试验成果及矿井涌水情况分析,钻孔单位涌水量小于 L/,矿区巷道系统较为完善,但矿井涌水量较小,表明本含水层富水性弱。 本含水层是矿床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但由于富水性弱,对矿 床充水影响不大。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 ( P2c)溶蚀裂隙含水层 岩性主要由灰色、深灰色礈石灰岩、生物灰岩组成,夹深灰色的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地层厚度 14m。 含水层倾向北西, 倾角 32~ 40176。 ,矿区地表无泉点出露, 未见溶洞、岩溶洼地发育。 据腾达煤矿生产矿井巷道揭露,岩巷较不干燥,未见现渗水、滴水现象。 据相邻矿区杨梅冲煤矿 1601号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含水层钻孔单位降深涌水量为178。 m,渗透系数。 本含水层为主含煤段的上覆含水层,由于含水层厚度小,且夹于碎屑岩之中,岩溶不发育, 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含水层富水性弱。 本含水层是矿床的间接充水含水层,但由于富水性弱,对矿床充水影响不大。 下三叠统卡以头组( T1k)裂隙含水层 岩性主要由岩性主要由浅灰绿色、灰绿色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组成。 含水层厚约 15m, 倾向北西, 倾角 27~ 39176。 , 矿区地表无泉点出露。 据相邻矿区杨梅冲煤矿 1601 号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含水层。腾达煤矿生产勘探报告初设说明书
相关推荐
m层,输煤皮带机布置20m层,原煤仓设在20m层楼板下。 锅炉房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室内布置,底层设有一、二次风机,一次风机进口加装消声器,减温减压器、加药泵、磷酸盐溶解箱、取样冷却器等布置在锅炉房6m运转层,锅炉层屋项下弦设备单轨电动葫芦,运转层设吊物孔,供锅炉设备检修之用。 除尘采用二级除尘方式,陶瓷多管除尘器、脱硫除尘器室外布置在锅炉房后侧,引风机露天布置,在除尘器的左侧
2M 把 2 质检用 8 塞尺 150mm 把 4 质检用 9 角度靠尺 200 把 8 质检用 10 钢卷尺 2m、 3m、 5m、 把 3 质检用 11 接地电阻测试仪 MODEL4102 台 1 安装用 12 打压泵 台 2 管道打压用 舟曲县灾后重建项目峰迭新区 人民检察院检察办案用房及办公用房 施工组织设计 八 冶 建 设 有 限 公 司 15 13 百格网 200mm 把 4 质检用
合 IEC61215 标准; -填充系数高; -设计寿命 25 年以上; 19 -电池效率 15% -玻璃类型:淬火,低铁,专门用于太阳能板的钢化玻璃; -边框:表面经阳极处理的铝合金; -太阳能 板的封装应采用硅树脂密封; -沙尘暴对功率输出无影响; -太阳能电池板输出功率偏差在177。 3%以内; -太阳能板阵每串输入有一个旁路二极管; -旁路二极管额定值高于 400V;
必须采取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 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设置专职办案人员 24 小时值班,采取必要的防盗措施,在现场周边设立围护设施,非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食堂的卫生人员要到当地政府机关办理卫生许可证及相关的体检证件。 将职工宿舍(食堂)、文明卫生纳入项目部的管理制度。 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 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清理施工垃圾,使用封闭容器,袋装
护→出货→下循环。 作业形式 工作面割煤、运煤流水线作业,与运料、钉道平行作业。 2104 胶带顺槽施工作业规程 15 准备工作 (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实行井下现场交接班,根据各工种各岗位按时对应交接,以质量标准化标准为准则,对工作面工程质量、顶板情况、支护情况、设备运行情况、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详细检查,认真交接,做到责任明确,共同协商处理遗留问题,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 (
2 30KW 电机)配216。 800mm 胶质风筒对工作面进行通风; 二、局部通风设备选择计算 (一) 2BJK— № (配备 2 30KW 电机)配 216。 800mm 胶质风筒。 一)工作面所需风量的计算: 按每循环最高 工作人数计算: Q= 4N= 4 30= 120( m3/min)= ( m3/s) 14 按最多运行车辆计算 根据《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安全使用规范》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