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料,运至施工现场后绑扎成型。 (2)钢筋加工前,应将钢筋表面杂物清除干净。 (3)Ⅰ级钢筋末端需做 180176。 弯钩。 (4)箍筋弯钩角度为 135176。 ,弯钩平直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 10倍。 (5)根据钢筋使用部位、接头型式、接头比例合理配料。 钢筋连接: 钢筋连接分竖向和水平向钢筋接头。 底板钢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局部辅搭接焊;其他部位的钢筋连接均采用绑扎搭接连接; 楼板、墙板钢筋采用搭接接头。 暗柱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 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抽样、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成品保护,特别是负弯矩钢筋的保护,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搭接接头错开长度为钢筋直径的 40倍且≥ 500,绑扎接头搭接长度根据混凝土强度为钢筋直径的 41 倍,且两根接头端部错开 倍的搭接长度,且同一断面内钢筋接头数量不得多于 50%。 钢筋定位措施: 墙体钢筋定位: 1)竖直钢筋:竖直钢筋位置和保护层用水平钢筋梯子和夹在模板中的塑料垫块进行内挤外顶控制。 钢筋梯子上小横筋间距与竖直钢筋间距相同。 2)水平钢筋:水平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采用竖向钢筋梯子进行控制。 梯子间距为 800~ 1000mm,竖向钢筋梯子小横筋间距与水平筋间距相同,每个梯子在墙体高度范围内有三根小横筋比墙体宽小 2mm,端头刷防锈漆,竖向钢筋梯子用比墙体竖向钢筋高一级的钢筋制作,以代替竖向钢筋。 墙体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暗柱筋电渣焊 →修整预留搭接筋 → 绑扎、搭接 2- 4 根竖筋和梯子筋 → 画横筋分档标志 → 绑二根横筋 → 画竖筋分档标志 → 绑横、竖筋及拉结筋。 (2)各层墙钢筋绑扎前应在楼板上按施工图放出所有墙、暗柱的边线和控制线。 ( 3)根据所弹墙、暗柱的边线校正连接筋。 在墙两边立钢梯,在下部1 m处绑扎2根定位横筋,并在横筋上画好分档标志,然后绑扎墙筋。 绑扎时双排钢筋墙体水平筋应在外侧,竖向筋在内侧,并按要求设置拉结固定筋,呈梅花形布设,施工时一次成型,采用塑料垫块和附加钢筋梯形支撑品茗软件 轻松工作 的方法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和保护层厚度。 ( 4)墙体竖向分布筋应每隔一根接头错开,相邻接头间距不得小于 500mm。 ( 5)修整合模以后,对伸出的墙体钢筋进行修整,并绑一道临时定位筋,墙 体浇灌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管钢筋,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及时调整。 楼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核验模板标高 → 弹钢筋位置线 → 绑扎底层钢筋 → 安放垫块 → 敷设专业管线 → 安放马凳 → 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 → 绑扎上层钢筋 → 申报隐检 → 隐检验收签证 → 转入下道工序。 (2)双层钢筋网片之间设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 (3)楼板钢筋绑扎后,严禁在上面行走。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工人踩坏钢筋,铺脚手板作行走平台,供人行走,浇灌混凝土中派钢筋工专门负责钢筋修理。 (4)楼板上的孔洞应预留 ,当洞口尺寸不大于 300 mm 时不另加钢筋,板内钢筋不得截断,由洞边绕过;当洞口尺寸大于 300 mm 时应按设计及相关设备安装要求设置洞边附加筋或小梁预埋件;在负弯筋处加设矮马凳。 1浇筑砼过程中,安排专职钢筋工值班,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后及时修复,保证钢筋间距、位置、保护层始终符合设计要求。 1二次浇筑时,钢筋应先用钢筋扳手校正钢筋位置,调直、除污、除锈,然后再绑扎分布筋。 (四)模板工程 主体工程要达到清水混凝土的目标,主要依靠模板设计合理,安装精度高,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方法正确。 该工 程墙体采用大钢模;顶板采用 15mm厚竹胶合板,内外楞为白松。 根据工期要求,墙体模板每栋配一套,顶板每套配三层。 1、模板体系 (1)墙体模板: 1)墙体模板:采用专业厂家生产的大钢模。 该体系模板分内模、外模和角模,(内模高度 =层高板厚 +50 mm〈墙上口浮浆厚度〉;外模高度 =层高 +50 mm),面板采用 6 mm 厚的冷轧钢板,主肋采用 10槽钢,次肋采用 8槽钢。 穿墙螺栓采用Ф 32变径螺栓,免用穿墙套管,水平最大间距为 1200 mm。 2)为了保证模板接缝处的平整度,使砼表面无明显模板拼缝,解决模板接缝处漏 浆的问题,所有模板横向接缝均采用企口连接,接头处加海绵条。 (2)楼板模板: 面板采用 15 mm厚的防水胶合板,次龙骨用 50179。 70 mm白松木方,间距 400 mm,主龙骨用 70179。 100 mm白松木方,间距 950 mm。 为满足板面平整度的要求, 全部木方用压刨将接触板面的正、反面刨平。 阴角单独配制阴角模,阴角模与墙面相接处夹 5 mm 厚海绵条,见图。 模板缝隙用胶带封严,楼板模板接缝处采用硬拼,并确保其接缝高差平整。 竖向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立杆间距 900 mm,上面设可调品茗软件 轻松工作 顶托 ,设两道水平杆。 ( 4)门、窗 洞口模板: 门、窗洞口使用工具式模板,见图。 ( 5)楼梯模板: 楼梯模板采用 12厚多层板配 50179。 100 mm木方构成,在弹好位置线后支设,下部支撑同顶板,支设时按不同装修作法留出装修层。 2、支、拆模工艺流程: 设计模板图 → 模板拼装 → 刷脱模剂 → 弹模板位置控制线(距模板 500 mm)→ 模内杂物清理 → 墙体复线 → 找平或铺胶条 → 钢筋、管线、盒、洞预埋隐检完毕 → 支外侧模板 → 安装穿墙螺栓 → 支内侧模板 → 支钢管斜支撑 → 调整加固模板 → 预检模板并签字 → 砼浇筑 → 养护 → 检验砼强度 → 拆模申请 → 审批申请 → 拆模 → 修整模板 → 刷脱模剂 → 码放模板 → 进入下一循环。 3、支模质量要求 : (1)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模板的接缝不大于 mm。 模板的实测允许偏差如表所示。 项 目 名 称 允许偏差值( mm) 轴线位移 5 标高 +5, 5 截面尺寸 +4, 5 垂直度 3 表面平整度 5 4、技术措施: (1)由于该工程工期紧,施工进度快,模板数量按施工部署要求进行配备,满足流水作业。 (2)模板工程验收重点控 制刚度、垂直度、平整度,特别注意外围模板、楼梯间等处模板轴线位置正确性。 5、模板拆除: (1)非承重模板拆除时,结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 (2)承重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 100%。 (3)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4)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五)混凝土工程 该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均采用自拌混凝土,泵送至浇筑部位。 每栋楼均分两段进行流水作业。 主要部位混凝土设计强度: 基础垫层 C10; 基础及以上各层墙体、楼板 C25 1、 剪力墙混凝土施工: (1)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应在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接槎处均匀浇筑约 30mm— 50 mm厚与墙体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无石子水泥砂浆。 (2)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 45 cm左右,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终凝时间。 (3)浇筑门窗洞口处混凝土时,应两侧对称下料,两侧同时振捣,振捣棒应距洞边 15~ 20 cm。 (4)墙体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内深度不得小于 50 mm,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品茗软件 轻松工作 得大于 370 mm。 振捣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度。 既要保证 振捣密实,又要避免过振造成漏浆跑浆。 插入深度控制方法:在振捣棒上贴胶条做标记。 (5)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将上口、施工缝处的钢筋加以清理并及时将落地灰清扫干净。 楼板混凝土施工: (1)楼板混凝土按流水段划分分两段浇筑。 (2)楼板混凝土施工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 移动时要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不小于 100mm。 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 ( 1)施工缝的留置 每层顶板按两个流水段划分,梁、板施工缝留置在跨中 1/3 的范围内;每层剪力墙留在顶板下表面以上 5mm处,竖向施工缝应留直槎。 ( 2)施 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强度不能低于 ,且应剔除表面的浮浆,用气泵将杂物吹净,做预检记录。 浇筑前先浇一层 30- 5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减石子水泥砂浆,注意砂浆厚度均匀且必须在初凝前浇筑砼。 (六)防水工程 施工要求: ( 1)防水工程必须由防水专业队施工。 ( 2)防水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 3)做防水层时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 9%。 ( 4)防水材料应选购北京市建委认证的材料,产品应有合格证,现场取样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 ( 5)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完后,按规定进行 2h 以上淋水试验或中雨后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防水施工: 屋面防水工程: 屋面设计为非上人屋面,防水层采用 3毫米厚改性沥青柔性防水卷材(Ⅲ型)防水层 2层。 1)基层条件:找平层已做完隐蔽工程验收,平整、干燥,含水率不得大于 9%,含水率可用以下简单测法:用一块 1179。 1 m 的卷材平铺在找平层表面上,静置 3- 4 小时后翻起,如覆盖卷材的基层表面和周围相同(无明显水印),则可认为含水率符合要求。 2)基层应牢固,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鼓包、凹坑、起砂等缺陷,并在防水层施工前认真清洗干净。 3)出屋面的 管根、雨水口处均应增铺卷材一层,并做好泛水。 4)铺贴卷材时,卷材应按长方向配置,尽量减少接头,并顺流水坡度自下向上按顺序铺贴,顺水接茬。 5)卷材铺贴采用满铺法施工,纵横向搭接宽度不小于 100 mm,上下层卷材接头位置要错开,采用热熔铺贴法。 6)每铺完一张卷材立即用长把滚刷从卷材的一端沿卷材横向用力滚压一遍,以便排除卷材与基层的空气。 ( 2)厕浴间防水 1)在施工前将基底清理干净,尤其是阴阳角处、管根处等部位不得有尖锐杂物存在,基层含水率不得超过 9%。 2)找平层在转角处要抹成小圆角。 泛水坡度应 2%,不得局部积水。 品茗软件 轻松工作 3)与找平层相连接的管件、卫生器具、地漏、排水口等必须安装牢固,收头圆滑,用密封膏嵌固之后才能进行防水层施工。 4)小管必须做套管,先做管根防水,用建筑密封膏封严,再做地面防水层与管根密封膏搭接一体。 四周卷起 100 mm 高与立墙部分水平接好。 5)聚氨脂防水涂膜层施工;基层表面满刷底涂一层;刷 ;刷 聚氨脂防水涂膜一层。 6)卫生间面积小,光线不足,通风不好,设人工照明和通风设备,各工种交叉作业要配合好,具体施工时要有成品保护措施。 7)防水层作完后,蓄水 24 小时无渗漏后再做面层。 (七)土方回填 1、本工程房心土方回填采用 2∶ 8灰土。 2、回填土施工前,首先应进行土壤击实试验,根据回填土的最佳含水率及干容重,来确定回填用土的含水率控制范围及压实遍数。 3、回填前应对基础进行验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 4、回填前应将填土部位的垃圾及杂物等清理干净。 5、土质应优先选用原土,但回填前应检测土质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确保粒径不大于 50mm。 6、 2∶ 8 灰土应做到配比准确、拌和均匀、含水率适中。 7、回填土施工时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控 制在 250 mm 内。 8、回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至少夯实三遍,并做到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加强对边缘部位的夯实。 9、回填土每层夯实后,应按规范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根据设计要求,干容重不得小于 ,取样合格率不得小于 90%。 回填土的质量控制: 基槽取样每层按长度每 30 m 取样一组,取样部位应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八)脚手架工程 根据本工程特点,采用全高搭设双排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 内脚手架采用碗扣式满堂红支架,脚手架拉结利用剪力墙上的穿 墙螺栓孔,用一根焊有穿墙螺栓的脚手管与墙体拉结。 外脚手架搭设参数: 搭设高度:多层 H= m; 步距: h = m 立杆间距: L = m。 小横杆间距为 1 m; 排距: m 作业层数 n =2; 连墙点竖距 Hn随层高; 连墙点横距 Ln为纵向 m,横向 m。 搭设要求: 脚手架立杆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连接,相邻两立杆接头应错位,不小于 500 mm,且应不在同一步内。 品茗软件 轻松工作 脚 手架立面设连续剪刀支撑,支撑宽度宜为 57根立杆间距,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 60度。 在脚手架外立杆内侧满挂密目网封闭,首层设水平兜网,每隔四层设水平兜网,并设随层网。 作业层必须满铺脚手板,操作面外侧设二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 脚手架应设避雷措施,设在脚手架四角立杆上,高度不小于 1 m,接地线连接应保证接触可靠。 脚手架拆除应。群体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相关推荐
前予以清除,并将清除的废物堆放在指定的弃土场地或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其他位置;水田、鱼塘等地段应于路堤填筑前清淤 、开沟排水晾干,或抛石挤淤,具体方法由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现场决定。 ③、原地表压实: 在清理过的路基地段,用振动式压路机将地表碾压密实,并达到规定的压实密度。 并将压后新测绘的填方工程断面图提交监理工程师核准,否则不得填筑。 当地基松软仅依靠对原土压实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承压强度时
nclear writing is difficult to 人难以辨认。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e economy will get。 dim [dim] ,看不清的;记忆力模糊的;不大可能的。 Don39。 t work in dim。 His changes of recovery from illness are。 2 amplify, enlarge,
t 这一组名词都有 愤怒、生气 的意思。 anger ,生气,是一般用语。 After their argument, he expressed his anger by punching the other man in the ,他一拳打在那个人的脸上以发泄怒气。 fury ,大怒,程度较 anger 要强。 indignation ,尤其指出于道义上的激愤。 General
[( +150) 2+( +75) 2]1/2 = 考虑变压器自身的损耗: Pb==179。 = Qb==179。 = Sb=( Pb2+Qb2) 1/2= 系统总容量为计算总负荷 +变压器损耗 = 品茗软件 轻松工作 考虑到系统总容量应在中心变电室安装 2台干式节能型变压器 400KW,配电柜 3台,计量柜 1台。 (六)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施工用水及排水: (1)给水 :
司级、车间级和班组级三安全教育﹔ 公司级安全教育由安全技朮部门负责,教育内容包括:国家有关生产的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一般安全技朮知识,企业安全生产特点、重大典型事故案例、安全注意事项、工业卫生和职业病的预防等知识,经考试合格,方可分配到车间。 教学课时不少于 40 小时。 (二)、车间、岗位教育 车间级安全教育由车间负责人负责,教育 内容包括:车间生产工艺特点及流程、主要设备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