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外管线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工作业组 10 厨师 2 六、 施工技术措施 测量放线 ,对线路进行踏勘、复查,并核对标桩,及时记录每个桩号及参照物或相关位置,必要时可以在附近永久性物体上 做出 明显标记 ,若设计图纸未给出线路走向图,只给出井位坐标,施工单位在放线完成后绘制测量放线成果表并向监理单位很建设单位报审,复线通过后方可施工。 6m, 地下高水位地段及沙丘地段宽度为 8m, 施工时应严格 控制在作业线以内, 对作业带以外区域严禁机械碾压。 xxxxxxx 产建工程 xxxxxx 站外管线工程 10 、沟渠、公路的穿越两端,地下管道、电缆、光缆穿越两端,管线壁厚、防腐层变化分界处以及地下障碍物,管道附属设施等地点 应设置标志桩,其位置应在管道组焊一侧,施工作业带边界线以内 1 m处。 4 .测量放线完成后,测量人员应分别向施工作业带开拓、布管、挖沟人员交桩,土建技术人员会同安装技术人员对管沟开挖断面,堆土位置、地下隐蔽工程及施工技术要求进行现场交底。 、工序交接记录,并根据测量成果及时提出弯头预制计划。 施工便道修筑 、设计和施工方三方现场勘查制定 ; 长度现场三方 确 定,施工便道的宽度按设计要求执行,一般为 4 m,并与公路平缓接通, 每 ~会车处,弯道和会车处的路面宽度应大于 8 m,弯道的转弯半径应大于 12m。 如果在拉运机具设备或管材至作业带无路用时,所修筑施工便道宽度、长度及做法可三方现场商定。 ,采用推土机推平压实,要求具有适当的坡度和足够的承载能力,以保证施工车辆和设备的正常通行和行驶安全。 ,应先推去表层的软土层(沙土),推至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硬土层,以此作为 便道路基。 、沟渠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加固(需加固地段须经甲方提供可依据的公务通知或其它正式 文件),经过埋设较浅的地下管道、线缆、沟渠等地下构 筑物或设施时,应根据情况采取保护措施。 施工作业带开拓。 ,运管车调头处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占地宽度, 但总的原则是一定要满足施工的需要。 同时沿作业带每 2km修一个临时堆管场地,以利于布管作业 (交通状况不便利的情况下)。 ,推出硬土层,表面无浮凸或软土,在推平后洒水压实。 ,对影响施工机具通行和施工作业的石块、杂草、树木应清理 干净,沟、坎应予以平整。 ,应注意水土保护,并注意保护施工标志桩,若损坏应立即恢复。 材料的检验 防腐管出厂前应对管线进行以下检验: xxxxxxx 产建工程 xxxxxx 站外管线工程 11 、管件等应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材质证明书、复验报告等文件。 所有现场施工设备及材料在开工前由资料员向监理进行报验工作,报验时提供相关合格证书及材质证明,待监理审查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进行施工。 、结疤、折叠以及其他深度超过公称壁厚下偏差的缺陷。 如有折曲、凹坑、刻痕、压扁等有害缺陷应修复或消除后使用。 ,不能修复的应将其所在管段切除,并重新加工坡口。 、弯头等管件的任何部位不得出现折皱、裂纹、重皮和机械损伤,并严禁采用斜接口,如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以上情况立即通知材料工将不合格材料清理出现场,退还材料库。 防腐管的存放 ,但需防日光曝晒、雨淋导致锈蚀、变形、老化或性能下降。 存放场地应平整、无石块,地面不得积水,并应保持 1%2%的坡度,场地内还应修筑汽车与吊车进出的道路。 场地上方应无架空电力线。 ,堆放高度不应超过 3m,以保证管子不失稳变形、不损坏防腐层 不同规格的钢管应分开堆放,最下层管子下应铺垫两排土梁,以保证管子距地面大于 200mm。 为保证管垛的稳定,最下一层钢管应用楔子楔住。 、焊材等应存放在库房中,库房应通风干燥,相对湿度不宜超过 60%,并配置温度计、湿度计,由专人每日巡回检查。 管道的拉运装卸 系到管线使用寿命和安全运行的重要问题,在管线的拉运存放以及施工的各个工序中都存在着导致防腐层破损的因素,因此应当引起每一位施工作业人员的高度重视。 、数量进行检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防腐等级分类装卸车,并随车将运单、材质证明书及防腐管出厂合格证交付拉运人员拉运至指定地点。 拉运时尽量一步到位,以减少防腐管的倒运次数,从而减少搬运对防腐层的损坏。 ,管子与车架或立柱之间、管子与捆扎 物 之间均应垫置橡皮板或其他软质材料,捆扎绳外 还应套上橡胶管。 xxxxxxx 产建工程 xxxxxx 站外管线工程 12。 装管高度不宜超过 2m,管子伸出车后的长度不宜超过 4m。 ,运输中要随时检查,路况不好的地段要减速行驶,以防防腐层损坏或钢管碰撞变形。 ,布管人员应对管线逐根进行检查验收,办理交接手续,记录防腐层破损情况,并逐一进行标识。 、管理要特别注意保护管材的防腐层。 在堆放前选择平整、宽阔的场地打好支撑土梁(土梁底部要求有沙袋垫实)且确保土梁中无硬物。 9装卸管子时,采用尼龙带两点吊装,严禁采 用撬、滚、滑、等方法装卸或移动钢管,应轻吊轻放,严禁摔、撞、磕、碰, 以保护管口和防腐层。 直接钩吊管口时,不得使管口产生任何豁口或伤痕。 布管 2km后即可开始布管。 ,装卸管采用吊车和人 工 配合,卸管时要注意保护管口和防腐层不受损坏,严禁使用撬、滚、滑等方法装卸管子。 、管线规格、防腐等级沿施工前进方向将管子呈据齿形 摆开,错开一个管口,每根管子在中间用高 400500mm的土堆支撑(也可根据地形情况 设置),在无法堆放处可用 编织袋装土来垫管。 ,管道的边缘至管沟的边缘应保持 ,以保证施工安全。 ,并检查防腐层损坏情况,做出记录和标识,然后与组对人员进行工序交接。 、出站各 200m及 穿越段采用 L360MCSΦ 8加强级防腐 管 ,其余地段采用 L360MCSΦ。 组对焊接 组对 1. 组对前应对管子的材质、壁厚、防腐等级、管子长度、管口直径等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可进行组对。 、浮锈等清理干净,并用电动钢丝刷、磨光机将坡口内外 20mm内的熔渣、铁锈、毛刺等清理干净,直到露出金属光泽,同时按工艺要求将坡口角度、钝边修好,清管和洗口要求每天在对口前先进行 56根管子,以不影响对口作业。 xxxxxxx 产建工程 xxxxxx 站外管线工程 13 ,可采用校圆器进行校正,个别地方用铜锤垫紫铜板击打校正,不得采用强力对口,对好后管子应垫置牢固。 ,严禁直接使用钢丝绳、撬杠,对口使用的临时管托要用麻绳紧密缠绕,并在麻绳面上垫置橡胶软垫,以保护防腐层不受 损。 ,组对有关参数应符合 SY04222020规范中相关规定:(注:根据焊接工艺评定要求所有 集气 单井,采气干 管 采用上向焊焊接工艺)。 : 中压 不超过壁厚的 15%且不大于 ; — 壁厚〈 9mm时: ;壁厚 ≥9mm 时:。 :壁厚〈 9mm时: ;壁厚 ≥9mm 时上:。 : 65186。 177。 5 186。 ,防止杂物进入,沟下的管线还应注意防水。 焊接 、发霉、油污、锈蚀;焊丝应无锈蚀和折弯,保护气体的纯度和干燥度应满足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 ,烘干温度为 350400℃ ,恒温时间为 12h,烘 干后应在100150℃ 条件下保存。 焊接时应随用随取,并放入焊条保温筒内,但时间不 宜超过 4h。 当天未用完的焊条应回收存放,重新烘干后首先使用。 重新烘干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如出现焊条药皮发红、燃烧或严重偏弧时,应立即更换焊条。 ,手工电弧焊填充盖面,上向焊工艺。 焊丝选用 H08Mn2SiA,焊条选 用 E431焊条。 ,对管材的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 ,应防止地线与管壁产生电弧而烧伤管材。 自制的地线结构见下图 ,背面成型良好,焊完后焊工应仔细检查是否有裂纹,如有应消除后重焊。 注: 1 为套橡胶管的钢筋,搭在防腐管上; 2为 δ=6mm 钢板,夹地线焊钳用; 3为搭在坡口上的钢筋; 自制地线结构图 xxxxxxx 产建工程 xxxxxx 站外管线工程 14 ,相邻两层的焊接接头点不得重叠,应错开 20mm以上。 ,除去表面气孔、夹渣等缺陷,砂轮粉末也应清除。 、焊接极性、电流、电压、焊接速度、运条方法等符合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 ,以便及时回收焊条头、废弃的砂轮片等,任何人不得将施工中产生的废旧物料随地乱扔。 : 、未熔合、夹渣、裂纹、低于母材等缺陷。 余高: 不大于 ;局部不 大于 3mm,但长度不大于 50mm。 焊缝宽度: 每边超出 坡口 1~ 2mm。 咬边:咬边深度 不应大于管壁厚度的 %且不超过 ;在 焊缝任何 300 mm连续 长度中,累积咬边长度不得大于 50 mm。 护措施 ,不得进行施焊 : ① 下雨、下雪天; ② 大气相对湿度大于 90%; ③ 手工电弧焊 ,风速超过 5m/s;氩弧焊, 风速超过,药芯焊丝超过 11 m/s。 具体内容见《管道组焊作业指导书》。 . 焊口标识 每道焊口焊完后,应将表现飞溅物、焊渣等清除干净。 在管道沿介质流向上游管道顶部距焊口100mm处用自制的模板,现场白漆喷字的方法进行焊口标识, 用专 用记号笔对焊口进行标识,标识式样详见下图。 焊口自编号:为本机组在本管线上的流水号,每个桩号起始沿管道气流方向从 001 起依次往下编,若遇连头或 弯头 处 多出焊口,在其主焊口编号基础上 +0 02„。 举例如下: CJGB102A003C001 CJG 长庆建工 工程名称 桩号 机组 焊口流水号UT RT BK F补口机组号返修标记检测状态标记合格 √ 不合格 ⅹxxxxxxx 产建工程 xxxxxx 站外管线工程 15 UT√ RT √ BK2√ F√ 表示: xxxxx 在 北 10 站 站外管线 工程 2干管 位于桩号为 A003 区段 C组所焊的第 001 个焊口,UT合格,补口合格, RT返修后合格。 无损检测 (第三方检测 ) ,焊缝验收标准采用《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SY/T41092020标准。 根据设计文件和 《 油气田 集输管道施工 技术 规范》 SY04222020的规定 确定合格级别和抽查比例。 :所有焊缝均 进行 100%超声波探伤 , 10%射线探伤 复检,Ⅱ级合格。 、冲沟及所有未能经强度试压的管道焊口,钢管与弯头连接的焊口,进 行 100%射线探伤 ,合格级别为 Ⅱ 级。 《管道组焊作业指导书》。 补口补伤 作业 中的一个关键过程。 补口补伤按流水作业方式施工,与组焊流水作业随同,保证均衡生产,即比组焊作业迟开工四天,包括该管段的补伤作 业 和下沟管段的复检漏点补伤作业。 :补口补伤人员应进行专门培训,经过监理确认合格,持证上岗。 :按补口工作量准备足够的符合规定的补口材料。 补口材料必须储存在包装箱内即取即用,包装箱须在避光处,避免受潮及阳光直射,储存温度最高不得超过 50℃。 在石方段施工,特别要注意石块对补口材料的破坏。 、机具,并进行施工前的检验。 特别是烤具一定要安全可靠,无漏气及回火现象。 :补口前必须对补口部位进行表面预热处理。 处理,必须达到 《 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 SY/T04071997规定的 St3级要求。 、飞溅等应清除干净。 100mm内的防腐层打磨至表面粗糙 ,当防腐层表面不平整而成直角时,用小刀削平整且保证 30度左右。 ,若沾有润滑油、机油等油性溶剂应用橡胶水擦去。 :两人分别用烤具从两侧进行预热,钢管预热温度 为 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