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公司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内容摘要:

药随时爆破。 (三)装煤 本工作面爆破装煤采用爆破自装与人工装煤配合使用。 人工装煤前,班组长、安全员、瓦斯员必须先对工作面的安全情况进行一次“三位一体”的详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确 认安全后再支上临时支护,方可进入作业地点装煤。 (四)、开溜 8 开溜应有专人操作,不得兼职。 回采工作面应做到先开溜后放炮、先开溜后清煤。 溜子开启时必须有信号系统,无信号或信号不清楚不得擅自开动。 溜子不能过负荷启动。 声音不正常时不得开溜,杜绝溜子带病运行。 溜子运行时任何人不准坐在机头对面,以防大块煤伤人。 开溜时应先点动后再动,使站在溜子上的人员有所准备。 开溜工必须经常清理自己负责范围内的浮煤杂物。 (五)移溜 煤装清后即可移溜,工作面溜头溜尾采用回柱绞车移动,工作面 溜槽利用切顶墩柱的推移千斤顶按顺序逐步前移。 (六)支护 12 层岩性为砂质泥岩和灰白色的细砂岩互层,厚度 40m,无伪顶;底板岩性为砂质泥岩,结构简单全区稳定可采。 根据回采工艺和采场支护的要求,工作面采用“三、四排”支护方式,即“见四回一”排支柱。 工作面选用 DZ1830/100 型外柱式单体液压支柱配合∏型钢梁进行支护,四排控顶,排距 ,柱距 ,最大控顶距 ,最小控顶距。 回采工作面端头关门支护采用缩小柱距和密集支柱的方法,柱距缩小至 ,顺槽运输机尾跟一个切顶礅柱。 12 (七)回柱放顶 8102 工作面回柱采用切顶墩柱放顶及自然垮落法,切顶墩柱间距为 2m。 回柱拉切顶墩柱采用回柱绞车机械回柱,按照顺序方向逐步回撤、前移。 9 回柱后,若顶板不能自然垮落或局部悬露面积大,必须采用 KHTD40 型岩石电钻人工打眼爆破强制放顶方法放顶。 第五章 作业形式及劳动组织 根据实际情况,我矿采用“三八”制作业形式,即三班采煤,边采边推。 根据工作面情况,上下安全出口维护,打眼放炮,机电维修。 安全员,瓦斯员,送料工,开溜工为专业工种,由专人负责,其它工作面如移架,清煤,移溜支前柱等均由综合 工种完成。 定员编制:每个采煤班 17 人,加上队干部 4 人,日出勤 55 人。 出勤率按90%考虑,在册人数为 61 人。 劳动组织图表 班组 人数 工种 早班 二班 三班 累计 班长兼质检员 1 1 1 3 安全员 1 1 1 3 瓦斯员 1 1 1 3 打眼放炮 2 2 2 6 开溜工 2 2 2 6 电钳工 1 1 1 3 泵站司机 1 1 1 3 运料工 1 1 1 3 综合工种 7 7 7 21 队干部 4 合计 17 17 17 55 第六章 工序安排及循环作业图表 爆破落煤→挂前梁→装、运、清 煤→移溜→支柱→回柱→ 切顶放顶,沿工作面全长完成上述全部工序,即完成一个循环。 详见循环作业图表: 切顶放顶,沿工作面全长完成上述全部工序,即完成一个循环。 详见循环 10 作业图表: 第七章 工作面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工作面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工作面长度 m 80 10 日产量 t/日 400 2 工作面推进长度 m 250 11 日出勤人数 人 55 3 煤层厚度 m 12 回采 工效 t/工 4 煤层倾角 176。 3 13 月产量 t/月 10800 5 煤的容重 t/m3 14 工作面可采期 月 4 6 采高 m 15 炸药消耗量 Kg/万吨 4273 7 循环进度 m 16 雷管消耗量 Kg/万吨 8449 8 循环产量 t 134 17 月推进度 m/月 73 9 日循环个数 个 3 18 在册人数 人 61 第八章 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回采工作面的工艺安排、作业方式、支护形式,现将各工序的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叙述如下: (一)、爆破 落煤 爆破落煤包括打眼、装药、填塞炮泥、联线和放炮等工序,操作要求如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