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步河水库施工危险源辨识与控制_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平和生产规模 已经不相适应了,一些企业改制,产权变动,项目部才是真正的经济主体,然而,第一责任人的项目经理享有支配的权利。 水 库 建设的项目主要结合本地区水利建设主管机构的检查力度来提取安全措施经费和劳动保护费用等。 由于一些项目经理自身安全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为了应付检查,在项目经费上能少提则少提,更为恶劣的是有些施工项目连最起码的劳动保护用品都吝于发放,将安全设施的投入降低到最大限度,将安全技术措施费用作为施工单位的经济利润,这样一来,导致安全设施不充足,从而导致各种安全隐患的出现。 ⑥ 水 库 工程中细节管理不到 位 水 库 施工现场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施工现场的场地高低不平、施工材料及一些废弃物乱堆乱放、交通不畅;其二,部分工地现场呈敞开式,封闭管理不能落实到位;其三,一些工地现场防火意识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 论文 引言 4 薄弱,灭火器材配置不尽合理;其四,部分工地施工现场未能很好的落实设置标牌,相当部分安全悬挂位置不合理并且没有针对性,流于形式;其五,缺乏必要的防护设施,一些大型的施工机械安全保险。 工程概况 石步河水库是一座在建水库,该工程位于桐柏县程湾乡邓河村中石步河自然村,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335 2km ,主河道长。 坝址上游支流有韩家河、姚河及栗子园河,河流流向大致由南而北。 水库设计总库容量 2892万㎡,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农业灌溉、旅游开发及水产养殖等功能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工程、排沙洞工程、供水洞工程、泄洪闸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等。 主要工程量:土方 ㎡,石方 ㎡,碾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 6092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尽管我们已经在 水库 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施工安全事故仍然在不断的发生,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现阶段我国的水 库 施工安全管理进行深刻的反思。 危险源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根源,是导致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所在。 只有对水 库 施工现场的各种危险源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研究,从源头上消除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才能有效地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频繁发生。 因此,为了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安康和水利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完善水利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已成为我国迫切解决的科研课题。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课题结合河南省水利第 二工程局石步河水库工程展开研究,以水库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作为研究对象,从影响施工现场生产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出发,主要针对施工现场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机交互环境”三个方面内容展开研究,查找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本文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对水利行业与其他行业安全管理的差异、我国水利安全生产形势、传统指标体系赋值方法作比较研究,进而提出新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 论文 引言 5 的理论与方法;。 探讨分析了系统工程的原理方法、事故理论模型等基本理论知 识,从而为本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石步河水库工程的案例分析,就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源及事故类型进行分析探讨。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 论文 水库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6 2 水库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危险源的定义、分类及特征 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的英文解释是“ source of danger”,即产生危险的根源,但迄今为止,“危险源”的定义在理论上尚未形成一个非常确切的界定。 国家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GB/T 28001- 2020)将危险源定义为: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物质与能量,并可能对人身、财产、环境造成危害的设备、设施或场所就是我们通指的危险源。 危险源的分类 ① 按安全事故的类型分类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64411986),综合考虑事故的起因物、诱导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特点,将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事故分为 20 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压力容器伤害、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其他。 ② 按安全事故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代码》( GB/T138611992)的规定,按照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可以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或有害因素分为下面六大类。 这种分类方法所列危险、危害因素全面、详细、科学合理、适用于各类企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源、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 分别是: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心理生理性危险源、行为性危险源、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③按危险源在安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类 陈宝智教 授于 1995 年提出了事故致因的两类危险源理论,该理论把事故发生的原因归结于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根据危险源在安全事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将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又称为固有危险源或触发性危险源 [10]。 1) 第一类危险源(固有危险源) 从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的角度出发,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 论文 水库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7 生的物理本质。 于是我们把施工生产过程中固有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集合体称为第一类危险源,又称固有危险源。 它是始终随施工生产系统的存在而必然存在的各种能量的载体,它的存 在是造成系统安全事故的本质原因和动力所在。 施工现场的一些能量(如电能、机械能、热能、重力能等)和危险物质(如爆炸物品、有毒物品、腐蚀性物品、放射性物品等)在一定触发条件下的意外释放,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施工现场产生的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必然有各种能量和物质的存在。 施工现场所有能供给能量的能源在特定的条件下都可能释放能量而造成危害,施工现场中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零部件的效能,这都是最根本的危险源。 2) 第二类危险源(触发性危险源) 从系统安全理论来看,第二类危险源是引发第一类危险源的约束条件、限制能量措施失效和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如果第一类危险源中所隐藏的能量被有效的约束和控制,则施工过程中就不会发生安全事故,但是如果约束和控制这些能量的因素受到破坏和影响,则失去有效约束的能量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施工生产中,为了利用能量,人们制造了各种机器设备,让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在系统中流动、转换操作为人类服务,而这些设备设施又可以看成是限制约束能量的工具。 一切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第一类危险源的存 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在事故发生时释放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主体,决定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是衡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标尺。 危险源的特征 通过对水库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工作的调查研究,并参考相关的书籍和文献,本文从危险源致灾理论的层面分析,归纳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危险源主要具有如下六个特征: ① 客观实在性 施工生产活动中的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 无论人们是否愿意承认,它都会实实在在地存在,而一旦主观条 件具备,它就会由潜在的危险性发生质的变化而转变为安全事故。 ② 高度不确定性 由于水利施工项目具有规模大、工期长、系统复杂等特点,加之危险源自身也随着施工现场条件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特征,这就使得对各种危险源在施工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规律难以做到精确把握和预测,导致危险隐患产生不同程度的不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 论文 水库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8 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很难用常规性方法进行识别,其后的发展和可能涉及的影响也很难用一定量化的计算方法来加以指导。 尤其是事故一旦发生,处理不妥可能会造成危险事态的扩大甚至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③ 隐蔽性 危险源在施工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状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危险源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明显地暴露在表面,而是潜伏在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具有较强的潜在性;虽然并不是所有危险源都一定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但是,只要有潜在危险源的存在,就不能彻底排除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④ 突发性 不仅危险源的存在状态具有隐蔽性,而且引发危险源安全事故的触发因素也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实际上,任何一种系统都具有因果连锁的内部特性,较小的危险源也有可能诱发重大危险隐患从而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同时,这种隐蔽性使得 危险源从潜在到爆发的这一过程具有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可预警的时间非常短,突发性极强 [11]。 ⑤ 复杂多变性 危险源的复杂性是由于实际施工作业情况的复杂性决定的。 每次作业即使任务相同,但由于施工技术人员、作业的施工地点、使用的机械工具、所采取的施工方法以及工序有所不同,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也会相差各异。 一般地,相同的危险源也有可能存在于不同施工阶段、工序和作业过程中。 ⑥ 连带性 即危险源的连锁反应。 一个系统内的各个危险源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假设某个危险源引发产生安全事故,这些安全事故很可能又是其它危险 源的触发因素,造成危险源的连锁反应。 加之危险源的隐蔽性和突发性较强,因此,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使得应急指挥部门和事故当事人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妥善协调组织急救人员、并及时运送救援物资,或者杜绝应急处置不当行为,该类应急管理方面的因素极可能会成为其它现场危险源的触发因素,最终导致连锁事故产生 [12]。 水库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理论分析 事故的概念 我国国家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GB/T28001)将事故的定义为:造成了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 水利工程安全 事故是指在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 论文 水库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9 施工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安全隐患、危险因素造成的伤亡以及损失。 一般而言,我们认为事故是指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了违背人们意愿的不幸事件,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久地停止,最终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伤害、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非预谋性意外事件。 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最基础性理论,人们最初认为安全事故是由于某些偶然的甚至是无法诠释的外在原因造成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发现事故发生的背后,尽管具有不同程度的偶然性,但是其 中也必然潜藏着各种各样的内部原因, 安全事故并不仅仅由于外在的偶然原因而发生。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同样遵循这个基本规律,要对一个系统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首先应该捕捉大量的各种有关危险状况的信息,否则控制管理将成为无源之水。 因此,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关键,就在于探索事故发生的规律,发现并且消除导致事故的必然原因,控制和减少偶然原因,从而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13],进而使安全事故所导致的后果或损失降到最低。 事故致因理论包括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能量意外释放论、现代事故因果连锁论、两类危险源理论 [14]及 安全系统理论模型。 水库工程存在隐患分析 水 库 工程与一般建筑工程不同,在施工中存在更多、更大的安全隐患,分析如下: ① 水 库 工程规模较大,施工单位多,施工战线长,施工班组较多,往往现场工地分散,工地之间的距离较大,交通联系多有不便,系统的安全管理难度大。 ② 涉及施工对象纷繁复杂,水 库 工程多受汛期及潮汐影响,必须保证洪水和潮汐等因素侵袭情况下的施工安全,而上述因素与气象有关,很难准确把握,对施工安全管理存在较大隐患。 ③ 施工现场均为“敞开式”施工,无法进行有效的封闭隔 离,对施工对象、工地设备、材料、人员的安全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④ 水 库 工地招用的部分农民工文化层次较低,加之分配工种的多变,使其安全应变能力相对较差,增加了安全隐患。 ⑤水 库 施工,机械设备多,且越来越向自动化、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现场施工速度快,一个中大型的水 库 工程往往只需要 2~3 年就竣工了。 在有限的场地条件下,现场的快速施工,使有效控制安全的难度大。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 论文 水库施工现场危险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10 ⑥ 水 库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多在野外,自然环境差,施工单位多居住在临时建筑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而且各种生活条件,比如饮食、通风、御寒 和卫生等条件差;安全设施,比如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配备不到位。 在野外环境下,自救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