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师案例分析考试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包括那些内容。 ⑴ 工程影响水域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水生高 等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 ⑵ 工程影响水域鱼类区系组成、种类、产卵场、 栖息地、索饵场 ( 三场)等; ⑶ 珍稀水生生物种类、种群规模、生态习性、种 群结构、生境条件与分布、保护级别与状况等; ⑷ 受工程影响的自然保护区的类型、级 别、范围 与功能分区及主要保护对象状况。 共性问题: 30个问题 2 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 移栽、种质库保存、引种繁育栽培、设立保护区 预留迁徙通道或建立新栖息地 2 耕地保护和复垦措施。 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中主要生 态保护措施有哪些 (如公路) 高架桥、桥梁、隧道、涵洞等( 动物通道 );深 挖高填路段边坡防护工程;取土场、弃土场、施 工临时占地恢复工程;异地造林地、绿化工程等。 案例一:公路(练习题) 拟对某一现有省道进行改扩建,其中拓宽路段长 42km, 新建路段长 18km,新建、改建大型桥梁各 1 座,改造后 全线为二级干线公路,设计车速 80km/h,路基宽 24m, 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扩建工程需拆迁建筑物 6200m2。 该项目沿线两侧分布有大量农田,还有一定数量的原始天 然林(但本公路不占用)、果树和路旁绿化带,改建中型 桥梁桥址,位于 X 河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其下游 4km 处为该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公路穿越二 级保护区路段长 500m。 新建桥梁跨越的 Y 河为宽浅型 河流,水环境功能类别为 II 类,桥梁设计中有 3 个桥墩位 于河床 ,桥址下游 处为某鱼类自然保护区的边界, 为某鱼类的洄游通道。 公路沿线分布有村庄、学校等,其 中 A 村庄、 B 小学和某城镇规划住宅区的概况及公路营运中期的噪声预测结果见下表:运营中期预测结果:昼间 2 类区达标距离为 80m。 敏感点名称 案例一:公路(练习题) 距红线 /中心线距离 敏感点概况 运营中期预测结果 路段 A村庄 城镇规划住宅区 B小学 4m /17m 12m/25m 教学楼 3层, 47m/60m 8户 约 200户 师生 150人、无住宿 超标 8dB(A) 超标 5dB(A) 昼间达标距离 (中心线)为 80m 拓宽 新建 拓宽 临公路一侧校界处设置高 30m围墙。 案例一:公路 公路运行期不利环境影响。 给出 A 村庄和城镇规划住宅区的声环境影响预 测时段及评价量。 学校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防噪措施,说明理 由。 报告书中提出如下五种噪声防治方案,请分别 简述各方案降噪效果,并优化噪声治理措施。 桥梁施工中污染防治措施。 现状和运行期村庄 、学校、医院等声环境评价 标准。 案例一:公路 结合本工程特点,提出保护沿线耕地的主要措 施(改扩建公路)。 设计路线穿越湿地(不是保护区),提出保护 措施。 现有公路环境影响回顾性调查应重点关注哪些 内容。 给出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中水环境监测方案 公路与水源地保护区的关系。 案例一:公路 ⑴ 交通噪声对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对影响动物栖 息地的影响; ⑵ 汽车尾气以及服务区燃煤烟气污染物和餐饮油烟对环境空气质量 的 影响; ⑶ 服务区及管理站等生活污水、洗车废水、餐饮污水以及路面地表 径流等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⑷ 隧道、桥梁等对景观影响; ⑸ 对沿线两侧居民出行阻隔影响(社会环境)及对野生动物栖息地 和迁徙通道的影响(生态环境); ⑹ 化学危险品运输的风险事故影响,特别是对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 风险影响。 ⑺ 路面地表径流和环境风险下对水生生态,特别是鱼类保护区的影 响。 案例一:公路 给出 A 村庄和城镇规划住宅区的声环境影响预 测时段及评价量。 预测时段: 施工期,运营期(近期 1年、中期 7年、 远期 15 年)。 评价量: A 村庄为噪声贡献值;规划住宅区为噪 声预测值。 学校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防噪措施,说明理 由。 (学校教室外 1m处声环境达标情况分析:临 公路一侧教学楼设置为走廊通道) 案例一:公路 报告书中提出如下五种噪声防治方案,请分别简述各方案 降噪效果,并优化噪声治理措施。 方案一:水泥混凝土路面改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方案二:限速(城镇规划住宅区路段如果车速由 80km/h 降至 60km/h,)、设置绿化带 10m。 方案三:设置长度满足要求的声屏障(高 )。 方案四:调整线路,使规划住宅区距公路红线 12m(距公 路中心线 25m)增加至 37m(距公路中心线 50m)。 方案五、临路 1层楼房尽可能规划为商业用房, 2层以上安 装双层隔声窗。 案例一:公路 桥梁施工中污染防治措施 ⑴ 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路基原料以及生活垃圾、弃土堆放要远离 X 河,不能堆放在河边,防止物料流失及随地表径流而排入河流中。 ⑵ 桥墩施工中应设置围堰,避免土石挖方进入河流,施工时段尽可能 安排在枯水期。 优化施工工期安排,避开鱼类繁殖期、产卵期、洄游期 等减缓新建桥梁施工 对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⑶ 施工设备维修废水和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必须进行治理,符合一级排 放标准后再排放,或作为公路降尘洒水、绿化灌溉水等,尽可能不排入 河流。 ⑷ 公路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如设置截水沟等,减轻水土流失对河流 水质的影响。 ⑸ 强化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加强施工机械的检修,严格施工管 理,减少施工机械的跑、冒、滴、漏,避免机械油污染水体。 (施工期环境监理的主要内容):仅供参考。 案例一:公路 、学校、医院等声环境评价标 准。 ( 2020年考题) 现状:村 庄 1类,学校和医院 2类; 运行期:公路红线外( 2类区: 30177。 5m, 1类区: 45177。 5m)之内村庄为 4a类。 上述范围之外的评价 区域( 200m )村庄 2类。 学校和医院均为 2类。 预测结果距公路中心线距离。 (与红线关系) 案例一、公路( 2020年考题) 结合本工程特点,提出保护沿线耕地的主要措施(改扩建公路)。 ⑴ 设计阶段措施:优化新建线路选线,充分在原有线路两侧扩建,减少新 增占地。 高填路段修建桥梁或设计档墙、护坡、护脚等防护措施,减少边坡 长度及公路永久占地;采用能降低标 高的新型桥梁结构,降低桥头引线长度 和填土高度。 尽量采用符合技术标准的工业废渣(如粉煤灰)填筑路基,减 少取土用地等。 ⑵ 无法利用废弃的部分路段,原路面和路基材料应再利用,同时恢复为耕 地,其种植土可利用弃土。 ⑶ 合理设置施工营地、施工场地等临时占地。 尽量利用废弃道路用地,少占 或不占耕地。 合理设计施工方式(如半幅修建),不封闭原有公路,利用原 有公路作为施工便道,减少施工便道临时占地。 ⑷ 新建服务区和取、弃土场等占地尽量不占用耕地。 合理调配土石方,减少 弃土量及占地面积,取弃土场占用耕地,应复耕或利用农田 的耕种土壤重新 造地。 案例一:公路 设计路线穿越湿地(不是保护区),提出保护湿 地的措施。 ⑴ 避让:调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