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覆被 )消失和干扰地面流 (物流、 能流、物种流 )等。 辅助工程,生态影响的主要途径是开挖、压占、扰动地表。 具有部分可恢 复性质。 生物量可以恢复、种群发生变化,用地类型可能改变,干扰地面流 (物 流、能流、物种流 )等。 取弃土 (渣 )场,生态影响的主要途径是开挖、压占。 具有部分可恢复性 质。 生物量可以恢复、种群发生变化,用地类型可能改变,干扰地面流 (物流、 贾生元案例生态 33 题 11 能流、物种流 )等。 5.运营期生态影响的主要途径、性质和生态因子的反应是什么 ? 运营期生态影响主要是由于工程对区域生境的线型切割,因而屏蔽、过滤 和阻断了正常的能流、物流 (物理的、生物的 )而引起的,由于工程设计的不同, 工程的生态影响也有区别。 全挖段路基,生态影响的主要途径是切割生境,阻隔、阻断生态功 能与过 程,重点是可能阻隔动物移动,阻隔地下水 运动,改变地面流态。 具有不可恢复 性质。 可能使生物通道阻断、生境压缩、自然系统破碎化、城乡和生态用水受到 影响。 半挖半填段基,生态影响的主要途径是可能阻隔动物移动及对地面流的影 响。 具有不可恢复性质。 可能使生物通道阻断、生境压缩、自然系统破碎化、城 乡和生态用水受到影响。 桥梁工程,生态影响的主要途径是景观类型改变。 具有不可恢复性质。 可 使景观自然性、协调性、综合性发生改变。 涵洞工程,生态影响的主要途径是恢复局部物流。 正面影响。 改善 受阻的 地面流。 隧道工程,生态影响的主 要途径是可能改变地下水流态。 具有不可恢复性 质。 可能使下游用水受影响。 站场工程,生态影响的主要途径是可能形成干扰源。 具有可调控的性质。 可以有放射状的多方面影响。 【考点分析】 1.该环评主要的生态保护目标是什么 ? 一般敏感保护目标是根据下述指标判别的: ① 具有生态学意义的保护目 标。 主要有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如湿地等。 ②具有美学意义的保护目标, 如风景名胜区等。 ③具科学文化意义的保护目标,如冰川遗迹。 ④具有经济价 值的保护目标,如水产资源。 ⑤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具有社会安全意义的保护 目 标,如江河源头区等。 ⑥生态脆弱区,如沙尘暴源区。 ⑦人类建立的各种具有 生态环境保护意义的对象,如植物园、动物园。 ⑧环境质量急剧退化或环境质 量已达不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域、水域。 ⑨人类社会特别关注的保护对象, 如学校、医院。 重要保护生物及其生境,包括列入国家级和省级~、二级保护名录的动植 物及其生境:列入红皮书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生境;地方特有的和土著的动植 物及其生境,以及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动植物及其生境,属于具有生 态学意义的保护目标。 因此,丹顶鹤等珍稀濒危物种及湿地 生态系统为该项目的生态保护目标。 2.该工程应进行几个时段的生态评价 ? 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包括:线路类 (路线、航线和管线 )和场站类。 交通运 输建设项目以新建项目为主,改扩建项目除变动较大的项目以外,可不进行生态 贾生元案例生态 33 题 12 影响评价。 此类项目评价时段可分为施工期生态影响评价与运营期生态影响评 价,一级评价项目要进行生态影响后评价。 3.该工程生态影响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评价的重点时段是什么 ? 该题考点有两个,即生态影响的主 要特征是线型切割生境,评价的重点在 运营期。 该工程为典型的线 型工程,评价重点包括线路施工和建成后区域土地利用 格局和地表土壤使用现状的改变,及其因此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线路对动、 植物物种迁移的阻断影响及其由此而引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等。 因此,生态 影响的主要特征是线型切割区域生境,评价的重点在运营期。 4.施工期生态影响的主要途径、性质和生态因子的反应是什么 ? ~要分为 6个工程组分指施工和运行期各有 6大工程内容,如施工期包括: 路基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站场工程、辅助工程、取弃土 (渣 )场,分别 论述生态影响的主要途径、性质和生态因子的反应; 二要注意不同工程的施工特 点和是否永久占用土地,永久占用土地一般属于不可恢复的影响;临时占用也不 可能全部恢复。 生态因子对施工影响的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区域生态完整性受 损、植被受损、荒漠化加剧、野生动物被驱赶和生境被压缩等。 5.运营期生态影响的主要途径、性质和生态因子的反应是什么 ? ~要分为 6个工程组分分别论述生态影响的主要途径、性质和生态因子的 反应;二要抓住工程对区域生境的线型切割带来的影响这一核心问题。 铁路、公 路、输水渠、输油输气等均是以线型方式输送能流、物流的工程,是人类强加给 自然的,表现为对线型切割区域生境的生态影响特征,即对正常的能流与物流 (含 生物物种的流动 )可能有屏蔽、过滤和阻断的影响。 由于铁路建成运营带来的切 割影响是长期的、不可逆的、累积的和潜在的,因此要列为生态影响评价的重点。 如滨州铁路对黑龙江扎龙湿地的切割,使湿地旱化;青藏铁路对可可西里保护区 的切割,对偶蹄类野生动物移动的影响等。 五、焦化厂案例 【参考答案】 1.该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包括哪些 ? 根据《国务院关于 “ 十一五 ” 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 复》和《“十一五”期间全国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我国“十一五”期 间实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因此该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 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 2.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其中 NH3和 H2s参考 Cr业企业设计卫生 标准》 (GB Zl— 2020)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浓度值, 分别取 o. 20 m9/ m3和 O. 01 m9/ m3]。 在进行大气环境现状监测调查时应布设几个 点,如何安排监测时期和时段 ? 根据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二氧化硫 0. O8 t, Il、烟尘 0. 10 t/ h、二 氧化氮 O. 05 t, ll、 氨 o. 004 t/ h、硫化氢 0 001 2 t/ h,计算其等标排放量分别为: 贾生元案例生态 33 题 13 二氧化硫 (0. 08, o. 5)109=1 . 6X108/ m3/ h 烟尘 (0 10/ 0. 45)109=2 . 22X108/ m3/ h 二氧化氮 (0. 05/ 0. 24)x109=2. 08x108/ m3/ h 氨 (0. 00410. 2)x109=2107 / m3/ h 硫化氢 (0. 0012/ 0. 01)x109=1. 2x108/ m3/ h (注:烟粉尘中,主要是 PM。 即飘尘对人 体健康危害大,所以 c。 参照 GB 30951996中二级标准的日均浓度三倍,为 0. 45 m9/ m3; S02取 GB 30951996 中二级标准的 l h浓度, 0. 50 m9/ m3; NH3和 H, s参考 TJ 36— 79中一次浓度, 分别为 0. 2 m9, m3和 0. 01 m∥m3 ; ) 因此,根据最大等标排放量 P, =2 22x10S/ mJ/ h,其值小于 2. 5x108 m3/ h,而 且项目所在区域基本属于丘陵复杂地形,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三 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 否则,可布置 1~ 3个点进行监测。 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全期至少监测 5天,每天 至少 4次 (北京时间 0 0 1 l9时 )。 3.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对哪些敏感点的污染情况进行预测 ? 大气环境预测主要对选址区南 o 35 km处村庄进行预测,考虑到界外有环境 保护敏感区,因此,将评价区扩大到界外区域,对西偏北约 l6km处的市级自 然风景保护区,南偏西 l8 km处的区政府也要进行预测。 水环境预测主要针对东南约 2. 0 km处河流进行预测。 4.根据城乡规划,该项目选 址地区属于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污染排放 执行什么排放标准 ? 废气排放执行《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新建二级标准,废水执行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其中水中含盐量还要参考执行《农田灌溉水 质标准》。 建成后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的 Il类标准。 5.根据以上题干描述,该项目有哪些方面符合、哪些方面不符合国家相关 产业政策 ? 根据《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发改委 2020年第 35号令 )对冶金装备的要求: 焦炉炭化室高度 6 m及以上,焦炉必须同步配套干熄焦装置并匹配收尘 装置和 焦炉煤气脱硫装置;焦炉必须同步配套煤气回收装置;焦化废水力争达到“零排 放”。 因此,该项目焦炉炭化室高度 (5. 5 m)、废水排放都不满足钢铁产业政策 的要求,其他如干熄焦、配套收尘、焦炉煤气回收和净化脱硫等都符合钢铁产业 政策的要求。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20年本 )》,捣固焦炉、干法熄焦、导热 油换热技术应用都属于鼓励类项目。 【考点分析】 1.该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包括哪些 ? 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是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重要的一章,结合项目污染源达 标排放分析和污染 物总量统计,提出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要求,为政府环保部 贾生元案例生态 33 题 14 门和建设单位进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该题考查了评价人员对国家污染总量控制要求的掌握,特别是最新的文件 《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和《“十 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确定了我国“十一五”期间实行 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原来为六项 (烟尘、工业粉尘、 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工业固体废物 ),因此该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 标为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 2.确定大气环境影 响评价等级。 在进行大气环境现状监测调 查时应布设几 个点 ?如何安排监测时期和时段 ? 该题主要考查环评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 (HJ/ T 2 2— 93)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要确定布设点位和监测时期、时段,就必须先确 定项目的评价级别。 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应并在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进行分析后, 选择 l~ 3个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排放量 P。 本评价列出 5个污染物,其 中等标排放量最大者烟尘等标排放量 P. =2. 22108 / In3/ h, P, 2 5x108/ m3/ h,又 处于丘陵 地带,根据导则,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根据主要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确定。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在计算等标排放量时最为常用,应该记住。 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计算 BaP的等标排放量, BaP标准没有确切参考值,国 家和地方都有不同规定,一般要环保局出函确认。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 (HJ/ T 2. 2— 93),对于三级评价 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否则,可布置 l~ 3 个点 进行监测。 三级评价项目必 要时可作一期监测。 三级评价项目,全期至少监测 5天,每天至少 4次 (北京时间 0 o 1 19时 )。 3.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对哪些敏感点的污染情况进行预测 ? 该题目主要 考查在环境预测时,评价人员应根据哪些因素判断选取预测敏感点。 选址区南 0. 35 km处村庄距离该项目比较近,西偏北约 l6 kin处的市级自然 风景保护区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Ⅲ 厂 r2. 2— 93)中规定的敏 感点;而南偏西 18krn的区政府尽管距离该项目比较远,但处于下风向,又是 人口密集分布区,因此该项目 将以上三个点作为大气环境预测敏感点。 该项目外排水环境只有 l条河流,因此主要针对东南约 2. 0 km处的河流进 行预测。 4.根据城乡规划,该项目选址地区属于一般工 业区和农村地区,污染排放执行什么排放标准 ? 该题主要考查环评人员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功能区分类,以及项目对综合 和行业标准的执行情况。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为自然 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环境空气质量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因此该项目执行二级标准。 在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炼焦炉执行《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l61711996)。 贾生元案例生态 33 题 15 同样,《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20)规定,依据地表水水域环 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1类主要适用于源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
,运行方式为日调节,水坝高度 14m,正常蓄水位 36m(黄海高程),回水长度 38km,水库面积 28km2,库区无大的支流汇入。 该河流经低丘和冲积平原,沿岸地面高程 3038m(黄海),工程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汛期为 610月。 坝址处河流丰、枯水期水位变幅为 2935m,含沙量小( ),区内已无原生植被,无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 拟建工程库区有半洄游性鱼类产卵场分布
府与人民群众的支持,使工程施工进展顺利。 丹江口市环库路(东环路段一级公路)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丹江口市东环路工程项目经理部 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及环保措施 第一节 文明施工措施 文明施工管理是全面体现一个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体现一个企业的总体精神面貌,也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治本途径,本公司的宗旨向来就是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文明施工,两者兼顾
学习文物法 ) 回用于电厂、洗煤厂等矿区用水单位、矿区绿化、井下洒水抑尘、黄泥灌浆等。 矸石堆场 500m 范围内不应有居民区。 矸石堆场宜布置在远离居民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应布置在居民区等敏感区的下风向、以地下水作为水源的取水口的下游地区。 11 第二组问题(本人补充): ,环评应做哪些工作。 A 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及应采取的措施。 ,应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应采取哪些主要保护措施。 调查
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氮年平均:每年 144个日均值,每月 12 个日均值;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氮加一氧化碳的日平均:每日 18采样时间,每时 45 分钟采样; TSP、 MP铅年平均:每年 60个日均值,每月 5个日均值; TSP、 MP铅加 BaP日平均:每日 12 采 样时间; 铅季平均:每季 15个日均值,每月 5个日均值; 15 氟化物 季平均:每季 70%的月均值; 月平均
合王封煤矿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说明书 9 接触,本组厚 ,平均。 井田东、西两侧沟谷中见出露。 ( P1s) 与下伏太原组呈连续沉积,为一套陆相含煤建造。 岩性主要由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灰白色砂岩及 34层煤层组成,底部北岔沟砂岩 (K3)为灰白色粗砂岩,与下伏太原组整合接触。 本组厚 ,平均。 井田内局部见出露。 ( P1x) 以骆驼脖子砂岩 (K4)为底与下伏山西组呈整合接触,由砂岩
为安全领导小组成员。 三、检查人员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心,保证检查横到边、竖到底,不留死角和盲区,检查中要坚持原则,不徇私情。 四 、对检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坚持对责任单位下整改通知书,采取强制措施,限期整改,将这种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安全会议制度 7 一、项目部每月召开 一 次安全会议。 二、参加人员为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