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突设计1内容摘要:

00 97 说明: 1煤工作面生产能力按 45万 t/a(保护层开采), 3煤工作面生产能力按 75万 t/a,投产约 10年左右,投产上二采区,上一、上二采区设计生产能力均为 60万 t/a。 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 根据井田内煤层赋存条件、井田范围和井筒布置位置,设计把井田内的 1 2 2 2 2 31 十层煤划分为上煤组。 56 83 83 84五层煤划分为下煤组。 全井田共划分为六个采区和一个接替区,按煤组分,上煤组划分为四个采区,即上一、上二、上三、上四采区和一个接替区;下煤组划分为二个采区,即下一、下二采区。 采区间开采本着由近至远的原则,即先开采 +800m水平以 上的上一、上二、上三,上采四。 本矿井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设计按下行开采顺序开采,先采1煤层,顺序接替开采 16等煤层。 第 3节 采煤方法 采区特征 ( 1)上一采区 上一采区为上、中煤组联合布置采区,浅部到煤层风氧化带下界或工业场地、巴朗河保护煤柱,深部到各煤层 +800m等高线,西到 F21断层,东到金家河保安煤柱线,走向长 ~,倾斜宽平均 ,面积 ,含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 10层, 采区地质资源量 7025万 t,工业资源量 6217万 t,可采储量 4473万 t, 按 45( 3a)、 120(10a)、 60万 t/a(35a)采区生产能力计算,采区服务年限为 46a。 采区上煤组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 4层, 10煤层全区可采, 9煤局部可采。 中煤组含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 6层,即 1 2 2 2 231煤层, 31煤局部可采,其余全区可采或大部可采。 采区为一单斜构造,煤层倾角 8~ 18176。 区内发现断层 5条,即 F1 F F2 F3 F37,除 F34为逆断层外,其它均为正断层,断层倾角 48~ 60186。 ,落差 8~ 47m。 采煤方法选择 本矿井开采煤层为缓倾斜~倾斜薄及中 厚煤层,结合矿井开拓布置,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 第三章 矿井通风系统及防突设施 第一节 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 通风方式 本矿井的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通风,通风方式为抽出式。 中后期采用分区式通风,初期主、副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 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分别由主斜井、副斜井和进风,乏风从回风斜井排至地面。 分别通过局部通风机压入掘进工作面,乏风通过回风联络巷、掘进回风巷至回风斜井排至地面。 采掘工作面及硐室通风 ( 1)、采掘工作面通风 本矿为煤与 瓦斯突出矿井,根据采区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均为独立通风系统。 采煤工作面采用 “ U” 型通风方式。 各掘进工作面均利用压入式局部通风机通风,并设有独立的进回风联络巷道,分别与回风上山相连,没有串联通风。 ( 2)、硐室通风 硐室必须设有独立的通风系统,回风流经回风斜井排至地面。 等候硐室、消防材料库等均设在进风风流中。 矿井风量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在满足井下人员需求和各用风地点稀释瓦斯、风速等要求,且使总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 %的条件下,矿井总风量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计 算,并选取其中的最大值。 ⑴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大班下井人数计算。 Q矿进 =4 N K矿通 式中: Q矿进 —— 矿井总供风量, m3/s; N—— 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100人; K矿通 —— 矿井通风系数,包括矿井内部漏风和配风不均匀等因素,考虑本矿井的具体情况,取 K矿通 =。 Q矿进 = 4 100 =500m3/min=。 ⑵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Q矿进 =(Σ Q采 +Σ Q掘 +Σ Q硐 +Q其他 ) K矿通 式中:Σ Q采 — 采煤实际需要风量的 总和, m3/s; ΣQ掘 — 掘进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 m3/s; ΣQ硐 — 独立回风的硐室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 m3/s; ΣQ其它 — 矿井除了采煤、掘进和硐室地点外的其它井巷需要进行通风的风量总和, m3/s;取(Σ Q采 +Σ Q掘 +Σ Q硐 ) 10%。 本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较大,瓦斯、风速是工作面配风的主要影响因素。 设计在计算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的基础上,参考类似条件矿井的实际配风参数,矿井移交时, 1煤工作面配风 10m3/s左右,矿井达产时, 3煤工作面配风 15m3/s左右,综掘工作面配风 10m3/s,半煤岩普掘进工作面配风 8m3/s,岩巷普掘进工作面配风 6m3/s。 矿井总风量计算见表。 米萝矿井移交时风量计算表 ( 45万 t/a) 配产工作面 个数 m3/s 合计 通风断面 风速 采煤 风量 1煤综采工作面 1 10 10 底板瓦斯抽放巷 1 6 6 小计 16 煤巷及半煤岩普掘工作面 2 10.7 21 岩巷普掘工作面 2 16 小计 37 井下火药发放硐室 1 3 3 采区变电所 1 3 3 小计 6 底板瓦斯抽放巷 1 6 6 取采、掘、硐之和的 10% 6 矿井 K取 89 米萝矿井达产时风量计算表 ( 120万 t/a) 配产工作面 个数 m3/s 合计 通风断面 风速 1煤 综采工作面 1 10 10 采煤 风量 3煤综采工作面 1 15 15 4 底板瓦斯抽放巷 2 6 12 小计 37 煤巷综掘面 1 13 煤巷普掘工作面 2 21 岩巷普掘工作面 3 24 小计 59 井下火药发放硐室 1 3 3 采区变电所 1 3 3 小计 6 底板瓦斯抽放巷 2 6 12 取采、掘、硐之和的 10% 10 矿井 K取 155 据上述计算,矿井移交时总风量为 95m3/s,矿井达产时总风量为155m3/s。 经校核,瓦斯抽放后的风量均能满足总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 %的要求。 通风负压及等积孔 hQA = 式中: A—— 全矿井等积孔,( m2); Q—— 全矿井总风量,( m3/s); h—— 全矿井通风负压,( Pa); 经过计算,矿井移交时最小负压 ,达产时最大负压。 经计算,矿井等积孔为 ~ ,本矿井属于通风容易矿井。 第二节 矿井的监测监控系统 本矿井安全与生产监测监控设备选用 KJ95N型煤矿综合监控装置。 在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必要的进风巷等地点设置甲烷传感器,并设置安全集中监测系统,对矿井井下水位、煤位、火灾、瓦斯浓度、风速、负压等影响矿井安全的环境参数,及矿井主要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电力参数等进行监测监控。 一、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①在采掘进工作面附近、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 ②必须派专职瓦检员跟班作业,加强瓦斯检查,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③突出的煤必须及时清理,以防自燃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清理突出的煤时,必须制定防煤尘、片帮、冒顶以及瓦斯超限、出现火源、再次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 ④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隔离式自救器;所有下井人员必须熟悉井下避灾路线。 第三节 矿井的防灭火系统 一、矿井的防灭火系统 采区内 电动机、电器、变压器均采用防爆型;弱电设设施为本安型。 生产过程中应加强机械及电器设备的管理,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 490条的规定周期进行各项检查、测定和 调整,保持其各项性能完好。 按照作业规程进行操作,防止机械磨擦及碰撞引起火花及电火花引爆瓦斯和煤尘。 各用风地点均有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