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记实性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开采技术 水文地质条件: 按照对矿井开采的影响程度,含水层的含水性及赋存的特点,将本井田含水层分为 7 层。 第一含水层:第四糸全新统冲积层孔隙潜水,厚度为 ,含水性不强。 第二含水层:第四糸更新至第三糸上新统亚砂土、粉细砂、钙质结核、矿砾石层孔隙潜水,厚度 ~ ,其间无稳定之 隔水层。 第三含水层:二叠西上统石千峰组第一段砂岩裂隙承压水,累计厚度~ ,一般为 20 米左右,隔水性良好。 第四含水层:二叠西上统石盒子组砂岩裂隙承压水,砂岩累计厚度~ 米一般 25 米左右,隔水性良好 第五含水层:二叠西下统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承压水,矿井主要充水源,砂岩累计厚度 ~ 一般在 20 米左右,该含水层含水性良好,为本井田主要之含水层。 第六含水层:二叠西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承压水,矿井直接充水源,砂岩厚度 ~ ,一般在 3米左右,该含水性不 强。 第七含水层:中下奥陶系灰岩裂隙溶洞水,有较稳定的隔水层。 矿井涌水情况: 18 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调查,在正常情况下,矿井总涌水量平均在 95M3/ h ,最大时为 150M3/ h ,井下涌水形式以煤层顶板滴水,淋水为主,次为老空区积水导致底板出水,底板出水时间一般持续较短。 矿井充水来源: 矿井充水有下列几个方面: 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沿地表榻陷 裂缝渗入 井下。 含水层水:当裂隙导水带贯通上部含水层时,含水层水亦可涌入井下。 井下工业用水: 生产用水 及防尘洒水部分滞留井下,大部分被煤炭运输带出。 我矿井下各采掘面主要影 响以裂隙水为主,含水量不大,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型,主要含水层为山西组底部砂岩承压含水层,预计在掘进过程中不会出现大的涌水现象,只会出现顶板滴水现象,对施工单位影响不大;在回采时,由于大面积的顶板冒落、断裂、导通含水层通道,有可能出现涌水现象,另外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涌水量有可能增大,因此井下各采掘面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治水措施。 煤层顶底板: 煤层顶板多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局部为炭质泥岩。 部分地段炭质泥岩破碎,呈鳞片状 (俗称滑矸 ),易冒顶,个别地点冒高达 1- 2米。 严重影响开采过程中的顶板管理,此外有底鼓现象, 但不普遍。 在旺西村正断层的两侧,和东部滑矸发育的地区,常有断距不大( 5 米以内)的小断裂,对开采有较大的影响。 瓦斯、煤尘与自燃 ( 1) 瓦斯 19 金华山煤矿自投产以来,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和观测记录,矿井瓦斯涌出量较低,属低瓦斯矿井。 2020 年 7月份进行了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 经鉴定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矿井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 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33 条规定,矿井确定为低瓦斯矿井。 ( 2) 、煤尘 爆炸 危险 性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 2020 年 5 月 9 日的检验报告, 52煤层煤尘具有爆炸 危险 性,爆炸指数为 %。 ( 3) 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 矿井原煤灰份 %,硫份 %,发热量 ,煤质牌号为瘦煤。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 2020 年 5 月 7 日的检验报告, 52煤层属于Ⅲ类不易自燃煤层。 ( 4)地温 金华山煤矿自投产以来,所有巷道和工作面温度都低于 20℃, 地温梯度测定结果为 1~ 2℃ /100m, 属“无热害区”矿井。 20 第二章 井田开拓 第一节 井田境界及储量 一、井田境界 矿井位于铜川市红土镇,距铜川市区 23 公里,东西走向长 5 公里,南北宽约 公里,井田登记面积为。 煤矿采矿许可证号为:G6100002020061120203707,有效期为 2020年 6月 — 2019年 6月,批准开采标高 1084— 400m,地表多为黄土覆盖,显示了黄土台塬和黄土峁梁的地貌特征。 地势南高北低,地表以金华山最高,海拔 +1100米,庞河川最低 +927米,相对高差边 173 米。 东与徐家沟井田边界相邻,西与王石凹井田边界相邻,井田范围由 27 个点圈 定。 点号 X 坐标 Y 坐标 1 3890590 36616355 2 3887940 3667140 3 3887705 36616880 4 3887040 36616850 5 3886693 36616545 6 3886462 36616110 7 3886307 36616170 8 3886132 36615705 9 3886259 36615523 10 3886260 36615015 11 3886073 36614735 21 12 3885950 36614455 13 3885747 36613936 14 3886917 36613270 15 3889696 36611702 16 3890930 36611003 17 3890794 36611498 18 3890734 36611898 19 3890714 36612258 20 3890724 36612718 21 3890829 36613023 22 3891029 36613498 23 3891224 36613998 24 3891374 36614498 25 3891479 36614998 26 3891575 36615498 27 3891717 36616036 二、井田资源、储量 资源、储量计算范围及指标 ⑪资源、储量计算范围 采矿证批准的平面范围,标高 ~ m。 现采矿权范围内 51 煤实际标高为: m~ ; 现采矿权范围内 52 煤实际标高为: m~。 现采矿权范围内 10煤实际标高为: m~。 22 ⑫资源、储量参数的确定 煤层最低可采厚度为 米,煤层倾角< 15176。 最高可采灰分边界线的确定 在灰分 (Ad)小于 40%和大于 40%的两个点间内插出灰分为 40%的最高可采灰分边界线。 对于个别孤立存在的灰分超限点,只要发热量达到规定的工业要求,在资源储量计算时没有单独扣除,一并参与资源储量计算。 最高硫分边界线的确定 在硫分( )小于 3%和大于 3%的两个点间内插出硫分为 3%的硫分分界线, 对于硫分大于 3%的单列单算。 煤类 5煤层和 10煤层均为 廋 煤。 各类煤柱范围确定原则 井筒保护煤柱:利用原矿井设计部门设计的边界范围; 水平保护煤柱:利用设计部门设计的宽度范围,宽度为 30m; 井田边界保护煤柱:利用设计部门设计的宽度范围,宽度为现采矿权范围向内 20m 的范围; 铁路保护煤柱:利用原矿井设计部门设计的保护范围; 村庄保护煤柱:按照“三下”开采规程,结合岩移观测资料,在村庄建筑留 10m 保护带的基础上,采用黄土移动角 550, 基岩移动角 750,确定村庄保护煤柱边界。 此移动角是铜川矿区长期观测和研究的成果,符合该区的实际情况。 资源、储量计算结果 截止 2020年底矿井保有地质量 , 51煤地质量为 ; 23 10# 地质量为 ; 52煤地质量为 6112万吨, 矿井累计探明 万砘, 累计采出 万砘,累计损失 万砘。 52 煤层资源储量类别构成如下: 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 111b): 万 t;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 122b): t; 探明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 2M11): t。 探明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 2S11): 万 t; 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 2S22): 万 t;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3): t。 基础储量( 111b+122b+ 2M11)总计 t; 资源量( 2S11+2S22+333)总计 万 t。 探明的储量占总资源的 %,探明的加控制的储量占资源量的 %。 矿井资源、储量汇总表见表 21。 表 21 矿井资源、储量汇总表 单位: Mt 煤层编号 探明的( 111b) 探明的( 2M11) 探明的( 2S11) 控制的( 2S22) 控制的( 122b) 推断的( 333) 52 截止 2020年底矿井保有地质量 , 51煤地质量为 ;10# 地质量为 万吨; 其中 52 保有地质量 6122 万砘,可采储量为 万吨。 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一、矿井工作制度 根据生产实际及“设计规范”设计矿井年工作日为 330d,每天 三 班工作,其中 两 班生产,一班检修,每天工作时间为 16h。 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与井田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炭储量及质量,煤层赋存条件,采煤机械化装备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 根据 金华山 煤矿生产 24 管理水平及开采经验。 2020~ 2020年,矿井对原煤生产系统进行了系统能力提升改造,采掘设备进行了更新, 570运输 大巷更换为 50Kg 重轨, 运煤列车由原来的 4列 增加 至现在 的 6 列 ,以及今年来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 该矿井的实际装备,设计认为矿井生产能力定位为 ,是合理的。 其理由如下: 本井田面积较大且含煤面积大,煤层赋存较稳定,储量可靠,具有大型煤矿的资源、储量条件。 矿井总资源、储量为 ,可采储量为。 按生产能力 ,矿井剩余服务年限。 井田内唯一一层可采煤层 52煤层赋存较稳定,构造简单,煤层倾角 6~ 15176。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层以 不 易燃煤层为主; 西部 采区煤层厚度大部分在 以上 适合一次性采综采全高 , 东部采区煤层厚度大部分在 以上 , 适合综 采放顶煤开采。 对实现 矿井一 井 两 面开采十分有利。 52 煤层煤质为低 — 中灰、低硫、低磷、中 — 高发热量 为 廋 煤 ,可做动力及民用煤,有很大的销售市场。 综上所述,设计认为本矿井无论是从资源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生产管理水平,还是从产品销售条件,都具备大型矿井的必要性。 因此,将矿井生产规模确定为。 二、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金华山 煤矿现有 采煤 装备 为“一综一悬” ,从 2020 年初 采煤 装备形成两套 综 采 格局, 届时 能满足生产能力为 , 因此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确定为 ,储量可靠,故矿井储量备用系数选用。 工业指标: 煤层:计算储量的煤层最低开采厚度: 52煤为。 灰份:最高绝对灰份不大于 40%。 容重:各煤层容重均为 吨 /立方米。 储量备用系数:取。 煤矿剩余服务年限计算方法: 25 )( 86 0 年 Ak GaB 式中: a煤矿服务年限,年; G煤矿核定能力时上年末开采储量,万 t。 A煤矿拟调整的核定生产能力,万 t/a。 kB 储量备用系数:取。 第三节 井田开拓 一、井田特点及其对开拓的影响 矿井位于铜川市红土镇,距铜川市区 23 公里,东西走向长 5 公里,南北宽约 公里,地表多为黄土覆盖,显示了黄土台塬和黄土峁梁的地貌特征。 地势南高北低,地表以金华山最高,海拔 +1100米,庞河川最低 +927米,相对高差边 173 米。 东与徐家沟井田边界相邻,西与王石凹井田边界相邻。 二、开拓方式的选择 矿井现状 金华山 煤矿原设计生产能力 45 Mt/a。 由陕西省煤矿设计研究院于 1957年完成初步修改设计,并通过审查。 于 1958年 7月 24日开工建设, 2020 年达 产。 2020年度进行了生产能力核定,陕西省煤炭工业局批复认定矿井 2020年实际生产能力为 , 2020 年实际生产。 2020 年矿井生产原煤。 金华山煤矿现生产水平为 570 水平 ,有四个采区,分别为 570西一下 采区、 570 西二下采区、 570 东一下采区、 570东二下采区、 其中: 570东一下采区 布置 为 综采放顶煤采面; 570 西二下采区 为 悬移支架面。 西一、东二两 26 采区为备用 接续 采区。 为实现采区接续平稳过渡和矿井持续稳定发展, 根据该矿煤层赋存 条件 从 2020 年初开始 在 570 西部 布置一套一次全采高综 采面;东部布置一套 综采放顶煤采面。 矿井 采煤工艺 达到两套 综采的生产格局。 井田开拓方案 矿井开拓方式为 斜井 — 立井 多水平 石门 开拓,上下山分区开采,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及悬移支架放顶煤采煤工艺。 水平、采区划分:矿井共分为四个水平: +828 水平、 +680水平,(已采完); +570水平、 +440 水平。 现开采的 +570 水平东部为东一下山采区和东二下山采区;西部为西一下采区和西二下山采区。 +440水平尚未开采。 水平划分及阶段垂高 52 煤层的地板标高在 m~ , 垂高 537m。 采用 立井 石门、多水平综合开拓 全井田。 主要运输大巷及总回风巷道的布置方式和位置 金华山 煤矿 生产 采区采用石门下山开拓,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 该矿主要 运输 大巷 为 570水平运输 大巷, 全部布置在岩层中。 以 570环形车场为。煤矿记实性设计说明书
相关推荐
重型货载是指重量为 5 吨及以上的单体货载;大型货载是指长度 4 米及以上或高度 米及以上的单体货载。 j、运输的全过程都必须严格执行《矿井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2)运输: a、运输前派专人检查小绞车底座、绳卡、钢丝绳、制动装置等安全设施是否安全可靠,派专人检查一坡三挡、运输轨道和往返 声光信号是否安全可靠,如不达安全要求,立即处理。 b、运输绞车安装符合《安全规程》规定
,负责对隐患进行统计、上报、建档备案。 第十九条 每月专业矿长组织召开一次安全隐患排查会议,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留有记录。 第二十条 事故隐患排查考核。 1. 当月未开展隐患排查工作或未按规定时间上报隐患排查表,对单位正职和责任人各罚款100元。 2. 排查不能发现隐患或隐瞒隐患不报,对排查责任人罚款50—200元;由此而导致非伤亡事故或伤亡事故的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大黄山煤矿总经济师兼生产计划科科长 2020 年 7 月至 2020 年 9 月兵团广播电视大学 经管系学习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月豫新煤业副总经济师兼企管部部长 2020 年 1 月至 2020 男 12 月豫新煤业副总经济师兼白杨河煤矿矿长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豫新煤业副总经济师兼调度室主任 2020
风量 Qcf≥ ( m3/min)。 3176 采煤工作面需风量 Qcf≥ ( m3/min)。 a)验算最小风量 Qcf≥ 60 (48) Scb =lcb hcf 70% (49) Scb =4 70%=( m2) Qcf≥ 60 ≥ 60 ≥ ( m3/min) b)验算最大风量 Qcf≤ 60 (410) Scs=lcs hcf 70% (411) Scs=3 70% =(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