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镀锌迁址铸造环评报告书内容摘要:

理后,通过 15m 高的排气筒排放。 其处理工艺如下: 盐酸 雾废气排放情况 污染源 名称 废气量( m3/h) 污染物名称 排放 浓度 mg/m3 排放 量 t/a 治理措施 排放方式 及去向 酸洗工序 1000 盐酸 雾 10 加入抑制剂 经碱液吸收 处理后经15m高的排气筒排放至大气中 ( 4)、清砂工序中产生的粉尘:清砂产生的粉尘处理前的排放浓度 500 mg /m 3, 产生量2 t/a, 经布袋式除尘装置 (除 尘效率 95%) 处理后粉尘的排放浓度 25mg /m 3,预计年排放量 吨。 拟建项目废气主要来源于煤气发生炉和冲天炉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酸洗工序中产生的盐酸酸雾,清砂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粉尘。 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由于排 放的大气污染物总量相对较少,且该地区属平原地区污染物易扩散稀释; 因此当地大气环境状况仍可维持现状。 拟建项目所在地空气环境质量较好,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96)中的二级标准。 三、噪声 盐酸雾废气 排气筒 碱液吸收装置 风机 排气筒 排放 吸风装置 布袋除尘器 烟道 排放 粉尘废气 ( 1)、 拟建项目运营后,主要强噪声源为 冲天炉、煤气发生炉鼓风机所 产生的噪声;冲 床、钻 床、 滚光机 加工时产生的噪声。 鼓风机所产生的噪声为 85 dB(A), 冲 床产生的噪声为80dB(A),钻床产生的噪声为 80dB(A), 滚光机 产生的噪声为 80 dB(A)。 项目运营后,由于噪声叠加,预计厂界噪声将会有一定的提高,故应在车间内做好隔音、吸音等消声处理(如采用隔音玻璃、种植植被等)。 通过基本隔音防护措施及距离的消减,预计厂界噪声基本能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中Ⅱ类标准。 ( 1)拟建项目建成后主要噪声源为鼓风机。 根据同类生产厂家的监测, 各类机械设备 运行时产生 的噪声约 85 分贝。 投产后预计厂界噪声将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了保护环境和减少噪声污染,必须对热镀锌车间 、标准件车间 进行降噪处理。 具体措施为: ( a)、从声源产生方面考虑,尽量选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 ( b)、 对鼓风机进行隔声处理; 车间的内壁采取吸声,车间墙体制作成隔声墙;作业时窗户关闭,预计可有效降低该车间的噪声 15分贝; ( c)、加强厂区空地的绿化,厂界周围种植吸声性能较好的高大乔木,适当增加围墙的高度,预计可有效降低噪声 58分贝。 预计厂界噪声可以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Ⅱ类。 ( 2)、厂界噪声的理论值 分析: 按车间内声源值的最大值 85 分贝来参与计算 a、声源传播到车间外墙时的值: L2=L1— 15 L1—— 声源值(分贝) L2—— 车间外的噪声值(分贝) 经计算车间外的噪声值 L2为 70分贝 b、厂界噪声值: L2=L1— 20lgr2 L1—— 车间外噪声值(分贝) L2—— 需要计算距离声源 r2(单位:米)处噪声级(分贝) 经计算,东侧的 L2为 分贝,南侧的 L2为 分贝 , 西侧的 L2为 分贝,北侧的 L2为 分贝,西侧居民区为 分贝。 因厂区内要进行绿化,将对车间内的噪 声有一定的吸收。 在厂区内的办公楼也会对车间内的噪声有一定的吸收,经空气的衰减和厂界围墙高度的适当增加,可有效降低噪声 8分贝左右 ,预计厂界噪声可以达标排放。 拟建项目投产后,夜间不生产,夜间环境噪声维持现状,故本环评不对夜间厂界噪声进行评价。 昼间厂界噪声评价分析见下表: 单位:(分贝) 监测点位 噪声值 东界外dB(A) 南界外dB(A) 西界外dB(A) 北界外 dB(A) 西侧居民 dB(A) 预测值 42 背景值 叠加值 昼间标准值 60 60 60 60 60 经围墙阻挡衰减与该地噪声本底值叠加后周围环境 和西侧居民 仍然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 309693) 2类。 附:噪声计算分析公式 声源传播到厂界围墙时的值: L2=L1— 20lg r2/ r1。 L1—— 声源值(分贝)( r1=1 米) L2—— 需要计算距离声源 r2(单位:米)处噪声级(分贝) 预测点的 A声级叠加采用下面公式: n LA=10lg(∑ ) I=1 式中: LA预测点总的 A声级。 Lai第 i个声源至预测点处的 A声级。 n声源个数。 四 、固体废物 (1) 煤渣和 锌灰 : 拟建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 冲天炉、 煤气发生炉燃煤产生的煤渣。 预计年排放煤渣 130吨 ,可出售作建筑材料。 年产生 锌灰 12吨, 可集中出售给氧化锌厂作原料, 锌灰 属于国家危险废物编号 HW17,根据危险 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实行五联单制度。 ( 2)废酸:主要是酸洗工序中产生的酸洗废液,年产生 吨,属于国家危险废物编号 HW34,根据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实行五联单制度。 ( 3)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主要来自职工日常生活,年产生 15 吨,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固(液)体废物产生源强 序号 名称 分类编号 产生量( t/a) 性状 拟采用的处理处置方法 1 煤渣 一般废物 130 固态 集中出售 2 锌灰 HW17 12 固态 集中出售 3 废酸 HW34 液态 危险固废处置中心统一 处置 4 生 活垃圾 一般废物 15 固态 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五 、清洁生产分析 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分析 清洁生产是企业生产过程采取整体的预防性措施,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降低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是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重要手段。 在《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 2020 年远景目标》中明确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 、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使经济系统和谐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系统地避免或减少废物产生,实现污染物低排放或零排放,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1)拟建项目采用先进的煤炭转换技术,通过煤气发生炉将煤炭转换为清洁能源煤气。 ( 2)拟建项目冷却水全部循环使用,既减少了水排放,也节约了水资源。 ( 3)拟建项目实施清洁生产的同时,充分考虑了物质的循环利用。 按照循 环经济 3R(减量、再用、循环)原则,首先减少进入生产过程的物质量,提高原材料生成产品的转化率、对资源尽可能回收循环使用。 ( 4) 清洁生产要求: ①采取切实、可行、高效的措施保证废气 、废水 等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 废气利用旋风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 以及湿法除尘脱硫装置治理;废水采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生产废水处理系统治理。 治理效果好,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 ②把环境管理贯穿于生产车间每一道工序,切实做到减污、节能、增效。 ③对照清洁生产的要求,建立、完善并执行清洁生产制度。 ( 5)建议企业建立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 系认证。 综上所述,拟建项目 基本 符合清洁生产、物质循环利用的相关要求。 六、事故环境影响分析 可能发生的事故分析 ( 1)废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导致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事故性排放污水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 2)废气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导致高浓度废气直接排入周围大气中,事故性排放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 3)盐酸贮槽破裂或发生泄漏。 事故的预防措施 经验表明:治理设备失灵和人为的操作失误是引起事故排放的主要原因。 因此选用较好的设备、精心设计、认真的管理和操作人员的责任心是减少事故排放的关键。 本项目事故防范措施主要有: ( 1)制定操作规程,责任到专人,负责设施正常运行; ( 2)制定一套应急处理、检测方案,一旦发生事故,快速反应,减轻事故危害; ( 3)一旦出现故障,及时组织人员分析原因,找出事故所在处,对发生事故设施进行维修和现场清理; ( 4)及时通报:一旦事故排放影响到工厂外围环境时,应及时通知环保部门对该地区水质、气质进行环境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为事故的指挥决策提供信息。 ( 5)建立应急事故排放池,为防止废水处理设施出现故障,废水无法处理时,废水可暂存应急事 故池。 ( 6)建立处理事故的组织管理制度 ①明确一旦出现事故时现场主管、现场人员的职责,明确事故的上报制度; ②建立事故安全教育,加强职工的环保安全培训; ③企业内全体人员应了解事故处理程序和要求,了解处理事故的措施,一旦出现事故,各就各位处理,控制事故影响。 盐酸泄漏应急防范措施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四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 放出氢气。 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 灭火 方法: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 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七 、排污口规范化管理要求 建设单位对排污口要按环境管理的要求规范化设置,实行清污分流。 企业排污口必须按照苏环控 〔 97〕 122 号文 《 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 》 要求进行规范化设置。 污水排放口 厂区实施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原则上设置清下水排放口 1个。 厂区设生产废水排放口1个,生活污水排放口 1个。 废气排放口 设置工艺 废气排放口 2 个 ,煤气发生炉废气排放口一个,冲天炉废气排放口一个。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 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 名 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 气 污 染 物 煤气发生炉 烟尘 旋风除尘器 达标排放 冲天炉 烟尘 二氧化硫 旋风除尘器、湿式除尘脱硫装置 达标排放 清砂 粉尘 布袋除尘器 达标排放 酸洗工序 盐酸雾 碱液吸收装置 达标排放 水 污 染 物 生活污水 COD SS 动植物油 食堂污水经隔渣、隔油后并入生活污水装置 达标排放 生产废水 PH 酸碱中和 达标后排放 固 体 废 物 热浸镀工序 锌灰 集中出售 煤气发生炉 煤渣 集中出售 冲天炉 煤渣 集中出售 职工生活 生活垃圾 环卫部门集中处理 噪 声 对厂房采取吸声处理,并于四周搞好绿化措施,预计厂界噪声能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1990) Ⅱ 类标准。 其 他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为了防治污染、美化环境,本项目考虑了绿化布置要求。 在构筑物之间空地上搞好绿化设计,栽植常绿灌木或种植花圃及草坪。 绿化面积达到 500 平方米。 拟建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和拟建项目公众参与情况的说明 拟建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情况 公众参与的目的是为了解社会各界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与观点,提供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机会,使环境影响评价做到民主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