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内容摘要:

(5)容易造成群死群伤和重大经济损失 烟花爆竹发生燃烧爆炸,在场人员往往来不及逃生而被烧 伤 、炸伤,甚至死亡。 若仓库发生爆炸,其威力更大,会危及灭火人员和附近人员的安全,并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 物质的危险性 本公司 储存的烟花爆竹主要危险成份为黑火药和烟火药, 经过工艺制作而形成的,通过引燃发生燃烧或爆炸,进而产生声、光、色、烟和造型等效果,以供观赏的娱乐产品。 其中主要物料有高氯酸钾、硝酸钾、硝酸钡、硫磺、镁粉 、铝粉、木炭、硫化锑、漆片、酚醛树脂、钛粉、碳酸锶、草酸钠、氧化铜、黑火药等。 这些物料中既有氧化剂又有还原剂和着色剂, 烟花、爆竹 本身 具有遇潮湿、高温、摩擦、撞击、雷击、电气和静电火花、明火、火星都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 的特性。 后果主要为:轻微燃烧、爆炸,能造成 人员灼伤 、 烫伤 、炸伤、财产损失;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甚至造成环境污染和水污染。 固有危险性 13 仓库中烟花爆竹的码垛过高、堆垛过大、藏垫不符合要求 (如使用水泥条、块石等垫高材料,容易因摩擦产生火花而引起燃烧爆炸 事故 )等均有可能引起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 1)储存 储存过程中发生的爆炸事故,主要是库区的选址、库房的建设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或管理不善引起的。 其事故引发的主要原因包括七类:一是因吸烟、取暖、烟囱飞火等明火直接引爆;二是受太阳直射烘烤导致库房内温度过高引起;三是产品质量不合格,使用了违禁原料,吸湿受潮发生分解,或过于敏感;四是遭受雷击;五是仓库电气线路老化、接触不好引起打火、照明灯具、开关不防爆等电气火花;六是烟花爆竹在生产制作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积聚和人在作业中 携带静 引 起的静电火花:七是烟花爆竹与其他货物混贮混放。 2)库内运输 成品在库区内的运输采用手推车。 在装卸搬运操作过程中,撞击、坠落、摩擦、倾斜、重压、滚动、就地拖拉、投掷等均有可能引起烟花爆竹产品的燃烧爆炸。 在物料的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产生的火花或撞击、摩擦、坠落、人体产生的静电等均有可能引起危险物料的燃烧爆炸。 烟花爆竹在储运过程中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为爆炸事故。 运输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吸烟、飞火等明火直接引爆;二是受太阳直射烘烤导致烟花爆竹温度过高 引爆;三是车辆发生碰撞、 倾覆时由于起火、挤压、摩擦而引爆;四是产品质量不合格,使用了违禁原料,吸湿受潮发生分解,或过于敏感,或在运输过程中,烟花爆竹发生颠簸而引起爆炸;五是遭受雷击;六是烟花爆竹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积聚和人在作业中携带静电引起的静电火花:七是烟花爆 14 竹与其他货物混贮混运。 3)烟花爆竹储存仓库引爆的原因分析 烟花爆竹仓库引爆的原因分析见图 2— 1。 图 21 烟花爆竹仓库引爆的因果分析图 经营过程混乱、以及经营过程中的违规违 法操作,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1)转让、买卖、出租、出借、伪造经营许可证; 2)经营条件发生变化后,未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变更; 3)批发经营单位未能严格执行产品流向登记制度,在储存、运输 过程中丢失烟花爆竹; 4)批发经营单位向零售经营单位和不具备燃放条件的单位和个人销售小型礼花弹等。 危险性 1)库区周边山林茂密,坟茔遍布,特别是清明期间上坟烧纸、放鞭炮及易引起火灾。 2)人为破坏。 15 烟花爆竹仓库的危险等级为 和 级,规格为 38m 12m 2,仓库建 筑面积 888 平方米, 设计储存药量为 10000 ㎏。 根据 江南 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 (X 安科 [评 ]字第 2020158003 号 )评价 ,该仓库区中涉及的烟花爆竹的最高储存量未超过国家标准 GBl8218202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的重大危险源的临界量,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 本公司办公区 (大桥路 103 号五楼 ), 指挥部 电话 : , 组织机构及组成人员如下: 总 指 挥: 手机号: 副总指挥: 手机号: 灭火组负责人: 手机号: 疏散组负责人: 手机号: 救护组负责人: 手机号: 应急救援指挥部 灭 火 组 疏 散 组 救 护 组 通 讯 组 抢 修 组 16 通讯组负责人: 手机号: 抢修组负责人: 手机号: 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负责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人员调度,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应急救援人员应服从统一调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得 擅 离 岗位。 1) 总指挥 负责批准本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负责与相关的外部应急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组织事故调查,总结事故急救经验教训等。 2) 副总指挥 负责协助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控制现场出现的紧急情况;事故现场应急操作的直接指挥和协调;向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对策和建议;负责组织善后处理工作等。 3) 灭火组 负责人: 成员: 职丽: 负责火灾的初期扑救和处理;尽可能控制危险源,同时要采取措施保护现场;负责寻找、集中、清点、营救事故 中的受伤人员。 4) 疏散组 负责人: 成员: 职责: 负责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地疏散人员;维护治安秩序;负责事故现场隔离区域和疏散区域的警戒。 5) 救护组 17 负责人: 成员: 职责: 负责对伤病员进行检查分类和观察;对伤员的救护、包扎等现场急救;负责保护、转送事故中的受伤人员。 6)通讯组 负责人: 成员: 职责: 通讯组要确保各专业队与场内事故现场指挥部广播和通讯的畅通;通过广播和通讯指导人员的疏散和自救。 6) 抢修组 负责人: 成员: 职责: 负责抢修被事故破坏的设备、道路交通 设施、通讯设备设施;为救援行动提供物质保证(包括应急抢险器材、救援防护器材、检测器材和指挥通讯器材等)。 4 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监控 烟花爆竹总仓库区及库房的安全防范措施采 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设置有安全防范系统。 烟花爆竹仓库 安装有视频监控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设置有报警电话。 由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和仓库保卫组织机构负责对重大危险源、危险危害因素和安全隐患采用安全检查、安全评价 (评估 )和隐患整改的方法进行监测。 18 鉴于烟花爆竹产品的危险特性,其主要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烟花爆竹燃烧、爆 炸的产物中的一氧化碳( CO)、二氧化碳( CO2)、二氧化硫( SO2)、氮氧化物( NOx)等都有一定的毒性,危害人身安全,妨碍灭火行动。 对烟花爆竹仓库突发事故的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应从积极预防起火、早期发现、初期灭火方面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降低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概率,同时要通过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达到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设备损害和环境污染的目的。 烟花爆竹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因运输、搬运过程中操作不当引发火灾、爆炸;因搬运、装卸、包装等原因发生爆炸事故;因静电、雷击、药物受潮、电器漏 电等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因此,本单位要落实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人员要作好检查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减少事故隐患。 先期预防措施如下: ( 1)本公司应急指挥部接警后,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各应急工作小组和公司各职能部门,要求所有人员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依据事故的险情,确定是否向安监部门、消防部门、医院、供电公司等外部单位寻求援助。 ( 2)由总指挥在第一时间召集有关人员,研究和决定应急救援初步方案。 ( 3)尽快组织撤离事故区域附近职工或群众,采取一切可能措施,防止人员伤亡。 ( 4)决定启动本预案,并报告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接警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赴事故现场救援。 当仓库发生紧急情况,紧急疏散警报发出后,全体员工及来访人员必须遵守公司应急疏散计划,按照紧急疏散线路尽快到达安全地点。 应急救 19 援小组成员应立即到达指定位置,指导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发现受伤人员时,在确认环境安全的情况下,首先进行伤员救助;在不能确定环境安全或环境明显对救助者存在伤害时,应首先作好个体防护后再进行救助工作。 司机必须立即将各自的车辆驶离停车场,以免阻碍其他救援车辆的通行;警卫人员应及时将大 门打开至最大,同时指挥单位内人员及车辆单向离开,指挥外部救助车辆有序进入库区。 一旦发生事故,仓库负责人应立即发出警报,并向上级汇报;如是仓库外森林火灾,应立即组织现场急救小组实施抢救,可以利用配备的消防器材和消防知识进行自救并全力保护好仓库,限制火灾事故蔓延扩大危及仓库,减少损失;如是仓库内火灾,应立即组织指挥无关人员及非专业人员撤离现场至安全地带后,再组织专业人员组成现场急救小组,视仓库的危险等级及火灾现场内危险物质的品种、数量、性质、摆放位置等决定实施相应的急救方案( 级仓库火灾爆炸危害仅限本建筑 物内,可视火灾大小、范围等决定采取在仓库外围或进库内进行灭火急救; 级仓库火灾爆炸事故危及仓库内及外部安全距离内的人和物,应在安全距离外进行灭火急救,以防发生爆炸事故危及急救人员的生命安全)。 公司领导应及时奔赴事故现场安全距离外,召集应急救援人员集中,了解事故情况,搞清现场破坏情况及商品的实际存量和存放位置,根据具体情况谨慎组织救援并及时与外部取得联系。 预警行动 事故预警条件 (一)事故预警的条件: 进入预警状态后,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 20 发布预警公告。 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指令各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公司 安全科 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针对重大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后备队伍确保应急物资充分有效和其他保障工作畅通。 (二)预警支持系统 建立安全预警系统。 对危险源状况建立实时视频监控信息系统、重大事故预警系统、区域安全评价科学预警系统。 建立应急资料库。 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系统、专家决策支持系统 及 反馈评估系统。 建立应急指挥技术平台系统。 根据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有关类别事件专业协调指挥中心及通讯技术保障系统。 事故预警方式 事故预警的方式主要是靠职工各级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报警系统的完好有效及时,在发生 火灾 后能发出报警信号两种方式。 职工定期检查主要靠职工的安全责任心,岗位职工巡检和部门及各级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止事故扩大,报警系统所在部门或岗位,要定期效验报警装置的完好有效性,发现问 题及时通知 安全科 ,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有效运行。 事故预警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事故预警的方法 主要 按照重大事故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 21 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分别用红色、橙色和黄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岗位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附近可能受到危害的 村镇 通报。 ( 1)发布二级、三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有关救援队伍和值班人员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重大事故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 取下列措施: ①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②责令有关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加强对重大事故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③组织有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重大事故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重大事故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的级别; ④定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 ⑤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发布可能受到重大事故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 2)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 ,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重大事故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①责令应急救援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