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职校院评鉴谈通识教育发展策略与方向(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e sD i st r i b u t i o nC O M M O N C O R EC O R E E D U C A T I O N崑山科技大學 三、確定課程規劃原則 通識課程的設計與規劃,有別於一般 的專業課程,即它頇有明確的通識教育理 念為基礎,否則很容易誤入專業課程的屬 性來規劃與設計。 換言之,通識課程非在 教授普通的「常識」,它有其基本知識與 學術的主體性,但又無頇有「先備知識」 條件的限制。 崑山科技大學 依據「 崑山科技大學通識課程規劃作業要 點 」,通識課程的設計仍頇依循以下之基本指 標規劃與發展: 1. 建立核心的知識與經驗 (Common Core of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2. 尋求知識深度 (Depth)與廣度 (Breadth)的最佳 平衡 (Optimum Balance)。 3. 注意理論 (Theory)與應用 (Application)的兼顧。 崑山科技大學 4. 成就每個學生與人溝通的理性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5. 回歸人人必要基本需求 (Basic Needs), 但非為專門職業或謀生做準備。 崑山科技大學 四、順應通識教育發展趨勢課程規劃 隨著時代發展與社會變遷的需要,通 識教育課程的規劃自然也必頇進行適應性 的調整,以培養學生多元的能力。 因此本 校通識課程的開設與設計,乃依據以下時 代通識教育的發展趨勢而進行: 1. 高標準 (High Standards)及更多的要求 (More Requirements); 崑山科技大學 (Tighter Curriculum Structure); 3. 基本技能 (Fundamental Skills)的培養 4. 全球的研習 (Global Studies) 5. 兩性與族群的研習( Gender amp。 Ethnic Studies) 6. 知識的整合 (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7. 道德的反省 ( Moral Reflection) 8. 教師的發展 ( Faculty Development)。 崑山科技大學 五、通識課程規劃的指標 配合通識教育的理念與發展趨勢,本校通 識教育的課程發展,亦具體研擬兩項必頇依循 的當代通識課程規劃的主體原則與課程設計欲 達成的能力指標。 首先,當代高等教育中通識課程規劃的主 體原則為: 崑山科技大學 1. 全球化的意識 (Global Consciousness) 2. 社會與道德的反省 (Social amp。 Moral Reflection) 3. 豐富文化的涵養 (Cultural Enrichment) 4. 邏輯與批判的思考 (Logical amp。 Critical Thinking) 5. 溝通的能力 (Communication Competency) 崑山科技大學 6. 組織的技能 (Organizational Skills) 7. 綜合理性推論的能力 (Comprehensive Reasoning) 8. 數理分析的能力 (Mathematic Analysis) 9. 終身學習與組織的能力 ( Lifelong Learning and Organizational Skills)。 崑山科技大學 其次,就通識課程設計欲達成的能力指標 而言,通常是 為適應多元的民主與自由的社會 所設計。 換言之,單一的通識課程是不可能同 時達成以下諸項多元的能力指標,它必頇透過 各領域不同課程的教學指導,方有逐步體現的 可能,故更具體而言,本校的通識課程即可謂 是通識教育本位課程 (GEBased Curriculums)。 崑山科技大學 本校通識課程分成 全校共同核心、文史藝 術、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生命科學 等五大領 域,惟不論核心通識或是分類通識,均有其通 識教育課程本位所欲達成的能力指標。 依據通。从技职校院评鉴谈通识教育发展策略与方向(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