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开滦崔家煤矿矿井的初步设计内容摘要:

.................... 47 全矿通风阻力计算 .......................................................................................... 47 计算原则 .................................................................................................... 47 计算方法 .................................................................................................... 47 计算矿井总风阻及等积孔 .............................................................................. 51 扇风机和电动机确定 ...................................................................................... 51 9 安全技术措施 .....................................................................................52 预防瓦斯燃烧爆炸的主要措施 ...................................................................... 52 防井下火灾的主要措施 .................................................................................. 53 井下水灾的预防措施 ...................................................................................... 53 防尘措施 .......................................................................................................... 54 参考文献 .................................................................................................55 致谢 .......................................................................................................56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前言 1 前 言 本次设计是根据河北省开滦集团蔚州矿业公司的崔家寨矿进行的 毕业实习中所收集的矿井生产图纸和资料,对其 做 的初步设计。 设计能力与服务年限: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 180 万吨,服务年限为 94 年 . 我们矿建专业学的知识面很广,但是不是很精,我之所以选择 矿井初步 设计,是因为 矿井初步设计对我们来说比较难和复杂,这样我就能更多的学到知识 ,为将来的工作做好 铺垫。 设计是在我们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业设计规范》,《井巷工程》等之后,再进行井田开拓、准备方式及采煤方法的选择和矿山运输、提升、排水及通风的设计计算。 所有这些都能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撰写技术文件、绘制工程图件的基本技能。 衷心感谢芮老师的指导,在这三个月里,正是他认真、耐心、详细的辅导,才使我能按时、按质的完成毕业设计。 由于我知识水平和知识范围的限制,设计中难免有不 当和错误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 井田概论 2 1 井 田 概 况 交通位置 崔家寨矿井位于河北省蔚县矿区的北部,行政区划隶属张家口市蔚县白草村乡及涌泉庄乡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 114176。 24† 40‡ 114176。 30† 36‡,北纬39176。 53† 34‡ 39176。 58† 25‡。 该矿井西南距蔚县南留庄镇约 5 公里,东南距蔚县城 11 公里,有公路相通。 从南留庄向西可通往山西省广灵县及大同市,由蔚县城向东可通往首都北京,向北通往张家口,宣化,向南通往涞源、保定及石家庄,交通较为便利。 地形地貌及水系 崔家寨矿位置为,东界:以 27- 26孔与 25- 4 孔地面中心坐标的连线及延长线与莲花山区为界;南界:以纵 13 勘探线两端的ZK 21 孔及 22-8孔地面中心线坐标的连线及其延长线与单候及南留庄井田为界;西界:以 F1 断层与西细庄井田为界;北界:以纵 7 勘探线两端的 7- 7孔 457 孔地面中心坐标的连线及其延长线、径线 38540000、矿区北部勘探边界为界。 其井田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的山前冲洪积平原,海拔高程介于 +900~ +1100m 之间,北西向冲沟发育,最深可达 20 余米,平时沟底干涸无水,暴雨后洪水顺冲沟泄于从蔚县矿区南流经的壶流河中。 气象与地震 本区属北方干燥型大陆气候,年平均雨量为 ,且大都集中在 8月份。 年平均气温为 6℃,最高月( 7 月)平均气温为 ℃,最低月( 1 月)平均气温为 ℃。 冬季长达 5 个月之久,年蒸发量为 1650mm。 冬季多西北风,最大风力达 9 级,且多发生在 3 月份,并有沙尘暴现象,其他时间多季风,风力不强。 冻结期自 11 月至次年 3 月,冻土深度为 ~。 根据蔚县地震办公室 1991 年 5 月 31 日提供的《蔚县矿区地震基本烈度评定报告》,蔚县矿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 井田概论 3 水源 经过水资源的勘探,目前已取得了 ,其中 B 级 ,C 级 ,可作为矿区用水的水源地。 根据水资源法,河北省水利厅、蔚县水利局批文同意矿区取水 1. 1m3/s,作为生产、生活用水。 电源 根据《蔚县矿区中心工业区规划》,矿区 110kV变电站设在单候矿井工业区内,目前矿区 110kV变电站已经建成使用。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第二章 地质特征 4 2 地 质 特 征 地层及地质构造 地层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钻探揭露,本井田地层有:古生界寒武系上统与奥陶系下统;中生界侏罗系下-中统下花园组;中统髫髻山组、后城组;新生界第四 系下更新统泥河湾组、上更新统马兰组及全新统现由上而下分述如下: 新生界第四系 主要由粘土、亚粘土组成,夹砂及卵砾石层,厚度 32~ 454m,平均 224m,西北部较薄,东南部较厚。 与下伏中生界侏罗系呈不整合接触。 中生界侏罗系 中侏罗统后城组( J2h)在全井田均有分布,为一套类磨拉石建造,与下伏煤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厚度 6~ 384m,平均 189m。 具有西南薄东北厚的特点。 按岩性可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上部为紫红色砂岩、砂砾岩夹凝灰质砂岩、膨土岩,厚度 0~ 135m。 中部为灰白、浅绿灰、淡紫色凝灰岩、 含砾凝灰岩、沉凝灰岩,厚度 0~ 110m,一般 40m 左右。 主要分布于 28 线以东地区。 下部为紫红、灰绿、黄灰色凝灰质中粒砂岩、砂砾岩、粉砂岩,夹淡紫、浅红色膨土岩。 凝灰质含量向上逐渐增多。 厚度 0~ 120m。 下段:为暗紫、紫红色巨厚层状砾岩,砾石成分以安山岩、凝灰岩为主,少量为石灰岩及硅质灰岩。 分选极差,砾径 2~ 100mm,部分大于 110mm。 多为次棱角--次园状,泥砂质充填,上部无胶结,松散,下部钙、硅质胶结,致密块状。 岩性较均一,局部夹砂岩薄层。 厚度 6~ 175m。 中侏罗统髫髻山组( J2t)仅见于井田西南部 的冲 蔚 176 和蔚 177 三个钻孔中,厚度 26~ 46m。 岩性为灰、灰褐色安山岩,不整合覆于下花园组之上。 中-下侏罗统下花园组( J12x)为本井田含煤地层,厚 3~ 229m,平均 105m,按岩性、岩相及含煤性可划分为上、下两段,其地层代号分别为 J12x2 和 J12x1。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第二章 地质特征 5 上段( J12x2):主要岩性为冲洪积相的紫红、灰绿色泥岩,夹灰绿、浅灰色砂岩、砂砾岩及砾岩,局部夹灰色砂岩、砂质泥岩及不稳定薄煤层数层。 其中灰色层段产植物化石。 本段厚度 0~ 173m,平均。 以连续--微角度不整合关系覆于下段地层 之上。 下段( J12x1):岩性以湖泊--湖泊三角洲相的灰色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为主,夹炭质泥岩等 10 余层煤层,其中 1,5 ,6,7 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厚度 3~174m,平均。 与下伏古生界为不整合接触关系。 古生界奥陶系下统( O1) 赋存于井田南部,最大残存厚度 ,东北部缺失。 上部岩性为浅灰、浅黄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下部为褐黄色隐晶质石灰岩、豹皮状灰岩夹绿色薄层泥灰岩。 古生界寒武系上统(∈ 3) 在井田东及东北部为煤系基底。 揭露最大厚度 73m。 岩性为暗紫色夹灰绿色薄层泥灰岩、竹 叶状、砾状灰岩和紫红色粉砂岩薄层。 地质构造 崔家寨井田总体体构造形态为一走向近南北或北东倾向东或南东,倾角5176。 ~ 10176。 的单斜构造。 在该井区的北面 350m 处的 10 勘探线附近存在一条方向大致与岩层倾向一致为地下水迳流破碎带。 在该井区及附近周边范围内的小井开过程中,均没有发现大断层和大褶曲存在,但小断层和岩溶裂隙较发育,所有的出水点均与岩溶裂隙和构造有关,特别是 NNE 和 NWW 两组方向的岩溶裂隙和构造,局部地段很发育,它们是区域性的构造发育带,也是区内主要的控水构造。 所以总体来说本矿地质条件较好。 井田范 围内无陷落柱存在。 煤层及煤质 煤层 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 — 下统下花园组,可采煤层 10 层,由下至上为1, 11, 4, 5, 51, 6, 6- 7,71,8 号煤层,其中 1, 5, 6, 7 号煤层稳定,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第二章 地质特征 6 为可采煤层。 煤质 主要可采煤层 1 煤层为低-中灰、特低硫-低硫、低磷的长焰煤; 5,6,7 煤层为低-中灰、低-中硫、低磷长焰煤。 其他各层为低-中灰、低中硫、低磷长焰煤。 煤层顶底板情况 1 号煤层初期采区顶、底板岩性主要为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少量为细砂岩,抗压强度 ~ ,为较稳定至不稳定底板。 5 号煤层初期采区顶、底板岩性主要为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抗压强度 ~ ,为较稳定至不稳定底板。 6 号煤层顶底板主要为粉砂岩和细砂岩,抗压强度 ~ ,为较稳定至不稳定底板。 7 号煤层顶底板主要为泥岩、粗砂岩、细砂岩,抗压强度 ~ ,为较稳定至不稳定底板。 瓦斯 经勘探各煤层 CH4 相对的涌出量为 ,临近各矿井亦为低瓦斯矿井,故本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 煤尘爆炸性 井田内各煤层均无 煤尘爆炸危 险。 煤的自燃倾向 井田内各煤层为三类自燃发火煤层,发火期一般为 6~ 12 个月。 地温 井田内地温梯度均小于 3℃ /100m,无地温超过 31℃的高温地区,故本矿井属正常地温,不会出现热害区。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第二章 地质特征 7 水文地质条件 井田内主要含水层 井田内共有 6 个含水层,自下而上为: 寒武系灰岩含水层 该含水层分布在井田东北部,单位涌水量 ,渗透系数 ,水位标高 ,富水性弱。 下花园组下段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 该含水层几乎分布于全井田,厚 ~ ,单位涌水量 ~,渗透系数 ~ ,水位标高 ~ ,富水性弱。 下花园组上段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 该含水层主要分布于井田西北部,根据临近区揭露情况看,该含水层基本无水,富水性弱。 后城组砾岩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 分布于全井田,局部单位涌水量 ~ ,富水性中等。 大部单位涌水量 ~ ,富水性弱,渗透系数 ~ ,水位标高 ~。 第四系泥河湾组砂砾石孔隙承压含水层 该含水层层数为 3~ 13 层,平均厚度 ,井田中北部单位涌水量,井田西部单位涌水量 ~ ,渗透系数 ~ ,水位标高 ~ ,井田中北部富水性弱,南部富水性中等。 第四系马兰组砂砾石孔隙承压含水层 分布在 24- 3 孔至 34- 7 孔一线以北,含水层层数 2~ 4 层,平均厚度 ,单位涌水量 ,渗透系数 ,水位标高 , 富水性弱。 主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