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站双曲浆砌石拱坝水库蓄水安全鉴定终稿非常好的资料内容摘要: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 5850 万 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1500mm。 本工程所在区域 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湿度大,本工程流域面积内有 **溪雨量站及邻近 **雨量站,观测年限为 1964~ 1993 年 , 有 30 年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为 、。 4 月份期间约占 1720%; 6 份约占全年 2528%; 7~ 9月份受台风雨影响降水占全 年 3139%; 102月占全年的 %。 降雨量在年际变化受大气环流影响,呈 45年丰、枯周期波动,两站年降水量CV值均为 , *溪雨量站实测最大降水量为最小年降水量 倍。 表 31 主要气象要素表 平均气温 ℃ 最大风速 m/s 34 绝对湿度 hpa 最高温度 ℃ 平均最大风速 m/s 14 相对湿度 % 79 最低温度 ℃ 年平均风速 m/s 16 平均蒸发量 mm 1157 洪水复核 设计暴雨计算 由于设计流域内业主无法提供实测水文观测资料,本次复核为采用部分设计结果,并评价其合理性,并采用 ***省 ***市暴雨等值线图集推求设计洪水,并据此复核大坝防洪标准。 **水电站坝址以上流域面积 F=39km2,小于 200 km2,成洪暴雨历时采用 24h,设计暴雨分别采用查算 暴雨等值线图集 方法计算。 查 暴雨等值线图集 得流域各历时暴雨参数见 下 表。 *省 **院 ***水电站水库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 10 — 表 32 **水电站各历时暴雨参数 项目 H24 CV24 H6 CV6 H60/ CV60/ 数值 209 110 50 备注 CS= 由以上 参数 推求各频率设计雨量见表 33。 表 33 各频率 24小时暴雨量推算表 设计频率P( %) 1 2 10 50 实测资料H24P 747 查算图表H24P 设计洪水 ( 1) 采用实测资料试算 根据流域条件因素,估计流域汇流时间 在 1~ 24h, n2值取 ,经各参数计算,并进行洪峰流量试算,各频率设计洪峰流量见表 34。 表 34 坝址设计洪水成果(推理公式) 断面 流域面积( km2) 设计频率 P( %) 坝址 39 1100 745 ( 2) 采用查 ***市暴雨等值线图集试算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39km2,属小流域,本次采用推理公式法进行计算。 推理公式如下: FhQ tm **  —— ① 式中 : τ — 汇流时间( h); ht— 某时段净雨量( mm); F— 库区范围集雨面积( km2) ; Qm— 某时段洪峰流量( m3/s)。 汇流时间 τ 采用试算确定,公式如下: τ =QJ mmLL4131 v —— ② *省 **院 ***水电站水库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 11 — 本工程设计洪水采用 推理公式 方法进行复核。 表 35 **坝址设计洪水成果表 断面 各频率 P( %)设计洪水 洪峰流量 (m3/s) 990 663 洪水模数( m3/s/km2) 因 查 ***市暴雨等值线图集试算 法计入雨型分配及地下、地表组合,并考虑到暴雨高值区等因素,故最终采用 复核 洪水成果见表 35。 洪水调节计算 (1) 设计标准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20)规定: **水电站水库总库容 543 万 m3,坝高 , 为小(一)型水库,大坝为四级建筑物,设计防洪标准按 30年一遇洪水设计, 200 年一遇洪水校核,符合规范要求。 (2) 调洪演算基 本资料 库容曲线根据实测库区地形图量绘,成果见表 39。 表 36 **水库库容曲线表 Z(m)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V(万 m3) 421 本工程采用坝顶溢流和挑流消能的泄流型式, 溢洪道布置在河床中部,为坝顶自由溢流,堰顶高程 , 溢流堰宽 48m,堰面曲线采 用 WES 堰 型。 依据《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 (SL 2822020),过流能力公式为: HgBmQ 02 3σ ωε m-流量系数,计入水流向心的影响; ε-侧收缩系数; σ m- 淹没系数,取 1; B-堰顶宽度, m; H0-堰上水头, m。 按照上式计算溢洪道泄流能力,成果见表 310。 表 37 **溢流堰水位泄量关系 *省 **院 ***水电站水库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 12 — Z(m)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Q(m3/s) 0 34 96 176 271 378 497 627 766 913 1070 1234 (3) 调洪原则 溢洪道 为无闸门自由溢流,洪水调节时 不 考虑预报预泄和发电下泄流量,起调水位即为正常蓄水位 290m,当库水位 超过 此水位时,水库开始溢流,自然消减下泄流量。 (4) 调洪计算成果 根据基本资料及调洪原则,经调洪演算 **水库设计洪水调洪计算成果见表 37。 表 38 洪水调节成果表 频率 P( %) 设计( P=%) 校核( P=%) 洪峰( m3/s) 663 990 库水位( m) 下泄流量( m3/s) 610 915 相应库容(万 m3) 510 540 挑流消能复核 挑流消能的水力要素计算按照 《溢洪道设计规范》( SL2532020) 中的水舌挑距估算公式复核: (委托方未提供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在挑流计算时下游水深取值为 5m。 ) LLL   )(2s inc o sc o ss in1 21221112 hhgvvvgL   tanTL 01 gHvv   c osc osc os/1 Bv Qv qhh  式中: L′ — 冲坑最深点到坝下游垂直面的水平距离( m): L — 坝下游垂直面到挑流水舌外缘进入下游水面后与河床面交点的水平距离( m): Δ L— 水舌外缘与河床交点到冲坑最深处的水平距离( m); *省 **院 ***水电站水库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 13 — V— 坎顶水面流速( m/s) ,按鼻坎处平均流速 v的 倍计; H0— 水库水位至坎顶的落差( m); θ — 鼻坎的挑脚; h1— 坎顶平 均水深; h— 坎顶平均水深; h2— 坎顶至床面高河差( m); φ — 堰面流速系数; T— 最大冲坑深度,由河床面至坑底( m); β — 水舌外缘与下游水面的夹角; 最大冲坑水垫厚度按下式计算: Hkqtk  式中: tk— 最大冲坑水垫厚度( m) , 由水面算至坑底,若换算为最大冲坑深度,则应由河床面算至坑底; Q— 出口断面单宽流量( m3/s/m); H— 上下游水位差( m); K— 冲坑系数, 取 ; 表 39 溢洪道挑流消能复核计算成果表 洪水标准 单宽流量 q( m3/s/m) 挑流射程 L( m) 冲坑水深 tk( m) 冲坑深度 T( m) L/T 设计洪水位 校核洪水位 根据我国实践经验, **拱坝挑流消能冲坑不会影响坝趾基岩及岸坡稳定,溢洪道消能设施满足规范要求。 坝顶高程复核 依据《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 (SL2822020),坝顶应不低于校核洪水位,坝顶上游 侧防浪墙顶高程与水库正常蓄水位的高差或与校核洪水位的高差,可按下式计算,应选择两者中防浪墙顶高程的高者作为最终选定高程。 △ h=hb+hz+hc △ h—— 防浪墙顶与水库正常蓄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 m); *省 **院 ***水电站水库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 14 — hb—— 波高( m); hz—— 波浪中心线至水库正常蓄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 m); hc—— 安全超高( m)。 浪高、波长按官厅水库公式计算,公式如下: )0 2(00 03/112/12 vgDvvh bg  )0 2(03 015/415/72 vgDvvL mg  此处, D—— 风区长度,取 300m; V0—— 多年平均 最大风速,取 14m/s; hb—— 当 gD/v02=20~ 250 时,为累积频率 5%的波高, m;当 gD/v02=250~1000 时,为累积频率 10%的波高; Lm—— 平均波长( m); 波浪中心线至水库静水位的高差 hz按下式计算: LHLhhmmzcth 12 10%~5% 2 H1—— 坝前水深。 坝顶高程计算详见表 39。 表 310 坝顶高程计算成果比较 表 工 况 项 目 设计洪水位 (正常运用 ) 校核洪水位 (非常运用 ) 静水位 (m) 坝顶超高 波高 hb (m) 波浪中心线至静水位高差 hz (m) 安全超高 hc (m) 地震安全超高 (m) 合计超高 (m) 要求 坝 顶高程 (m) 现状坝顶高程 (m) 根据上表计算结果, 设计及校核频率洪水位加相应超 高, 要求坝顶高程项 目 工 况 *省 **院 ***水电站水库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 15 — , 比现状坝顶高程 略高 ,可认为现状坝顶高程防洪能力基本满足现状规范要求。 建议增设防浪墙。 *省 **院 ***水电站水库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 16 — 4 坝体应力分析 拱坝基本情况 大坝等级和设计标准 **水电站 浆砌石拱坝最大设计坝高 50m,总库容为 万 m3,属小(一)型水库, 根据《防洪标准》( CB5020194)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20)规定,确定 **水电站工程为Ⅳ等工程,大坝为 4 级建筑物,大坝按 30 年一遇 洪水 设计 , 200 年一遇 洪水 校核。 拱坝轴线及拱坝体型设计 **水电站大坝为浆砌石双曲拱坝拱坝体形几何尺寸见表 41 表 41 拱坝 体形几何尺寸 表 高 程( m) 拱冠梁上游面坐标( m) 拱冠上游面坐标( m) 拱端厚度( m) 拱冠曲率半径 (m) 半中心角度 (。 ) 左岸 右岸 左岸 右岸 左岸 右岸 注:拱冠梁上游面参数为相对于坝踵水平距离,坝顶处为 0,指向下游为正*省 **院 ***水电站水库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 17 — 计算采用的参数 (1) 气温 据 ***市气象资料分析:多年平均气温 ℃,多年 月 平均气温见表 42 表 42 ***市多年月平均气温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 平均气温 (2) 坝区基岩物理力学参数 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