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垒县城供水工程三期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合 计 20272 木垒县城供水 工程 三期改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5 页 共 53 页 15 表 3— 2 远期 ( 2030) 用水量预测一览表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 (公顷 ) 用水指标 (吨 /公顷 ) 用水量 (吨 ) 居住用地 25 8988 服务设施用地 30 6401 工业用地 50 6662 物流仓储用地 10 516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10 1445 公用设施用地 30 782 绿地与广场用地 10 1322 村庄建设用地 15 3385 合 计 29500 用水量 确定 近期用水量为 20272 吨 /天 ,设计值取: 20300 吨 /天; 远期用水量为 29500 吨 /天 ,设计值取: 30000 吨 /天。 水源 水质 水源 要求 供 水工程必须向用户提供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安全卫生水,因此饮水安全工程在选择水源时,应以水质良好为主要依据。 生活饮用水源有感观性状指标、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及细菌学指标,其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国标 GB/T5749 2020 所规定的标准。 本项目水源选用已建成的三眼泉水库为水源,该水源为地表水。 水库水质较好(除汛期外),水质经引过滤处理完全能达到用水标准。 生活饮用水源的感官性状指标、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及细菌学指标均应符合“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所规定的标准。 水 源卫生防护 水源卫生防护是保证水源水质的重要措施,为防止污染、保证供水水质,针对当地的具体情况,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20)的有关要求,设置水源保护带,具体为: 取水点周围半径 lOOm 的水域内,严禁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并应设置明显的范围标志和严禁事项的告示牌; 木垒县城供水 工程 三期改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6 页 共 53 页 16 取水点上游 lOOOm 至下游 lOOm 的水域,不应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应堆放废渣、垃圾及设立有毒、有害物品的仓库或堆栈;不得从事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 以水库、湖泊和池塘为供水水源或 作预沉池(调蓄池)的天然池塘、输水明渠,应遵照第 1条执行; 对于水源卫生防护带以外的区域,应经常了解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农田农药的使用、传染病突发等情况,如有发现水质有变差的趋势,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对水厂工作人员应经常进行体检,对于体检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应及时调离水厂工作岗位,确保水厂的自身安全。 水质消毒措施 为保证供水卫生、安全,让群众喝上安全卫生的合格水,本次配置消毒设备一套,消毒设备考虑木垒县城的实际情况,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 二氧化氯发生器由供料系统、反应系统、吸收系统 、安全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发生器外壳为给水用优质防腐 PVC 材料。 工作原理:运行时氯酸钠水溶液与盐酸在负压条件下,按照设定的工作程序,经供料系统定量输送到反应系统中,在一定的温度下经过多阶负压曝气反应产生二氧化氯与氯气的混合气体,经吸收系统吸收后形成一定浓度的二氧化氯混合消毒液,然后通入待处理水中。 以氯酸钠水溶液和盐酸为原料,采用负压多级曝气反应新工艺,生产以二氧化氯为主,氯气为辅的复合消毒液,对水中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芽孢以及水路系统中的异氧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真菌有很好的杀灭效果,特别是对大肠杆菌的处理效果更为突出。 其机理是:二氧化氯通过吸附和透过细胞壁,有效氧化细胞壁内含巯基的酶,并可快速控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昌吉州水利科学技术研究所对 2020 年 4 月对木垒河的水质检测资料,其检测结果见下表。 木垒县城供水 工程 三期改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7 页 共 53 页 17 木垒河水质 检测报告 昌吉州水利科学技术研究所 序号 检测项目 单位 限值 检测结果 单项判定 1 PH / — 合格 2 CI mg 250 7 合格 3 SO mg/L 250 27 合格 4 总硬度 450 197 合格 5 臭和味 / 无异味、异味 无 合格 6 肉眼可见物 / 无 轻微浑浊、有少量沉淀 合格 7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313 合格 8 浑浊度(散射浑浊度单位 ) NTU 1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 3 不合格 9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 15 5 合格 10 砷 mg/L 合格 11 贡 mg/L 合格 12 镉 mg/L 合格 13 铅 mg/L 合格 14 铜 mg/L 合 格 15 锰 mg/L 合格 16 锌 mg/L 合格 17 硒 mg/L 合格 18 氨氮 mg/L 合格 检测结果为:检测样品浑浊度超标,超标 倍,其余检测项目均达到标准。 由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木垒河水质检测指标均可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20)的要求,三眼泉水库建成后.采用水质处理设备对库水处理,降低浊度,其水质可以满足灌溉及饮用要求。 水压 我国城市供水管网压力设计标准为 :。 木垒县 城给水管网压力设计标准为。 即 最大用水时满足五层楼房的供水要求。 最不利点的自由水头应不小于。 最大用水加消防用水时,最不利点的自由水头应不小于。 木垒县城供水 工程 三期改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8 页 共 53 页 18 第四章 供水方案的确定 方案选择 本次工程为木垒县 城 第二水源工程,本工程的实施可解决项目区原水源供水不足的问题。 根据项目区供水水源水量及水质情况,进行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比较,确定切实可行的供水方案。 项目区境内河流均属山溪性河流,皆发源于天山山脉博格达山北坡,源头海拔 1500~ 3340m,共有英格堡河、水磨沟河、东城河、木垒河、白杨河、博斯塘河 6 条河流。 木垒河为项目区六条河流中水量最大河流,发源天山东段,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 l08m3,可作为本次工程的水源。 结论:采用地表水作为本次工程的水源。 木垒河上修建有两座水库:上游三眼泉水库、下游龙王庙水库。 三眼泉水库是一座牧区灌溉用水为主兼顾生态用水的具有综合开发任务的小 (1)型水利枢纽工程,地理坐标:东经 90176。 19′ 48. 92″,北纬 43176。 42′″。 目前正在施工。 水库正常蓄水位 1530. 86m,对应库容 460 万 m3,兴利库容 400 万 m3;死水位 ,死库容 60 万 m3。 龙王庙水库是一座牧区灌溉用水为主兼顾生态用水的具有综合开发任务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修建于 1958 年冬,原设计坝高为 37. Om,设计库容 1400万 m3,相应水位 1332m。 该水库为小 (1)型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为三级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 50 年一遇 (P=2%),校核标准为千年一遇 (P=%)。 水库调洪库容 l08m3,兴利库容 l08m3。 在三眼泉水库未建时,龙王庙水库来水量由三眼泉渠首引水量和河道来水量合成,三眼 泉水库建成后,首先在三眼泉水库引水灌溉后,剩余部分进入龙王庙水库。 龙王庙水库的可供水量即为天然河道来水量减去三眼泉水库引水量,经调节后的可供水量。 木垒河龙王庙水库与拟建的三眼泉水库相对位置示意图见图 41。 木垒县城供水 工程 三期改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9 页 共 53 页 19 三眼泉水库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 41 木垒县城供水 工程 三期改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0 页 共 53 页 20 (推荐方案):取用三眼泉水 库库水作为本次工程水源 拟采用三眼泉水库库水作为本次工程的供水水源,水质经预处理后进输水管道,木垒县水厂对水进行消毒,调蓄后进项目区配水管网。 考虑到三眼泉水库为拦河性水库,据《三眼泉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三眼泉水库 冲砂期为每年8月份,通过与木垒县水利局协调,此期间,为保证工程所需水量,要求三眼泉水库运行期间,水库最低水位为死水位,相应高程为 ,死库容为 60 万m3。 该方案具有水量丰富、水质良好,消毒措施简单,且项目区地势南高北低,能满足自压输水等优点。 取用龙王庙水库库水作为本次工程的水源 该方案采用加压泵站从龙王庙水库取水,水经过预处理后通过加压泵站向已建输水管道输水至原木垒县已建水厂,通过水厂消毒调蓄后向受水区供水。 其供水量能够满足供水区用水要求,水量有保证;龙王庙水库水经取水样检测,有三项超标。 三眼泉水库与龙王庙水库联合调度,在水量上都是满足的,以下对两个水源方案在水质上做方案比较。 依据昌吉州水利技术研究所于 2020 年 4月分别对方案一(三眼泉水库库水)及方案二(龙王庙水库库水)的水质监测结果,三眼泉水库坝后木垒河河水水质监测结果为:检测样品浑浊度超标,超标 4. 07 倍,其余检测项目均达到标准;龙王庙水库库水水质监测结果为: SH20200621 硝酸盐超标 倍,SH2010622铁超标 倍, SH2010623硝酸盐超标 倍。 从质方面做比较, 方案二中上游沿途有 耕地、无正规引水渠道,有牲畜 污染和农药化肥污染较为严重, 方案一 满足自压供水的优点, 水质浑浊度经水质设备处理后可达标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20)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要求,优于方案二水质 ,综合考虑水质方面因素,龙王庙水库水质检测项目中有三项均超标,故推荐方案一:采用三眼泉水库作为本工程的供水水源。 项目区地处三眼泉水库与龙王庙水库之间,属低山丘陵地貌。 木垒河由南向北汇流至龙王庙水库。 三眼泉水库至电站段,河床宽约 lOOm,河床呈“ U”字型,右岸基岩裸露陡木垒县城供水 工程 三期改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1 页 共 53 页 21 峭; 左岸相对平缓,地形起伏不大,地表 5070cm 为坡积土,局部地段为当地农牧民耕地和林地,土层以下为砂砾石地层。 基岩埋深较大。 电站至龙王庙水库段,河床宽 6080m,右岸坡度减缓,表层有 2030cm 坡积土覆盖,下伏基岩,局部地段基岩裸露,当地牧民围栏成天然草场;左岸丘陵起伏,表层坡积土覆盖有 6080cm 厚,下伏砂砾石地层。 该供水工程供水管道自三眼泉水库至 县城供水厂 之间,沿河道两岸低山丘陵布局。 以三眼泉水库为供水水源,输送至木垒县原有水厂,经消毒确保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20)标准,通过输、配水管网向用户供水。 本次工程管线全长 ,南起三眼泉水库坝后闸阀井,向北布置,经过沉淀、过滤,调蓄后末端接供水工程管道。 三眼泉水库修建时,已预留供水管道孔,供下游人饮水所需。 预留管道采用 DN500 钢管,前段位于水库闸井处,顶部高程 ,井壁开挖至涵洞无压段底板下部,在涵洞末端引出地面,并在后端设置一座闸阀井。 从地形条件来看,本方案从水源(三眼泉水库)地至供水区有 100 多米的地形高差,满足自压输水条件,通过主干管网沿途设置减压阀井对管网 进行静水压力及动 水压力减压,确保管网运行安全,充分利用地势高差实施 自压输水,不需要二次加压供水,供水成本较低,有利于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供水。 管线方案 本工程以三眼泉水库为供水水源,输送至新建 3000m3 清水池,经消毒确保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20)标准,通过输、配水管网向用户供水。 引水方案 三眼泉水库闸阀井 — DN500引水管 — 木垒县水厂 — DN400 输水管 — 县城给水管网 木垒县城供水 工程 三期改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2 页 共 53 页 22 对输水管线进行位置选择。 管道线路选址原则: 因根据输水方式、地形、工程地质、交通运输、电 力等条件,经多方案比较后选择线路走向; 应少占农田或不占农田; 线路力求顺直,宜沿道路定线; 应尽量避免经过地形起伏较大地区; 应尽量避开河道、高地下水、地质不良地段,避开人口稠密地区; 尽量减少与铁路、公路交叉,必须交叉时,尽量利用现有穿跨设施; 线路不宜穿过厂矿企业地区。 管线基本沿木垒河流向布置,从上游至下游自压供水。 该方案管线总长 , 管道沿线场地狭窄,地形复杂,无拆迁。 以三眼泉水库库水为供水水源,经调蓄及消毒,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20)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供水量稳定、水量满足供水区需水要求,水源保证率高,能够满足供水区日益增加的用水量需求。 木垒县城供水 工程 三期改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23 页 共 53 页 23 第五章 水厂建设 水源地设计 三眼泉水库修建时,已预留供水管道孔,供下游人饮水所需。 预留管道采用DN500 钢管,前段位于水库闸井处,顶部高程 ,井壁开挖至涵洞无压段底板下部,在涵洞末端引出地面,并在后端设置一座闸阀井。 水厂设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