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腰山铜矿应急预案内容摘要:
资供应和通信、电力保障。 卫生医疗救护组。 组织协调有关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和转移治疗。 善后处理组。 负责遇险遇难职工家属的接待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安全保障组。 协调当地警力对事故地点及周边地区进行警戒,维护治安,保障道路交通畅通、确保抢险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事故调查组。 对事故原因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并写出书面材料,开展事故调查。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科学管理、持续改进”方针,建立健全矿山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搞好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工作,通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落实矿山的安 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促进矿山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好转,重点抓好冒顶片帮,炮烟中毒,透水,坍塌,触电,提升、运输等环节的事故预防。 事故预防 冒顶片帮、坍塌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在上班前和放炮后进入工作面前,班组长要由外向内进行认真检查,及时清理顶、帮浮石,确认安全后方可 12 进行入。 作业中发现冒顶预兆必须立即停止作业进行处理;发现大面积冒 顶预兆时,应立即通知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并及时上报。 在井下处理浮石时,应停止其它妨碍处理浮石的作业。 在不稳定的岩层中掘进井巷,应进行支护。 在松软或流砂层中掘进,永久性支护至掘进工作面之间,应架设临时支护或特殊支护。 对于受损支架,要及时修复,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允许其他人员进入工作面作业。 水害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 矿山必须成立防治水领导机构,配备防治水工作相关人员和探放水设备。 井下水害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采掘工作面开工前进行防治水安全技术论证;经常清理排水沟,保证水沟畅通无阻;作业地点严 格执行“有疑先停、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加强对矿井范围内老窑、采空区进行普查,及时把积水区域填绘在相关图件上,并标明其位置、范围及积水数量;加强对井下排水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设备的排水能力满足要求。 地面防洪:开展汛期值班工作。 在暴雨季节,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地面及周边水体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炮烟中毒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 爆破管理:使用合格炸药;做好爆破器材防水处理,确保装药和堵塞质量,避免半爆和爆燃。 局部通风管理:局部通风 机按要求安装,杜绝产生循环风;保证 13 导风筒按标准悬挂和联接,减少漏风和通风阻力,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新鲜风流。 气体检测监控:每个工作面开工前必须由检测人员对气体进行检测,确认没有有毒有害气体超限后,方可开工作业;若发现有毒有害气体超限,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炮后,经通风吹散炮烟,检查确认井下空气合格后、等待时间超过 15min,方准作业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地点。 通风设施管理:临时停工地点必须设置栅栏和警标,盲巷、废巷及时设置永久性密闭,永久密闭和栅栏要统一编号,登记造册,统一管理;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检 查员要经常对井下通风设施进行检查,被破坏或受损的要及时修复;井下通风设施、设备需要拆除或迁移的,要经矿领导批准同意后方可进行。 火灾的主要预防措施 建立和完善重点部位消防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和组织领导机构;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防火沙和消防水池,并做好日常检查维修工作;重点部位消防安全设施、建筑物、库房等严禁存放烟火和易燃物品,要加强值班巡逻,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加强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安能力;坚持安全供电。 其它事故预防措施 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和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认真排查井下生产系统各环节的安全生产隐患,通过强化现场管理,推进矿山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等措施,做好爆破、提升运输、粉尘防治等各类灾害事故的预防工作。 事故报告 14 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必须立即向矿山主要负责人报告;主要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按预案要求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立即向县安监部门主要负责人报告。 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矿井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 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事故跟踪 为及时跟踪报告事故抢救和处理情况,应由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掌握事故抢救和处理进展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态发展和救援情况,直至事故抢救工作结束。 预警行动 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构接到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后,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 应急响应分级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应急响应相应分为Ⅳ级、Ⅲ级、Ⅱ级和Ⅰ级四级。 Ⅳ级: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30 人及以上死亡,或者 1000 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5 Ⅲ级: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1029 人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 100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 万元以上 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Ⅱ级:较大事故,是指造成 39 人死亡,或者 100 万元以上 5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Ⅰ级:一般事故,是指造成 12 人死亡,或者 1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戴腰山铜矿应急预案
相关推荐
,订出纠正和预防措施,以确保达到其实施效果。 并及时通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经现场认可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合理的施工进度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手段之一,我们将对施工进度进行科学的计划和实施,通过网络计划节点制定、工期中间排序法等现代施工管理方法,在合同要求的工期内将施工进度控制在最合理、最便于质量控制的节奏上 ,确保实现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目标。 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7 匀。 摊铺时 按设计断面形成路拱或斜面。 洒水、晾晒 回填料在填筑前,要进行含水率的测试,含水率过高要进行晾晒,过低在铺筑过程中洒水,使填料含水率在 2%~3%之间为宜。 碾压 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作业的施工顺序为:先压路基边缘,后压路基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规程进行碾压。 碾压作业时,行间(横向)重叠 至 ,碾压区段间(纵向)重叠1m 以上,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2. 准运证、驾驶员、押运员证(必要时); 4. 罐车定期检验报告; 5. 液面计指示刻度与容积的对应关系表和在不同温度下,介质密度、压力、体积对照表。 符合《附加要求》 审查 漆色 铭牌 和标 志检 查 、标志; 、产品编号。 、标志与充装的介质相符; 体的铭牌、产品编号与资料一致。 目 测 进行 残液 处理 及清 洗 具有易燃、易爆、助燃、毒性或窒息性介质的罐车: ; 、氧气含量符合标准要求
主变采用低架横穿进串,间隔宽度 28m,相间距离 8m,相地距离 6m,间隔内的跨线弧垂取。 出线架构及中间架构高度 27m,主变进线架构高度 20m。 悬吊式管母线相间距离 ,相地距离 ,管母线架构宽度 24m,管母线架构高度 20m,管母线高度 16m。 500kV SF6柱式断路器 9 台; (3)220kV 屋外配电装置采用 断路器双列式布置,间隔宽度 13m,相间距离 4m,相地距离
中出现的问题。 每周五召开工程项目内部会议,对班组我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对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集中讨论,以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每星期二召开工地例会,由监理主持, 总结一周内整个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执行情况,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以达到更好地控制本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文明施工。 协调好各专业工长的工作。 组织好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衔接,合理穿插流水作业
......................................................82 矿山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82 主要建(构)筑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