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线路部分填空题内容摘要:

5;明火 @@气瓶内的气体严禁( )。 氧气瓶应留有不小于( ) MPa 的剩余压力。 当环境温度为 25~ 40 度时,乙炔气瓶必须留有不低于( ) MPa 的剩余压力。 (第 1 1 . 3 . 1 5 条) @@用尽; ; @@氧气软管为( )色、乙炔软管为( )色。 氧气软管与乙炔软管严禁( )。 软管连接处应用( )卡紧或用软金属丝扎紧。 (第 1 1 . 3 . 1 6 条) @@红;黑;混用;专用卡子 @@氧气、乙炔气软管严禁沾染( )。 (第 1 1 . 3 . 1 7 条) @@油脂 @@软管不得横跨( )或将( )压在其上。 (第 1 1 . 3 . 1 8条) @@交通要道;重物 @@软管产生鼓包、( )、漏气等现象应切除或( ),不得采用贴补或( )等方法处理。 (第 1 1 . 3 . 1 9 条) @@裂纹;更换;包缠 @@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将( ),然后( )。 氧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闭供气阀门,停止供气后再( )。 不得使用弯折软管的 方法处理。 (第 1 1 . 3 . 2 0 条) @@火焰熄灭;停止供气;处理着火软管 @@点火时应先开乙炔阀、后开氧气阀,嘴孔不得( )。 熄火时顺序( )。 发生回火或爆鸣时,应先关( ),再关( )。 (第 1 1 . 3 . 2 1条) @@对人;相反;乙炔阀;氧气阀 @@山地组塔时,塔材不得顺( )堆放。 (第 1 1 . 4 . 2 条) @@斜坡 @@组装断面宽大的塔身时,在竖立的构件未( )前,应采取( )措施。 (第 1 1 . 4 . 4 条) @@连接牢固;临时固定 @@严禁将( )伸入螺孔找正。 (第 1 1 . 4 . 7 条) @@手指 @@传递小型工具或材料不得( )。 (第 1 1 . 4 . 8 条) @@抛掷 @@吊装方案和现场布置应符合( )的规定。 工器具不得( )使用。 (第 1 1 . 5 . 1 条) @@施工技术措施;超规定 @@抱杆提升前,应将提升腰滑车处及其以下塔身的( )装齐,并拧紧螺栓。 (第 1 1 . 5 . 3 条) @@辅材 @@钢筋 混凝土门型双杆采用单杆起立时,临时拉线的布置不得妨碍另一根杆的( ),亦不得妨碍高处组装( )。 (第 1 1 . 5 . 5 条) @@起吊;横担 @@整体组立杆塔和分解组立杆塔施工方法( )的部分,应按( )杆塔的安全规定执行。 (第 1 1 . 6 . 1 条) @@相同;分解组立 @@起吊前,( )必须亲自检查现场布置情况,作业人员认真检查各自( )的现场布置情况。 (第 1 1 . 6 . 2 条) @@施工负责人;操作项目 @@立杆塔指挥人员不得站在总牵引地锚受力的( )。 (第 1 1 . 6 . 3 条) @@前方 @@总牵引地锚、制动系统中心、抱杆项点及杆塔中心四点必须在同一( )上,不得( )。 (第 1 1 . 6 . 4 条) @@垂直面;偏移 @@起立前杆塔螺栓必须紧固,受力部位不得缺少( )。 无叉梁或无横梁的门型杆塔起立时,应在( )处进行补强,两侧用( )控制。 (第1 1 . 6 . 7 条) @@铁件 ;吊点;临时拉线 @@杆塔顶部吊离地面约( ) m 时,应暂停牵引,进行( )试验,全面检查各受力部位,确认无问题后方可( )。 (第 1 1 . 6 . 8 条) @@;冲击;继续起立 @@根部监视人应站在( )侧面,下坑操作时应停止( )。 (第 1 1 . 6 . 1 0 条) @@杆根;牵引 @@倒落式抱杆脱帽时,杆塔应及时带上( )临时拉线,随( )适当放出。 (第 1 1 . 6 . 1 1 条) @@反向;起 立速度 @@杆塔起立约 70176。 时应( )牵引速度。 约 80176。 度时应( )牵引,利用( )将杆塔调正、调直。 (第 1 1 . 6 . 1 2 条) @@减慢;停止;临时拉线 @@带拉线的转角杆塔起立后,在安装( )的同时,应在( )侧设置半永久性拉线,该拉线应在 ( ) 结束后拆除。 (第 1 1 . 6 . 1 3 条) @@永久拉线;内角;架线 @@采用新塔拆除旧塔或用旧塔组立新塔,应对旧塔进行检查,采用( )措施。 (第 1 1 . 6 . 1 5 条) @@;补强 @@严禁随意整体拉倒旧塔或在塔上有导、地线的情况下整体( )。 (第1 1 . 6 . 1 6 条) @@拆除 @@现场应设统一的指挥系统,指挥信号必须( )。 指挥台应设置能直接切断( )电源的开关。 (第 1 1 . 7 . 3 条) @@畅通可靠;牵引设备 @@用滑车组提升时,提升系统滑车组的规格必须( ),穿绳方式和悬挂方向应( )。 (第 1 1 . 7 . 5 条) @@相同 ;对称 @@塔段吊离地面约( )时,应暂停提升进行调平,使提升段保持正直并位于( )后方可继续提升。 (第 1 1 . 7 . 7 条) @@;塔位中心 @@停工或过夜时,提升段应落地,并收紧操作拉线和( )拉线,固定( )。 如提升段不能落地,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 1 1 . 7 . 1 0 条) @@保险;尾绳 @@起重机作业必须按安全施工技术规定和起重机操作规程进行。 起重臂及吊件下方必须划定( ),地面应设 ( )。 (第 1 1 . 8 . 3 条) @@安全区;安全监护人 @@整体吊装前应对( )进行全面检查,( )应紧固。 起吊速度应均匀,缓提缓放。 (第 1 1 . 8 . 4 条) @@铁塔;螺栓 @@在电力线附近组塔时,起重机必须( )。 1 1 . 8 . 7 @@接地良好 @@塔件离地约( ) m 时应暂停起吊并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 )。 (第 1 1 . 8 . 8 条) @@;正式起吊 @@一般规定 :跨越架的型 式应根据被跨越物的大小和重要性确定。 重要设施的跨越架及高度超过( ) m 的跨越架应由施工技术部门提出( ),经审批后实施。 (第 1 2 . 1 . 1 条) @@15;搭设方案 @@搭设或拆除跨越架应设( );搭设跨越重要设施的跨越架,应事先与的被跨越设施单位取得联系,必要时应请其派人监督检查。 跨越架的中心应在线路中心线上,宽度应超出新建线路两边线各( ) m,且架顶两侧应设外伸( )。 (第 1 2 . 1 . 1 条) @@安全监护 人; 1 . 5;羊角 @@跨越架与铁路、公路及通信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铁路与架面水平距离为( ) m;公路与架面水平距离为( ) m;公路与与封顶杆垂直距离为( ) m。 (第 1 2 . 1 . 1 条) @@ ; ; @@跨越多排轨铁路、高速公路时,跨越架如不能封顶,应增加( );跨越架上应按有关规定悬挂醒目的( )。 (第 1 2 . 1 . 1 条) @@架顶高度;警告标志 @@跨越架应经使用单位( )后方 可使用。 强风、暴雨过后应对跨越架进行( ),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 1 2 . 1 . 1 条) @@验收合格;检查 @@拆除钢管、木质、毛竹跨越架应( )逐根进行,架材应有人传递,不得( )。 严禁上下同时( )或将跨越架整体推倒。 (第 1 2 . 1 . 1 条) @@自上而下;抛扔;拆架 @@所有跨越架架体的强度,应能在发生( )或( )时承受冲击荷载。 (第 1 2 . 1 . 1 条) @@断线;跑线 @@使用木质跨越 架规定 :木质跨越架所使用的杉木杆,如有( )、( )或( )等任一情况的,则严禁使用。 (第 1 2 . 1 . 3 条) @@木质腐朽;损伤严重;弯曲过大 @@使用钢管、木质、毛竹跨越架规定:木、竹跨越架的立杆、大横杆应( ),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 m,绑扎时小头应压在大头上,绑扣不得少于 3 道。 (第 1 2 . 1 . 3 条) @@错开搭接; 1 . 5 @@使用钢管跨越架规定:钢管跨越架宜用外径的( ) mm 钢 管,立杆和大横杆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 m。 钢管跨越架所使用的钢管,如有( )、磕瘪变形、表面有严重腐蚀、裂纹或脱焊等任一情况的,则严禁使用。 (第 1 2 . 1 . 3 条) @@48~ 51; ;弯曲严重;金属底座;垫木 @@使用木质、毛竹跨越架规定:木质和毛竹的架体立杆均应( )埋入坑内,杆坑底部应夯实,埋深不得少于( ) m,且大头朝下,回填土后夯实。 遇松土或地面无法挖坑时应绑( )。 跨越架的横杆应与立杆成( )搭设。 (第 1 2 . 1 . 3 条) @@垂直; ;扫地杆;直角 @@使用钢管、木质、毛竹跨越架规定:跨越架两端及每隔( )根立杆应设置( )、支杆或拉线。 拉线的挂点或支杆或剪刀撑的绑扎点应设在立杆与横杆的( )处,且与地面的夹角不得大于( )度。 支杆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得小于( ) m。 (第 1 2 . 1 . 3 条) @@6~ 7;剪刀撑;交接; 60; @@各种材质跨越架的立杆间距规定:钢管不得大于( ) m;木不得大于( )m;竹不得大于( ) m。 (第 1 2 . 1 . 3 条) @@; ; @@各种材质跨越架的小横杆间距规定:钢管不得大于( ) m;木不得大于( )m;竹不得大于( ) m。 (第 1 2 . 1 . 3 条) @@; ; @@特殊跨越必须编制( )方案或( )指导书,并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后报经相关方审核批准。 (第 1 2. 2. 2 条) @@施工技术;施工作业 @@凡参加特殊跨越的施工人员必须熟练掌握( )方法并熟 悉( )措施,经本单位组织培训和( )后方可参加跨越施工。 (第 1 2 . 2 . 4 条) @@跨越施工;安全施工;技术交底 @@放线时的通信必须迅速、清晰、畅通。 若采用旗语时,打旗人应站在( )的位置上,且旗语必须( )。 严禁在无通信联络及的( )情况下放线。 (第 1 2 . 3 . 1 条) @@前后通视;统一;视野不清 @@放线滑车使用前应进行( )。 带有开门装置的放线滑车,必须有( )。 (第 1 2 . 3 . 2 条) @@外观检查;关门保险 @@线盘架应稳固,( )灵活,( )可靠。 (第 1 2 . 3 . 3 条) @@转动;制动 @@线盘或线圈展放处,应设专人( )。 (第 1 2 . 3 . 4 条) @@传递信号 @@作业人员不得站在线圈( )操作。 线盘或线圈接近放完时,应( )牵引速度。 (第 1 2 . 3 . 5 条) @@内;减慢 @@被跨越的低压线路或弱电线路需要开断时,应事先征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