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学习资料内容摘要:

到处理不放过。 发生的各类事故均应组织调查和配合上级调查组进行工作,发生轻伤和险肇事故时,应把工地自己调查情况和吸取教训及处理结果进行登记。 重伤以上事故按上级有关调查处理规定程序进行登记。 按规定建立符合要求的工伤事故档案,没有发生伤亡事故时,也应如实、及时填写《建设系统伤亡事故月报表》,按月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不得拖延。 发生事故后要立即有组织地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对事故要按事故调查处理规定进行处理,并建立工伤事故档案。 3)、应依法为施工作业人员办理保险。 四、安全标志施工现场安全标志的设置应根据工程部位进行调整,主要包括: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修施工三个阶段。 施工现场入口处及主要施工区域、危险部位,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牌。 对夜间施工或人员经常通行的危险区域、设施应安装灯光警示标志(红色)。 施工现场应绘制安全标志布置图:施工现场应针对作业条件,悬挂符合安全色标时,可按各层列表或绘制分层布置图,图上应有绘制人签名,并经项目经理审批。 安全标志应有专人管理,作业条件变化或损坏时,应及时更换。 安全色标应针对作业危险部位挂标,不可以全部并挂排列流于形式。 应根据工程部位和现场设施的变化,调整安全标志牌设置。 按照危险源辨识的情况,施工现场设置重大危险源公示牌。 文明施工.文明施工检查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和《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的规定。 文明施工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包括:现场围挡、封闭管理、施工现场、材料管理、进场办公与住宿、现场防火。 一般项目应包括:综合治理、公示标牌、生活设施、社区服务。 文明施工保证项目的检查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原建设部建质[2009]186号文件《关于预防施工工棚倒塌事故的通知》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一、现场围挡:外侧临街道、行人道应采取加固措施。 围挡的形式按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和规定,认真加以实施。 一般路段围挡高度≥。 围挡设置必须沿工地四周连续进行,不能有缺口或个别处不坚固等问题。 围挡应坚固、稳定、整洁、美观。 围挡材料应采用砌体,彩色定型钢板等硬质材料,禁止使用彩条布、竹笆、安全网、易变形材料,做到坚固、平整、整洁、美观。 1)、砌体围墙厚度不宜小于240mm(200mm),并设置壁柱,壁柱尺寸不宜小于400mm400mm(370mm490mm),()。 2)、砌体围挡不宜采用空斗墙砌筑方式。 3)、砌体围墙宜采用砌条形基础,基础深不宜小于300mm。 4)、单片围墙长度大于30m宜设置变形缝,变形缝两侧均应设置端柱。 所有沿街围墙宜设立“文化墙”,内容应积极健康,无商业广告用途,围墙施工前,必须有施工方案(包括基础做法),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收。 材料和弃土等不能依靠围墙堆放,堆场离围挡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米。 严禁在彩钢板等轻体围挡或紧靠围挡架设广告或宣传标牌。 对围挡应定期进行检查,当出现开裂、沉降、倾斜等险情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加固措施。 应在围墙外侧禁止人群逗留、聚集、堆土方等警示(警示语式警示牌)。 围挡上的灯光照明设置和使用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05的规定。 围挡顶部应采取防雨水渗透措施。 在软土地基上,深基坑影响范围内,城市主干道、流动人员较密地区及高度超过2m的围挡应选用彩钢板。 1)、在保证结构安全前提下,可适当简化设计和构造措施。 2)、宜设置斜撑,斜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宜为45o。 3)、。 4)、横梁与立柱之间应采用螺栓可靠连接。 5)、围挡应采取抗风措施。 6)、围墙施工验收记录。 二、封闭管理现场进出口应设置大门、门卫室,企业名称或标识,车辆冲洗设施等,并严格执行门卫制度,持工作卡进入现场。 施工现场进出口应设置大门,并应设置门卫值班室,出入口处应有专职门卫人员及门卫管理制度,切实起到门卫作用,进出车辆登记(车号、进出材料、出门证)、外来人员必须登记和销号。 加强对出入现场人员的管理,规定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应佩戴工作卡以示证明,工作卡应佩戴整齐。 施工现场出入口应标有企业名称或标识,必须设置车辆冲洗设施。 现场实施封闭管理,应设置大门,大门宜用钢质材料,也可以使用自动伸缩门,上面绘有司标,门柱上号标语,门宽宜为56m,(根据实际情况再定具体尺寸)。 大门边设门卫值班室,面积一般不得小于34m2。 值班室内配备办公桌椅、安全帽储藏柜,挂设门卫制度牌,有专职保卫人员管理,对出入的人员、车辆进行登记()。 大门外醒目位置设置环境保护监督牌。 大门应保持干净、平整,如出现破损、污染、生锈等情况,应及时修复、清洗或翻新。 三、施工现场现场主要道路必须采用混凝土、碎石或其他硬质材料硬化处理,做到畅通平稳。 其宽度满足施工及消防要求。 路面畅通、坚实,应有循环干道,保持畅通,不堆放构件材料。 主要道路尽可能利用永久性道路,主干道宽度不小于4米。 对现场易产生扬尘污染的路面,裸露地面及存放的土方等应采取合理、严密的防尘措施。 应采取用密目网进行全部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施工现场应设置良好的排水设施,保证畅通排水无大面积积水。 施工现场应有防止泥浆、污水、废水污染环境的措施。 工程施工的废水、泥浆应经流水槽或管道流到工地集水池,统一沉淀处理,不得随意排放和污染施工区域以外的河道、路面。 排水系统宜设置三级沉淀。 施工单位向当地环保部门办理排污手续后方可向市政管网排放污水。 一般的人行道路和材料堆场等可采用红砖、广场砖、陶砖材料干铺,以便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工地车行道路应设置限速牌,在人流、物流交汇处的路口宜设置斑马线和减速带(限速5km/h)等标识。 电缆和管线等需过路时应提前预留管道或沟槽,不得破坏路面。 对于工地人员需经常通行的外围道路,可以与交管部门联系设置减速带或交通安全警示牌。 施工现场的管道不能有跑、冒、滴、漏或大面积积水现象。 施工现场应该禁止吸烟,防止发生危险,应该按照工地情况设置固定的吸烟室或吸烟处,吸烟室应远离危险区并设必要的灭火器材。 道路最小宽度参考值序号车辆分类道路宽度(m)1汽车单行道42三轮汽车63重型载重汽车64超重型载重汽车4道路最小转弯半径参考值序号车辆分类道路内侧最小转弯半径(m)不带拖挂带拖挂1汽车单行道62三轮汽车63重型载重汽车单车道9,双车道7154超重型载重汽车421道路边、建筑物周边、基坑周边(应有挡水),加工场地边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应与沉淀池相连。 排水沟上应设铁篦子(工地可焊≥200mm800mm,用φ8—20钢筋)。 四、材料管理:建筑材料、构件、料具应按总平面图布局进行堆放。 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面积及安全消防要求,合理布置材料的存放位置,并码放整齐。 现场存放材料(如钢筋、水泥等)为了达到质量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应有防雨水浸泡、防锈蚀和防止扬尘等措施。 材料应码放整齐,并应标明名称、规格等。 贯标单位标识要注清,合格、可使用或不合格、不准使用的标识要醒目。 施工现场材料码放应采取防火、防锈蚀、防雨等措施。 各种物料堆放必须整齐,砖、沙、石等材料成方,大型工具应一头见齐,钢筋、构件、钢模板应堆放整齐并用方木垫起。 材料堆放应考虑安全性,砌块、。 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应采用器具或管道运输,严禁随意抛掷。 作业区及建筑物楼层内,应随时完工随时清理,各楼层内清理的垃圾不得长期堆放在楼层内,应及时运走。 施工现场的垃圾也应分类型集中堆放。 除去现浇混凝土的施工层外,下部各楼层凡达到强度的,随时拆模随时清理运走,不能及时运走的,必须码放整齐。 施工现场应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并应及时清运出场。 易燃易爆物品应分类储藏在专用库房内,并应制定防火措施。 现场易燃易爆物品必须严格管理,在使用和储藏过程中,必须有防暴晒、防火等保护措施,并应间距合理,分类堆放。 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混放,除现场有集中存放处外,班组使用的零散的各种易燃易爆物品,必须按有关规定存放。 有防雨、防晒、防潮等特殊要求的材料应设专用库房,并有相应措施。 工地综合库房,材料使用货架存放,分类清晰,堆放整齐,标识明显,账物相符。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因建设等特殊需要,确需临时占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的,应当征得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项目部应建立现场卫生清扫制度和落手清管理制度,落实到人。 木材、钢筋、水电等材料加工场地和施工作业面必须清洁整齐,工人操作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净。 主体结构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理运走,不能马上运走的,必须码放整齐,不得过荷。 装修阶段的材料应归堆整齐,丢洒在楼梯、楼板上的砂浆、混凝土应及时清除,落地灰应回收过筛使用。 建筑垃圾的管理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 不得擅自设立弃置场,收纳建筑垃圾。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处置建筑垃圾。 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运输。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抛撤或者堆放建筑垃圾(注意事项:占道许可手续,落手清管理制度,垃圾处理单位资质及排放证)。 五、现场办公与住宿:施工作业、材料存放与办公、生活区应划分清晰, 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施工现场应做到作业区、材料区与办公区进行明显的划分,并应有隔离措施。 如因现场狭小,不能达到安全距离的,要求必须对办公区、生活区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1)在坠落半径和吊装影响范围以内的操作场、人员生活较为集中的区域,必须设置防坠棚或防坠安全通道。 防坠棚和通道的顶应用5cm厚的木板或相当于5cm厚木板强度的材料铺设(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应设置双层防护棚)。 (2)在坠落半径和吊装影响范围以外的操作场和现场机械应搭设防雨棚。 (3)防雨棚和防坠棚的设计,应考虑风荷载和雪荷载,立柱应与基础可靠连接保证稳固。 (4)防雨棚和防坠落棚宜采用定型化,既美观又可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5)建筑高度与坠落半径相应尺寸:建筑高度坠落半径2—5m2m5—15m3m15—30m4m>30m5m以上在建工程的伙房,库房不得兼做宿舍。 主要为了保护住宿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在建工程内,伙房、库房严禁兼作员工宿舍。 因为在施工区内住宿会带来各种危险,如落物伤人,触电或内洞口、临边防护不严而造成事故,如两班作业时,施工噪声影响工人的休息。 宿舍、办公用房的防火等级应符合规范要求。 A.(1)办公用房包括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档案室。 会议室、档案室宜设在临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