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培训(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交流“畅所欲言”,布置“笔下生花”,练习 2节 第六步 测试、自检 1节 55 课文分析及教学建议 《 天马 》 ① 摘录笔记 指导数字: 25个词语 ②概括自然段段意,教师示范结构提纲(文字陈述式和表格式),为下面的学习打基础 ③批注笔记 • 重点句子:第二段最后一句“它是 …… 的结晶, …… 的代表性杰作。 ” • 重点词语:两组近义词“震惊、令人惊叹、叹服叫绝”“巧妙、无比神奇、高超” 56 ④ 渗透详略的观念 • 详写天马的造型,分“体态”“后腿他龙雀”“艺术处理”三方面写; • 略写天马出土的过程、命名、现实意义。 冶炼、铸造技术则只提一下。 ⑤实物或插图配合。 ⑥“金钥匙”讲扫描的办法,只练习,不能要求立刻用来完成速读的任务。 ⑦五年级学生应该能独立阅读课文,课堂教学一定要按照八册提示的“自读(写笔记) ——交流 ——评价 ——复习”的大体过程进行,不要老师包办教学过程、活动设计等。 57 《 古诗二首 》 ① 两首诗的不同点: 房兵曹胡马 马诗 A 前四句描写马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马 后四句抒情赞叹 B 实写马 赞美胡马 虚写马 ,借马写自己爱慕自由豪 放的生活 C近观 工笔细描 远望 大写意 D比喻、夸张 借代、想像马回到空阔的沙漠 ②第一首诗应理解对偶句“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的 意思。 ③插图不大能表现诗意,可以对照金庸 《 射雕英雄传 》 里对汗血马(即“胡马”)描写的章节。 ④背诵并默写,鼓励学生把诗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58 《 巩乃斯的马 》 ① 摘录词语 20 ② 背诵: 2段 / 4段 ③结构 • 第一段最后一句是纲(让学生找):“最壮阔”“马群”“奔跑”三个要点 • 23段从马群集结写到马群消失,背景是暴雨到暴雨停歇,描写顺序是先形后声、总 分 总 • 给第 2段划分层次 马群 ‖各种马 ‖牧人 ④适合齐读,读出气势来,积累成语、比喻句、排比句,在此基础上背诵。 ⑤结尾的含义抓“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感受自然的力量,人应该敬畏自然 59 《 马背小学 》 ① 以“马背”为线索,表现哈萨克孩子美好的童年生活和理想,对马的亲热依恋,很优美,适合个人朗读。 ②教师提示:第一节至第六节写“马背”上的生活,实写;第七节“马背”及题目“马背”是借代,不一定都是在马背上发生的。 60 ―语文天地”教学建议 ①“畅所欲言”的内容不必局限在成语故事(塞翁失马、老马识途、指鹿为马、按图索骥、害群之马、马革裹尸、风马牛不相及、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等)中,也可以是寓言故事、历史故事,如伯乐和千里马、九方皋相马、牛不能生马、为 ……马首是瞻、宋人御马、王皓失马、骑马顶包等。 ②马在中国深入生活各方面,不应强调条件差而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不必一定要找到出类拔萃的作品。 如果找到的作品太多,应让学生在小组内讲述、评选,把最有典型意义的作品拿到班机中去交流。 61 ③ ―初显身手”不要上成艺术欣赏课 口头描述找到的作品,可复习 《 天马 》 一文的说明顺序,鼓励学生运用该文的词语,如“杰作、令人惊叹、叹服、神奇、巧妙”等。 ④“笔下生花”所列作文题,只起引发的作用,凡是围绕本单元主题生发的话题,都可以写。 差生可以练习扩写成语故事,可以听了别人的介绍后书面重述。 62 ⑤ ―笔下生花”下面丁丁冬冬的对话本质是个金钥匙 • 给习作写评语是运用修改文章的标准、提高文章鉴赏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练习概括和表达能力。 评价一篇文章一定要建立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不能陷到具体的条条框框中。 • 全班同学针对某一篇习作写评语,然后交流写的评语,使大家体会应该怎么写;也可以展示老师写的若干习作评语。 • 为了保证“笔下生花” 丁丁冬冬的对话切实起到金钥匙的作用,对学生写的评语应当做评价,给成绩。 63 ⒉ 奇观 • 单元组合 通过学习语文 , 打开通向大千世界的大门。 课文 (重点部分 说明性散文、抒情性散文) ⒈ 《 雅鲁藏布大峡谷 》 +提纲笔记 ⒉ 《 浙江潮 》 ⒊ 《 红树林 》 +浏览精读结合 ⒋ 《 海市 》 语文天地 • “畅所欲言” 了解奇观,介绍奇观 • “初显身手” 编探险故事 +小组活动计划 • 单元小结 64 •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建议 共 12节 ⒈教学 《 雅鲁藏布 》 +小金钥匙 1 2 ⒉ 教学 《 浙江潮 》 练写提纲 + 布置“畅所欲言” 3 ⒊ 教学 《 红树林 》 +小金钥匙 2 2 ⒋ 教学 《 海市 》 练浏览与精读结合 1 ⒌ ―畅所欲言” + 布置“初显身手” + 小金钥匙 3 1 ⒍ 交流“初显身手” +布置习作 2 ⒎ 练习 + 金钥匙 65 课文分析及教学建议 《 雅鲁藏布大峡谷 》 ⒈ 摘录 15( 211) ⒉内容及结构 地理位置、地位 – 地形特点、形成 – 植被 – 结语 ① ②③ ④ ⑤⑥ ⒊资料 • 分题目查找 (打乱后面) • 小组先鉴定 • 限时间汇报 ⒋小金钥匙 • 为什么这么说 • 整体理清条理 A由远及近 B由表及里 66 《 浙江潮 》 (古文为主) ⒈ 认读 熟读 – 对照 – 背诵 ⒉ 适合齐读 ⒊ 两篇文章的脉络:总 – 分 – 总 分:按照“等待 初潮 高潮 潮过”由远而近地写 (形、声、人) ⒋ 《 观潮 》 15个词语 ⒌ 练习写 《 观潮 》 的提纲笔记 ⒍ 杨诚斋即杨万里 宋朝诗人 67 《 红树林 》 ⒈ 摘录 15个词语 ⒉ 先学小金钥匙,再阅读 ⒊ 限时间( 5分)浏览,挑出精读的部分( 3) ⒋ 精读部分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⒌ 写结构提纲 脉络: A抒情中写景 B总 分 总 C由外及里 68 《 海市 》 ⒈ 浏览 – 挑出写海市的部分 ⒉ 海市部分 20个字词 ⒊ 海市部分的条理: 写景 – 叙事 – 想像 – 议论 ⒋ 讨论议论部分 重点:“梦”;“诱惑” ⒌ 若有时间,讨论前一部分为什么篇幅大 ⒍ 正音:断墙残垣 黑黢黢 旋风 苍劲 游弋 挟 一模一样 直奔 庇护 树影幢幢 炽烈 顷刻 悄然 69 • ―语文天地”教学建议 ⒈ 推荐科学幻想小说,故事会交流 ⒉ 以“畅所欲言”的一个点为起点编故事 ⒊ 编写探险故事: A 有科学依据,不能胡编乱造 B 加人物的活动,故事 C 可以合作编写,写小组循环日记 ⒋ 探险故事即为本单元作文 另日记 ⒌ 单元小结先口头做 全面 重点 成绩 问题 自己 他人 70 ⒊ 变化 单元组合 课文 《 这儿,原来是 …… 》 社会生活的变化 诗歌 《 黄河象 》 自然界的变化 说明文 《 楼兰之死 》 社会和自然的变化 散文 《 中国一日 》 发展 新闻 综合活动 活动步骤:“看一看” → “找一找” → “写一写” → “说一说” 语文实践: 观察 → 说明方法 → 习作 → 交流展示 71 本单元有四个“金钥匙”(包括课文后的小金钥匙、对话框) ① 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练习 ② 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③ 给习作写评语⑵ 评语的表达 ④ 使用目录搜集资料 72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建议 共 10节 ⒈ 教学 《 这儿 …… 》 布置“看一看”、大“金钥匙” 2节 ⒉ 教学 《 中国一日 》 检查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辅导 1节 ⒊ “找一找”,布置“写一写”,教学 《 黄河象 》 2节 ⒋ 教学 《 楼兰之死 》 1节 ⒌ 修改习作,对话框指导写评语 1节 ⒍ “说一说”复习、练习 2节 ⒎ 测试、自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