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塘河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基础土石方开挖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砌筑。 浆砌块石施工 砌筑前,应在砌体外将料石上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 应采用座浆法分层砌筑,铺浆厚宜3~5㎝,随铺浆砌石。 砌缝需用砂浆填充饱满,不得无浆直接贴靠,砌缝内砂浆应采用扁铁插捣密实,严禁先堆砌石块再用砂浆灌缝。 上下层砌石应错缝砌筑;砌体外露面应平整美观,外露面上的砌缝应预留约4cm深的空隙,以备勾缝处理;。 竖向缝宽不大于4cm。 砌筑因故停顿,砂浆已超过初凝时间,;在继续砌筑前,应将原砌体表面的浮渣清除;砌筑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体。 砌筑应分层,各砌层均应座浆,随铺浆随砌筑。 每层砌体砌筑时应依次砌角石、面石,然后腹石。 块石砌筑,应选择较平整的大块石,在经修凿后用作面石,上下两层石块应骑缝,内块石应交错搭接。 砌体砌筑时宜均衡上升,相邻断的砌筑高差和每日砌筑高程。 沉降缝设置 沉降缝间距10m,缝宽1cm,用二层4毫米SBS沥青卷材填缝。 在挡墙墙高变化处及地形地质变化处也应设置。 墙面勾缝挡墙面均需勾缝,为保证勾缝宽、厚均匀,平直,勾缝前墙面浇水湿润,勾缝须弹墨线控制。 墙背回填 回填土采用塘渣进行回填,分25cm一层机械夯实。 挡墙养生分为施工过程中养生和竣工后养护。 施工过程中需待挡墙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在挡墙后压实回填。 竣工后需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有损坏处,及时修复。 (1)基坑如超挖,严禁回填土,基底加强排水,不得长期受水侵泡。 (2)挡墙基础砼浇筑时严禁直接倾倒,用溜槽倒入模板内,以防离析。 (3)禁止用风化块石砌筑。 (4)挡墙砌筑时,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各砌层先砌面石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面石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练成一体。 (5)体里层应砌筑整齐,分层应与面石砌筑一致,应先铺一层适当厚度的砂浆再安放砌体和填塞砌缝。 (6)各砌层的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间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 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应先再已砌块石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下后填满捣实。 用细石砼填塞竖缝时以扁铁捣实。 (7)面石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深约2cm的空缝作勾缝用,勾缝前必须洗刷缝浮浆,并用水湿润,勾缝应平整,色泽一致,缝宽均匀,横竖交接处。 (8)砌体每层石料高度大致一律,面石按五顺一丁排列,砌缝宽度不大于3c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8cm。 (9)施工过程中,保证伸缩缝上下贯通,基础、墙身、压顶的伸缩缝应再同一平面上。 伸缩缝两侧挡墙表面平整整洁,油毛毡不受破损。 (10)挡墙后回填河卵石垫层要求粒径不大于20cm的级配河卵砂石,大于20cm的河卵砂石,需派人粉碎。 河卵砂石含泥量不超过10%,级配均匀,严禁使用风化石。 按20cm一层分层滩铺碾压,要用重型压路机振动碾压6-8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弹簧土”现象,根据具体情况,用挖掘机人工挖除,换填河卵砂石。 平整度控制在20㎜内,并测定密实度。 (1)石料质量差:石材强度等级和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尺寸形状偏差过大。 控制措施: A 选用符合要求的料场,进料前对料场进行调查。 B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加强石料的验收于包管工作。 C 外形尺寸不合格的石料应重新加工修整,合格后方准验收和使用。 (2)砌体砂浆不饱满 A 现象:主要表现在浆砌块、片石的砌体上,块、片石块之间 有空隙和孔洞。 B 原因分析:卧浆不饱满或干砌灌浆,在石块之间缝隙小或相互贴紧的地方便灌不进砂浆。 C 危害:石块与石块之间未全部由砂浆包裹,不能使砌体完全结合成整体,将降低整体强度。 承重构筑物、薄弱部分有坍塌倾覆的危险。 护坡、护底有断裂下沉的可能。 D 治理方法:浆砌块、片石应座浆砌筑,立缝和石块间的空隙应用砂浆填捣密实,石块应完全被密实的砂浆包裹。 同时砂浆应具有一定的稠度,便于与石面胶结。 严禁干砌灌浆。 (3)砌体平整度差,有通缝 A 现象:砌体外露面高低不平,超出平整度标准要求。 有两层以上的通缝。 B 原因分析: ①不注意选择外露面平整的石料。 ②砌筑石料小面朝下不稳定,当砌上层时,下层移动。 ③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未按丁顺相间和压缝砌筑,有通缝,侧立石块易受挤压移位。 ④当日砌筑高度过高,下层尚未凝固,承受不住上层的压力,局部石块外移。 ⑤放线不当,线为不在一个平面上,多反映在护坡和锥坡上。 C 危害:主要影响外观和量测质量,承重砌体过分凸凹不平,影响受力。 D 治理方法 ①应注意选择一侧有平面的石料,片石的中部厚度最小边长不应小于15CM,块石宽厚不应小于20cm,以保证砌筑稳定。 ②应丁顺相间压缝砌筑,一层丁石,一层顺石,至少两顺一丁。 ,上下层交叉错缝不小于8CM。 ③。 ④测量放线人员,应随时检查砌筑面线位的准确度。 (4)砌体尺寸、位置、外形的偏差过大。 控制措施: A、认真检查抄平放样,经校核无误后,方准砌筑。 B、砌体施工,应设置皮数杆。 对于外形不规则的复杂砌体,在砌筑前应按期外形尺寸用木方制作控制架;施工前应检查是否正确,设置是否牢固,位置是否正确。 C、应按施工规范规定随时检查并校正。 D、随砌体检查,要防止第一步架出现垂直偏差后不校正,在上一步架调整,而在两步架交接处现现凹凸不平。 (5)砌体凸缝和顶帽抹面空裂脱落。 A、现象:砌石工程所勾抹的凸缝和砖石砌体的顶帽抹面出现裂缝、空鼓,甚至脱落。 B、原因分析: ①砌石工程所勾抹的凸缝和砖石砌体顶面的水泥砂浆抹面,没有进行洒水养生,或勾缝抹面的基底干燥,原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蒸发或被干燥的基底吸干,水泥砂浆中的水泥来不及完成水化热硬化,便干燥、收缩-裂缝-空鼓,以致脱落。 ②勾缝的基底上未楼出凹进的缝隙,等于一薄层砂浆浮帖在平整的墙面上,与基底结合不牢。 C、危害:勾缝的抹面是为了构筑物的牢固和美观,裂缝、空鼓、脱落,将影响外观质量,降低砌体牢固程度。 D、治理方法: ①在砂浆勾缝和抹面的底基上应该洒水侵湿,砖面要有足够的水分浸透。 ②压顶或勾缝,在大气干燥和阳光暴晒下应用草袋覆盖并洒水养生,以保证其硬化所需的水分。 ③砌石工程在砌筑过程中应随时将灰缝楼出一定深度,便于勾缝砂浆与墙面紧密结合。 (6)挡土墙泄水孔不通畅。 控制措施: A、按设计要求正确留设墙后的滤水层。 B、砌泻水孔上石块前将泻水孔道清理干净。 原土回填 a、根据现场实际地采用蛙式打夯机和压路机施工; b、用蛙式打夯机等小型机具打夯时,一般填方厚度不宜大于25cm;打夯之前对填土或填方进行粗略平整,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层,不留间隙; c、用压路机压实填方时,应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填方厚度不宜大于25cm30cm;碾压方向就从两边逐渐压向中间,碾轮每次重叠度约15cm25cm,避免漏压。 土方施工方案土方工程河道疏浚和陆上土方两部分,河道疏浚在护岸工程水下部分完成后进行,河道疏浚采用两栖式挖泥船,运输采用小型泥驳,陆上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常规施工,开挖土方装入驳船。 本段工程难点为0+7600+920段铁路涵洞下土方开挖,由于空间较小,施工作业面受到限制。 经过现场勘查,施工时采用二次配载法进行,具体操作程序为:先采用挖掘机将陆上土方装入运输船,转载数量约为船舶载重数量的50%,降低船舶高度,然后航行至铁路桥下进行二次配载,即可解决该问题。 主要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机械进场开挖挖、疏浚→弃土外运→断面复测→竣工测量。 (1)施工放样 在工程施工前,对提供的测量断面、控制点、水准点派专业测量人员复核后进行施工放样。 采用全站仪、钢卷尺等放出开挖中心线、两侧坡脚线等,放样数据及位置确保准确无误,样桩标志采用标杆、浮标或灯标,且必须醒目,样标沿河道纵向每25M设一组。 根据疏浚作业要求,开挖一段,放样一段,并天天检查,以防标杆移位。 (2)水尺设置和观测 水位水尺是施工作业区内控制水位高程标尺,固定设置在便于观测,水流平稳,不易被船舶碰撞的地方,必要时加设保护装置。 在施工作业区,每隔50M设置满足五等水准精度的施工挖深水尺,挖泥船在操作过程中每隔一小时进行水位观测,并做好记录不准土改,使挖泥船操作工及时掌握水位的涨落,控制开挖质量。 疏浚步骤 (1)、定位抛锚 挖泥船根据提供断面实行两断面间分段开挖,由下游向上游推进。 挖泥船定位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采用卷扬机钢丝绳一字型(前后)抛锚,所有水下锚位均系上醒目浮标。 (2)、开挖标志 挖泥船开挖时,设施工分条边线,边线设置在不通航一侧,开挖一段设置一段,以防过往船只撞毁标志,同时在挖泥船操作工视线内设置水尺,以便于操作人员掌握开挖位置和深度。 (3)、开挖深度 挖泥船在疏浚时,按设计要求采取一次开挖至标准。 挖泥船在开挖分条边界、分段界线和两次定位开挖交界处时,均应开挖过界线2M至标准,以防土方坍塌,影响已开挖处施工工程质量。 (4)、边坡开挖 因挖泥船水下施工局限性,故在边坡开挖时采用阶梯形开挖,,阶梯上欠下超,欠挖方自然坍塌形成设计边坡。 在边坡开挖时要加强超欠基本平衡,以使边坡尽量与设计断面吻合。 (5)、运泥方法 河道内疏浚土直接放入铁驳船,然后外运至位于笕桥街道水墩村的弃土区,原则上挖泥能力,运泥能力,排泥能力三者平衡。 为此配备挖泥船2艘,运泥船6艘,一艘桅杆吊。 (6)、为保证挖泥船与运泥船的安全,在夜间挂红灯。 (7)、挖土时严格控制河道断面尺寸,严禁超挖。 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 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 沟槽开挖 垫层浇筑 管道安装 管座浇筑 检查井砌筑 沟槽回填 雨、污水施工准备 测量人员认真阅读图纸,掌握有关数据,做好内业,同时应与施工人员密切配合,根据工程进行情况,及时准确地做好测量工作。 测定管道中线及附属构筑物位置,并标出与管线有冲突的地上、地下构筑物位置,核对水准点,建立临时水准点,核对接入原有管道或河道接头处的高程;测量管线地面高程(机械挖槽)。 中心桩及水准点均应设置固定可靠的栓桩、栓点和明显标志。 测定管道中线时,应在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纵向折点及直线段的控制点测设中心桩。 桩顶钉中心钉。 并应在起点、终点及平面折点的沟槽外面适当位置设置方向桩。 确定中心桩桩号时,应用钢尺丈量中心钉的水平距离。 丈量时钢尺必须抻紧拉平。 水准测量的闭合差不得大于177。 12√L(mm)。 式中L为水平距离,以1km计。 临时水准点应设在稳固及不易被碰撞的地点。 其间距以不大于100m为宜。 且每次使用前应校测。 挖沟槽 认真阅读图纸,充分了解挖槽段的土质、地下水位、地下构筑物、沟槽附近地上建筑物以及施工环境等情况,合理地确定挖槽断面和堆土位置,合理地选用施工机械,制定合理的安全措施,确保质量与安全。 在有地下管道的位置挖槽时,应事先与有关管理单位联系,采取措施,防止损坏管道。 对有地下电缆,应邀请管理单位的代表来现场,方可开挖。 在现有地上建筑物及电杆附近挖槽,如危及其安全时,采取预防措施。 当原有道路被挖断,又不宜断绝交通或绕行时,应根据该道路的通行交通量及最大荷载,架设施工临时便桥。 槽底的宽度,除管道结构宽度外,还应在两侧增加5060cm工作宽度。 机械挖土时,交底内容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施工要求等;测量人员与机械司机配合,及时丈量槽底高程和宽度,防止超挖或亏挖。 机械挖槽,应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或破坏,同时由于机械不可能准确地将槽底按规定高程整平,设计槽底高程以上预留20cm左右一层不挖,待人工清挖。 人工清挖沟槽时,应认真控制槽底高程和宽度,并注意不使槽底土壤结构遭受扰动或破坏。 挖槽挖出的土方,应妥善安排堆存位置,沟槽挖土一般堆在沟槽两侧。 在下管一侧的槽边,应根据下管操作的需要,不堆土或减少堆土。 堆土应堆在距槽边1m以外。 计划在槽边运送材料一侧,其堆土边缘至槽边的距离,应根据运输工具而定。 沟槽两侧不能满足堆土需要时,应选择堆土场所和运土路线,随挖随运。 管道结构所占位置多余土方,应及时外运,以免影响交通、市容和排水。 本标段沟槽开挖时视情况部分采用沟槽木支撑。 撑板厚度为5cm,横梁纵梁为方木截面为15cm15cm,间距大于支撑时需紧靠槽帮,撑木、方木、撑板靠紧钉牢。 发现撑木弯曲松动有裂缝等现象,应及时加密支撑。 拆撑前检查槽壁情况及其它建筑物、电杆等,确保安全后进行拆撑。 1雨期施工应缩短开槽长度,做好槽底排水工作,上部进行防止雨水进入槽内措施。 不宜在靠房屋、墙壁堆土,严禁靠危险墙堆土。 1防护措施:沟槽开挖时,槽内工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帽,机械操作工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注意力要集中,沟槽开挖完工时,用彩条布及时拦护。 1沟槽开挖的质量标准。 (符合GB 502682008 )沟 槽 开 挖 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受水浸泡或受冻; 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进行地基处理时,压实度、厚度满足设计要求;1 沟槽开挖的允许偏差 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数量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槽底高程土方177。 20两井之间3用水准仪测量石方+2002槽底中线每侧宽度不小于规定两井之间6挂中线用钢尺量测,每侧计3点3沟槽边坡不陡于规定两井之间6用坡度尺量测,每侧计3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